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和石云 > 第四十三章 《致读者》

第四十三章 《致读者》

小说:我和石云作者:实朴字数:5208更新时间 : 2019-06-07 08:58:46
  
<p>晚上,到了我们的时间。我祝贺石云的成功。石云说:更应该祝贺发现她写作才能的伯乐。石云很激动,说大家的评价太高了,她有些受之有愧。在网上发表后,她想过很多结果,但实际结果比自己所设想到的所有结果都好得多。她还说,她已经动手写第二部了。她要加倍努力,决不辜负读者的厚爱。</p>
<p>一段时间里我和石云都在关注《心之歌》,这也成了我们的主要话题。</p>
<p>我对石云说:“因为《心之歌》受到的青睐,使我不能不对我们的现实社会对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重新去认识。有人说,我们这个社会病了;有人说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脱变成了功利的社会;脱变成了人心浮躁的社会;有人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结果是人的道德的堕落。</p>
<p>“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光明的一面阴暗的一面。那些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种种消极的认识,或许是由于大家过多的关注阴暗的一面,或许是做了盲人摸象的误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或许我们能够看到:尽管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有那么多的不尽如意,但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人的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p>
<p>“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也就是大张旗鼓学雷锋的时候,在公交车上,给老人、抱小孩的、孕妇等人让座,还是个要被大肆渲染的事,而现在在很多地方例如上海不是已经基本成了一种习惯吗?”</p>
<p>石云说,她也有同样的感受。</p>
<p>是因为作者一直保持沉默吗?最近关于《心之歌》的讨论越来越转到作者身上。</p>
<p>比如,有读者问:“作者写的是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能否直言相告。”</p>
<p>有读者问:“能告诉我,当婚姻、家庭和情爱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时如何选择吗?”</p>
<p>还有读者问:“一对奔七的老人真的有那么热烈的爱吗?……”</p>
<p>当然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和石云有个共同的感觉,不能再保持沉默了。因为已经有读者对作者的沉默表达了强烈的不满。</p>
<p>经我和石云反复斟酌,石云发表了《致读者》:“亲爱的的读者:我是怀着感恩的心,写出以下文字的。本人拙作《心之歌》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如此厚爱和关注,我内心的激动和感谢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p>
<p>“在此我想对您们衷心的说一声谢谢,我愿把这激动和感谢化做力量投入到《心之歌》第二部的创作之中,我一定努力让《心之歌》第二部早一天和读者见面。</p>
<p>“关于作者本人,大家做了种种猜测。不管怎样的让大家失望,但我要告诉大家真相,我是个写作的初学者,《心之歌》是我的第一部作品。</p>
<p>“关于我写的是不是本人的亲身经历?我只想告诉大家,《心之歌》是一部小说,而不是自传和回忆录。即是小说,人物和情节总要有虚构的的成份。但是作品来源于生活,在您的身边,或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土地的某个地方,肯定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这样的故事。致于是不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并不重要。</p>
<p>“人所以为人,在于人是有情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很丰富。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人尊重的就是人的情感。我想应该对《心之歌》男女主人公的爱,给予充分的尊重。</p>
<p>“我没有能力回答婚姻、家庭和**的诸多问题,在这里,我把恩格斯在《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几段话抄录如下,或许对您会有所启发。</p>
<p>“恩格斯说:  ‘在各民族混合的过程中,在罗马世界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一夫一妻制,使丈夫的统治具有了比较温和的形式,而使妇女至少从外表上看来有了古典古代所从未有的更受尊敬和更加自由的地位。从而就第一次造成了一种可能性,在这种可能性的基础上,从一夫一妻制之中¬——因情况的不同,或在它的内部,或与它并行,或违反它——发展起来了我们应归功于一夫一妻制的最伟大的道德进步:整个过去的世界所不知道的现代的个人**。’</p>
<p>“‘但是,如果说在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家庭形式中,一夫一妻制是现代的**能在其中发展起来的唯一形式,那么这并不是说,现代的**完全或主要是作为夫妇相互的爱而在这一形式中发展起来的。’</p>
<p>“‘所以,第一个出现在历史上的**形式,亦即作为热恋,作为每个人(至少统治阶级中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热恋,作为性的冲动的最高形式(这正是**的特征),而第一个出现的**形式,那种中世纪的骑士之爱,就根本不是夫妇之爱。恰恰相反,古典方式的、普罗凡斯人的骑士之爱,正是极力要破坏夫妻的忠实,而他们的诗人们又加以歌颂的。《AIbas》,用德语来说就是破晓歌,成了普罗凡斯诗的精华。它用热烈的笔调描写骑士怎样睡在他的情人——别人的妻子——的床上,门外站着侍卫,一见晨曦(alba)初上,便通知骑士,使他能悄悄地溜走,而不被人发觉;接着是叙述离别的情景,这是歌词的最**。’</p>
<p>“‘现代的**,同单纯的**,同古代的爱,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它是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的:在这方面,妇女出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在古代爱的时代,决不是一向都征求妇女同意的。第二,**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不幸;仅仅为了能彼此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危险,直至拿生命孤注一掷,而这种事情在古代充其量只是在通奸的场合才会发生。最后,对于**关系的评价,产生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不仅要问:她是结婚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问:是不是由于爱情,由于相互的爱而发生的?’</p>
<p>“‘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不过,个人**的持久性在各个不同的个人中间,尤其在男子中间,是很不相同的,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p>
<p>我知道由于《心之歌》第一部取得的成功使石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心之歌》第二部的创作之中。除了必保的每天早上的问候,中午的电话,晚上下班时的报平安外。我尽量抑制自己减少和石云的联络,想法是尽量少搅扰创作中的石云。</p>
<p>一直以来,大概是因为石云掌握不了我的状况,或是我们一直以来形成的习惯,在我和石云的联络过程中,多数时是我主动。主要形式是我发信息,石云回信息。我打电话,她接电话。现在,开始有了变化,石云主动发的信息多起来了。</p>
<p>“你在忙什么吗?”,这一般是石云发出的首条信息。我会告诉石云,我在干什么。接下来我们会说些别的。一般也都是石云问我回答,我每次回答都很及时。因为我一段时间以来都很清闲,我有大把的时间。我到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因为我真的不想影响石云的写作。</p>
<p>直到有一天,石云问我:“宝贝,和我说实话,你这段时间是不是很忙?”</p>
<p>“没有,真的没有,我这段时间真的没什么事。”我回复。</p>
<p>“那为什么不主动联络我?”石云接着问。</p>
<p>“不是怕影响大作家的写作吗?”</p>
<p>“你真的影响我的写作了,原因正是你不主动联络我,我总是在想,这家伙怎么了?这家伙为什么还没有信息过来,我根本什么也干不成。”</p>
<p>“怎么会这样?”我大吃一惊。</p>
<p>“怎么会不这样?你知道我写作的最大动力是什么吗?是你的爱,如果我的写作影响我们的爱,我甘愿放弃写作。”</p>
<p>“宝贝,我错了。”是的,我真的知道自己错了,并且知道了自己错的离谱。</p>
<p>《心之歌》石云用的是笔名。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我问石云:“孩子们知道你写《心之歌》吗?”</p>
<p>“当然不知道,怎么敢让他们知道?”石云回复。</p>
<p>“他们会一直不知道吗?”</p>
<p>“那怎么办?能瞒一天是一天吧!”</p>
<p>“如果他们知道了会怎么样?”</p>
<p>“我怎么知道?我不就是写部书吗?”</p>
<p>“如果真是写部书这么简单,你至于那么怕他们知道?”</p>
<p>“事已至此有什么办法?到时候再说吧!”</p>
<p>“我是想让你有个思想准备。”</p>
<p>“能准备什么呀?他们精得很,这一关不好过。就怪你,非怂恿我写作,反正到时候你得帮我想办法。”</p>
<p>“我当然要负责到底了,谁让我怂恿你写作了?”我赶忙安慰石云。</p>
<p>“你怎么负责,你不会和他们说,你就是男主人公原型吧?”</p>
<p>“我那么傻吗?你大可以放心,我有办法。”有什么好办法吗?我真不知道,但我必须安抚好石云,不能让她担惊受怕。</p>
<p>又过了几天,突然收到了石云的信息:“不得了了,不得了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你知道今天早餐时女儿对我说什么了吗?”</p>
<p>“说什么了?”我好像预感到了什么。</p>
<p>“她说,妈你知道吗??近有一部书,书名《心之歌》在网上特别火。我当时吓坏了,就问她看了吗?她说看了,写的真的很好,她都感动的流泪了。”</p>
<p>“这有什么呀?这不是很好吗?”</p>
<p>“好你个大头鬼呀?你知道她接着自言自语说了什么吗?”</p>
<p>“说什么了?”</p>
<p>“她说,总觉得女主人公似曾相识,好像还在书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p>
<p>“是吗?也是,自己的妈妈能不似曾相识吗?妈妈的女儿能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吗?你说什么了?”</p>
<p>“我能说什么呀?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你说,是不是要出事呀?”</p>
<p>我想了一下说:“应该没什么事,如果真出什么事,说不定是好事。说不定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契机。”</p>
<p>“你什么意思?”</p>
<p>“不如置于死地而后生,干脆告诉女儿,《心之歌》是妈妈写的,妈妈写的是自己的故事。”</p>
<p>“你疯了?说的轻巧,你想把我推火坑里吗?”</p>
<p>“以我对你女儿的了解,她一定比谁都希望妈妈幸福,她一定会支持妈妈。”</p>
<p>“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是朋友的妈妈,女儿一定会做朋友的工作,说服朋友支持妈妈。但是轮到自己的妈妈,事关自己,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万一不是你想那样,我还有什么脸站在女儿面前?我还怎么活?那可真把自己置于死地了。”</p>
<p>“那你就只有装糊涂了,只要你不说破,女儿决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p>
<p>“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就怪你,就怪你怂恿我写作。”</p>
<p>“是,我的石大小姐,我错了,我不该怂恿你写作。”和石云有理可讲吗?除了认错还有别的选择吗?</p>
<p>在以后的日子里,石云再没提及此事,看来她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其实我知道我们错过了一次解决我们问题的机会。因为只要石云有勇气,事情百分之百会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我敢打保票。但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石云是当事者,我只是旁观者。</p>
<p>又一个我们晚上的时间,我提起我们又有好几个月没到一起了。我说:“我特别想。”</p>
<p>石云当然知道我特别想什么,她说她何尝不想。“你不是最近没什么事吗?那就回家一趟吧,能呆几天也是好的。”</p>
<p>“应该回去一趟了,我想想办法。”</p>
<p>“那就抓紧吧!再不回来怕你找不到家门了。”石云很少这么主动和强烈的叫我回家,我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办了。</p>
<p>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就对石云说:“宝贝,有一次你说你喜欢双肩包。我觉得大家背那种常见的大双肩包你背着不好看,我就特别留心别的款式的双肩包。你还别说,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小姑娘背着个真皮的小双肩包特别好看。我就跑了不少商店找,还真在一家商店找到了。我当时就想给你买了,但又怕你不喜欢。我怎么忘了拍张照片发给你呢?要不我明天去那个商店拍一张。”</p>
<p>“人家小姑娘背着好看,我一个老太婆背着会好看吗?”</p>
<p>“年轻的阿姨,相信我的眼光,背到你肩上肯定好看”</p>
<p>“这事不急,反正我寒假要过去,到时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p>
<p>“我想这次回去给你带回去。”</p>
<p>“行了,听我的吧!以后在你面前不能乱说话了,随便说一句,看把你折腾的。”</p>
<p>“别,千万别,你知道能在你身上花点钱,我有多舒坦吗?”</p>
<p>“是吗?你是舒坦了,我可不怎么好受,你知道我就是不愿意你在我身上花钱。再说了,我可不想给你找那么多借口,让你到处去看小姑娘。”</p>
<p>怎么搞的,一不小心又触犯了我们家大醋缸的禁忌。</p>
<p>想什么办法去锦州呢?我手里的二个小项目到没多少事。但每周两个例会我是必到的,还要搞两个会议纪要。要是这两个小项目的例会时间紧挨着就好了,可是很不巧,偏偏间隔三天。也就是如果必保参加二个例会,中间最多只有三天时间,时间是太紧了。</p>
<p>还有,因为公司知道我最近不忙,时不时的还要抓我个公差。万一正赶上我出去的这几天找我怎么办?和公司不打招呼走人明显是不妥的。</p>
<p>和公司请假又有些打怵,因为上一次章总已经很给面子了,出去十天电话都没找过我。怎么办?我突然想起了太原项目。上次总监代表不是说了吗?想什么时候出去打个招呼就可以了。</p>
<p>我于是给总监代表打了个电话,他说本来是没问题的,但这几天章总要带着公司督查组来太原检查工作,赶到一起是不是不好?我一听,马上赞成他的意见。我们商定,等章总带督查组回来后,由总监代表找章总,再由章总通知我。是章总这边一直没去吗?过了一周多了,章总还没通知我,这种事情当然不好催人家,我只能等。</p>
<p>我一直在焦急等待在章总的电话。又等了几天,章总的电话没等来,等来了太原项目总监代表的电话。他说章总这边不知怎么回事,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到现在一直没能成行。他问我怎么办?我想寒假马上就要到了,再等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告诉他说这次就算了吧。他说这点小事都没办好,真不好意思。我说他已经很够意思了,虽然事没办成,我还是十分感谢的。</p>
<p>和石云说起此事,石云说我做得对。她说求人一次不容易,这样的资源也是用一次少一次,不能轻易浪费。</p>
<p>其实我知道石云也一直在焦急等待着,但她现在却反过来安慰我。说什么事都不能急在一时,反正寒假马上到了,反正我们马上就可以到一起了。</p>
<p></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