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 343 有其弟,必有其兄

343 有其弟,必有其兄

小说: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作者:睢关字数:2422更新时间 : 2020-12-18 16:30:00
  勾践,够贱!是因为他伤害了吴国普通的百姓!
百姓就是水,君王就是舟。
这个道理,作为太子侍讲的吴非,当然懂。
宗师考虑的,不仅不要伤害本国的百姓,就连敌国的百姓也不可以。
这叫什么?
这叫做胸怀,胸怀天下!
这叫做格局,格外牛叉!
听宗师的意思,这里早晚要被大宋所征服,这里的土地早晚是大宋的。
那么,这里的百姓也早晚是大宋的子民!
如果这里人烟稀少,鸟不拉屎,要之何用?
如果这里土地贫瘠,物产不丰,要之何用?
吴非认真思考起来,他忽然明白了宗舒更深层次的用意。
他这是在做试验,让完颜萍在金国先试一试,看能不能种出稻米来。
如果能种出稻米,那就证明这里的土地适合耕作。
到时,宗舒就可以带着大家征服这里,让完颜萍等人成为大宋的子民。
一定是这样的!吴非想到这里,不由得兴奋起来。
今天我们从这里离开,为的是今后更加牛逼地回来!
至于什么民族文化、文明,吴非感到,宗舒这只是说说而已,只是为了照顾一下米花和米咕噜的面子。
这些北方蛮族,诗词歌赋不会,经史子集不懂,哪里有什么文化?
这些人整天喝兽血,吃生肉,穿兽皮,哪里讲什么文明?
米花听了宗舒的话,不禁心生感动。
她跟在完颜萍身边已经十年了,完颜萍从小就有专门的宋人教习。
米花跟着完颜萍学习了解大宋的文化,越学越感到其博大精深。
从那时起,米花就理解了,自己的先祖米信,为什么要跟着宋廷打辽人。
那是因为大宋人的生活太幸福了,他们的文化太先进了。
在她心目中,大宋就是天堂,在大宋,什么都不缺,应有尽有。
所以,辽人、金人才不断地侵扰大宋,抢他们的粮食和女人以及其他能够抢到的东西。
很多时候,米花都替金人感到羞耻,自己没有本事、不讲技术,就把别人的东西抢来享用,这就是强盗行径。
那时,完颜萍的宋人教习,表面对金人恭敬,但骨子里却透露出对于金人包括其他族群的不屑一顾。
宋人教习真的有看不起的资本。
金人所用的一切用具,大部分来自大宋,铁具、纸张、瓷器、丝绸等都是从大宋传来的。
甚至金国朝廷的律令、官位的设置,都是学自大宋。
所以,米花在面对宋人教习和大宋文化时,经常产生一种深深的自卑。
没想到,宗舒,这个在大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却对草原上的民族包括奚族有着如此高的评价!
“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特长,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尊重!”
宗舒并没有看不起金人、辽人这些民族,他可真是一个特别的宋人!
所以,宗舒才支持和鼓励李少言追求她!
“奚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需要保护、传承和发展。”
听到这里时,米花被感动到了。
宗舒居然对奚族如此了解!
宗舒还知道奚族人的风俗习惯,让李少言咬她的两只耳朵。
与金人不同的是,奚族从来都重视技术,除了放牧之外,族人还专心做车,做出来的车能穿山越岭。
凭这一手,奚族人一直受到辽人、金人和其他部落的尊敬,族人的生活很是惬意。
但没想到的是,金人却强行攻打奚人的部落,要让他们成为金人奴隶。
金人想让奚人成为他们的奴隶,义务为他们做车。
现在,宗舒带着人来了,从牢狱之中救出了她和父亲。
从昨天夜里跑到现在,宗舒一路上给了她极大的震撼。
宗舒能够随时发出“天雷地火”,能亮瞎眼睛、烧死金人、融化铁门,简直是完全颠覆了她对世界的认知。
宗舒发明的瓷吹针也有这么大的威力,把完颜萍所带骑兵射伤了一百多名。
最后,还拿出了铁制的滑板,让队伍的前进速度提高了数倍,让金人终于再也追赶不上。
现在,宗舒当前大伙的面承诺,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奚族的文化,要帮助奚族!
听李少言的介绍,宗舒招募三千个流民,组成了“大宋自愿军”。
不久前,宗舒带着他和曹宗申跑到大青山,指挥“大宋自愿军”与辽军一起,斩杀金骑四千余,迫使金军后退三十里。
宗舒带着区区几十人,就可以随意出入辽军大营,击溃金人精锐,并且将金国皇帝和金国女勃极烈完颜萍玩弄于股掌之中!
曾听金国皇帝完颜晟说过“得宗舒一人,何愁辽人不灭?”
那么,有了宗舒的帮助,奚人恢复家园,岂不是指日可待?
从宗舒支持李少言追求自己的情况看,宗舒帮助奚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否则,宗舒不会对奚族如此了解,也不会把自己和父亲费劲救出来。
奔逃了一路,一次次遇到了危机,马力不继的情况之下,宗舒都没有把自己和父亲扔下。
米花想的只是她的族人,根本没想宗舒送给完颜萍稻种和种稻之书,究竟有何目的。
米花正在胡思乱想,只听得宗舒又开了口:
“我送的稻米是最好的,稻书也是真的。其目的,不是增强他们的国力,而是削弱他们的斗志。”
宗舒此话一出,李少言的第一感觉,就是:宗舒在胡扯。
你解决金人的粮食问题,不是增强金人的国力,反而会削弱他们的斗志?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逻辑?
吴非抱起了脑袋,有些发晕。
宗师如此一说,究竟又是何意?这次,自己能猜透吗?
蓦地,吴非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宗师,一定是这个意思。
“呜呼,宗师之用意,非吾辈所能及也!”
众人立马凑了过来,这个吴非,真不愧是进士出身、太子侍讲,理解能力就是比大家快上一步、高出一筹!
“宗师钧旨,其意在三。一则曰:饱其腹而弱其志!二则曰:增其民而削其军!三则曰:分其神而散其勇!”
吴非说完,李少言带头鼓起掌来。
米花听蒙了,吴非,说的是什么?
吴非先解释了第一条,古人都说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如果饱食终日,其意志肯定要下降。
金人得到稻种和稻书,肯定要按此耕种,一旦取得成功,就会像大宋一样迅速推广开来。
一旦推广了,就需要很多农人。农人从哪里来?自然从金人中来。
农人增多,军人就减少了,这就叫做增其民而削其军!
金人种地的多了,放牧的少了,其精力都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上,就不会再到大宋抢劫了。
久而久之,金人的悍勇之气就会慢慢消褪。
这就是分其神而散其勇!
哇靠,听完吴非的解释,宗舒的眼睛都亮了。
这就叫做:有其弟,必有其兄!
吴玠是历史上的抗金名将,作为哥哥的吴非也不简单!
自己送给完颜萍稻米和稻书,本意就是让金人粮食方面自给自足,一到冬天,不至于再到大宋来抢粮。
谁料想,吴非不仅分析出了宗舍的用意,还分析了其他方面的好处。
这些好处,就连宗舒自己也未曾想到。
这个吴非,不错,很不错!要用,要重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