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汉龙骑 > 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平定扬州(55)

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平定扬州(55)

小说:大汉龙骑作者:皇叔刘司马字数:4020更新时间 : 2019-03-31 23:49:35
  “校尉你看!”

  正在与秣陵军交锋的九江军校尉闻言,顺着身边亲卫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秣陵中军将旗正在快速向前移动,转眼之间已经能够清晰看到了将旗上书写的几个烫金大字,征东将军刘,眼眸一冷,几乎是下意识破口而出:“是刘澜!”

  “看来之前只是秣陵军小试牛刀,现在才真的要下死手了。”

  “不错。”校尉眼神深邃望了眼敌军正在快速移动的将旗方向,重重点头。

  就在两人低声密语之际,秣陵军再一次动了,随即向他们阵中潮水般猛冲过来,校尉急忙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之前与陈果一战,或许他还有勇气对攻,但现在秣陵军要全力以赴了,兵力的压制让他哪里敢再去对攻,能守住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果一马当先,原本黄忠也要亲自上场,但被刘澜拦了下来,他这个年岁,跟在自己身边压阵就好,所以他让杜普带领部队杀了上去。陈果与杜普二人带着本部一往无前,直冲敌中军,只是一眨眼间,双方士兵便交战在一起,在空旷的官道上,双方展开了最为惨烈的肉搏战,你死我活,血肉横飞。

  九江军都是精兵,甚至他们从军的年限比之秣陵军还要遭很多,但在训练装备上,以及后勤伙食上,却很难与秣陵军相比,如果九江军是来之即用,那么秣陵军则是精挑细选,甚至做到了千里挑一。

  有着丰富合理的伙食再加上成熟的训练,可以说每一名士兵都是真正的精锐,就算是一挑五也不为过,再加上刘澜搞的扫盲班,可以说能留在如今裁军过后的秣陵军的士兵,每一人都有资格成为军官,如果能够立功升迁到千长和百人将,更有资格前往军校。

  最初军校成立,能够前去学习的大多都是校尉以上的将官,而随着陆续学满归来之后,进入军校的人员也陆续开始降低,刘澜甚至觉得再过几年增兵都不用募兵,直接可以从军校选拔了。

  不过这种可能性在眼下并不大,毕竟如今的战场之上每一战死伤实在太大,但如果能给刘澜一个较为和平的时期,刘澜相信他可以让眼下的部队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就算现在没有条件,刘澜也在尽最大的努力,毕竟随着裁军过后,留在部队的官兵都可以称之为精锐之中的精锐,就算未来不能确保每一人都能来自军校,但也要保证每一名军官都有军校的经历。

  证实有着如此完善的保证,秣陵军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威名,就拿后勤来说吧,看看秣陵军的士兵,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反观九江军则面黄肌瘦,换了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部队又怎么可能战胜秣陵军。

  而这还不算兵械甲胄的优良,如果再加上此刻秣陵军在绝对兵力上的优势,九江军可以说全面处于被动,但劣势归劣势,被动归被动,用刘澜的话就是差距永远都有,可有差距并不等于就要放弃,如果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这个兵当的也就太丢人了。

  当兵不怕死,这是很多人都会反复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九江军士兵们都熟知的一句话,此刻他们既然敢留在这里,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就是拼死一战吗,就算最后败了又能如何?让秣陵军知道他们的厉害,知道他们这块铁板不是谁想来咬就能咬一口的,那是要付出了惨重代价的。

  这样的战斗或许并不是只发生在九江军身上,而是几乎发生在了大多诸侯的身上,一直以来想要成功杀死一名秣陵军,很多诸侯都会付出数倍的代价,最不济也得两人的性命,如果都是一换二,那秣陵军就已经非常的恐怖了,而如果是一换三甚至更多,那就不是恐怖而是屠杀。

  但刘澜的眉头皱的却越来越深,他看了眼身边的黄忠和徐庶,黄忠显然并无法理会刘澜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应,相反跟随刘澜时间更久的徐庶却很理解他这个反应,道理很简单,这么多年来遇到的对手狠多,不论整个战役的胜与败,就某一场战斗来说,秣陵军好像还真没遇到过什么对手,包括之前的九江军在内,所到之处都是战无不胜,可是这一回,他却发觉了不同,秣陵军的韧性与顽强有点超乎他的预料,尤其是他们还是在只有不到一千多人的兵力劣势下,竟然能够在这样残酷的交锋中与秣陵军杀个不相上下。

  虽然就整体局势来看,秣陵军从初始的交锋就占据优势,看似双方已经出现了倾斜,但这样的倾泻并没有让秣陵军由优势转化为胜势,而这也是为什么刘澜会突然出现这样反应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何来到刘澜身边稍晚的黄忠不理解,而徐庶能明白的原因,当然还有一点其实二人都不明白,或者说此刻在他身边的大多数人都不明白的一个原因就是闻名遐迩的孙坚江东军。

  说起孙坚的江东军其实和陶谦还有他自己的丹阳军都是一样的,从丹阳军招募的悍卒,但是真正让刘澜记住了孙坚步兵的却并不是孙坚,而是当年流传这样的一段流言,如果说大汉朝的骑兵第一,争论较大,难以分数优劣与第一,那么当北军被董卓拆分之后,孙坚的江东军就坐稳了头把交椅。

  讨董前线,刘澜记住了很多人,但让他印象深刻的毫无疑问乃是孙坚,而与当时盟主反目的诸侯也有不少,唯独能在袁绍手下安全离开的也就只有他和孙坚了,不过比起他刘澜是通过一场大战才顺利离开,孙坚则是堂而皇之的离去,袁绍连个屁都不敢提,而这足以说明了袁绍是多么的忌惮孙坚,最少比起当时的刘澜来说,孙坚才是他最想杀又害怕不敢贸然动手的敌人,如果他对自己的态度和孙坚一样,那也会放任他离开,而不是在洛水派兵拦截。

  孙坚的江东军到底有多恐怖,刘澜也只是只闻其名而从未真正与孙坚的九江军有过直接的较量,当然在丹阳战场上他不是很清楚是否与这支孙坚留下来的部队有没有过交手,不过他觉得从最后的战场复盘来看,好像至始至终都没有用遇到太强的抵抗。

  在当时刘澜更多想到的还是这支部队会不会已经不在了,毕竟距离孙坚战死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相比他们的年纪也大了,离开了军队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支部队从始至终孙坚都没有派到战场。

  当日刘澜始终没有得到解释的真相,今天刘澜可以确定,这支部队终于出现了,除了当年孙坚的九江军,他不相信会有第二种可能,道理很简单,真正的九江军那点战斗力他见识过,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可是现在面前的九江军,居然能够抗住他们数倍兵力的进攻,就这一点已经说明了所有问题。

  刘澜看着战船上的厮杀,或者说他一直注视着九江军的一举一动,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浑然天成,看他们左赞简直就是赏心悦目,也难怪会面对数倍于己的部队时依然能够做到不被轻易攻破,就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们的实力当真超群,不仅刘澜如此认为,包括普通的士兵也一样,其难度对他们来说不比攻下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容易。

  九江军虽然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本战的主将并没有犯下多大的错误,虽然可现在唯一补救错误的办法就是不断增兵,虽然陷入到苦战之中,但如果照这样下去,那他最少可以保证抗住秣陵军最少两个时辰,而这两个时辰将会是双方不断在进攻与防御直接寻址平衡,这将会是一个死循环,越陷越深,直到他们这一千多人不断被耗死。他们现在就是一个无底洞,不管谁敢来,保管你一头钻进去就再也出不来。

  刘澜眼中闪过一抹厉芒,这个时候他在考虑是不是让黄忠再带人上去,可考虑了许久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没有派黄忠上去支援陈果杜普,而是让他们二人继续与之战斗,只有与真正的高手作战才会有收获,而这样优秀的部队就在面前,刘澜当然希望二人乃至秣陵军能够在战斗中成长。

  刘澜有他自己的心思,而秣陵军就没其它的选择了,不成功便成仁,孤注一掷这就是他们会到此的唯一原因,为了孙家,他们早就视死如归,所以他们的想法非常的简单,用自己的性命拖延时间,能拖一刻是一刻。

  校尉一马当先,带着不到以前多人的将军与秣陵军周旋,抵挡着他们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他左右砍杀,不时还会高吼一声,十分响亮,震天动地,战局果然如同刘澜所预料的那样,每当秣陵军占据优势的时候,九江军就会发起一波冲锋,将秣陵军刚建立起来的优势压下去,而局势也再一次回到原点,望着节节后退的秣陵军,刘澜就像是在不断看着回放一样,或许这样的回放还会继续看下去,但是他现在却也都不着急了。

  因为眼下在这里既然能出现孙坚的江东军,那就说明了他判断可能十有八九是正确的,孙策就在撤退的九江军中,所以他反而不着急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从零陵前往交州的路已经被他堵死,孙策现在只能退回去,可他还能到哪里去呢?

  无路可退,所以刘澜有时间先解决眼前的九江军,再去追孙策,反正他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而就咋这不断几百米距离的战场之上,双方你来我往,彻底将战场变成了屠宰场,战况惨烈,随处可见残肢断臂,血流成河,而兵器与旗帜更是到处散落着。

  战斗虽然惨烈,但是刘澜看到了秣陵军的成长,也许秣陵军以前确实是无敌的存在,甚至连刘澜自己都有这样的想法,但遇到了九江军之后,他才发现,那是以前初中生欺负小学生,结果今日遇到了大学生,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差距,或者说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他们去努力。

  每个人最怕的起身就是原地踏步,虽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点夸张,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看不到方向,没有前进的动力,虽然包括所有将领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突破点,带领部队更上一层楼,但显然想要突破这一步非常困难,毕竟并不是所有的部队和士兵都呢过训练成陷阵营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龙骑军,就好像关羽的摄山营,如果真要从他们这五万人中挑陷阵营的合格士兵,挑出六七百人应该没问题,甚至还能更多,但一定不可能这五万人都成为陷阵营。

  但看到九江军之后,他觉得有机会,虽然希望很渺茫,但是这就是前进的动力,毕竟只有与高手作战,才能真正的进步,而刘澜希望他们在此战过后或者说在未来能够成长为似眼前九江军甚至是可要成为陷阵营那样的队伍。

  试想一下吧,虽然渺茫,但如果真的发生,那将是多么可怕的场景,他至今都无法忘却当初在与陷阵营交锋之后许褚那张如同死灰一样的面孔,这么多年来连他自己都记得,遇到过能有反抗的部队都屈指可数,可是当他们遇到陷阵营时,却被陷阵营杀得几乎溃不成军。

  那时候刘澜还没有想这么多,毕竟陷阵营这种‘特种部队’实在是稍有,但是今日见到了九江军之后他确信了,如果把陷阵营的铠甲给他们穿上,那今天这一仗的胜负还真不好说,最少刘澜不付出了万余人的伤亡代价,休想将他们全部消灭。

  可怕的军队,虽然与他们作战会有很大的伤亡,但伤亡再大比起他们的收获一点都算不得什么,刘澜甚至觉得让部队都挨个上去与九江军练练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