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前任遍仙界 > 169.169

169.169

小说:前任遍仙界作者:青青绿萝裙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5-06 21:36:15
应该是吧。殷渺渺假装轻松,    有所畏惧,就不会为非作歹,    对吗?

        卓煜已然得到莫大的安慰:是啊,希望如此吧。

        殷渺渺微微笑了笑,    揭过了这个话题:还有多长时间能到平安城?

        快了吧。卓煜扬了扬马鞭,你要是能想起什么瞬息千里的法术就好了。

        殷渺渺道:真过分,得陇望蜀说的就是你这样的,    小心我叫你继续吹冷风。

        不敢不敢。卓煜拱拱手,    一本正经道,    仙子饶命。

        殷渺渺:你这是在嘲笑我吗?

        没有。他目视着前方,    唇角微微勾起。

        殷渺渺佯怒去拍打他的手背。卓煜没躲开,挨了她一下,手背微微泛红:轻点,    很痛。

        真的?她的指尖轻轻点在他的手背上。

        卓煜清了清嗓子,可没用,    皮肤上好像落了一瓣花,痒极了,    心里头像是有羽毛在挠,更是痒得难受。

        嗯?她笑盈盈地问,    真的疼吗?

        半晌,    他若无其事道:不疼。

        呵。殷渺渺轻快地笑了一声,    放过了他,    掀了帘子进去了。

        马车在积雪的路面上颠簸地前行。

        凤仪宫。

        寻踪蝶前一天就飞回来了,归尘子以为事情已经办妥,就没有再过多关注,因而这天皇后把他叫去时,他心里还有些不满。

        凡人就是凡人,屁大点事儿都搞不定。

        请本座来有何事?本座原是金丹真人才能用的自称,可凡人界有谁能知?归尘子心痒已久,都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也未能免俗,就借来自用了。

        皇后自是不知区区一个自称能让归尘子心里得到多大的满足,她微微蹙起眉尖:国师,先前我们派去的人全死了。

        你们办的这叫什么事?归尘子面露不满。卓煜乃是昭告天地登基的帝王,天道承认他的存在,他一日不死,他想要扶植二皇子的动作就不得不受限制。

        他可没几年的寿数了。

        皇后被当面指责,脸上有些挂不住,可想起归尘子的本事,还是忍耐了下来,好声好气道:尸身有异,想请国师看看。

        归尘子强忍着不耐烦:有什么他的视线停留在了那几具被抬来的尸体上,目露震惊——虽然尸身被火灼烧得面目全非,可他依旧在上面现了些许残存的灵力。

        归尘子脸色一沉:有没有人看清是谁动的手?

        皇后给一个侍卫使了个眼色。对方出列,回禀道:据打听,目标是和一个女人一起进的驿站。

        归尘子问:那个女人长什么样?

        侍卫低着头:非常年轻,武功高强。

        就这样?归尘子拧起眉,难道是个武修?

        不过从残存的灵力看,对方的修为应当不会太高。他思索会儿:不用派人去了,有那个女人在,派再多的人去也是个死。

        皇后一惊:国师,绝不能让卓煜活着,否则

        不必担心,他总会回来的。归尘子淡淡道,届时我解决那个女人,她一死,其他人不足为虑。

        皇后并不想拖那么久,可归尘子已然不耐烦:以后这些事不要再来烦本座。言毕,一甩袖子就走。

        他离开的度飞快,一眨眼就在十几米开外,皇后不得不把话全都咽了回去:恭送国师。

        待归尘子没了踪影,皇后的脸才真正沉了下去。她自小在宫中长大,什么人没见过,和归尘子见面的时间不长,她却已经把他的性子摸了个七七。

        说什么修道之人,不还是和凡人一样虚荣,享受被人畏惧仰视的滋味,他所到之处,必须人人跪迎,还不喜任何人违抗他的意思,哪怕是她这个皇后也一样。

        这算什么国师,这就是一尊大佛,压在他们所有人头上,还不能轻易挪走!

        可现在后悔也晚了。

        只要能让卓煜死,她就忍了这口气。

        卓煜,卓煜!我郑家有哪里对不起你,若不是我姑母,你现在还在冷宫里,若不是我嫁给你,你哪能坐的上这皇位?我郑家对你恩重如山,你居然连区区太子之位都不愿意给,还要我郑家交出兵权!

        既然你无情无义,卸磨杀驴,就别怪我不顾念夫妻之情!

        想到这里,皇后缓缓握紧了手指:姚黄,先前派去的人怎么样了?

        身边的大宫女恭声道:国师都收用了。顿了顿,声音微微颤,死死了三个。

        八个美人,不到十天就死了三个皇后沉默片刻,淡淡道:死了就死了,再准备几个送去,务必要将国师伺候好,明白吗?

        姚黄面露不忍,但不是别人,或许就会是她:是,奴婢明白。

        三天后,殷渺渺和卓煜到了平安城。

        没有贸然去见人,卓煜选择先在一家客栈里安顿下来,再请殷渺渺想办法送信给叶琉:他看了这封信应该就会来。顿了顿,低声道,让他一个人来。

        殷渺渺点了点头。

        万事小心。他叹了口气,拜托你了。

        殷渺渺一本正经道:别担心,我先去打听打听消息,晚上就会回来,你乖乖留在家里等我。

        卓煜:咳咳!!

        殷渺渺佯装关切:受凉了?

        没事,嗓子有点痒。一次两次还是她不懂世俗之事,次数多了,卓煜哪能不知她是有意戏弄,气是气不起来,只好假装没事。

        殷渺渺眼波流转,含着笑意地出门去了。

        总兵府从外面看平平无奇,连守门的小厮都看着懒洋洋的,可殷渺渺从他们门前走过三次之后,她就现自己被盯上了。

        她干脆大大方方走到门口问:这里是叶府吗?

        姑娘找谁?小厮揣着手,笑呵呵地问。

        殷渺渺道:找我妹妹,府上最近是不是买过几个丫头?说是总兵府买去的,我想赎她回来。

        可能是她看起来美貌柔弱,那小厮犹豫了一下,挥挥手:姑娘找错地方了,我们这儿最近没进丫头。

        这儿不是叶总兵府上吗?她追问。

        是,但我们没买丫头,你找错了。小厮跺了跺脚,看起来不耐烦了。

        殷渺渺点了点头:那我再找人问问吧。

        她找了家茶楼叫了壶茶,一边等天黑一边探听消息。不用她刻意打听,大家都在聊国师的事,只不过说得很玄乎,什么曾见铁树三次开花,吹口气就能让死了三天的复活十分有想象力。

        除此之外,说得最多的就是立储之争,在民间,嫡出的二皇子得到了更多的支持率,因为国师曾夸他灵慧。

        殷渺渺不得不想,卓煜说得是对的,百姓愚昧,归尘子如若不除,将是心腹大患。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她潜入了总兵府。

        整个府邸方方正正,叶琉的房间猜都不必猜,必然在中轴线上。她找准了方位,用最近刚复习的敛息术和轻身术,轻轻松松藏了进去。

        叶琉还没有回来。

        她想了想,悄悄摸到书桌旁翻了翻。书桌上丢着几本兵书,纸张略微磨损,看来是时常翻看,书桌下有一个暗格,殷渺渺抽出来一看,乐了。

        里头不是密信,而是几本避火图。

        工笔细腻,栩栩如生,平常人看了大约就会脸红心跳偷偷放回去。可殷渺渺不是,她很有兴趣地翻了翻,然后在书页的封底里现半枚虎符。

        所以,书桌里的暗格是明,避火图这个暗格才是真。

        应该是个聪明人。殷渺渺心想。

        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她将一切还原,把卓煜的书信放在了书桌上,随即跃上房梁躲了起来。

        一息后,叶琉推门而入,点上灯,就看见了放在桌上的信。

        他微微皱眉,狐疑地拆开来一阅,面色瞬变。短短一封信,他反复看了几遍,这才将信放在蜡烛上烧毁,然后若无其事地出门,吩咐小厮:我出去一趟,不必跟着。

        叶家的仆从都知晓他不喜人伺候的性子,没有起疑,叶琉得以顺顺利利地孤身从总兵府离开。

        殷渺渺不远不近地跟着他,见他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和任何人碰头,反倒是谨慎地多绕了几个圈子才到客栈,心中稍稍放心。

        看来叶琉并没有背叛,仍旧一心记挂着卓煜,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待叶琉进了客栈的院子,殷渺渺才出现:叶公子,这边。

        叶琉惊得差点拔刀,以他的武功,居然没有注意到这个女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是?

        嘘——殷渺渺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带着他翻越墙头,到了他们借住的院子里。

        寒冬腊月,鲜少有人出门,整个院子只有他们入住,黑洞洞冷兮兮,一点烛光都没有。叶琉起疑:陛下当真在此?

        殷渺渺没有理会,按照约好的暗号敲了敲东厢房的门:是我。

        漆黑的屋里这才出现了光亮,卓煜举着烛台过来开门,看见殷渺渺和她身后的叶琉时才松了口气:快进来。

        叶琉皱了皱眉,他打小就不喜欢皇后,仗着是太后侄女,连皇子都看不上:那现在该如何是好?定国公真的救了假皇帝的是谁不好,偏偏是定国公世子,难道定国公倒向了郑家不成?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定国公可能并不知情。一路上,卓煜反复琢磨过这件事,定国公是三朝元老,生性谨慎,在他和废太子的斗争中都没有明确站过队,怎么会那么大意,在这样要紧的事情上派自己的儿子蹚浑水呢?

        他更倾向于是郑家为了避嫌,特意让定国公世子救了人,好堵住其他几位重臣的猜忌之心。

        至于张阁老和王尚书,只要二皇子名正言顺继位,他们亦无话好说。卓煜猜测这正是郑家大费周章要让二皇子名正言顺上位的理由,毕竟两位文臣治国有方,新皇登基后仍需辅佐。

        如此看来,好像情况还算乐观。但是,在谋反这种事情上,一向都是谁有兵权谁说话。

        郑老将军郑权号称掌三十万大军,但那是战争时期,除去征夫与流民,非战时只有约二十万,还是分散在各州的驻兵,绝不可能无故调动,再加上粮草与兵器,能够真正被调动的,最多只有七千,大部分还必须驻扎在外,不能进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