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 第562章 龙海不能光靠煤

第562章 龙海不能光靠煤

小说: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作者:青阳玄月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07 03:38:35
第二天,张小北去各个站台看了看。

        这从欧阳调过来供应链公司,租赁好三家站台以后,张小北还没有来看过呢。

        这三个站台,之前有一家是外贸公司的,有两家是煤承公司的。

        这不是小煤矿关了,没有那么多散乱的煤源了。

        这站台也就都没有业务了。

        此外,煤承公司和外贸公司自己,在龙海县也整合了两三座矿井。

        外贸公司那一家,离自己建得这座集运站站台比较远,相差五六十公里。

        觉得运输距离有点远,不如就地销售来的合适,所以把站台租给了金盛通达。

        可是咱说呢,人家张小北能从林市,隔着好几百公里拉回来,再卖出去,怎么你们自己的站台就觉得远了呢?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没有配煤的基础。

        正好便宜了张小北,一年15o万,就给租下了。

        而且一年的吞吐量也有个八十万吨以上。

        煤承公司整合的两家煤矿,有一座离外贸公司的煤矿不远,也是因为距离问题,暂时没有使用站台。

        煤矿都在龙海县的西部,而站台都在龙海县的东部。

        要是没有充足的利润,要说自己运营,却是也是有点不合适。

        另外一座煤矿,光建设这就建了有四五年了吧,可是怎么就是一直不见投产呢?

        那当时说的可是够玄乎,什么年产五百万吨,安排两千多人,长了短了吹了一顿牛笔。

        中间的问题就来了,说市煤承公司没钱,拉着省公司一块儿干,最后省煤承公司控股了。

        那市公司没钱,你省公司也没钱吗?

        最后又说是技术问题,煤承公司各个都只知道掐着脖子收费,他们哪儿会干煤矿啊。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是很大一块资源,多少年了,一直见不了东西。

        这些事情张小北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

        这些事儿,就是一个字——懒!

        那挣经销差价多牛呢,一吨上百几十块,轻松加愉快的,这全市的地方煤矿都是人家的生产车间。

        可你说让自己动手开煤矿挣钱,那费不了那个劲,就说技术人员,他一时半会都凑不齐。

        可要真是一心想弄成,地方煤矿不敢多算,三千万吨的产量没有吗?

        那必须得有,一吨平均收8o块钱,一年也2o多个y呢。

        怎么就没钱呢?有钱你还招不上人吗?

        关键是大家都盯着现有业务,根本感觉不到改革的脚步正一点一点临近了。

        收钱,然后疯狂地巧列名目地钱。

        说“富了和尚穷了庙”,就是说他们呢。

        你看看煤承公司的一个小科长,那屁股下面有的都压上奔驰了。

        这你钱还怕个啥呀,领导们不是把子女也好,亲戚也好,疯狂地往煤承系统里塞。

        这不紧不慢,几天几万的,谁去干什么煤矿呢。

        还有,有了钱空虚的,那吸d的,你们煤承公司有吧,之前贝者搏的,煤承公司有吧。

        总之一点吧,得改革了,g家不能再对这些人负有无限责任了。

        不过这两座站台建得确实可以,年吞吐量可以干到2oo多万吨。

        一年的租金也才32o万。

        这都是金盛通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自己掏的腰包儿。

        就这三座站台,张小北的租金是5oo万,但是出货却是出到了28o万吨以上。

        平均一吨两块钱不到的成本。

        但是金盛集团本部的煤,一吨过来还能挣十几二十块钱,那从林市运过来的煤,一吨直接就是近4oo块钱的利润,那两块钱算个屁啊。

        而且,就这三个站台,一共还解决了将近15o名销售系统的富裕劳动力和子女就业问题。

        话说现在的金盛通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那也是有着17o名员工的企业了。

        这成型了,张小北脸上有光,自然得去看看了。

        当然了,张小北想去看看,这马恩科和欧阳得陪着。

        其实张小北完全是属于没事找事儿干,可是下面这两位可是当回事儿着呢。

        不过张小北见到欧阳的时候,居然“噗嗤”一声笑了:“欧阳,你这度挺快啊。”

        “什么?”欧阳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

        “几个月了?这不从侧面细看,一下子还现不了呢!”哦,原来这欧阳已经有了身孕。

        也是人家新婚燕尔,林贵生又没有不良嗜好,这度当然快了。

        地好枪好子弹足,这新生命孕育的度那还不是蹭蹭地么。

        “五个月了。”欧阳知道张小北什么德行,便也根本不藏着掖着,“还是双胞胎。”

        哎呦喂,这个稀罕了。

        怎么左丹娅怀了个双胞胎,这欧阳也是双胞胎,这么频繁的么?

        “真的假的?”张小北一脸不敢相信的模样。

        “张总,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在咱这儿生个双胞胎,那是个事儿吗?”

        “哪个村子还没有个几十对的?”

        听欧阳这个意思,这地方确实是生双胞胎的“基地”。

        一个村子,算上九百户人家,就几十对双胞胎,这还真是有点意思了。

        “说说。”张小北这坐在办公室不谈业务,聊开天了。

        “我也不知道,反正这地方就这样,估计是水土的原因,当然也有人说了,咱们这地方盛产小米,这小米饭每天都要有一顿。”

        “可能是这里的水土原因吧,养育出来的小米也好,反正都说是吃了咱这里的小米就能生双胞胎。”

        “前两年有一个村子,不是生了个八胞胎么,这三胞胎四胞胎的在咱这里也不少的。”

        欧阳说了这个情况,有点儿嫌弃张小北少见多怪了。

        “那这个玩意儿好啊,就没有大面积种植?”张小北惊讶地问道。

        “什么呀,两个都愁,要那么多,怎么养活啊。”就是啊,你以为都是你张小北呢,一来有钱,二来缺孩子。

        虽然有两个孩子吧,但是到现在连面都没见过。

        好像也一分钱都没掏过,呃,这么便宜的么?

        可是你要是放到一个普通的家庭,现在俩孩子还真是不好养活。

        如果是俩男孩子,这从生下来到上大学,安排工作娶媳妇,那得多少钱啊。

        这家里要是都是农村种地的,那你可好好愁吧,实在不行,到时候还得找地方给人家入赘一个。

        张小北觉得不行,这农民创收的事情,还是得摆到重要位置上来。

        现在土地流转问题提的很响亮,农村的人除了想办法都矿上来上班,很多也外出打工了。

        但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还得依靠丰富的产业结构。

        依靠当地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潜力的产业挖掘。

        县域经济的空心化问题,现在依然严重,这龙海县的经济也迫切需要展,不能光靠煤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