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 72.放榜前夕

72.放榜前夕

小说: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作者:八月的四方天字数:0更新时间 : 2019-04-30 07:22:26
此为防盗章节,    购买v章未到6o的小可爱,要24小时才可以看  嗯楚正则抿着唇低头思索了一会,抬头看着方弛远说:师弟作诗,用词措句都很整齐,就是痕迹太重,就像是生搬硬套一样,没有灵性,    一点也不像师弟这个年龄会写的东西。

        那要怎么改?

        方弛远心里也有些没底,他的理科生气息太重,他早知道自己学诗出现了问题,因为他作诗的时候总是理性多于感性,    写诗的目的性很强,脑子里根本没有好的想法。

        这楚正则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又怕打击了方弛远的积极性就说:要看个人经历吧,你启蒙晚了一些,    现在想写诗也是为了应付科考,目的性太强了,像你的这几诗。楚正则把方弛远的小册子翻开,    一一指点说:这些都是科考常出的试题,    所以你才硬逼着自己写,    这怎么能写出好的诗作?等以后你经历多了自然就能写出来了。

        楚正则说完,    看看方弛远的脸色,    见他没有受到打击,    也没有表现出激进,    不禁脸色稍缓。今天你就别回家了,晚上老师应该是有事给你说。

        好,我去让我喜延叔给家里带个话,我怕我爹娘会担心。

        晚上到了吃饭的时间李云长才面色凝重的回来,三人吃了饭,常老太太的儿媳和家里的杂务婆子把饭桌清理干净,李云长就带着方喜云和楚正则去了书房。

        今天我去见了一位老友,他致士归家,路上经过这里就来和我一聚,告诉了我不少上京的消息。李云长抚着须颇为担忧的说:我这老友才61岁,无奈朝局动荡,他怕晚节不保就提前致士了,真是可惜。

        老师。楚正则叫了一声,疑惑道:现在家国平安,边防牢固,亦少有天灾,怎么会朝局动荡呢?

        方弛远在旁边听着,转念一想就觉得应该是和最近推行的新政有关,新政规定,要加强科考的实用性,添加算学,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这是对于沿袭千年的科举来说却无异于一场大地震了。

        他也不大确定,所以就在一边老老实实的听李老先生说。

        最近科举改革引的浪潮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在科举上添加算学,现在皇上又要在各省府设立算贤堂,召集我朝算学大师编纂系统的算学书,朝廷上下分为两派,吵得不可开交,唉,怕是又要引起一场波澜了。李云长端起茶碗喝了口水,看着自己的两个弟子,只是苦了你们这第一批的试验者,明年二月的县试,后年八月的会试,正好让你们迎头撞上了。

        老师无妨。楚正则听了就对李云长说:我本就无心参加后年的会试,这一年来老师给我分析科考走势,我的心里也明白,皇上越来越重视能力,而我连坊市里的米面价格都不知道,只会些四书五经,怕是也出不了成绩,所以我准备先当四年颂师,磨练几年再说。

        你是怕成了同进士吧?

        李云长笑道,同进士是考中进士里的第三等,第一等状元榜样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等赐进士出身,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所以又称同进士,说出去都是一样的名号进士,但总会有人计较这些。他自己的徒弟自己知道,楚正则的年龄学问不说在他们县,就是在他们元凌府都是能排的上号的,所以心高气傲,估计会试也是冲着高名次去的。

        哪有!楚正则回应了一声,脸就不自觉的烫。

        弛远你也不用担心。李云长又看着方弛远安慰道:虽然已经规定科考内容,算学加入科考是势在必行,但是会从乡试开始,县试和府试你就放心考,院试你是就去混个经验就好,不必放在心上。

        老师不用担心。方弛远对李云长笑笑,比起算学我更担心诗词,现在只想着怎么把诗词练好了。

        唉!李云长叹了口气,你的诗词也是一个难题,不过你启蒙还不满一年,这事急不得,慢慢来吧!

        听老师的。方弛远对李云长道。

        晚上睡觉,方弛远和楚正则一间,他睡在床上,楚正则就在床搭子上搭了个地铺。

        搞不懂你今天为什么非要和我睡一个屋,那么多房间还怕没地方吗?楚正则翻了个身,床搭子上铺了一层棉,所以并不显的硬。

        不是师兄,我只是有些问题想问问你。方弛远露了个头在被子外面,由于在外面所以他也没有锻炼就躺下了。

        是诗的问题吗?楚正则也是躺在被子里,闻言回道。

        不是诗词,是算学,我想问问师兄,我们现在看的算学书都有什么?

        这个啊?推当然是《算学十书》,国子监是有专门教算学课的,只不过算学终究不入流吧,所以学的人并不多。

        听了楚正则的话,方弛远想了想开口道:师兄也觉得算学不入流吗?

        怎么会。我虽然也不喜欢算学,但是学了之后总归能用上的,只是以前先生都是提倡我们研读四书五经,算学看的少罢了,而且这话你不能在老师面前说,不然老师会不高兴的。

        哦方弛远应了一声,闭上眼睛一会后没睡着,师兄你睡了吗?

        还没,没睡着,还有什么事吗?

        《算学十书》在哪里才能买到?

        楚正则闭着眼怎么?你想看?《算学十书》很难看完的。老师书房就有,你明天可以自己去找找。

        哦,师兄睡吧,我不说话了。

        一夜无话,方弛远在床上想了半夜,第二天去翻书的时候才知道,《算学十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孙子算经》的合称,从唐朝开始就确定他们在算学中的地位了,其他算学书也有一些,但是名气都小了很多。

        早饭之后,方弛远想了想就向李云长借了一本《九章算术》回去看,中午又一起吃了午饭,方弛远大致翻了一下别的书才从李云长家离开,期间他又去了一趟浅草书社,买了一些纸才开始回家,只不过这次他没有再带话本回去抄,因为方弛林要准备县考,努力温书,不想在分心,而他则是刚刚也找到事情做了。

        回到家门口,方喜云也刚刚从外面回来,看到方弛远就笑着说:县试的事情都已经办好了,做结的人你也认识,你和弛林再加上赵旭,赵铭舸,还有一个是做结禀生的侄子,等明天你们见见说说话,也就熟悉了。

        嗯,爹您辛苦了。

        方弛远感激道。

        哪里辛苦?方喜云笑着拉着方弛远往家里走:你要是出息了,爹就跟着沾光,爹是在为自己做事,开心着呢!

        两人走进院内,赵青春看着牵着手的两人,心里也是高兴,她本来害怕自己生不了,不能给方家传宗接代会被方喜云嫌弃,后来方弛远过继过来,她又怕方喜云会不喜欢方弛远,现在多好,他们有了儿子,方弛远也讨方喜云的喜欢,这在她看来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快点快点,今天弛空送了条鱼过来,我给你们煮了汤,快来尝尝。

        赵青春眼睛笑的弯弯的,伸手招呼着两人,在她边上方弛星早就放下汤碗,蹦蹦跳跳的就冲着她父亲跑过来了,爹爹,哥哥!

        唉。两人拉着方弛星坐好,

        此时已经是傍晚了,微风习习,既不显得冷,也没有多少热气,十分适宜,从县城到张家村方弛远坐牛车花了四个小时,路上方弛远把《九章算术》看完,对心里的计划就有了更多的底气。

        这还真有人不知道。说话的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得意洋洋的炫耀道:两天前算贤堂一年一次的新晋弟子交流会,我们府和景阳府的学生三战三败,脸都没地方搁了。

        不止如此又出来一个人插嘴说:我还听说景阳府的人搞了一个什么车轮战,话都放出去了,说他们派一个人,就能战我们一府的学生。

        这么狂妄?男人一拍桌子:真当我元凌没人?

        唉,没办法,谁叫我们在科举上被人打压了几十年,人家有狂妄的资本。

        可是这是算学,大家都是初次摸索,哪里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