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和石云 > 第七十二章 震怒了天威

第七十二章 震怒了天威

小说:我和石云作者:实朴字数:3309更新时间 : 2019-07-08 07:21:54
  
<p>那个人以后真的老实了,再没有胡闹过。</p>
<p>因为他终于知道,闹也没有用,受罪的是他自己。</p>
<p>过了几天,外地的一个家属找我。她到没有闹,问了她的事能不能办?我说不能。</p>
<p>她说了句,那就对不起了,就走了。</p>
<p>过了几天,铁道部有人打电话找我,我到下边去检查工作没在。</p>
<p>接电话的是我们的工会会计。她比我大几岁,因为处工会**下去工作总带着我们俩,被底下的工会**戏称我们俩为**的金童玉女。</p>
<p>我看来是震怒了天威,铁道部的人在电话里把工会会计训了一顿,不问青红皂白就说我们是乱弹琴。</p>
<p>他让工会会计转告我,回来后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p>
<p>工会会计胆小,把她吓坏了。</p>
<p>我回来后,工会会计和我学了,说那个女的到铁道部上访,惊动了部领导。说我肯定是惹祸了,很为我担心。</p>
<p>我拿起电话,把电话打到了铁道部,找到了给我打电话的人。我没等他说话,我告诉他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我和他讲,我是根据什么文件规定处理的那个上访女人的问题。我问他,说我乱弹琴是说我们按上级文件和国家有关规定处理问题是乱弹琴?还是那些文件和规定是乱弹琴?我说你们不是怕上访吗?现在我要去上访,到国务院去上访,告你们铁道部,凭什么说我们老老实实按上级文件和国家规定办事是乱弹琴。</p>
<p>我必须吓唬吓唬他,他真的害怕了,问我你不会真的去上访吧?我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看他不那么气势汹汹了,我觉得我该给他上一课了。</p>
<p>我问他说:上访很可怕吗?你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上访吗?很多的上访恰恰是你们上边怕,你们上边好说话,好办事。</p>
<p>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上访吗?是因为大闹有大收获,小闹有小收获,不闹也许连应该得到的待遇都得不到。</p>
<p>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上访吗?因为不到黄河心不死。</p>
<p>现在有一种说法,只要是有上访,就是下边的工作没做好,就是下边的工作有问题。</p>
<p>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能否定,有些上访是下边不作为,不尽责,甚至胡作非为造成。</p>
<p>但是也不能否定,很多的时候不管下边工作做的多好,不管下边多努力,还是避免不了上访的。因为不到黄河不死心,因为他们怀揣希望,因为他们总要做自己能做的事,他们总要做最后的努力。</p>
<p>人总有侥幸心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到上边找一找,说不定有意外收获。</p>
<p>所以对待上访,不能一概而论。</p>
<p>好事谁不会做?好人谁不会当?事作到什么程度为好,人做到什么程度算好?有标准吗?</p>
<p>你认为你做的很好了,可人家未必满意,人家会想,既然可以做,你就可以做的更好。这不奇怪,人心不足吗。所以,你怎么做也很难做好。</p>
<p>最好的作法还是按规矩办,这样我们做事有根据,说服人理由充足,这样大家最后还是容易接受。</p>
<p>既然有规定,按规定办反而可能最不得罪人。因为人家会想,做事总得有规矩,这是按规矩办,不是和自己过不去。</p>
<p>上访有什么可怕的,整顿劳动保险,纠正错支露付,我接待的上访多了。</p>
<p>人家来上访,我们接待就是了,哪有共产党怕老百姓的。</p>
<p>如果上访要求合理就尽快解决,如果上访要求不合理就把道理说清楚。</p>
<p>我们应当相信,多数人还是通情达理的。</p>
<p>对方一直没说话,他一直在听。我说到这里,他接话了。</p>
<p>他说他承认我说的有道理,如果他一开始就这样说就好了,但是他没这样和对方说,现在就麻烦了。我问他是怎么和对方说的?</p>
<p>他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我和她说,下边这是胡闹,我找他们。”</p>
<p>我很生气,“您怎么可以这样说?”</p>
<p>他说,他错了,真的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话已经说出去了,事情已经这样了,总要想办法解决。”他在找我帮忙。</p>
<p>我本来想说,谁让他乱说话,自己的梦自己圆。</p>
<p>但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帮助他,:“您可不可以这样和她说,开始你不了解情况。经过了解和核实,已经清楚了。下边是严格的按照上级的文件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的。这样做是有根据的,没有不妥之处。你还可以把责任推给我,告诉她,她的事说到底还要到下边去执行,下边说了,他们只能执行上级的文件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除非有新规定,否则,谁说什么都没有用。只要我们大家上下保持口径一致,别人就没有空子可钻,什么问题都好解决。”</p>
<p>我让他记下我处理问题的文件号和规定条款,他记下了。他说他试试,有情况还要找我。我说我责无旁贷。</p>
<p>他最后还不放心的问我:“你真的不会去上访告状吧?”他还有些不放心。我说我是在开玩笑,我吃饱撑的。</p>
<p>工会会计一直在一旁听,她其实只大我几岁,却总在我面前摆老大姐的架子。</p>
<p>但她确实对我很关心,见我放下了电话,惊讶的问我:“你敢和铁道部的人这样的说话?”</p>
<p>“怕什么?铁道部挂杀人刀了吗?有理走遍天下,我们又没做错什么?”我无所谓的说。</p>
<p>她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李玉秀,有你的,咱们工会还从来没有过你这号的人物。”</p>
<p>讲到这我突然意识到工会会计是个女的,这不又触犯了我们家石云的禁忌?我赶忙闭嘴。</p>
<p>“石云,说到上访我想给你讲一个上访专业户的故事,你想听吗?”我知道最好的办法是转移石云的注意力。</p>
<p>“上访专业户,还有这样的专业户吗?当然想听。”石云说。</p>
<p>于是我讲了这个百分之百的真实故事:</p>
<p>她叫王少美,在我们单位那可是大名鼎鼎。我们的职工、家属可能不知道拿破仑是法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是美国人,但不会不知道王少美。</p>
<p>不但是我们工程处,就是在我们的工程局,乃至铁道部机关也差不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这么出名,就是因为上访。</p>
<p>有一本叫《新星》的书,写的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年轻县***。一次这位年轻县***,碰到一个上访的,一打听这个人已经上访十年了,问都不问,就指示有关部门解决上访者的问题。理由是,如果问题不该解决,能坚持上访十年吗?</p>
<p>如果这位很有作为的年轻县***,知道王少美,知道王少美的事迹,他大概就不那么刚愎自用。因为王少美已经坚持上访四十多年了,而她的上访百分之百的是无理上访。</p>
<p>她最早是我们单位的家属,不是职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国家援建坦赞铁路,派了一大批职工到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铁路。对外说是专家,我们叫援外职工,王少美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p>
<p>那个时候,针对这些援外职工,外经部专门有一个文件。大意是在国外,工伤死亡定为烈士,因病死亡定为工伤死亡。因病死亡就是因病死亡,工伤死亡就是工伤死亡,和死在哪里有什么关系?很明显那是极左时代的产物。但是,有文件就得执行,所谓允许文件有毛病,不允许不执行。</p>
<p>王少美的丈夫在国外病了,病很重,回国后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得到了最好条件的医疗。但无奈得的是不治之症,所谓再好的医疗条件也治不了命。</p>
<p>病在国外,但死在国内,按外经部那个文件,也只能按因病死亡。</p>
<p>但王少美不干,非要工伤。因病死亡和工伤死亡待遇可不一样,特别是工伤死亡老婆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接班,这太诱人了。</p>
<p>文件写的清清楚楚,底下没权,也不敢胡来。她就一级一级的上访。</p>
<p>上访到了铁道部,铁道部不高兴了,不就是个工伤吗?给她就是了,接待上访多麻烦?上边说话了,谁还管文件怎么规定的,本来就是官本位。于是一路绿灯定了工伤,王少美也就因为上访而从一个家属,成了国家职工。</p>
<p>都说不行的事,上访就成了,王少美吃到甜头了。干什么也不如上访,走到哪都好吃好招待。阎王好见小鬼难塘,越大的领导越好说话,从此,王少美就认准了一条道——上访。</p>
<p>上访得有由头呀!工伤到手了,不能再上访工伤了,可这难不住王少美。</p>
<p>她不识字,也看不到外经部那个文件。但不知从什么地方得到消息,可以定烈士,于是她又为他丈夫定烈士上访。</p>
<p>如果有谁和她说,烈士不是随便定的,是有条件的,你丈夫不沾边。她听都不听,我要工伤你们不是也这么说吗?最后怎么样?</p>
<p>于是她就又一级一级的上访,最后又到了铁道部</p>
<p>。别人,铁道部大门都进不去,她可是走平地。接待人员认识她,工伤不是解决了吗?怎么又来上访?她说她是来要烈士的。</p>
<p>铁道部到是想给她个烈士,但铁道部没这个权力。谁有这个权力?一查规定,省政府有。我们工程局在山西太原,铁道部就给我们局发指示。写报告到山西省政府,申请为王少美丈夫定烈士。</p>
<p>报告到了山西省民政厅,人家可是办事认真的地方。什么情况?什么人都能定烈士吗?那烈士这个称号还有什么意思?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国家有明确规定,什么样的人可以定为烈士。你们不知道可以学习,可以来咨询,就这情况你们也能打报告。</p>
<p>铁道部和工程局不但没办成事,还弄了个灰头土脸。</p>
<p>烈士是办不成了,而王少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要烈士有什么用?她只是需要一个上访的由头。</p>
<p></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