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酒醒在九龙拉棺之前 > 二十六、燕地战事

二十六、燕地战事

小说:酒醒在九龙拉棺之前作者:朝暮思归字数:2000更新时间 : 2022-08-04 16:24:40
  “公子?”

  随着茅屋的木门再次打开,老妪看着韩林,一脸的疑惑,心想着他为何去而复返?

  “婆婆。”

  韩林微笑着打了声招呼,解释道:“昨日离家匆忙,身上没带银两,慢了礼数。今日特地前来,感谢婆婆昨夜容我留宿。”

  说着,韩林将手中的木盒架提起:“刚好又是饭时,我带了一点吃食,前来唠叨,还望婆婆不要怪罪。”

  “使不得,使不得!”

  老妪连忙罢手,光是看着这个木盒架就知道里面装的东西绝对是山珍。

  “婆婆勿要推辞,这只是韩某的一点心意。”

  说完,韩林将老妪推进了茅屋,转身关上了木门。

  茅屋内,两个小孩站在角落,目光一直盯着韩林手中的木盒架,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韩林微笑了一下,将木盒打开。

  敲门之前,韩林特地用灵力将里面的饭菜都加热了一下。此时打开木盒,里面的吃食依旧热气腾腾,香气瞬间弥漫了茅屋。

  两个小孩努力嗅着空气中的香气,却很是怕生,站在旁边不敢言语。

  “婆婆,这些都是好东西。赶快趁热吃了吧。”韩林自顾自地将木盒架放在地上,将里面的菜盘一个一个都拿了出来。

  老妪站在旁边,心中着急,想要劝韩林将这些东西拿回去。但是转眼,却看见了两个缩在墙角的孩子。

  老妪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不过很快就收了回去,换成了一丝微笑:“那,就劳烦公子破费了。”

  说完,老妪转头看向两个孩子。招手道:“过来,来吃吧。”

  木盒架很大,一共有三层,两层放的是菜肴,顶层是粥和大米饭。

  两个孩子怯生生的走了上来,站在木盒架旁边,眼神一直盯着里面的山珍海味,被馋的几乎都快流口水了,却没有丝毫动作。

  韩林拿出碗筷,给他们乘了两碗大米饭,递给他们。

  韩林道:“拿着,吃吧。”

  两个小孩不仅没接,反而害怕的向后退了两步。直到老妪发话,两个小孩才接过韩林手中的饭碗,吃将起来。

  韩林又乘了一碗米饭,递给老妪:“婆婆,你也吃吧。”

  老妪拒绝道:“公子先吃。”

  “我来的时候都吃过了。”韩林笑道,“这会儿,最多就喝一碗粥。”

  老妪这才接过饭碗,慢慢吃了起来。

  两个小孩最开始还因为怕生,在韩林的目光下吃的慢吞吞的,直到后来被这美食所勾引,狼吞虎咽了起来。老妪则自始自终都吃的很慢,不时看向韩林,面带歉意。

  韩林也端起了一碗粥,细条慢理的喝着。

  直到两个小孩吃完,将所有饭菜都吃的一点不剩。老妪端起木盒,谦声道:“让公子笑话了。我去将这木盒洗一下,公子再拿回去。”

  “没事,就放这里吧。”韩林拦住了老妪,让她坐下。

  老妪坐下后,韩林问道:“婆婆,这家里怎么只有你和那两个孩子?其他人呢?”

  其实昨晚韩林心中就有了这些疑惑,不过碍于自己一个外人,并没有问出来。

  只见老妪顿时呆住,眼光中泛起了泪花。

  韩林抿了抿嘴,正准备道歉,就听老妪哽咽道:“去年大王要打仗,老身三个孩子都被征去当兵去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家书,是三儿子寄过来的。信中说老大在去年已经战死了,老二失踪,下落不明。老三说将军体恤他们,战死的每个人发二两安家费,失踪的每个人一两。”

  “可是直到现在,县里都没有安家费的影子。”

  “上个月前线战事吃紧,老伴也被抓去填了苦役。”

  说道这里,老妪抹了抹眼泪,继续道:“这两个孩子都是大儿子的,儿媳妇听说他战死的事儿,没多久就跑了。如今这家里只剩我和这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韩林听完,摇头叹息。却嘴笨不知道怎么安慰老人家。

  难怪今天早上出去的时候,在整个村子里都没见到多少男人,耕田种地的大多数都是妇女小孩。偶尔有几个男人,也多是身体残缺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层人头脑一热的决定,伤害层层转移下,吃苦受伤的往往都是底层的百姓。

  原本一家八口人,家庭和睦美满,三世同堂。却因为战争而饱受离别之苦。

  前去前线为国而战的人,他们的家人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这样的士兵,能有什么战斗力?

  也难怪前线战事吃紧。如果这样都能打赢,只能说敌国百姓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情况。

  战争残害的不仅仅是前线的士兵,更是两国无数的平民百姓。

  韩林沉默不语,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更多的,是他并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他们。

  两国交战,并不是他能改变的事情,哪怕他是一名修士。

  何况还仅仅是一名小小的命泉境界修士。

  “哎!”韩林叹了口气,沉声道,“婆婆不必伤心,身体要紧。何况,还有这两个孩子。”

  说完,韩林在乾坤袋内掏出了几两碎银,递给她:“些许银两,不足为道。婆婆切勿推辞,聊表韩某心意。”

  “这,这如何使得?!”

  韩林掏出来的虽然是些散碎银两,加起来却也有十多两白银了。老妪一辈子都未曾见过这么多钱,连忙推辞道:“公子菩萨心肠,老身心里明白,也感谢公子善心。可是如此多的银子,万万不可!”

  “婆婆收下吧。就当,我借宿一宿的住宿费。”

  韩林将银子强行塞到老妪手中,道:“冬天快到了,去给两个孩子买点过冬的衣物。”

  “可是,哪里用得着这么多银子?”老妪再次推辞,想要将银子退还给韩林,却被他闪身躲过。

  “要得,要得。些许银子,我拿着也没用。不如婆婆拿去,给两个孩子找个学堂,读书认字,将来考个功名,也好免了这徭役之苦。”

  一听到读书,老妪瞬间就犹豫了。

  她虽然是一介乡下妇女,却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仅依靠她自己,这两个孩子这辈子估计都没希望去读书了,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已属不易。

  “这…这…”

  老妪看着韩林,又看了眼躺在草席上睡觉的孩子,眼神中充满了犹豫。

  “拿着吧,婆婆”韩林拽紧了她的手,“给两个孩子找一个好一点的学堂。这被子哪怕考不上功名,会识字写字,以后也能凭此养家糊口。”

  “那…那我…”

  老妪实在是不忍心看着两个孩子这辈子也和他们一样,一辈子在土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能不能吃饱全凭天意。

  “公子菩萨心肠,老身无以为报!”

  突然,老妪就跪在了地上。

  “但求公子能留个姓名,让老身在家中立个生祀,日日夜夜为公子祈祷。”

  “婆婆快快起来!”

  韩林见老妪突然就跪下,先是本能的让开,随后又急忙上前想要将老妪扶起来。

  “婆婆,你这不是要让我折寿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