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星河帝主 > 第542章 有什么用?

第542章 有什么用?

小说:星河帝主作者:海南椰字数:3436更新时间 : 2021-09-16 20:19:00
她也有一儿一女,结果一衣服都没捞上,全给大房二房和三房得了,这不是偏心眼是什么?!

不行,说什么她都必须要闹。

第一百二十一章积极分子

"娘……

"闭嘴,下次再有布料做衣服就轮到她们三姐妹和老八,你放心不会让你四房吃亏的。

方美美刚刚要抱不平要和婆婆讨个公道,结果就被凶悍的阮大英给打断了。

阮大英要不是今儿个心情好,有钱有票有布,她非喷死这个四儿媳妇不可。。

哪哪都有她,哪哪都要争要抢要占,她怎么不上天呢?!

难道,她不知道,老八和五妹妹,三妹和二妹都一样是她的孙儿吗?

只要有这个条,阮大英不会把哪个孩子拉下的,也不会只给大孩子穿好衣服,搞得她好像特别偏心似的。

方美美一口气提不上来:"……

她还没说什么呢?婆婆就这么凶她?!委屈。

可,当她看到一双儿女完全没有不高兴的样子,反而高高兴兴的,一口老血堵在心口。

得了,她就甭瞎操心了,这俩傻孩子根本就不在乎,她还争个什么劲啊?啥好也没捞上。

方美美气闷了,不说话了,反正孩子们有他们的爷奶,只恨她生得少To。

布料都没有给儿媳妇们发下去,因为防止她们几个不给孩子做衣服,或

者偷工俭料。

于是,阮大英在给四个孩子量好了身体,大剪刀就咔咔的把布都给裁剪好了。不仅如此,阮大英还让她们在自己屋里做衣服,不让她们带回自己屋去。

黄阿翠和叶大妮被婆婆这么提防着,俩人也没有不高兴,因为最应该不高兴的人是四弟妹呢,她们就别得了好不卖乖了。

这不,因为苏宝诚和苏宝时,苏雨和苏素都要去上学了,经过了好几天思想挣扎的苏宝年和苏宝文也决定去插班上学,要是不去他们俩在家就没人一块儿玩了。

在大人们上工没几天后,黑山小学也终于迎来了开学季,阮大英带着钱又领着一串萝卜头浩浩荡荡的向学校出发了。

这年头谁家也没有老苏家的孩子上学的人数多,而且是适龄了就去上,也不管男娃女娃,这在乡下是很新鲜很不可思议的。

"她婶,带这么多娃去报名呀?

"婶子,你家怎么有这么多孩子上学呀?

"卫军她娘,送这么多娃去上学,那得多钱啊?!

"婶,听说你给家里的娃插班上学?打算送几个呀?

"你们别管我婶送几个,我婶子就是牛,觉悟就和别人不一样。

"谁不想送娃去读书,可又不能考大学,又不是读书的料,读不成有什么用?

"噗,你当婶子的娃是你们家的木头?考试倒数第一?!不说刚上学的那几个小的,就是宝强宝生宝玉,哪个学习成绩不是名列前茅?!你家的读

不成,婶子家的读得好着呢。

"说得是,这么多孩子,就苏为民家的孩子能读书。

"你们也不看看当年的苏小草和苏卫军?这兄妹俩都能读书,至于苏老

大苏老二和苏老四就算了,好在上梁不行下梁行着呢。

"哈哈哈,对对对。

不管谁说什么,风凉话也好,好心的也好,羡慕妒忌的也好,总之阮大英依然笑眯眯的,随便别人怎么说。

不过等这些人说完了,她才慢条斯理的开始反击了。

"先不管钱不钱的事儿,咱们得响应国家的号召,先摆脱文盲的身份吧,娃娃们将来可是要建设我们国家的。

"婶子我也不敢想别的,就是希望娃娃们将来能走出乡下。到城里去上班,吃商品粮,住楼房,不用像咱们一辈子成天在地里刨食,吃不饱穿不暖。

"至于送娃娃们上学的学费,挤挤就有了,你们各家的孩子还没有我们老苏家的多呢。这不,今年家里就有九个娃去上学了。不管怎么苦,也不能拖娃读书改变命运的后腿,至于娃娃们能不能学得进,读不读得好,那得另外说了。

阮大英义正严词,说得相当的有正能量,声情并茂,特别铿锵有力,顿时就让所有人都觉得她是一个十分伟大的奶奶。

不少中年媳妇和小媳妇都忍不住羡慕和佩服阮大英,她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思想开明的婆婆?!这老苏家可真好呀。

"婶子说得好。

苏大牛刚才也在围观他们苏家的娃娃们上学的情况呢,全把大家伙和阮大英的话都听了,这时忍不住给他这位婶子鼓起掌来。

这样非常有先见之明,思想极度开明的妇女,在乡下几百个都不一定有一个,阮大英这样的行为和想法太进步了。

"社员同志们,咱婶子这回是咱们村的这个,先进代表,她供出了苏小草,她知道上学是对娃娃们唯一的一条出路。

"婶子有一句话是说对了,先不管能不能读得了书,读得了多长时间,不送去学校怎么知道?!至少咱们不能当个睁眼瞎,识字总是不会错的。

苏大牛真的是激情澎湃的在地头里鼓励大家伙,心里都恨不得把孩子们通通都拉去上学呢。

人人都像他这位老婶子就好了,大山村肯定年年都能评上先进生产队。

生产队队长都接过话了,阮大英就不耽误他发表激情的演讲了,时候也不早了,她还得赶紧领着一串萝卜去注册交学费呢。

于是,老苏家的队伍又继续前进了,苏幼晴和苏雨,苏青,苏宝风也跟着一起,狼的后背四个小人轮流坐,正好感受一下上学的气氛。

一身新衣服的苏宝诚和苏雨正无比激动的昂头挺胸的大步走向新的学校,苏宝时和苏素,苏宝年苏宝文的新衣服虽然还没有做出来,可也就这三四天的事情了,他们可一点也不妒忌宝诚和苏雨。

而且,今天早上,他们奶还一人给煮了一只鸡蛋呢,又一人发了一颗糖和一块饼,人人有份,他们都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在去学校的路上,老苏家的队伍是最壮观的,十三个孩子一个大人呢。

到了学校之后,因为苏宝诚和苏宝时兄弟俩年前参加过学校的考试了,轻轻松松的就交学费领书了。

至于苏雨和苏素,苏宝年和苏宝文因为没有通过去年年末的考试。

在阮大英的要求下,四兄妹不得不一人领了一张试卷趴在老师们腾出来的桌子参加入学考试。

四个孩子做题书写都很快,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部把语文和数学两张卷子写完了。当场批改,结果全部都在九十分以上,这样的分数没得说,通通都给录取了。

九个小学生,一个学期十八块。

十八块钱,这个数就得占以前的老苏家年底分红钱的五分之一了,数目真不小了。

要不是阮大英和苏为民比别人经历多了点,特别是他们的小女儿因为学习好学历高才考进城里吃上了商品粮,才切身的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再过十年八年的,上过学或者学历高的人说不定又有新的机遇呢。而且公社和县里的厂子只要缺人都会招工,学历高的容易考得上。在县里上学又能知道很多招工的消息,孩子们说不定能考进去当工人呢,临时工也行啊。

这些城里弯弯道道的事情,还是苏小草去县里念高中后回来和爹娘说的呢,当时简直给苏为民和阮大英两口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还能这样啊?!

阮大英那时就下定了决心了,老苏家的孩子节衣缩食咬牙也得送。

可老苏家人多,孩子也多,暂时先只送了年纪最大的三个孩子去上学,正打得今年再挤挤再省省就再送三个孩子去学校。

结果,苏幼晴被人打破脑子后就病好了,还给家里带来了好运气。

这一下,老苏家就不缺给孩子们上学的学费了,阮大英立马大气的把年纪够上学的孙儿们全部送进学校。

一气的交完了所有的学费,阮大英就领着剩下的四个小萝卜头先走了。

至于那九个要上学的哥哥姐姐们,他们放学后会一块儿结伴回去,倒是不用阮大英操心。

回到大山村的时候,社员们都还没下工呢,不过阮大英请了上午假,这会儿再去上工就不值当了,还不如回家给孩子们把新衣服给赶出来呢。

于是,苏幼晴他们这一串萝卜头又跟着他们奶走回家了。从今天起,家里的鸡归他们喂养了,菜园里的菜也归他们浇水了,院子里的地也是他们打扫,连烧火洗菜他们也得学习起来了。

年纪最小的苏幼晴和苏云喂鸡浇水扫地都可以干,就是烧火怕是不会让她们俩做了。

苏青一直跟着两个大姐姐的身边,其实已经会烧火了。可,苏宝风不会,他是男娃娃,方美美很宠他的,他长这么大扫地浇水喂鸡通通都没让他干过,一个六岁的男娃娃养得无比的精细。

阮大英可不会惯着他,男娃娃是比女娃娃精贵了那么一点点,可他将来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样样都得会干,要不然怎么挣钱养家糊口?!

这不,刚到家里,三个小姑娘就手拉着手去扫院子了,苏宝风也想跟去结果被他奶喊住了。

让小孙子站在自己的面前,阮大英一边做衣服一边教育他。

所有的道理,所有的想法,将来苏宝风要承担的责任,阮大英真的是揉碎了一点一点的和小孙子说。

什么男人要养家养父母,一个月一个家要吃多少粮食花多少钱,一年下来挣多少工分又分到多少分红钱,然后又得花去多少剩下多少。

什么生病了花钱,走亲戚得送礼,什么起房子要钱……

苏宝风都听懵了,整个人都傻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奶,他不要听不要听,他还小是个孩子呀,结婚生孩子对他这个才刚六岁的还是孩子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恐怖太可怕了。

"奶,我干活,我干活还不行吗?苏宝风听得两眼一黑,吓得连连向他奶保证自己会听话会认真干活,可千万别再吓他了。

阮大英满意的看着小孙子惊恐的表情,一点也没有恐吓小孩子的内疚感,老八是个好孩子,就是被他娘溺爱了点,知错能改就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