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九州神兵传 > 第二章 瑶绣蓝巾短鼓舞,亮甲银枪长弓鸣

第二章 瑶绣蓝巾短鼓舞,亮甲银枪长弓鸣

小说:九州神兵传作者:冬木夏桑字数:4890更新时间 : 2021-01-25 14:04:00
攀山小路蜿蜒崎岖,几棵苏铁树参天而立,硕大的绿萝叶片爬满树干随树攀天,也只有岭南之地才能见到如此硕大铁树。冬月将至,路旁一株小乔木仍开满鲜花,花色通体皆黄,垂头而开,点缀着郁郁山林。

承达见此花甚美,便伸手采下一朵拿在手上把玩。

又行片刻山回路转,忽见远处矗立着五尊硕大石像,中间一尊最为巨大。那石像须长及胸,目光如炬,身背巨大火环,右手持巨斧,左手擎天而立,双手与腰皆缠有锁链。想必这就是瑶族所祭的盘王,也就是汉人所说的盘古。左右是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石像,皆栩栩如生。

石像前设有祭坛,居中是一尊三足大鼎,鼎后摆着红色牌位。鼎左右摆放有美酒、猪头、烧鸡、肥鹅、鲜果等祭祀之物。一位老者面对石像俯首而立,左右各有六名男子手持红色旌旗。坛下瑶族人皆俯首默祷。

徐柏升对妻子道:“瑶族人正在祭天,我想我们还是等会再过去。”  

台上老者双手合十举向天空,口中念道:“赫赫吾族,成纪发祥;九黎之后,三苗之光。英雄部落,逐鹿河江;龙犬图腾,旗帜高扬。伟哉盘王,圣迹昭彰;福泽千载,功德无量。斧开鸿蒙,辟山兴蛮,垦边拓疆,践谱瑶章......”

祭毕,众人齐唱盘王歌,男子拿出短鼓拍打节拍,女子跳起盘王舞。见他们忽而上跳,忽而下蹲,忽而左转,忽而右旋,似乎在模仿耕种狩猎、摇橹捕鱼、出征杀敌的动作。气氛也一下不再那么严肃。

身后有人喊道:“徐兄弟、徐夫人,原来你们早就到了呦。早晨你来我家借驴,我还想你多半去了钦州呢。”

徐柏升寻声望去,身后站着三人,正是白氏夫妻和长子白依涛。白夫人手中抱着一个女孩,圆胖的脸蛋挂着两颗好看的酒窝,一双大眼忽闪忽闪。

徐柏升拱手道:“原来是白大哥,说来惭愧,今晨我有急事要赶往钦州,出发时时辰尚早,怕惊动白兄家人休息遂未叩门,还望白大哥不要怪罪!”

白大哥笑着摸摸后脑,道:“不打紧,徐兄弟的为人我是知道的。我虽不识字,但看到棚前的箬笠,便知是你有急事借驴,不必与愚兄客气。”

灵芸在一旁与白夫人攀谈起来。灵芸柔声道:“唐嫣姐姐,凝月都长这么大啦,快来让我抱抱......”说话间忽觉承达拉着自己的手慢慢下滑,砰的一声,昏倒在地上!

只见承达脸色紫青,嘴角流出一丝黄色液体,手里还拿着刚采的那朵黄花,黄花花瓣被牙齿咬去了两块。用手摸去只觉得周身冰凉僵硬,再用手去探鼻息,呼吸也逐渐低缓。

灵芸抱着承达大哭起来。徐柏升安慰道:“灵芸别急,我这就带承达去钦州找郎中。”言罢便伸手去抱达儿。

白大哥居住在此地二十余年,对本地植物甚是了解,看到承达手中之花突觉不妙。捡起那黄花定睛一看,不禁眉头一皱,说道:“徐兄弟,且慢!我没看错的话,此花名曰黄花木曼陀罗,汁液中含有剧毒!承达定是误食了此花,唉......此花之毒剧烈,半个时辰毒便入脑,回天乏数。你此去钦州只怕......只怕是来不及了。”

徐柏升心中一凛,颤抖道:“那承达岂不是......”心道:“自己虽曾使用剧毒寒光匕首行走江湖,但一向光明磊落,从未用匕首暗施偷袭。没想到自己儿子竟遭此毒报。”

白大哥指了指前方,说道:“瑶族人正在那边集会,他们世代生活在这,或许知道如何解这曼陀罗之毒,不妨我们先去问问。”

没等白大哥说完,徐柏升抱着承达向瑶族人那边跑去,其他人跟在后面。瑶族人还在载歌载舞,看到这几个汉人向自己跑来,有老有少还有抱着孩子的妇女都颇为诧异。

适才在祭坛上的那位老者看到几人面色焦虑,似有急事,忙走下坛来。询问道:“请问有什么需要老朽帮忙的?”那老者年轻时曾在大理生活十九年,与汉文化渊源颇深,遂会说汉话。

徐柏升用眼撇了撇白大哥手中黄花,说道:“犬子误中此花之毒,此时已昏迷不醒,请问老先生是否有解毒之法?”

老者惊道:“啊......黄花木曼陀罗,此花之毒无解啊!我们瑶族孩子刚一出生,父母便千叮万嘱,断不可碰此花。唉......想不到这个孩子还这么小就......!  ”说着心下黯然,默求盘王大神庇佑。

灵芸一听此言哭的更厉害了。徐柏升也感天旋地转,霎时之间只觉心中绞痛难忍,痛苦与无奈萦绕全身,不知如何是好。

白大哥也愧疚万分,喃喃道:“都怪我,要不是我邀贤弟来盘王节就不会......就不会......唉!”白夫人与白依涛皆低首不语,心中有愧疚也有遗憾,只有两岁的凝月还在母亲怀里傻笑。

承达的气息越来越弱,已然命悬一线。

那老者温言安慰道:“各位请节哀,死亡并非终点,而是随着神识,由业力辗转往复,去亦是来,来亦是去。”此话一出仿佛触动了自己的尘封记忆:“三十一年前,自己尚生活在大理。一日与妻子到大理鸡足山采集野果,黄昏时分在返家的路上,与妻子皆被一条金环蛇所咬,双双晕死在了山上。醒来之时,已身在天龙寺中。原来天龙寺的大师发现我二人昏倒在山中,当时我妻子已毒发身亡,大师见我一息尚存,便用清心决帮我清除了部分蛇毒,将我带回天龙寺中。闻听妻子死讯,我每日以泪洗面。大师见我难以释怀,便对我说了这句话,我一直记于心中。”

“我在天龙寺住了十日,大师每日帮我驱毒疗伤。一日大师正在帮我用功驱毒,一名军士来报,说道:‘宫中出了大事,还请枯荣大师主持大局。’我这才知道那大师法号枯荣。枯荣大师对我道:‘施主,贫僧恐怕没有时间帮你驱毒疗伤了。你体内仍有余毒未清,今日我将这套清心诀教授于你,你每日早晚各练一次,十日之后,蛇毒可清。还望施主学此诀后可以多助他人,广结善缘。’大师传我神功本想让我济世救人,但自己福缘浅薄,从此之后自己再未遇到中蛇毒之人,加上近些年来自己老迈昏聩,便把此事忘却了。”

想到此处,心中喜忧交加,对众人道:“老朽有一门解毒功夫可解蛇毒,但不知这花毒是否可解,各位是否愿意让我一试?”徐柏升见承达命在旦夕,当下总算出现一线生机,双膝跪地,恳求道:“还望老先生神功相救!”

老者挥挥衣袖道:“少侠不必多礼,老朽必定尽力相救。”言罢从徐柏升手中接过承达向盘王石像身后走去。石像依山而建,走近时才发现原来是浮雕于山体之上,如此大的石像不知何人所建,真是巧夺天工。盘王脚踝处有一石门,那老者推门而入,吩咐徐柏升等人在外等候。

石门之内是一祭堂,与汉人家中的祠堂相似。堂上祈请七十二神位,堂下燃三十六只红烛。透过蜡光可见墙壁上绘有瑶族人打猎、捕鱼、耕种、出征等雕刻壁画。

那老者盘膝而坐双手垂于膝上,心中默念口诀,不多时便觉自己“气海穴”处一股清凉之气聚集,周身感觉自在非常。随即左手按住承达“膻中穴”,右手按住背后“大椎穴”两道清毒真气涌入达儿体内。

不多时,承达脸色由青转红,身体也渐渐变暖,气血也顺畅起来。又过片刻,承达慢慢睁开眼来,朦胧中看到一白须老人正用手推着自己胸口背脊,额头上汗珠如斗。老人双手紧贴处有一股热气蔓延直至全身,好不舒服。

那老人见娃娃转危为安,心想:“当日枯荣大师救我之恩总算可报。今日用枯荣大师所传绝技救了此娃,也算帮大师积了功德。若我便将这套清心诀教给这娃娃,让他日后也能救人救己,岂不乐哉。”想到此处,那老人用手摸着承达的头,问道:“娃娃,你叫什么名字?”

承达低声道:“我叫徐承达。爷爷,你是?阿爹、阿娘呢?”说话时忽觉腹内翻滚,不自觉的吐出一口黑血。

那老人急忙用衣服接住血迹,生怕玷污了盘王祠堂。说道:“适才你误食了曼陀罗花,身中剧毒,是你爹娘带你来的。我用清心诀内功逼出了你身上八成毒素,现在我将这套口诀传授于你,再授你运功法门,剩下的余毒你可自行运功驱散。”言罢便将运功法门与口诀倾囊相授。

徐承达虽年方四岁,但聪慧无比。不出一炷香的功夫口诀心法皆烂熟于心,已可自行运功驱毒。

石门之外,灵芸焦急万分,却苦于束手无策。徐柏升在旁安慰,但心中也惴惴不安。白家人亦暗暗焦急。“沙......沙......  ”石门由内向外打开,老者携着承达走出。承达面容神采奕奕,犹胜从前。

灵芸跑过去抱住承达,喜道:“承达没事了!太好了!达儿没事了。”言罢又喜极而泣。徐柏升双手作揖道:“多谢老先生为犬子续命,大恩大德,绝不敢忘!他日若有用得到晚生的地方,自当义不容辞!”

那老者微笑道:“不必客气,今日救了令郎也算报故人一个恩情,我也老怀慰安。适才我已将整套清心诀授于令郎,令郎天资聪颖不出一炷香已可自行运气驱毒,真是有百龙之智。”

谈笑间,众人皆大欢喜。

暮色慢慢浮起,远山衔着夕阳慢慢下坠。瑶族人点燃了巨大篝火,男男女女围着篝火烤肉唱歌。徐家人和白家人皆被视为上宾,不停有瑶族人给他们递肉送酒。徐柏生与瑶族人开怀痛饮,不觉已圆月当空。

三巡酒过,徐柏升去林中解手。忽觉林间有光影闪耀,回头向山下望去,钦州城已是火光烛天。徐柏升一个健步从林中蹿出,喊道:“钦州城失火了!”

在场之人无不大吃一惊。拿着火把来到视野开阔处,只见那钦州城内共有八、九处火头,城南火势最为凶猛,已是势不可挡。有几户瑶族人住在钦州城内,忙拿着火把跑下山去救火。

那老者对徐柏升一行人道:“今日招待不周。钦州城失火,不少瑶族人家在钦州城内,有的家中还有家眷,我要带他们赶去灭火。”

徐柏升拱手道:“今日您救犬子一命,晚辈自当感恩图报。眼下瑶族人有难,晚辈怎能做事不理。”回头嘱咐灵芸、承达先行回家,自己去钦州帮忙救火。白大哥道:“我与你同去,也算有个照应。嫣儿,你带着依涛与凝月先回家罢。”

灵芸见劝不住丈夫,想随丈夫同去。转念一想承达正在身边又余毒未清,只得与唐嫣先回家中再做打算。灵芸一行人行至半路,白依涛忽然停下脚步,说道:“我也是堂堂男子汉,也要与父亲同去。”便独自向南跑去,唐嫣欲加以阻拦,怎奈手中抱着凝月,如何追赶得上,只好作罢。

白依涛心想:“适才那瑶族老者对承达出手相助,且多年来瑶族人对自己家也有诸多帮扶,今日逢此大祸,我也当出一份力。想到此处便加快脚步,走小路去追父亲一行人。”

徐柏升一行人行至钦州城北门不足三里处,打眼望去,见城楼上灯火通明守备森严。一名校尉衣着的将领在指挥搬运弓弩箭矢,亦有不少百姓手持兵器站于城楼之上,似有强敌来犯,守城军民皆严阵以待。

校尉见北方山林中星火点点,黑暗中无法辨别是敌是友,急令士兵拉弓放箭,护住阵脚。众人见城上士兵向自己发箭,皆连连后退,高喊道:“我们是城内瑶族百姓,在山上集会。见城内火光冲天,遂来此救火,请将军明鉴。”好在众人离城门尚远,并无人被箭所伤。

城上有百姓认出有几人是自己邻居朋友,七嘴八舌向那校尉进言,道:“我认得那人,正是城东李家的儿子。”“那个不是江大嫂吗,就住在我家房西。”校尉急令士兵停止放箭。

徐柏升与那老者走到城下,问道:“不知城内发生何事,为何深夜有这么多军爷护城?”

那校尉道:“大越国辅国太尉李常杰率领大军偷袭钦州,数百艘交趾大船突然出现于北部湾,钦州城万急。钦州城虽西邻大理,南有大越,但多年来各国相安无事,故守军不多。强敌忽然来袭,知州让我等携百姓共同守城。怎料那交趾兵伪装成百姓进城,夜晚突然在城中放火。现交趾军先锋部队已在进攻钦州南城门,军情万急。知州军令任何人等不得进城,我如何给尔等开门?尔等还是速速退上五皇岭,城中之火我等自会扑灭。”

众人闻其所言皆惊。大越国弹丸之地一直乃我大宋藩属国,竟然敢如此造次,不知何人在背后唆摆。正在此时,东西两侧皆传来马蹄声、铁甲声,众人眼下进退维谷,只能商议先退回烟姿坞再做打算。

有位瑶族汉子阿娘尚在城中,心系阿娘安危不肯离去,仍要坚持进城。徐柏升对众人道:“瑶族人今日有恩于我,徐某自当尽力帮助各位。请先行退回烟姿坞,徐某独自进城打探。请问这位仁兄令慈居于城中何处?”

那汉子道:“在城东的柳林巷,天通当铺之侧,门前有两棵垂柳。但此刻城门紧闭,你如何进的了这钦州城?”

只见徐柏升左足点地,奋力向上方跃出。众人抬眼望去只见其立于一棵铁树之上,正在瞭望交趾军方位。众人皆觉不可思议,想不到此人在此生活五年有余,为人低调,不露山水,轻功竟如此了得。

徐柏升携妻子来此隐居,即是想远离江湖纷争,不想让外人知道自己身怀武功。但此时外敌入侵,恩人蒙难,大丈夫立于世,报恩救国义不容辞。

徐柏升见东门外还未有交趾兵士,便决定向东南而去。只见他在树林间穿梭犹如大鹰飞舞,东一晃,西一飘,脚踩一树轻轻一跃又踏一树,细小的树枝被其踏过亦不折断,轻功已是出神入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