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黑夜中的火光 > 第三章 有交无往

第三章 有交无往

小说:黑夜中的火光作者:过滤尘字数:4085更新时间 : 2021-03-28 08:12:00
顺便介绍一下陈老幺。

        他的N代先祖,就是和胡姓人一起来的“野猪坡”,因后来两姓发生“洞房夜”闹剧,导致家族群殴,而后分村居住,另立祠堂。

        他的祖辈不是“洞房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又经过这么多年,到他们这一代时,后生们早不翻那些个皇历了。

        他这一代兄弟四个,他排行最末,所以叫“老幺”。

        大哥、二哥都结婚分家另过了,三哥因个子有点矮,迟迟没相成对象、没结成婚;导致高大壮实,且上个几天学、能识字儿的他也还是光棍一条。(爹娘怕最小的他都结婚了,老三的婚事就更难办了,所以没有让他超车,说要按顺序,等老三结婚后才轮他老四)。再加上前面讲过的,两个村在给后辈说亲时,会相互破坏,而且又靠近大山居住,在交通和经济都不好的情况下,大龄男青年、甚至光棍层出不穷。

        他一个没结婚的男人,发一发情,想一想别人家的姑娘或媳妇,也属正常。

        王小花不当家,也就没有去集市采购物品的权利,除了年前置办年货买的东西多,一个人带不回来、叫上她以外,一年去赶不了几次集,就连去集市的机会也不多。

        就像老头子经常训两个傻儿子一样:“没事儿,你去集上干什么?……你要给家里买块肉回来吃吗?买肉,你口袋里有钱吗?……还是想偷点什么东西去卖啊?……啥也不买,啥也不卖的,去街上溜达着很舒服吗?……知道吗?那些坐在柜台里的店家,见到啥也不买、去溜街的,说是‘游神’……地里的活儿多着呢,老实在家呆着……”

        再去赶集碰上陈老幺,这种机会可能只有等下一次过年置办年货了。那时,她还不一定能去得了呢!去了,也不一定能碰到他……

        所以说,几乎不可能再在地摊上碰见他了。加上她被“看护”得更严了,平时出村的机会都很少,还奢望去集市?

        陈老幺跑马帮送货、帮人拉东西时,为顾忌,从来没往胡家村来过。所以,他想见王小花,也是水中月、画中花了。

        春节过后,天气暖和了,地里的小麦发芽出了土,在这一阶段,需要雨水,才能让苗长得壮实。如果天上不下雨,那就得人工浇灌。

        前面讲过,陈、胡两家分村后,就是以一条小河为界,河岸两边分别是两个村两个姓氏的耕地,但河水是共用的,给庄稼浇水时,谁都可以去取用。

        农民们经过春节短暂的休整,又开始和庄稼地天天见面了。

        给小麦浇水可是一项大活儿,小麦长得壮不壮,到时麦穗饱不饱满,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以大伙都很重识,也算是个小农忙时节。

        两个村,各家的村民,都在小河边支起了水车,用双脚一脚一脚的踩着车叶,把水引到自家地里去。

        胡汉民有地直接靠河边,每年为了有好收成,两季庄稼都把水浇得足足的。今年也早早的支起了水车,让两个傻儿子去用力踩,多往地里抽水;他家的地宽,不停的抽,也得忙活好几天。

        陈老幺家的地也在河边,只是没有和胡家地地隔河正对,而是错开了约两百米。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使以前王小花和陈老幺可能同时在河两岸干活,而没有彼此看到过。

        农忙时节,河两岸到处是弯着腰认真劳动的人,两个村的人又不来往,谁会去关心对岸有谁啊?再者,干农活儿时,都穿着破烂而脏臭的衣服,美貌和帅气都被不起眼的外衣遮盖了,再好看的人也没有那个范儿了。所以,前几年,可能,我是说可能,二者隔河共同劳动过,却没有“看见”过。

        这次不同了,有过一次共同、长途赶路的经历做基础,加上集市的偶遇催化,各自无数次莫名的相思升温,对方的身影和声音,已经熟悉得很了。

        这一天,陈、胡两家都在河岸边抽水,当然,河岸上有十几台抽水车,有很多户人家都忙着浇灌。

        中午时,各家留人在地里看护着工具。

        胡家留的是大傻和王小花,陈家正好留下的是陈老幺。

        胡汉民和王婆没在地里时,聚拢在一起聊天休息的人们,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逗傻子玩;陈、胡两村的人都一样,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分歧,而且还是共同的娱乐目标。

        “喂,胡老大,他们说你是傻子,我不信,那有你这么聪明的傻子啊……”

        “胡大,你把你家老二的媳妇娶了,那两个娃娃,叫你什么?叫你爹呢?还是叫傻大伯?……”

        “老大,你媳妇年纪这么小,你要多爱惜哟,不要一晚上总折腾……”

        ……

        “哈哈哈……”

        ……

        大伙一阵哄笑,这是他们开心的时刻,把疲劳都笑轻松了。

        大傻和王小花没坐在人群堆里跟大伙一起聊天,他话都说不利索,跟别人聊什么?如果离得近了,被取笑得更惨;所以都远远的坐着不理大家。王小花一个女辈,听到众人开她的玩笑,也不可能去反驳,只装耳聋、不去搭理;她可不挨着那傻子坐在一起,而是独自在河边草地上摘一摘小花打发时间。

        两村的人隔河聊着,时不时,还把烟杆扔到对方,让对方抽抽自已的烟叶。

        ……

        大伙继续讨论着大傻子……

        “哎……这么俊的小媳妇,嫁给这么个傻子,真是浪费了……”

        “就是那句‘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村子里光棍多着呢,随便找一个都比这个傻子强……”

        “依我看,这样的漂亮媳妇,嫁给老光棍都吃亏了;村里未婚的小伙子也不少,我估计,绝大多数都想娶一个像她一样的人当媳妇……”

        ……

        陈老幺先清理了水车里的淤泥和杂草,又到地里挖深了一下水沟,忙完一阵,才放下锄头,往人群堆来聊天休息。

        上午干活儿时,就早看到了王小花,她也看到了河对岸水车上的陈老幺;这种场合,两人不可能有交流的。

        陈老幺见王小花在对岸河边草地上玩,故意下到河里洗手洗脸,隔着几米的河岸,轻轻的问。

        “你男人就是那个傻子啊?……”

        “哎……我知道你为啥要跑了……是我……我也要跑……”

        王小花被大伙取笑傻子一样跟着被取笑,而心情本来就不高兴,听到陈老幺说“知道你为啥跑了”,更是一针见血的刺到了她心里,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嗓子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只茫然而傻傻地看着他。

        周围人多眼多嘴杂,陈老幺也是不能聊太多,也不能呆太长时间,看见王小花那泪眼朦胧的眼眶、无奈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连忙收住了嘴,装着认真地洗了脸,去和大伙神吹鬼吹聊天了。

        这之后,王小花一想起陈老幺说的话,就心里堵得慌,想哭、想大声地哭一场;可在这个家里,她连找个哭的地方都没有,每时每刻都有人“陪着”。像抽水时,不可能单独让她一个人在地里,那样很可能又“走丢了”。

        在睡不着的夜晚,陈老幺脑袋里总有这么两幅画面出现:乱头发、花泥脸,在草丛里趴着的王小花;身材丰润、脸蛋俊俏的少妇王小花。

        还有那又灌满眼泪、无助的眼神,不时在他眼前闪过,使得他经常失眠。

        转眼到了收麦子的时候,河两岸又聚集了许多人。

        各自都忙着割垄、打捆、搬运……也都是全家集体出动,王小花和陈老幺都在各自地里劳作着,可没有递一下眼神的机会。

        挨到黄昏,天都快黑了,胡家因忙着装完运回家去,老头和三傻子一趟一趟的赶着驴车往回拉着,老太婆也提前回家照看牲口了,只剩下王小花和大傻子还在地里打捆。

        陈老幺其实早就可以收工回家了,他见对面王小花没走,也就在地里不紧不慢、可做可不做的割着麦。

        借着黄昏时的朦胧、看不太远也看不太清的特点,跳过河面(这个季节河水很浅,河面很窄),弯着腰在麦田里穿梭着,来到胡家地边,背过大傻,叫王小花到麦丛旁,悄悄地对她说了一句:

        “我想娶你当媳妇,嫁给我行不行?”

        陈老幺经过多次认真的思考,觉得找媳妇就要找王小花这个模样的;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王小花,那就只能娶她了!!

        他知道她有丈夫、还有两个娃,也知道是胡家的媳妇,可就是说服不了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有这奇怪、而且不现实的想法。

        上午下地干活儿,看到王小花后,身体里像有一个声音,一遍一遍的提醒自己。

        “去告诉她,告诉她你要娶她”!

        拖到天黑,冒险一样的过河来,当她面说了,心里好受多了,肚子里不再有什么东西想跳出来的感觉了。

        他是好受了一会,可把王小花逗得神魂颠倒。

        晚上睡在床上时,总回味那句话;

        觉得陈老幺不像是在给她开玩笑;冒着被胡家人、胡家村其他人看见的危险,来给一个有夫之妻开一句玩笑话?不太可能!!

        他知道我有丈夫啊,而且还有两个娃子,给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一个已婚少妇,被一个未婚青年所思春了!

        自从集市见过陈老幺后,开始让她时不时想一回,在快要不怎么想了,他又出现了,又让她闲下来开始想起他……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想的时候持续得越来越长,可以说不会再“无故”忘记了……

        不管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他的人也与坏,都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高兴时,想想陈老幺,他人年青、有朝气,不光有劳力、还有知识和头脑,比村里的青年都出色……如果跟他成一家人,做他的媳妇,应该很幸福……哪个女的嫁给了他,那可是前几世修来的福了……估计有很多大姑娘都偷偷地在想“要做他的新娘”……可他说要娶我,他是不是有病啊?

        ……哎!……

        一回到现实生活中,她就只有叹气和想掉眼泪……做媳妇的事,只能是心情好时的一个乐儿……

        就算他说的是真的,我也不能当真!!

        这件事后,又过了很长时间,两人都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远远的看见过;彼此没有相互的任何消息。

        王小花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活:做家务、下地干活、带娃、被监视看护,重要的是时不时要防着大傻的偷袭。

        陈家在小麦丰收后,发生了一件大事。(王小花所不知道的)陈老三结婚了,虽说娶的是个二婚嫂,还带着个七八岁大的丫头,但毕竟是成了家了。

        像他三哥人长得不高,相貌也一般,而且老实得只会整天干农活的、三十多岁的庄稼汉,要想娶个大姑娘,着实不易;娶了个带拖油瓶的再婚女,也是幸福的一件事;陈家一家人都很高兴,为婚事忙活了一阵。

        之后,就把他、老四的婚事提上了议事日程,爹娘到处托人给他“物色”对象,让他去相亲;他不乐意,就堵气跟着马帮出远门拉货,十天半月才回家一趟。

        直到秋天了,地里收高粱,又到了劳忙时节,陈老幺才在家里呆的时间长,帮着做几天活儿。

        河两岸又有许多人在各自的地里劳作着,高高地高梁地更可作掩护;陈老幺又跨过河,找到王小花,并单独叫到一说了两句话。

        “他们总让我去相亲,要给我介绍对象”;

        “我不太愿意,就找借口躲着他们”;

        “我还是想要娶你,……回头……回头找机会给我爹娘说一说……”

        “别……你别这样……”

        他们每次都只能在庄稼地里,找机会见上一面。

        每次偷偷见一两分钟,慌张地聊两句,就像小偷作贼时一样,轻声、快速的开始和结束。

        每次都是陈老幺给她传达他的意思,没等王小花说话,就又跑走了……

        其实,王小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别去跟别人相亲吗?

        还是叫他别躲着家里人?

        还是别跟他爹娘提娶她的事儿?

        还是别娶她?

        光一个“别”,谁知道要别什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