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 474 太子即位

474 太子即位

小说: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作者:睢关字数:2186更新时间 : 2021-04-08 12:00:01
  金人在黄河以北集结了三天,大小船只以及各种简陋的竹筏载着金人的兵马,渡过河来。
金人的前锋过河就来到密县基地的城下,阵型还没有摆开,就被从天而降的石头砸了个晕头转向。
石头是从城内抛出的,密县山上有的是木头和石头,这是最有效的远程打击武器。
金人连城下都没有接近,就被砸死了上百人。
而且密县基地的城墙离河岸比较近,兵力摆布不开,难以形成集群优势。
金人的箭法奇佳,还没有下船就开始向城墙上放箭。
但城墙上的人却不多,大多数都躲在城墙上的穹楼里,箭根本射不到。
金人显然是小瞧了密县基地的防守,连攻城的器械都没有带。
几天后,金人等来了抛石机,几百架抛石机刚摆好,就被牛皋等人的指挥下给砸坏了几十架。
城内的抛石机放在什么位置,可以打在城外什么地方,早就演练过了。
所以,操作抛石机的人只管抛,也不用管,反正城外的地方太小,只要抛出去,就有收获。
金人剩下的抛石机,用的石头还是宋军抛出来的。
金人抛出的石头砸到城墙上,根本造不成伤害,因为这城墙的石头更大更坚硬。
石头抛到穹楼上,更是不着力,因为是半圆形,石头大多数不是偏了,就是滑了。
想爬上城墙,根本不可能,这城墙比大名府城的要高多了。
架云梯?当时爬上大名府城的云梯,根本搭不到这里的墙头。
金人简直是抓狂了,往东西两边走,看看有没有什么薄弱环节。
有的地方倒是没有城墙了,但那上面是深山老林。
金人一看到这里也是发怵,谁知道宋人在里面埋伏着什么。
前年,完颜翰带着二百人进攻汗乌拉山,一个都没有跑出来。
金人一看到山林就害怕,因为他们想从这里攻进去,就必须下马。
金人一下马,其作战能力立马废掉一半。
珠珠也在穹楼里,看着金人进退不得的狼狈样子,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林灵素看到这里也愈发佩服宗舒的先见之明,当时大家感到宗舒在这里建城墙,搞得比汴梁城还要高大牢固,是不是有些浪费。
现在看,一点都不浪费!
现在基地里住着挖矿工人、技术人员、大宋科学院的学员和教习,带上工人的家人,有上万人之多。
一旦金人攻入,一万多人将性命不保。
宗师早就把宗氏集团的产业搬到了这里,大宋化工、大宋酒业、大宋钢铁、大宋照明等公司也都在这里。
难怪,宗舒对这里如此看重。
金人只要在城外一集合,牛皋就会指挥城内的抛石机来一阵石雨。
金人气恼之下,也没有任何办法。
这时,珠珠发现河中央的大船上站着一个女子,女子皱着眉,对此情景也是无可奈何。
这个女子,珠珠当然认识,她就是,金国的女勃极烈——完颜萍。
完颜萍是第一次看到密县基地的城防,她根本没想到宗舒对这样一个鬼地方如此重视,整这么高大的城墙。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趁着宋人还没有做好准备,速战速决,绕过此地,拿下汴梁!
完颜萍的军队在密县基地居然耽误了好几天,损失了几百人,连宋人一根毫毛都没伤着,实在是太恼人了。
怎么一遇到宗舒就总是吃亏?
明明已经与西夏达成了合作,宗舒明明是在西夏,即使宗舒不在,自己对密县基地也是没有办法。
小不忍则乱大谋,完颜萍命令军队向东移动,另找一处上岸,集结之后,直奔汴梁。
……
汴梁城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多年来,宗泽、种师道等人一直说金人是狼子野心,大家都不相信。
从皇帝到大臣,一个个几乎都认为大宋最大的敌人是辽国,而不是金人。
后来,宗舒通过各种场合,通过《射雕英雄传》向人们传达着:狼来了,狼来了!
现在,狼,终于来了,露出了白森森的獠牙。
金人在洗劫燕云十六州之后,徽宗还以为金人这是要集中人力和粮食,全力拿下辽国。
没想到,短短几天之内,金人就南下进入攻破了北京大名府城,守将郭药师直接投降金人。
紧急军情一个接着一个,像雪片似的向宫里飞来。
金人越逼越近,并且准备渡过黄河,直扑汴梁。
危机之下,朝廷内部已经吵翻了天,大学士陈东又上书,言辞激烈,说大宋军备废弛,主要还是奸臣当道、用人不察。
有了陈东的开头,不少大臣开始把矛头指向蔡攸和皇帝。
徽宗下了罪己诏之后,城内的百姓纷纷到皇宫内请愿,要求皇帝启用武将,将宗泽、种师道和吴玠召回。
徽宗为难了,宗泽、种师道在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吴玠更远,是在安南府。
他们回来一趟,就算是走海路,也得几个月。
等他们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大家都想到了李纲,毕竟李纲是太子一派,平时喜欢和武将打交道。
但李纲十分倔强,他要求给他最大的权力,整个汴梁都归他管,一切人、财、物都得听他调配。
这下子,蔡攸等人不干了。
如果啥都归你管,你李纲岂不是为所欲为?
朝廷一开朝会,大家都乱套了,又是分成了两派。
一派主和,主张与金人划河而治。
一派主战,主要是太子赵桓、陈过庭、李若水等人。
这种情况之下,徽宗听得头都大了。
大家正在吵吵,徽宗忽然作出了一个决定:他退位,作太上皇。
徽宗想退位,居然没有多少大臣反对,哪怕假模假样的挽留一番也成啊。
更让人意外的是,徽宗说退位,赵楷、赵构和太子,居然没有人争皇位。
赵楷还主动往人群里面退了退,生怕徽宗点到他的名,让他接替皇位。
在和平年代,为争太子之后,赵构、赵楷都想尽一切办法,各自拉了一帮大臣来支持自己。
哪知道危机关头,谁也不想当了。
此时,皇位不是香饽饽,倒像是钢钉床,谁也不想坐上去。
徽宗点起了赵构,想让赵构接替,谁知道赵构坚决推辞,说太子赵桓能力出众、品行服众,足以担当大任,带着大宋走出低谷。
徽宗再看赵楷时,赵楷居然找不到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赵楷内急,居然尿遁了!
最后,赵桓毫无阻力地当上了皇帝。
徽宗退位后,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赵桓即位后,改年号为“靖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