顶点小说网 > 人形发动机 > 010,真要上天了(元旦加更)

010,真要上天了(元旦加更)

小说:人形发动机作者:码字嗒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2-01-19 00:44:53
  酉泉。

  作为华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身处西北腹地的酉泉发射中心其实地理条件上并不是很理想。

  相比之下,南方的海文发射场靠近赤道,又能借助地转偏向力降低消耗,提高稳定性。所以近些年来的大型发射任务都转向了昌西发射中心。

  但是比起昌西,酉泉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那就是安全,保密性高。

  当初之所以在这里建立发射场,很大的原因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地处华国腹地,周围空旷,可以很好的防止间谍侦察破坏。

  时至今日,这座东风航空城依旧隶属于华国的战略支援部队,保密性极高。

  在航空城的一座装配车间里,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一场测试,测试的內容被列入绝密级别。

  空旷巨大的装配车间里,一枚五十多米长的火箭静静的躺在支架上,白色的箭体上写着几个鲜红的字母:CZ-2F。

  火箭的周围装上了一大堆的感应器,密集的线路汇总在了车间的一个角落,角落的工作台上摆放了四台电脑,无数的数据流汇总在了一起,变成了一个个跳动的数字。

  火箭的旁边还站着一个穿着普通的男子,和庞大的火箭相比,这个人渺小的就像是人脚边的虫子一样。

  这人自然就是李明,他双手平举,仿佛是在端着什么无形的重物,一阵细细的汗水从他头上冒出。

  “呼。”

  李明舒了一口气,接着慢慢把手放了下来。

  “静态测试结束,比上次多坚持了三分钟,很不错。”

  谢书白的声音从工作台那边响起,李明走了过去。

  此时的谢书白穿着一身静电服,头上还用头套包住了长发,一双平光眼镜戴在脸上。

  标准的科研人员形象。

  “到饭点了,先去吃饭吧。”

  李明摸了摸肚子,感觉有些饿了。

  谢书白交代了另外几个工作人员一声,就和李明走出了装配车间。

  但是二人没有去食堂,而是直接去了办公室。



  在办公室才坐下没多久,方元和郑应季就把饭菜打了过来,热饭热菜在桌上摊开,李明直接吃了起来。

  方元和郑应季就是李明最早接触到的老方和小郑,直到李明确认被收编之后才知道他们的名字。

  至于李明的编制暂时还没定,要等到这次实验的结果出来再说。

  李明发现,自己吃饭的时候,谢书白的目光一直都盯着自己的脑袋,眼神里散发着莫名的光。

  “怎么了?”

  “真想打开你的脑子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谢书白的语气有些幽然。

  “以你所摄入的能量,根本不可能支撑你如此强大的念力输出,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你的大脑里有一个储量惊人的能源装置,要是能拿出来研究研究,说不定就能彻底解决能源问题。”

  李明无视了谢书白的目光,努力干饭。

  三两口吃完饭,方元就把东西一收。

  小谢老师开课了。

  “前两天跟你讲了火箭的发射原理和发射阶段,今天我们讲火箭的结构。”

  李明看着面前厚厚一堆的火箭结构图纸,暗自叹了口气之后就闷头上课了。

  没办法,自己选的路,再苦再难也得走下去。

  事情还得从那天说起,谢书白向李明提出建议,让他参加航空航天计划。

  “你要知道,人类航空航天的成本一直都是居高不下,以前有种说法叫送一枚鸡蛋上太空,所需要的资金等于一枚纯金的鸡蛋。”

  “虽然现在技术越来越发达了,但是航空航天的成本依旧是居高不下的,全球市场小卫星平均每颗发生成本在600-1000万,国内的话每颗在2000-3000万。你可以想象这里面的成本有多高。”

  当然,这里谢书白没告诉李明,全球市场的成本单位是米刀,国内的成本单位是RMB。二者之间的换算这种麻烦的事情谢书白就简单略过了。

  毕竟汇率这个东西随时都在变,太不准确了,对吧。

  “以你的念力强度,不考虑外太空的缺氧低温高辐射之类的真空环境的话,理论上你都能自己飞上外太空,如果再结合现有的火箭发射技术的话,绝对可以让国内的航空发射成本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大大加快我们太空探索的步伐。”

  “就像你告诉我们的,蓝星未来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我们唯一应对的办法,就是加快自己前进的速度,这样才能提高未来的生存几率。”

  谢书白说的有理有据,李明也就没再考虑,直接答应了下来。

  于是他们一早的就离开了沪市,乘专机抵达了酉泉发射中心。

  因为之前刘跃进就已经联系好了,所以李明过来之后都是一路绿灯,专门的工作小组、场地、火箭都很快就准备好了。

  接着李明就开始了紧凑的训练和学习。

  火箭是一个非常精密的仪器,容错率极低,自然不能像航母那样差不多就行,李明必须搞清楚火箭的结构,并且在工作小组的指导下精准的控制每一分念力的强度。

  这对李明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几天的时间里,谢书白几乎就是在填鸭式的给李明灌输着各种相关的知识。

  虽然谢书白并不是航空航天专业的,但是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还是非常丰厚的,对于各种具体的细节知识点讲的十分透彻。

  似乎是托外星人改造的福,李明发现自己的学习速度十分快,要是以前有这么好的脑子,估计现在也是个科学家之类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明并没有深入的学习相关知识,毕竟航空航天这个领域,可以说是人类尖端科技的综合体,哪里是他三两天就能学得会的。

  讲解了一个多小时之后,郑应季敲了敲门,打断了课程。

  “程工说,特制防护服已经做好了,让我们去试试。”

  李明连忙把桌面上的图纸都收好,走出了办公室。

  程工是酉泉这边专门为李明安排的工作小组的组长,全名叫程云飞,三十多岁就能独立领导一个工作小组,能力自然是相当的出众。

  李明在加工车间里和程云飞碰了头,程云飞的身边是一套类似宇航服的服装,只不过看上去并不臃肿,隐隐的流露着一丝外骨骼装甲的味道。

  程云飞直接开口介绍起来。

  “按照你们的要求,这个算是做出来了,宇航级别的防护,有独立的维生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使用者的身体数据,有专门的通讯装置,还有特制的降落伞包,有手动开伞、远程控制开伞和低海拔自动开伞三种方式,安全性没得说。”

  看着这套科技感十足的防护服,李明也是非常高兴,迫不及待地想要试穿了。

  防护服十分厚重,要是普通人的话需要几个人的帮助才能穿上,但是对李明来说就要方便的多。

  随着李明的念头,防护服漂浮起来三两下就套在了李明的身上。

  “即使看了这么多次,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程云飞在一旁感慨道。

  谢书白笑了笑“没事,以后看多了你就会习惯了。”

  程云飞明显和谢书白认识,语气熟络“还得感谢你的项目组做出的成果,我们现在的宇航服性能都提升了一大截。”

  谢书白摇摇头“师兄别这么客气,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罢了。”

  接着她看李明已经穿好了防护服,做了一些基础操作。

  “看来没问题,今天下午就可以开始高空测试了,师兄你去联系一下飞机吧。”

  “这么着急吗?要不要先在低空测试一下?”

  “不用,我对他有信心,我们现在要小步快跑,尽快的做出成绩来。”

  程云飞点头道:“行,我现在就去。”

  说着程云飞就走出了车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