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长生 > 第二十八章 一线曙光

第二十八章 一线曙光

小说:大长生作者:月出峨眉照沧海字数:3069更新时间 : 2019-11-08 20:55:17
  
朱月桥迈着步子进了小院,朝着墙根处一点,陆辞渊的身形就再也藏匿不住,从而暴露出来。
陆辞渊道,“我见前辈在堂前坐诊,不忍心打扰前辈,故而才冒犯进了后堂。”
朱月桥打量了一番陆辞渊,竟出奇地没有生气,笑道,“不知小友来我这后院要找些什么东西?”
陆辞渊道,“找一个答案。”
“什么答案?”
“我想看一看苏武的尸体。”
朱月桥面色一怔,道,“据我所知,那祖孙俩在这流云城并无朋友。他俩什么时候跟上渊学宫之人牵扯上关系了?”
见被朱月桥道破了身份,陆辞渊也不遮掩,道,“不错,我与苏凉祖孙俩有过一面之缘,何况他一人在这流云城无依无靠,我不放心。”
朱月桥道,“没想到小友年纪轻轻,竟有这般菩萨心肠。我听说修道之人,大多淡漠无情。看来小友与他们不同。”
陆辞渊笑道,“前辈无需夸赞。若我所料不错,前辈除了是这济春堂的掌柜以外,想必在鱼龙宗中也身居高位吧,否则也没能力将苏凉送到鱼龙宗里去。”
朱月桥道,“明人不说暗话,那苏凉与我鱼龙宗有些渊源,我鱼龙宗必会善待于他。至于其中缘由恕朱某无可奉告。”
他顿了顿,大手一挥,空中出现了一副画面——朱月桥将苏武放在了冰棺之中,并且用内力往苏武体内输送着真气。
陆辞渊道,“苏武并没有死?”
朱月桥说道,“不错。他被孙传庭以《紫阙千华》伤了根基。但他只是赤炉境的修士,孙传庭在他体内攫取的修为并不多,所以他才勉强捡回了一条命。”
“既然如此,为何不告诉苏凉?”陆辞渊对朱月桥的话半信半疑。
朱月桥道,“苏武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也只是吊住了一口气。现在我用冰棺之术将苏武的躯体封存,并且又以秘术吊住他的元神。若是想要救他,必须要找到一样东西。”
陆辞渊问道,“什么东西?”
朱月桥沉吟了一阵,缓缓说道,“神渊丹。”
“这神渊丹是何物?我从未听过这种丹药。”陆辞渊说道。
朱月桥道,“这神渊丹并非是我天藏界的丹药。你可听说过太渊界?”
听到朱月桥这么说,陆辞渊心中一惊。又是太渊界,自从离开学宫后,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似乎跟太渊界的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略知一二,还请前辈详细说说这太渊界的情况。”陆辞渊说道。
朱月桥瞥了一眼陆辞渊,轻笑一声,“我对那太渊界的了解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要说祁阳山一带对太渊界最了解的宗门,还非你们上渊学宫莫属。”
陆辞渊心中疑惑。他并不相信朱月桥说的话,毕竟他在上渊学宫这么多年,从未听学宫里的先生说过太渊界的事情。
朱月桥说道,“既然你不知道,我就给你说上一些吧。天地初开,化分二气。二气衍化三界,分别是人界、天藏界、太渊界。千年之前,天藏界与太渊界发生了一场大战。这一战后,太渊界摆败给了天藏界,元气大伤,这就是天藏界的来历。”
陆辞渊说道,“原来如此。如此说来,这天藏界与太渊界在千年之前结下了梁子?”
朱月桥道,“不错。至于这神渊丹,本是产于太渊界的一种灵丹妙药。在千年之战之前,我天藏界也有所流传,只是千年之战之后,两界的关系不复从前,故而在天藏界中已经很难找到神渊丹了。”
“很难?如此说来,还是有办法找到这神渊丹的。”陆辞渊面色一喜,眼下倒是有办法将苏武救回来。
朱月桥说道,“你似乎很关心这苏武。虽说你们有过一面之缘,但也只是一面之缘罢了。这一面的情分有如此重?”
陆辞渊笑了笑,“我上渊学宫的齐先生曾经说过‘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陆辞渊想起了那个温和平静的男子。他在上渊学宫的时候,因为顽皮,常常调戏其他老先生为乐,偏偏和齐文达来得亲近。
朱月桥一笑,“你可知道哪里寻得到神渊丹?凭你现在的修为,去了那里,不要说拿到神渊丹了,说不定都不能活着从那里走出来。”
陆辞渊心中有些震撼,连忙问道,“还请前辈指点。”
“在我祁阳山往北三万里就是梦华山一带。梦华山下的诸多城池中,有一座城池最为特殊,名字叫做桃花城。梦华山一带本就修炼霸道功法的人,也就是世俗眼中的‘魔修’的聚集地,而能进这桃花城的更是个中极品,没有一个不是穷凶极恶之辈。桃花城中虽然有神渊丹流通,但你的修为不过灵仙第四楼,去了哪里岂不是被吃得渣滓都不剩?”
朱月桥娓娓道来,陆辞渊听得是心惊肉跳。除了去过松鹤仙岭以外,陆辞渊便没有远离过祁阳山。今日方知天藏界之大,看来从前是他坐井观天了。
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陆辞渊越发觉得,自己应该出去游离一番,单单是留在上渊学宫无非是困囿于一方,于自己的见识毫无增长。
陆辞渊朝着朱月桥作了一揖,“谢过前辈指点。看来这苏武的事,要往后放一放了。来日我必然去那桃花城闯上一番。”
朱月桥赞道,“年轻人倒是好志气。朱某修炼至今,从未踏足过桃花城。你也不必太过忧虑,我已经将苏凉送去了鱼龙宗。他既然是我鱼龙宗的弟子,那治愈苏武的伤也是我鱼龙宗的分内之事。我鱼龙宗虽然是小门小派,但是这点魄力还是拿的出来的。只是兹事体大,桃花城之行需要从长计议,所以我才没有将此事宣扬出去。”
说着,朱岳桥递了一个眼神给了陆辞渊。陆辞渊心领神会,说道,“前辈放心,陆某也是识大体之人。既然前辈已有盘算,陆某定会守口如瓶。”
朱月桥道,“如此甚好。堂前还有一干病人等着朱某,就恕朱某不能奉陪了,还请陆公子自便吧。”
眼见朱月桥下了逐客令,陆辞渊识趣地出了济春堂。等到陆辞渊走后,一个粗布短衫的花辫少年走到了朱月桥的身边。
他名叫竹涛,比陆辞渊稍小一岁。从他七岁起,就跟在朱月桥身边修行了。竹涛见朱月桥对闯进小院的陆辞渊如此客气,心下有些奇怪。
“师傅,为什么不把这人留下。若是此事宣扬了出去,有心人瞧出个中的门道,对我们鱼龙宗可不利啊。”竹涛问道。
朱月桥瞥了一眼竹涛,轻笑道,“傻徒儿,你不知道那人的身份。虽说我鱼龙宗并不惧上渊学宫,但就那年轻人身上的三根羽毛就够为师喝一壶了。”
听了朱月桥的话,竹涛默然不语。朱月桥瞧了一眼竹涛手中的簸箕,“这是今日第几个簸箕了?”
竹涛回话道,“第三十个。”
朱月桥点了点头,“你随为师修到有多久了?”
“竹涛曾经不过是一棵路边小竹,有幸蒙师父点化,才有今日。想来已经有三十年了。”
“竟然有三十年了”朱月桥眉头舒展了一下,笑道,“徒儿这副少年容貌倒是把为师也骗了去。过段时间,流云城会发生大事,我要你替我去办一件事。”
“师父尽管吩咐。”竹涛道。
朱月桥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竹涛,“去一趟城北的虞家庄,那里会有人等你,将此物交给他便是。记住,那个人的名字叫作万风轻。”
上渊学宫中,一座精致典雅的小楼之中不断有扣人心弦的琴声传来。此座小楼的主人正是上渊学宫颇有名望的老学究元好问。
楼中,身着蓝袍的元好问盘腿坐在蒲团上,身前是一架古琴。他先前所奏的琴曲《寒烟曲》,《寒烟曲》脱胎于元好问独创的合道仙法《寒烟引》,有着静心定神的功效。
元好问对面还有一个人。这人面色苍白,双目紧闭,嘴中不断地哆嗦,似乎是陷入了什么梦魇之中。他的胸口不断有鲜血混杂着灰褐色气雾涌出,双手无力地垂搭在大腿上。
元好问将古琴收起,从边上的桌案取来一方手帕,细细擦拭之后,再缓缓闭上双眼,转而猛然睁开,视线射在对面那人的脸上。
也就是这一刻,那人身形分明一怔。元好问朗声说道,“醒来!”
这一声“醒来”像是传送到了很远的地方,传送到了遥远的幽幽太古里去了。
话音落下,这人缓缓睁开眼睛。当他看到元好问的时候,他的脸上很明显地划过了一丝惊讶,甚至还有一丝隐隐的恐惧。
“你为何救我。”万风轻颤抖着说道。那日他在虞家庄后山的山洞中修养的时候,一个老者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他的身边,只是朝他的眉心轻轻一点,万风轻便有一种魂飞魄散的感觉。眼看着就要一命呜呼的时候,一道蓝光涌入了他的眼中,随即他才苏醒过来。
元好问声音平淡,好像在叙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现在你还不能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