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隐之我是谁 > 第16章 瞎子说对了

第16章 瞎子说对了

小说:三隐之我是谁作者:抱朴石字数:3213更新时间 : 2021-03-24 20:31:00
我和阮佳成转身走出白老师房间,灰溜溜地回去向班主任复命。

  班主任听完一声长叹:“好吧,你俩先回去,叫王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不清楚班主任和王虹怎么谈的,反正白骨精还是没来给我们班上课。初中的生理卫生课,我们基本是自学的,直到期末考试。

  考试成绩呢,我又回归前五了。我长长出了一口气……幸不辱命啊!

  不过,还有好消息,对我来说,真可谓双喜临门。

  妈妈年后,可能就农转非了,也会到县城矿区来上班了!

  爸爸激动地第一时间给我和妹妹说了,农转非如果下文了,年后妈妈就能带着弟弟也来矿区团聚,这样,我们家就是商品粮户口了。

  现在正和矿区领导落实妈妈的工作岗位。一旦确认,这事就基本成了!

  即使细节不清楚,我大概能想象到,我爸为这事所付出的努力,妈妈能招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带着子女的农转非!

  这四五年间,都是小姨和表姐谁有空,谁来给帮忙做饭。妈妈在家带着弟弟,还要伺候地里的庄稼,太不容易了……

  改革开放,城市工厂大量招工。

  农村青壮劳力都进城打工了,好多孩子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帮家里干些杂活了。

  而妈妈坚持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愿我们三个孩子不上学,她没文化,已经深受其害了,不想下一代也这样。比如这次给妈妈定岗,因为不识字,妈妈只能在矿区职工楼做清洁工。

  这事终于在过年放假前定了!

  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了……

  在等爸爸放假的日子,我继续念经、掐手指头,操练掌中乾坤。

  这几个月,老王头说他回江西老家探亲了,虽然他不在,功课也不能落下太多。老头说,基础这东西,就是熟记于心,勤学多练,功到自然成。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我又回到石房村。

  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依然宁静如初。

  水,还是那么清,清可见底,

  天,还是那么蓝,蓝得让人心慌。

  又是一个暖冬,心里敞亮,感觉舒服极了……

  可我家的地,就要交还给大队了!

  哦,那三棵核桃树不用上交。我问过了,地交了,树还在。

  妈妈兴奋之余,不免有点感叹。做了半辈子农村人,这就要失去自己熟悉的土地了。

  爸爸劝说,种了那么多年地,受了那么多罪,咋还没受够啊?

  是的,以后再也见不到我在石房村挖地、挑水、砍柴、放牛的身影了。再回石房村,能做的,可能就只有上树打核桃了。

  我石小山还会回来的。我要上大学,毕业了,我就回石房村小学当老师。嗯,这个主意好像不错!

  “还是人家张瞎子看得远,说得对啊!”我妈吃着饭,又发感慨了。

  “当年在地震棚里,人家说我,不出五年,就能团圆。有贵人拉咱,还有吃公家粮的命哩。我当时想都不敢想,结果真不到五年,人家说得全都应验了。”

  妈妈一说这事,我也记起来了,当时我就在旁边听着呢。

  这张瞎子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真的有两下子?一个看不见的瞎子,咋能看得那么透,那么远呢?

  找机会还得问问老王头,他指定知道。

  在我心里,老王头应该是比赛场上的裁判。张瞎子和陈阳阳,说的虽好,但还是老头子更让我信服。

  “那没准是陈阴阳给咱看的风水好呢!这好运转到咱家了。”我爸又明显在抬杠了。

  “就是呢,村里有人就这么说的。也可能是我平时烧香拜佛,菩萨看见了,心疼我,保佑我呢。谁像你,啥忙也帮不上,还在旁边净说风凉话……”

  “我吃完了,去二虎家玩会儿啊。”

  眼见着开始冒火星,我赶紧脚底板抹油,开溜吧。

  等到硝烟弥漫的时候,想跑,往往就来不及了。看神仙打架的后果,嘿嘿,我才不当这个无辜呢。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晚上回来,妈妈还在想这个问题,和我又探讨了一下关于我的人生命运前途等大问题。张瞎子、陈阴阳都说了,我是读书的料,可不敢荒废了。

  总结下来一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好上学,给大人争口气。这次成绩还可以,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励……

  哦,不止一句话。

  总之,沉甸甸的!这就是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的区别吧。

  临走时,我没忘让我妈给老头装点核桃,补补脑子。

  该补脑子的人是我,我妈也没忘:“这是过年,人家给送的人参蜂王浆,你带上,每天一支,好东西,给你补脑子的。”

  蜂王浆补不补脑子,我不知道。这蜂王浆的塑料盒子不错,我用来当文具盒了。

  老王头从老家回来后,也整天见不到人,神秘兮兮地,不知道在干什么。简单和我聊了聊天,嘱咐我好好备考。

  虽然初三有点忙,但经书,我每周都抽空念一念,偶尔也掐掐手指。多少还是积压了不少迷惑,晚上我问老头,但老头总是嘿嘿一笑:“等三个月后,中考结束吧。”

  “师父,你能掐会算,你给我算算,我中考会考得咋样?”

  “小仔,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世事你曾努力,成败何须问我。”

  “师父,那你说,我命里都有啥?”

  “我命由我不由天!小仔。三份靠天生,七份靠打拼,你先问问你自己,真的打拼过吗?躺到床上想知道自己的命,你做梦去吧!”

  哎,这老头……总这样,不好好说话。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哎,那我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我到底是啥命啊?

  一夜无梦。

  天蒙蒙亮,背起书包,我继续上下求索。

  开学报名后,得知幸子王虹转学了,据说好像转到县城某中学去了。

  牛仔裤白老师,也调走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我从农村户口变成了非农业户口,选择似乎多了起来。

  一天放学后,爸爸郑重其事地坐到我对面:“小山,最近中考准备的咋样?”

  “还那样吧,我把书上的基础知识过了一遍,就看人家考啥了。”

  “哦,好好努力,我这还有个好事,先给你说一下,你提前有个思想准备。”

  我一愣,爸爸很少这么认真地找我谈话。基本上,对于学习上的事,他一向是信任我的,从没在这方面这么认真地和我说话。

  “啥事啊?”

  “这样啊,你知道咱县有几个国防厂,这几年效益非常好,甚至给职工发电视机呢。我听说,人家今年在初中毕业生里招技校生,我先给你报了名,报名的人很多,人家名额有限,很难考的。你中考完,别放松,再参加一次人家组织的考试,试一试,你看咋样?”

  “哦,这样啊……那行,我知道了。”不就是考试么,我无所谓。

  后来,我就留意了关于这几个国防厂和技校的事。技校毕业就可以到工厂上班了,这几个厂,人家效益确实好,改革开放,军转民了。厂里有技术设备的优势,这几年电子产品发展迅猛,人家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专供电视和收音机厂,职工工资高不说,其它待遇也非常好,县里的人都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呢。

  嗯,听着真的不错,中考就快了,考完再准备准备。

  走下中考考场,长吁一口气,管它呢,先睡它三天再说。

  这三天,我的想法变了。

  我打听到了,厂里招工,毕业后的文凭是中专生。而我的梦想是穿皮鞋带眼镜的大学生。人家老王头就是老牌大学生,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一样,说话也和别人不一样,总让人似懂不懂。

  这么一比较,我更想为了我的大学梦去试一试,上了高中,就离大学不远了,可如果招工上技校,那就一辈子与大学无缘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老王头说的。不试一试,我也不甘心。

  于是,我摊开书本,放在桌子上,让爸妈知道,我在复习资料准备考试。可实际上,我心里在念经呢,还时不时掐着手指头练上一练……

  三天后,我走上了技校的招考考场。

  我居然连什么是生产力、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基本问题都没回答上来,结果如何,我也就不去操心了。

  因为考完两试,提前放假了,我要先回老家石房村了。

  石房村的夏天,对我来说,太诱惑了。有山有水有星星,看山有山爬不完,下水有河水清凉……

  骑着我的二八大杠,后座带着表姐,我上路了。

  三年驾龄的我,这百十里路算个啥。已经一米七三的我,左脚踩蹬,右脚滑行离地,二八大杠稳稳地开动了。

  太阳镜我的没有,眼镜倒是戴上了。

  三百度近视加散光,这都是这几年趴在被窝偷着念经的成果,戴着视线清晰还挡风。

  很快骑下50里柏油路,拐上砂石路。耳朵里除了风声外,就是车轮摩擦地面的沙沙声。额头见汗,气喘吁吁时,到了铁锁关镇。

  沿着沙河岸,一路山青水秀起来。心情爽快,双腿发酸也浑不觉累。

  拐过沙河桥,骑上山间小道。离家不远了,还有三十里,加油!

  屁股离座,两腿一发力,车子明显提速了。拐过大湾,一个下坡,我没刹闸,这速度杠杠的,两眼四顾间,余光瞥见一辆自行车,迎面而来!

  来不及捏闸,下意识车头一偏,咣的一声,还是撞上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