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盛唐虚梦 > 第四十四章 考试(一)

第四十四章 考试(一)

小说:盛唐虚梦作者:言一是字数:0更新时间 : 2022-08-09 09:52:35
  世人皆知,这几位太夫人素来以刚直阿正著称,为了家族的繁荣昌盛,为了给子孙后代有一个更好的典范,即使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孙子犯了错,她们都会请家法‘伺候’,手下毫不留情。因此,几大家族这才得以在扬州城立足这么多年。

  由她们作评委,自然比老太君一言堂的好。因为各房皆知自己在老太君心目中的分量,知道若是由老太君定夺,这场考试便成了一场秀了。

  老太君看着各人跃跃欲试的脸,就连自己素来疼爱的女儿严宁心亦不例外,不觉微微叹了口气。这些人到底还是利欲心重啊,为了自己的私心想要掌这个家,却根本不会从大局出发。也罢,这次的考试也算是为了让她们认清自己的分量,从此死心,以后不给常姐儿使那么多绊子吧。至于常姐儿能不能胜出,她倒一点也不担心。

  这些人得了老太君的承诺,自然个个欢喜离去。回到住处后,又让自己的贴身奴婢赶到桃花处报名,想要掩人耳目,其实是欲盖弥彰。很快地,参加人员的名单出来了:

  大房的有严攼、严娜;二房的是王氏;三房的则是三夫人;四房的四夫人和严穆。这四夫人和严穆是分别报名的。当然,还有姑夫人严宁心和隐翠阁的常直。一共八个人。

  这姑夫人参与进去,倒没让这严府掀起多大的波浪,毕竟她原来就是严府的大小姐,又是老太爷最疼爱的女儿。以前认识她的老人都知道她有多好强、好胜。这一次想要拿下严府的当家之权,无可厚非。

  倒是那常直,虽说是养在老太君跟前的。但到底是老太爷旧将的孤女,与严府毫无血缘关系,来严府的时间也不长,才大半年,就算之前在为流民做衣裳一事上,行为做事颇为稳妥,可这是当家啊,当一府之家。她一个孤女,凭什么能争一争呢?

  虽然府里种种流言颇多,但老太君放出话来了。为了以示公正,常姐儿自然也是可以争一争的。于是,常直的名字就在种种的猜疑、争议中被放到了名单的末尾。

  当然,这内宅之事,各房的大老爷们虽然想干预,但老太君放话说,让大老爷们安心做好官,搞好商会,读好书,不要插手此事。各大老爷们自然就不好再插手了。

  不过,倒是柳士元看到名单后,嗤笑着摇了摇头。当严宁心问他笑什么,他深深地看着自己的母亲,颇有深意地道:“娘,儿子会好好读书,争取解试时考个举人。这样你的脸上便有光了。到时我们再另外立府,你做当家。”

  严宁心一听这话,自然高兴,便连他为什么笑都忘记问了。

  在报名的最后一刻,又引发了一场小小的轰动。那便是隐月阁的崔钰儿亦报了名。且这名字不是她的贴身丫鬟来帮她报的,而是由大夫人房内的吴妈妈亲自前来报的。

  这崔钰儿素来病恹恹的,只懂诗词歌赋,管家,她懂吗?府内眼明心亮的人都在暗地里嘀咕。不过,嘀咕归嘀咕,这名单还是定了下来。

  两天后,比赛正式开始了。正值入秋时节,扬州城里的银杏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在秋风的拥抱下,纷纷扬扬地落在过往行人的头上、肩上、脚底。虽说北方刚平乱,但这丝毫不影响这江南之都的繁华。

  白日里只要城门一开,大批城外的人便涌了进来,有挑着柴进城卖的打柴工;有特意跑来城里赶集的小乡绅;有进城谈买卖的小商人;亦有挑着担子、成群结队的卖艺人;还有包着头脖子上挂着几串珠子的胡人......市集里,卖糖葫芦的、卖烙饼的、算命的、卖柴的、卖小姑娘玩意的、卖包子的......你吆喝来我吆喝去,逐渐形成了一支盛世繁华的歌曲;而各大街小巷亦不甘落后,有郎君们喜欢的骡马行、刀枪库、鞍辔店;还有小娘子喜欢的珠宝行、衣帽绸缎店、胭脂花粉铺;自然,亦有柜坊、坟典书肆之类的。

  晚上,虽有宵禁,可各大娱乐场所是不会禁的。比如说逆旅邸舍里住的客人,在大厅喝点小酒,听支小曲;又或者达官贵人在自家豪宅里饮宴作乐。这些娱乐活动,那些巡视的武侯是管不着的。

  城里如此热闹,严府里亦然。不过,这热闹不是因为如往年般举办什么赏花会、诗会之类的。而是即将到来的严府当家竞选赛。当然,这赛事也引起了扬州城各大世家的关注。依严府在扬州的地位和影响,这当家之人的行为作风必然会影响着与各府的关系。因此,说这赛事轰动全城亦不为过。只不过,府外的人不能进内观看,只能到处派出‘探子’探看罢了。

  既然人人都在翘首以盼,严府这阵仗当然不能小。比赛的前一天,便有小厮将端雅堂的小亭里里外外都重新擦拭、清理了一遍。这小亭座落在湖边,湖面上湖水泛着微微蓝光,几只天鹅游来游去,甚是惬意。湖边垂下万条绿丝绦,随着秋风轻轻摆动。这小亭其实不是一座单一的亭子,而是双环亭,它是由两个圆亭组合而成的。它的结构奇特严谨,造型端庄匀称。屋面由孔雀兰琉璃瓦覆盖着,色彩明快。亭前台阶形若两个桃尖,取意“和合、吉祥、长寿”。

  东边的亭子里放着几张太师椅和一排桌子。西边的亭子里则放着几张实木墩椅,细细一看,是九张。看来,这便是那几个参选人员的坐处了。

  当天早上,卯时起便有丫鬟和小厮再次打扫、擦拭小亭的椅子、桌子,又在亭内摆了两张竹案,上面放着杯箸酒具和茶筅茶盂。西边还设了两个煽风炉,想来一个是煮茶,一个是煮酒了。亭柱上还挂了两对子: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当老太君带着几位太夫人向亭子走来时,便见到这两对子,等到桃花念了出来,她便笑着对那几位太夫人道:“如今刚入秋,她们怎么就挂了个梅花的对子呢?”

  脸容狭长的吴太夫人指着她,笑着对其他几位道:“这婆子,真是越老越糊涂了。这对子并不是单纯说梅花的,而是说吃得苦中苦,方能为人上人。没有之前的锻炼折磨,又怎会有之后的成功呢。”

  身材高大的谢太夫人健步如飞,早已走在几位太夫人前面,听得这话,回头笑道:“哎哟,吴姐姐,您倒是信了她的话。你不知她一向都喜欢装聋作哑吗?”

  其他几位太夫人都笑了出来,就连一向严肃的王太夫人亦微微一笑。吴太夫人这才醒悟过来,气得佯装要扑过来撕了严老太君,道:“这蹄子,年轻时便喜欢矫揉造作,老了,老了,还是这脾气。”

  笑如开口佛的袁太夫人道:“吴妹妹,她啊,就是看准了你性子耿直的缘故。才故意与你调笑。其他人,她还不屑于与之调笑呢。”

  严老太君亦在旁呵呵求饶,吴太夫人方作罢了。

  清瘦的萧太夫人则一脸深思地看着那对子,又意味深长地对严老太君道:“看来,您今天是要选出那个经历了一番‘寒彻骨’的严府当家人啊。”

  严老太君垂下了眼眸,但笑不语。

  九张实木墩椅上已坐了八个人,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另一张空着。老太君冷眼看去:大房的严攼、严娜,二房的王氏,三房的三夫人,四房的四夫人和严穆,姑夫人严宁心和常直都在。独独少了隐月阁的崔钰儿。

  她冷冷一笑,看了一下桃花,桃花无声地比划了一下:巳时开始。

  也罢,就等她到巳时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