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隐之我是谁 > 第5章 传说中的老陈仙

第5章 传说中的老陈仙

小说:三隐之我是谁作者:抱朴石字数:3479更新时间 : 2020-12-10 08:35:00
说到请阴阳先生,我妈就提出前几年,张瞎子说过,在石门老君山的陈阴阳。

  “这事儿简单,我给矿区拉矿柱,天天都往北山那一带跑着呢。和那一片的各队队长都认识,我先去打听打听这个人,找到这个人,那就请回来;要是没有这个人,谁也没办法。”我爸满口答应。

  我妈当然高兴:“那就尽量找,给你爹看坟地呢,你不信,村里人可都信哩,必须把人请回来。”

  我爸脾气好,人缘广,还真就在老君山附近的村里,打听到了陈阴阳。

  不过人已走了好几年了,坟头草都老高了。

  和村里人闲聊中,听说陈阴阳的儿子,子承父业,现在也干这个。说在当地,也很有声望,不只懂阴阳,看病也有一手呢,县里的不少大人物都慕名而来,县城某大楼也是人家给下的罗盘。

  我爸没犹豫,这就行了,反正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就到人家里去,说明来意,人家也忙,就趁着人家的空闲,约好了日子。

  我们村没通公路,我爸开车拉着陈阴阳,只能停到黑龙岭下面。俩人一路翻过岭头,下了山。

  过了截山五角庙,这阴阳先生就不停地四处看,不时点点头,口中嘟囔几句听不懂的话。我爸就默默地在后面陪着,也没多问什么。

  过了水洞湾的石墩子桥,一眼就看见了石房村。

  进了村,这陈先生终于说了句能听懂的话“好地方啊!好地方!”。

  我见到陈阴阳的时候,已是放牛砍柴回来了。就见一群人围着一个人,坐在院子闲聊。这人穿着朴素,但收拾的精神利落,小个不高。一双小眼睛随着众人说话,在众人脸上扫来扫去。

  言谈中,我知道这人就是传说中的陈阴阳,爸爸已带着在房前屋后看过几处地方,现在正在讨论这几处地方,哪一处最好。

  陈阴阳话不多,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他只是认真地听着,不时礼貌性地回应几声。大家各自都在发表自己对这几处地的看法,并不断问询陈阴阳的意见,他不直接回答,只是嗯啊好地应着,示意别人接着说。

  扯着扯着,又扯起石房村的风水。

  有人问:“听人家都说我们石房村风水好,但我们也不知道这风水到底好在哪儿了?”

  这陈阴阳略一沉吟,站起来四下看看,转了转身子,用手一指说:“你从这个方向看,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真是个好地方啊”。

  众人点头,好像听人这么说过,但就是听不懂到底啥意思。

  “东有青龙庆吉祥,西有白虎守四方,北有玄武福寿长,南有朱雀出凤凰。”

  “老辈人也好像说过,我们就是不懂什么青龙白虎的,也不知道到底好在那儿,陈先生,你再给说说。”海子爹若有所思地发问。

  “这左边是东边吧?你看这青龙就是这条河,紫气东来,这河水就是财啊,这水不干,财就不会断啊。”

  “山要环,水要绕。你们村,就咱站的这一块儿,像不像把椅子?后面这山,是四圣山吧,就是玄武,多像椅子背,又高又大,靠山多硬!靠山硬,人有福啊。前面这河在这拐了这么个湾,这么一大片地,就是朱雀啊,明堂大出人才啊!”

  这几句话一说,大家眼神一阵交流,面面相觑。

  “哎呀,陈先生果然厉害啊!把这好处说得这么清楚,这么好理解,你是头一个啊,你再给详细说说”。本家大伯眼神一亮,心悦诚服,恭敬地递上一根烟。

  “晚上风大天冷,大家进屋坐”。我爸一边招呼大家进屋,一边吩咐我点上煤油灯。

  不一会儿,屋子里挤得满满一屋子人,大伙儿纷纷请陈先生给指点一下。

  “我家这几年总不顺当,孩他爹这一病,这日子过不下去了,这可咋办啊?”曲二婶急着先发问。

  “抬眼就见木中木,家中一定有啼哭。”陈阴阳略一沉吟,就念出这一句,再不肯多说。

  大家伙就有人给解释说,你看看你家院子那么多树,是不是这原因啊?

  陈先生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然后就又有人在旁边说:“这木中木就是说你家树多,你把那几棵树放倒,院子一亮堂,这心里也就亮堂了”。

  “对对对,先生没有到我家去过啊,都能算出我家院子树多,真是活神仙啊,我明儿就放树去。”二婶一脸虔诚地不住点头道谢。

  这下大伙都绷不住了,纷纷要求陈先生给自己算算。

  不管是大家问什么,陈阴阳还是话不多,就那么一两句话,再不多说。

  接着就是几个有见识的,在旁边念叨着陈先生说过的话,然后就揣摩猜测每个字的意思。

  有这么个人在,大家伙肯定不会早早回家睡觉。当晚我坐在人群的角落,毫无睡意,好奇地听着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心里在嘀咕,不知道这位陈先生会不会老陈仙的小鬼抬轿?

  对,天已经这么黑了,就看他今晚走不走。

  也许是赶路并忙碌了一天,当陈先生捂嘴打了个哈欠后,大家伙都识趣地起身告辞,让先生多休息。

  等客人离去,先生说墓地的事,明天再给仔细瞧瞧。爸妈从箱子里拿出新被褥,在我的床上铺好,让陈阴阳和我睡一张床。

  我当然熟悉待客之道,给客人端来洗脚水,随后上床睡觉。

  先生问我叫什么?读几年级了?简单的一番问答,先生就吹灭油灯睡下了。

  我想问却不敢问先生会不会小鬼抬轿,等先生呼噜声想起后,在稍许的失望中睡着了。

  第二天我也想跟着陈阴阳,看风水找墓地,就赖着不想上学。

  妈妈眉毛一竖,瞪大双眼望着:“小孩子家,好奇啥嘛!好好念你的书去”。

  我不敢反驳,乖乖地跨上书包,悻悻然地上学去了。直到下午吃饭时,妈妈特地蒸了白面馍,鸡蛋木耳等过年才能吃到的菜摆了一桌。

  爸爸还拿出一瓶酒,和爷爷叔伯们一起陪着陈阴阳吃饭。

  这种场合,小孩子和女人一般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妈妈吩咐我照看弟弟妹妹,上完饭菜,在偏屋的小桌子上拼了一碗菜,娘儿四个围着小桌子吃。

  弟弟妹妹吃得高兴,妈妈则边吃边支棱着耳朵听主桌上爸爸他们说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主桌上的话题,从土地包产到户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慢慢开始转移到讨论坟地。

  我几口扒拉光碗里的饭,就要凑过去听。还没起身,就让妈妈眼神给瞪住了,妈妈用眼神望向弟弟,石小山无奈地抱起弟弟侧耳细听。

  不知道是喝酒,还是人少的原因,陈阴阳的话明显多起来,在爸爸及叔伯们的问询下,陈阴阳对看过的几处挨个点评着。

  什么前一处“屋对豁口坟对尖”,后一处“后头不来,前面不开”,“坟地再好也难占全,阴阳不能看十成”之类的话。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后坪竹林旁,梧桐树下那一块地最合适。地是叔叔家的,不用和别人换地。只是这地方离曲二婶家近,怕人家不同意,最后商量由大伯和爷爷去和人家沟通,能答应最好。

  “常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风水轮流转,就管三十年。”我帮妈妈给桌上添菜时,陈阴阳笑着说。

  桌上人一愣,没人接话,都望向陈先生,等他继续说。

  陈阴阳见状,哈哈大笑,指着我说:“三十年后,就该这娃给你们老哥几个请阴阳啦。”

  众人恍然大悟,跟着也哈哈大笑。

  爸爸点头道:“这三十年,又是一代人啊,到时候我们就管不了啦”。

  妈妈趁机又提起前几年,太岁的那档子事来。

  陈先生眉头一皱,沉吟了一会儿:“没啥事,现在坟地都重新看了,就没啥影响了。”

  “那你给说说,我娃还吃了太岁肉,这到底有啥说法?”我妈旧事又重提。

  “呃……这太岁好比就是味猛药,有人吃了治病,有人吃了能健身,这有人吃了承受不住……总之还是看人,看各人和这药匹配不匹配。”

  “我一直不放心这事儿,平时都不敢给人提,我们这儿人都说,还是要阴阳先生给看看才行。你看这对我娃有啥影响?”

  “有啥影响,对你娃有好的影响!你娃学习还不错吧?”陈先生看看我,又看看墙上贴着的几张我的小奖状,笑着对我妈说。

  “学习还行吧,我们这儿学习环境就这样。”

  陈阴阳笑笑说:“好好让娃读书,这山沟沟,留不下你娃。有缘之人,四海为家。看你娃,安安静静的坐到这,不像其他小孩,猴子屁股坐不住,我就喜欢这样的娃。你看这两年也改革开放了,高考制度也恢复了。让你娃好好念书,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

  “我们这儿,黑龙岭当着去县城的路,穷山恶水的,人老几辈,都没出过秀才,还能考上大学?”妈妈也笑着自嘲。

  “唉,你不能这么说,现在政策好,我们那儿也是山沟沟,去年还考上一个大学生,都跑到山外上大学了。不行的话,考虑给你娃换个环境。努力考个大学生,让你爸你妈也脸色有光,我说得对吧,小山娃?”陈先生冲我努努嘴,挤挤眼。

  “我们这儿,是一天两顿饭,学校也是这样。下午不到四点就放学,放了学,娃们家就放了羊,哪里还管学习的事。不像城里,人家三顿饭,娃在学校时间多,老师抓得紧。我们学校老师都是民办教师,农忙时,每年还有两个忙种忙收假,这样又少学一个月,咱和人家城里娃比,差得远着呢。”我爸也补充说。

  “嗯,也是这个理。我看这娃性子好,是个学习的料,懂事的娃,多招人喜欢。有没想过给娃转到县城去上学?”陈先生问我爸。

  “哎呀,这个,我倒是没想过,你今儿一说,倒是提醒我了,回头我就合计合计,打听一下这事。”爸爸一脸兴奋。

  “老话说,成材的树不用扩,成才的娃不用管。有条件的话,给树多浇水,树就长的快;给人挪个窝,那就不一样了。”

  “先生说的对,这事,我们还真得好好考虑考虑。就看娃愿不愿学了,要是不愿学,折腾啥都是白费劲。”妈妈也望着我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