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外02

小说:我成了人人趋之如鹜的宝物[快穿]作者:秋声去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5-12 12:30:31
天下承平第十二载,  天子脚下太平安乐,离乱衰条后始见峥嵘之景。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满城桃花早早盛开,  低垂的枝桠拂水过,  碧桃花瓣顺着碧绿春水绕城而过,  柔美旖旎又生机勃勃。

        是再好不过的春光。

        但一手缔造承平景象的开国帝王却自冬以来便病了,  太医署的医官们进进出出,一堆一堆的聚在一起商讨,  都以为陛下是忧思过重,心情郁结,  非药石可医。

        医官们除了劝陛下勿要过分操劳国事,更要以自己的身体为重外,也没有什么别的主意。

        向来都是心病最难医。

        可随侍帝王多年的近侍却知晓,  陛下的忧思过重并非为了国事,而是为了一个或许永远都不会再回来的人。

        那是陛下心底的一道影子,犹如落在心尖的白月光,  被月光一照,地上的萤火之光全部黯然失色,  人间万紫千红也再入不了眼。

        遇到那样的人,都不知道算是幸运还是悲哀了。

        近侍在心底唏嘘一番,却不敢出言劝阻陛下放下旧事故人。在这件事上,  向来温厚宽和的帝王多么一意孤行,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早有领教。

        御笔朱批在宣纸上洇染出血一样的颜色,刺得姬琅眼睛发疼。他执笔的手顿了顿,  慢慢地开口说:“……桃花开了啊。”

        “前几日便已经开了。”近侍低声回答,  及时为帝王桌前添上新的茶水,  雨前新茶嫩芽在滚烫沸水中舒展开,  江南时节的春日气息便同茶水一同溢出。

        “陛下可要休息片刻?”

        姬琅目光落在格纹窗外新生的桃枝上,半晌才收回。

        “今年青州的事宜安排得如何?”

        近侍上前一步,低声回答:“已如从前一样安排好了。只是陛下还当以龙体为重啊。”

        青州是姬琅起兵之地,亦是那人曾经出没过的地方,于帝王意义非同凡响。每年春日,帝王都秘密离京,下青州,重游故地。

        十几年来,已经成了惯例。

        近侍知道自己无法扭转帝王的意愿,但今时不同往日,陛下身体尚未大安,若是出了什么变故,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伺候的担不起责任,整个堪堪安定下来的天下恐怕也承受不起。

        帝王无妻无子,储君之位空悬,与同宗中人又早早划开了界限。况且除了这位开国帝王,想要压住那些早些年追随陛下的功臣,可不是中庸的君主能做到的事情。

        若是一朝突生意外,必然是朝野动荡。

        帝王能早日放下故人,册立中宫,于国于家才是好事。

        近侍虽如此想,却不会真对帝王劝诫。那是前朝言官的事情,不是他们分内之事。

        而且,在这件事上,也根本没有人能劝得动帝王。

        帝王听了近侍逾矩的话,并未动怒,他咳了两声,嗓音低而轻:“我总担心,若是有一日他回到青州找不到我,该如何是好?”

        近侍默然垂首。

        杀伐果断从不犹疑的君王此刻神情难得迟疑:“你说他还会回来吗?”

        “陛下待他情深意重,如果他知晓必定会回来的。”

        近侍说着自己并不相信的答案。

        姬琅无声笑了笑,尽管岁月待他已经足够仁慈,却依然不可避免地在他身上每一处留下春秋刻痕,使他更加成熟稳重,犹如打磨温润的玉石。

        “我总担心自己活不到他回来的那一天。”

        “…………”

        这话实在不知道叫人如何答,好在姬琅也并不需要一个回答。

        他敛了散开的神思,继续批阅朝中大臣们递上来的折子。

        近侍退出,偌大殿内,便只剩姬琅一人。

        ……

        这回下青州,除了游访故地外,更是为了拜会一位前些时日在南方声名鹊起的江湖神医。虽说天下最好的医师几乎都在太医署,但总有几个高人隐士,不受拘束,踪迹难寻。

        自姬琅去年冬来,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隐卫便在各地暗中寻找神医,只可惜不是些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就是同太医署的医官们一个说法,心病非人力所能医。

        这位在青州名声赫赫的新晋神医,自然也被纳入了隐卫们的调查范围。只是神医作风神秘,只知他医术高绝,并非坑蒙拐骗之徒,竟不知神医究竟什么模样、什么名字、什么来历。

        姬琅听到,颇觉有趣。

        昔年他与程榭之对坐茶楼上,所见那位神医凤小姐,也仿佛是差不多的作派。只是如今这个为自己立名的手段更高超。

        “那便去看看这位神医。”

        他笑笑。

        神医本事不知,架子却十足。

        小舟画舫稳稳停在湖边,纱帘后人影不甚清晰,只依稀看得见身形高挑削瘦。

        近侍跟在姬琅身侧暗自思忖,瞧着这模样,不像是个耄耋之年的老者,反而像是个身形挺拔的年轻人,还未出诊,只见这一面,前前后后就花了不下百两的诊金,要求一样一样的提出来,陛下倒也真允了。

        近侍心中已经把这装神弄鬼的神医看作江湖骗子,心中多少有些轻蔑,倒要瞧瞧这“神医”还有什么把戏,便竖起耳朵专心听这神医开口:

        “倒也不是什么大病。”

        这声音极为年轻,有种漫不经心的意味在里头,纱帘后那人低头写了什么,半点不将来客放在心上的模样。

        便是一般的骗子也没有这般敷衍的。

        近侍内心略有不虞,瞥见姬琅表情动了下,喜怒莫辨。但近侍跟在姬琅身边这么多年,到底还是能看出陛下此时心情不坏。

        这倒是奇了。

        暗暗心惊,近侍满脸堆笑,恭恭敬敬道:“敢问神医我家主子这病该如何治?”

        纱帘后那道声音隔了一会,才慢声答道:“开一副药方便是了。”

        “诊金三百金。概不议价。”

        这未免太过狮子大开口,近侍皱起眉头,正要说话,被姬琅挥手示意暂退。

        “三百金,未免多了些。”姬琅温声道,“我身上没有这么多。”

        其实是有的。

        近侍下意识摸了摸腰侧的荷包。

        别说三百金,陛下坐拥一国之富,一下子拿出三千金也眼都不带眨的。

        纱帘后那人懒洋洋掀了掀眼皮,声线挑起倦懒的笑意:“哦?但我要的诊金,一分也不能少。既然你拿不出来——”

        尾音微妙地顿了片刻。

        “那可如何是好?”

        姬琅:“以身抵债如何?”

        “拿你自己抵给我么?”落在帘子上的身影变换,想是帘后人换了个更惬意的坐姿。他手指抵在唇边,略一沉思,尾音不觉带出三分笑。

        “好呀。”

        近侍面色瞬间一变,正要呵斥这江湖骗子实在不知所谓,姬琅已经先一步应下。

        “那便如此,再不能反悔了。”

        一槌定音。

        无视近侍忽红忽白的纠结脸色,帘拢后那人笑了声:“那你一月后带着诊金来罢。时间可够?”

        “够了。”

        近侍眼睁睁看着他家陛下三言两语把自己卖给了一个江湖骗子,待从游船上离开,他终于忍不住道:“陛下何必理会这等人?”

        姬琅心情颇好,看了他一眼,“你不过见了他一面,又怎知他是什么样的人?”

        “这……”难道不就是个骗子吗?

        近侍呐呐,不敢接姬琅的话。

        好在姬琅一向对臣属宽和,并不过多计较:“传信回京,叫礼部准备嫁娶一应事宜。半月内务必赶来青州。”

        近侍低头应下,电光石火间某个想法贯彻心神,任督二脉乍通,一时不由得错愕。

        难道,竟是……

        湖面春风吹皱水,游船在水边静立,一只节骨分明的修长的手挑起帘栊一角,片刻后露出一张昳丽绝艳的青年人面庞,与多年前相比,竟无什么大的不同,仿佛离去只在昨日。

        “船伯,明日就不用再来了。”他艳丽的眼尾噙着一层薄薄的笑,“我要离开了,日后不再出诊。”

        年过五旬的船舶点了点头,“好好好,小神医这么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

        他也不否认,笑吟吟颔首:“过段时间要成婚了。”

        一个月的时间,不知道够了吗?早知道说两个月好了。

        “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船伯也跟着他高兴起来,“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你这么俊俏的小伙子喽!”

        “自然是极好的人。”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天底下最好的一个。”

        船伯哈哈大笑起来,将船划近岸边:“那真是不知有多好喽。”

        岸边杨柳堆烟,桃枝簌簌落花,玄衣人独身一人立于树下。程榭之分花拂柳,朝他走去。

        他歪歪头,笑吟吟凑上前去:“怎么?三百金如今便有了?”

        姬琅任他将下巴搁在自己肩头,淡淡道:“我身无分文,半个铜板也没有。”

        “哦?”

        “将我下半辈子抵给你,可值三百金?”

        程榭之眼底透出狡黠的光:“那可不够,再加下辈子才勉强能抵。”

        ……

        夏五月,帝下青州,迎立凤君。史官书其逸事,称“三百金之约”,流至后世,用以称青年男女婚约之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