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在七十年代努力成名医 > 第75章 第 75 章

第75章 第 75 章

小说:我在七十年代努力成名医作者:明月春心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11-15 11:03:51
突然发生这种意外,  在场的众人都没有预料到,看着邹恒甫这个团长生气的模样,很多群众内心是有些害怕的。

        等张正把人都带走后,  邹恒甫冷冷的环视了下面好几个大队的队长以及县里面的领导一圈,  再次开口道:

        “因为传染人数众多,  军方能搜集的特效药奎宁已经基本告罄,  这一锅一锅的草药是我找中医专门要的方子,  草药也有限,现在我再通知一遍:

        “如果相信军方的,现在就开始排队,不相信的滚得远远地!新的药品已经申请,  如果你们愿意等就安静的等着!”

        “一排长,  现在马上再熬一锅,让去各村还有县城的战士先喝一碗再走。”

        “是,  团长!”

        随着军人排着队一个个端碗喝药,  大锅里的药汤越来越少,远远张望的群众终于有人开始着急了。

        “大哥,  不行,  我现在就去给咱娘端一碗回来,咱娘快坚持不住了,那里面就是一些畜生都能吃的草罢了,  喝了不会死人,但是万一有用,  咱娘没喝,我们兄弟就是害死亲娘啊!”

        “咳咳咳,二弟,你去吧,  去端两碗来,给哥也弄一碗,哥先喝,等没事了再给娘!”

        两兄弟是这个村有名的两个光棍,家里只有一个寡母,二十多了因为家里穷说不上媳妇,不过对从小养大他们的寡母是远近闻名的孝顺。

        跟他们距离很近的一家五口听到兄弟俩的对话,嫌弃的皱皱眉,疟疾这么厉害,要是煮点草就能治好,那不是早八百年都让人知道了,哪还会出现如今药不够用的情况。

        心里的一杆秤严重的倾斜向自己,军人同志虽然一身正气为了解救他们受苦受难,但是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一定不会喝那些药汤的,他一定能等到新的药品送过来的,只不过是再忽冷忽热几天罢了,他扛得住!

        季茗给的药物确实是对抗疫病通常有一定效用的,中科院那边都无法量产稳定结构的青蒿素,季茗更没本事把这些弄出来。

        但是她让邹恒甫到林子里找的那种草经过熬煮的汤水却是大劣按蚊致命的的天敌,气味可以把活动在安置区的大劣按蚊熏走,汤水喝下后可以解除蚊虫叮咬留下的一些毒素。

        虽然对疟疾效用不大,却是能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再加上其他中药的相辅相成,很多人是可以挺到新药送来的。

        被认识的村民嘲笑的二弟运气不错,到的时候第三锅药汤刚煮好不久,边上看火的军人看到他拿着两个碗,一句话没说给他添满了两碗:

        “如果端回去喝不完重新端回来,不许浪费!”

        “好的,谢谢军人同志!\

        几天后,当最初看不起两兄弟的那个男子烧的不知认识是,两兄弟庆幸不已。

        从京都到赣南地区要坐三天半的火车,再加上中途转车,季茗到的时候已经是四天后的事情了。

        这几天季茗给的方子已经初步见到成效,没有再有人传染,轻微传染的也已经好转,但是对于那些重症的,没有药物还是没办法康复。

        等到一个小战士把季茗带来,邹恒甫先是吃惊就是愤怒,“回去!谁让你来的!”

        季茗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了一大跳,身体下意识的后仰,差点摔倒。邹恒甫见状赶紧把人拽到怀里,旁边的小战士见到这一幕,红着脸赶紧跑出去。

        季茗其实也有些委屈,她为什么着急慌慌这么赶来,她真的是头脑发热才会跑到这里来!

        一把推开男人的胳膊,季茗退后两步准备转身离开。

        “既然你不领情,我自己找个地地方暂住。还有找个人带我去看看那些被传染的人。”

        邹恒甫很无奈,没想到季茗一声不吭的就突然来了。自己没说一句小脾气就上来了。上前一把抢过她手里的背包,放缓了语气说道:

        “好了,刚才是我不对,但是没有下次。你现在饿不饿,我让他们给你端碗饭。”

        “下火车的时候吃过了,我还买了很多馒头,都在背包里,你可以拿一个先垫垫肚子,另外我还跟一个大爷定了很多,明天一早你派两个人到村口接一下。”

        男人与在t市分离的时候相比,又变成又黑又瘦的模样,一路上看到的军人也是如此,这段时间肯定累得不轻。

        季茗这次来出了担心男人,另一方面主要是想到现场看看能不能根据疟疾患者的症状配出有效抗击疫情的中药,其实在路上这些天季茗想了很多。

        邹恒甫在中科院那边得到的结果就像大夏天的一杯冰水一样,让季茗这两年纷杂无序的头脑瞬间清醒了很多,自从发现季家祖传的季氏心法和鸿蒙针后,再加上穿越这层不为人知的马甲,她虽然嘴上不提,但内心总是不可避免的生出一些优越感的。

        虽然因为环境的逼迫,让她不得不主动改变上辈子懒散悠哉的生活态度,但是随着自身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也许是从第一次给人治病开始,也许是第一次配药成功开始,无形之中的荣誉感让她在医学方面多了很多“大义”情节。

        遇到病人都想管一管,特别是第一次在军区遇到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的那次。

        季茗第一次生出考大学去研究各种疫苗的决心,所以她选了全国最好大学的医药学系,意外拜师,新知识越来越多,她就像突然掉进米缸的老鼠一样,吸收新的养分的同时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是,她是在中医配药方面比别人优秀,也做出了很多老前辈都没有的成绩,但是研究疫苗跟分析辨别中药药性成分并不一样,它们不属于一个体系,那么复杂变化多样的化学分子式,季茗清楚地知道就算让她再穿越一次,也没余那样的天才能力。

        青蒿素从发现到正式生产时是由很多人很多团队历经很多次失败探索,需要漫长时间才研究出的成果,他们是伟大的,令人敬佩的,但对她似乎并不那么合适,难道这是她一开始就希望的吗?

        就当季茗再次陷入自己设计的思维怪圈时,邹恒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东西先放着,一会儿我帮你收拾,我给你端了碗药汤,你喝一碗再忙。”

        “谢谢!”

        碗里的药汤温温的,季茗一口气全闷了。本来想问一下邹恒甫对她学医这方面的看法,但是这念头一起,就又被压下去了。

        “现在情况如何?”

        “已经完全控制住,就等着新的药物送来就可以解决了。”

        邹恒甫带着季茗到现在的安置区,“现在被感染的人都集中在这里管理,健康的村民都让回家跟部队派来的士兵一起回去重新建造新的家园。现在他们依旧每天两次喝着你配置的药汤,没有再继续恶化。”

        正当季茗准备找几个人诊脉的时候,一个十五六岁穿着红色裙子的姑娘朝着他们这边跑来。

        “邹团长,您来啦!”

        少女扎着长长的辫子,脸上是似娇似嗔的羞涩,经过季茗身边的时候就好像没发现她这么大个人似的。

        季茗扭头,就看到少女背着她仰头正在看邹恒甫,男人看了她一眼,然后往她这边站了站,十分不解风情的问道:

        “刘同志,是你负责的几户人家有什么问题吗?”

        “我——我”刘娇低头,有些不好意思的揪着自己的衣角。

        “如果没事,我跟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妻子季茗,她是一名优秀的医生,咱们现在喝的药汤就是她给的方子,你带她去看看病人,我还有事先走了。”

        临走的时候邹恒甫还深深地看了季茗一眼,刘娇没想到季茗竟然是邹团长的妻子,不是,她没想到邹团长已经结婚啦!

        季茗看着刘娇震惊的表情,微微笑道,“刘同志,麻烦你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如果能尽早治好他们,你们就可以早点回家建造房子不是?”

        刘娇虽然气恼,但这姑娘还分得清轻重,三两步走到季茗前头,开始跟她带路。

        小姑娘把每个人什么时候传染的时间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让季茗有些意外。

        “季同志,这是邻村一个八岁的小孩,他跟他奶奶相依为命,不过他奶奶在发生山洪的时候来不及逃被埋在里面没救回来,他的情况有些例外,是喝了您配的药汤之后才出现感染症状的。”

        季茗皱皱眉,一把脉才知道,小孩根本不是疟疾,而是风寒。季茗帮孩子掖了掖被角,然后看向刘娇:

        “你去帮忙倒碗开水,我回去拿点药,他没与感染疟疾,而是风寒入体,外面的药喝了没用。”

        刘娇惊讶,“怎么会这样?”然后又想起其他跟小孩一样情况的病人,赶紧对季茗说道:

        “季医生,麻烦你多拿一些!还有几个应该也是。”

        经过季茗一下午的努力,到晚上的时候又排除了二十多个感染风寒的患者,这样目前传染疟疾的只剩下不到一百人,于是邹恒甫临时决定再抽调十几个人前去帮忙村民灾后重建。

        在新的药物到来的前两天,有了季茗的帮助,剩下的人虽然还是没能根治,但是吃过她新配的药方后都在逐渐好转。

        其实如果不是村民对奎宁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太过于信赖,季茗给开的药多吃几天,也是会渐渐好的,而且还能顺便调理一下身体。

        不过如今因为季茗年轻而小看她的村民现在还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一直到后来季茗的名字享誉国内外,村子里一些长大到外面闯荡的青年人才想起季茗原先帮他们治疗过疟疾,这是后话。

        又五天,等所有村民都康复出院,属于邹恒甫他们疾风团的任务彻底结束,只等来交接的其他军团前来他们就可以正式归队。

        其实算上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小夫妻俩也算是新婚燕尔,所以再等新部队到来的这几天,夫妻俩好是一阵蜜里调油,让看到自家团长脸上笑容的士兵都觉得牙酸。

        赣南属于南方,这里的绿色要比北方更深一层,如今还没进入盛夏,是一年中室外感觉最舒服的时候。

        爬上小小的山坡,下面是村民们和士兵热火朝天盖房子搭屋子的场景。风,调皮的吹起别在耳后的长发,季茗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看向身边的男人,微微一笑,问:

        “邹恒甫,你会不会觉得我有些贪心,明明没有那个本事,但是我却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也许是环境太舒适,也许是男人给的那份安全感,季茗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的心里话全说了出来:

        “在红旗公社,因为村民的友善,离开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留下些什么,所以半年多的时间我提议教六个人学医,他们非常努力,甚至为了珍惜这个机会,不惜放弃学业或者到城里工作的机会。

        我对他们的期望很高,你可能不知道,尽管他们后来可以给人看一些病,但是当初给他们定目标的时候并不只是这样的,我的期望比他们想象中的要高,但是后来发现,我太强人所难了。

        到军区后,我一度沉迷于配置新药的快感,你不知道当止血散得到认可后,我虽然表现的很谦虚,但是内心实则很骄傲自豪,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多做点什么。

        通过林新生林主任的帮助,我在医院学习不太熟悉的西医知识,在部队学校发生传染病时,特别是有几个转成病毒性脑膜炎的时候,我又把研究疫苗的”

        就当季茗纠结该如何接着说下去的时候,邹恒甫揉了揉她的脑袋,看着她望着自己苦恼的神情,觉得有趣他再次揉了揉,就在她想要打掉他碍事的胳膊时,邹恒甫终于开口说道:

        “我很高兴你能把心里话告诉我,其实自从咱们住一起后,我一直以为我娶了一个医学全能通的媳妇呢,精力无限,无所不能,哎呀,终于等到小羊羔迷途知返自我反思,真是不容易啊!”

        “邹恒甫!”季茗有些脸红,看着男人脸上张扬的笑容,别过脸不去看他:

        “我做的有这么明显吗?”

        邹恒甫点头,“我知道你很努力,但是必须得承认,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此消彼长,付出的过程永远比获取的要多得多。

        就拿你学医来说,如果每个学医的人都可以把所有的知识通通掌握,那么医院为什么还要分科,大学为什么有中西医之分,还医学院为什么要划分院系甚至有些复杂的还要细分方向呢?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我非常喜欢一句话,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不一定成功,但是想要成功,一定是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

        虽然我对医学这方面不懂,但是我媳妇制药这方面我觉得无人能敌,所向披靡!

        所以,恭喜季同志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今后还请继续多多关照!哈哈哈哈……”

        邹恒甫说完就跑,季茗气呼呼的在后面追。“邹恒甫,我跟你没玩,今天是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啊!”

        山坡上,两人你追我赶,下面听到声音的士兵频频的抬头往这边看,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邹团长,稀罕不已。

        刘娇望着远方嬉笑奔跑的两人,心里空落落的,好不容易看上一个中意的,没想到自己落花有情,人家却名草有主。

        三天后,季茗被邹恒甫亲自送上了火车,因为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离婚,所以这边军区他还没有申请分配房子。

        不过等季茗离开后,邹恒甫并没有马上回去,而是直接用火车站的电话给京都附属医院的崔平远回了个电话。

        “喂,师父,季茗这里我们已经谈过了,……嗯,她回去以后一定会去找您,接下来您自己安排就好,不过最好能缓缓,让她到家先休息几天再说。”

        “好好好,小邹做的不错!”

        崔平远以为是邹恒甫的功劳,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他徒弟自己突然想通了的结果。

        原来之前邹恒甫请崔平远回家吃饭的时候就特意问了医院崔平远办公室的电话,这次季茗到了后,邹恒甫专门给家里打了一次电话,正好崔平远住在他们家,顺便就把他对季茗的担心以及想要跟季茗说的事情跟邹恒甫提了几句。

        希望夫妻俩相处的这段时间,邹恒甫能够旁敲侧击的劝劝季茗,完全没料到竟然这么快就解决了。

        于是等季茗回京后,就发现师父变得温和了很多,为了给她解答疑惑,还特意在家里多住了几天,就是让她节省点路上的时间多休息。

        再者从五月下旬开始,季茗家前院和后院种的水果陆续成熟,草莓、杏子、大樱桃、五月桃还有西瓜,比外面卖的都要全乎。

        崔平远吃好喝好有人聊天有人关心,还有两只通人性的小宠物陪伴,整天热热闹闹的让他也舍不得离开。

        本来答应休息几天周末带着季茗去见任老爷子的,但周五晚上跟季柰一起多吃了几块西瓜,肠胃不适有些拉肚子。

        老爷子好面子,硬是打电话把早就定好的日子往后推迟了两天。

        “师傅,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家里的水果多得是,一年四季的都有,我在后海那边还有座大宅子,那边今年春天也种了好几种果树,等您好了我带您到那边看看果树今年长得如何!”

        崔平远不好意思的揉揉肚子,“我看你家的果树种的不错,师傅的院子挺空旷的,抽个时间你让人也帮忙种一些,院子里面绿油油的,看着就是舒服。”

        季柰一听老爷子也要种果树,于是就建议道:“师父,你家种一些我家没有的吧,到时候咱们换着吃,多好!”

        “呵呵,那你说你家还有什么没有,我看想吃的好像都有。”

        季柰闻言连忙摇头,以为崔平远不同意,挺着急的:“不不不师父,核桃、猕猴桃还有柚子就没有,我之前在书上看过,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买到果树苗。”

        “没事,师父找人问问,争取每样都种两颗!”

        然后一老一小就水果的吃法再次展开了美好的讨论,让季茗实在是无耐,弟弟小吃货的本质季茗早就知道,现在才发现师父原来也是这样,跟个小孩子似的。

        季茗原以为在她认清自己的能力放弃一部分的时候会轻松一些,没想到在跟着师父再次见到任老先生后,她的时间被安排的更明白了。

        一周七天,三天跟着任老先生学中医,三天跟着师父在医院学习西医,周日这天自己安排。

        因为任老先生住的地方距离小洋楼这边太远,季茗提前把后海那座大宅子收拾出几间房子,学中医的三天暂时住在那边。

        其实邹恒甫是想让她直接回大院住的,但是季茗觉得她一个弟媳妇跟大哥住在一个房子里有些尴尬,所以就没同意邹恒甫的建议。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是天气越来越热,也许是身体太累,这几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季茗总想赖一会儿。

        任老爷子见季茗今天晚来了十分钟,也没有生气,看了看她的脸色,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让她坐下。

        “把手伸过来我看看。”

        “哦,好的。”季茗正为自己迟到羞愧呢,根本没注意老爷子刚刚看她的眼神。

        片刻,老爷子语气欣喜的说了两个字,差点吓得季茗从凳子上滑下去。

        “大惊小怪,不就是怀孕了吗,都已经快三个月啦,亏您还是个医生呢,自己身体不对劲竟然都没发现!”

        “我,我,”季茗这是完全还没做好准备啊,她跟邹恒甫就那么几次,两辈子头一回,过于兴奋激动,完全没想起来避孕这么一回事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中标啦。

        任老爷子以为季茗结婚几年没怀孕,如今突然知道自己怀孕才惊喜的六神无主,还非常体谅的放了她一天假。

        “回家好好休息,这边的课程我给你减一些,你师父那边你自己去说,他肯定非常高兴!”

        等季茗离开,任老爷子稍微有些遗憾,八月份的时候日国举办一场邀请好几个国家参与的医学交流会,本来想带着季茗去见见世面呢,也不知到时候能不能行?

        季茗怀孕果然如任老先生想的那样,除了隔着电话线激动欢喜地说不出话的孩子爸爸,崔平远比季柰这个舅舅都要高兴。

        “太好了,终于让我给盼到了,赶紧让阿姨把我的房间收拾一下,以后我就住在这里啦!”

        不是崔平远对季茗失望,而是自从南方回来以后,小徒弟只对外科手术方面深入学习,牵扯到医学研究方面,季茗虽然还能跟他交流,但明显兴趣不大,让崔平远既欣慰又后悔。

        如今徒孙有了,崔平远觉得自己希望又来了,虽然徒弟很有天赋,偏偏跟他背道而驰擅长中医,有时候他都觉得自己是替任是非那老家伙收了个徒弟。

        不过如今准备准备,从徒孙抓起也一样可以的,他如今才七十岁,可以争取再活二十年!

        季茗不知道因为她这一怀孕,竟然唤醒了师傅他老人家对养生保健火热的心,弄得以后家里花园中经常能看到一老一小一前一后背着手晃悠悠散步的有趣场景。

        季茗第一次怀孕,没什么经验,但是肚子里的小娃娃非常乖巧,三月后除了比较嗜睡、吃的比以前多还有渐渐凸起的肚子,没有其他任何反应。

        七月份的时候准爸爸请假回家了一趟,陪了季茗一天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八月十号,四个多月身孕的季茗跟着师父和任老爷子一群人乘飞机到了日国。

        这是季茗到这个年代后第二次出国,看过老照片似的美国街道,所以季茗对同样老旧片一样的日国并未有多大的兴趣。

        直到第三天季茗到达交流会场后,才知道日国举办这次交流会的意义。

        原来日国今年研究成功一款新的医疗器械,想通过交流会的形式,一方面向各国展示日国在医疗科技上的进步,另一方面就是把这一批先进的仪器销售到其他国家。

        经过日国解说员用日语一番夸夸其谈长篇大论后,季茗这才从云里雾里明白,原来人家神神秘秘一直捂着不让大家当众一饱眼福的先进器械是一款改良过得医用x光透视仪。

        与德国现如今生产的x光透视仪相比,日国改良版成本、x射线计量都低一些,再加上体积小了一些,就意味着比德国生产的要更加安全、清晰。

        再加上价格上比从德国进口的要低,所以还没等到查看真正的器械,下面的听众就有人开始大声喊着要预定。

        如果不是大家都说着不同的语言,季茗都以为那几个站起来大喊的人是日国特意请来的拖。

        二十一世纪后房地产销售了解一下,季茗当初还被站在路口守株待兔的大妈用两包抽纸拽过去两次,那时季茗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每次电视上放出来的楼盘开卖那么多抢购的客户,可能百分之百的全是托!

        会场吵闹一片,季茗凑近自家师傅小声的问道:“师父,日国不是一向自诩创新超越吗,怎么连人家的科技都抄袭?”

        崔平远没想到季茗问了一个这么幼稚的问题,看着上面还在热火朝天回答问题的日国解说员,没好气的说道:

        “日国就是死鸭子嘴硬,特别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他们一贯奉行的准则就是,模仿和学习其他民族,只要打上日国的国徽,它就是人家自己创新出来的。”

        季茗哑然,“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这样好吗?”

        “习惯了就好。”

        季茗突然想起后世关于日国抄袭史和日国山寨史的言论,说日国连日用品都不放过,当时她不太关注这个,没有详细了解,没想到人家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  w  ,请牢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