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都之恋 > 第五十四章 京华锁钥

第五十四章 京华锁钥

小说:古都之恋作者:塞北飞雪字数:2145更新时间 : 2020-12-20 09:44:00
上午,阳光明媚。林风来到华严寺北边仅隔一条马路的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扫过免费二维码电子票,登记后,进入。

大门的墙壁上挂着铭牌,写着:

开化寺简介

开化寺,始建于明代。据清道光《大同县志・卷五营建・寺庙》记载,开化寺:在府治东南,原为佟公祠,顺治十年建,十五年知府蔡永华移佟公像于后楼,其前殿别塑文昌像,更今名。”开化意为开导蒙昧,化恶向善。

佟公,即佟养量,清满族正蓝旗人,初为牛录章京(满清各旗基层单位之长),后屡立战功。顺治六年(1649),擢兵部左侍郎兼右副督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时姜瓖兵变(也称“戊子之变”)后,大同变为荒城,骨骸遍野,佟养量

命人收集埋葬,又建劝忠祠,祭奠死者。顺治九年(1652),在佟公等人承请下,府县治分别从阳和(今阳高县)和西安堡(今怀仁西安堡)迁回大同,并从周国各县移民复兴;他命人重修云冈石窟5、6窟木构窟檐并亲撰碑文安抚百姓伤

痛;先后抢修鼓楼、观音堂、五岳庙、三元宫、太宁观等庙宇。后佟公继续上疏皇帝,开荒赈灾、减免税赋;修学宫、习礼教,深受大同人拥戴。顺治十年(1653)大同百姓在此建佟公祠,以示纪念佟养量。

2011年,清远街拆迁改造,开化寺遗存带有抱厦的大殿,殿内梁架保存较好,梁枋施有彩绘;2016年,开化寺展开修复修缮工程。现开化寺开辟为古城内一座展示辽金元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集中展示大同地区出土的辽金元时期文物,同时辅之以现代科技手段,带您走进辽金元漫长的时空隧道,回首西京大同的恢宏气势,感受西京大同的历史情怀。

博物馆为两进四合院,布置五间展馆,展览共分“京华•锁钥”、“法相•庄严”、“茗酌•商贸”、“溢彩•生活”、“魂归•彼岸”五个篇章。

林风走进西边第一展馆。西墙上的屏幕介绍着西京大同曾经的繁华。屏幕前一位女子专心地看着介绍,她那专心的劲儿吸引了林风,林风看着她的修起背影,觉着有些熟悉。他走上前侧面一瞅,原来是李风铃。

风铃也注意到了林风,扭过头来说:“怎么,不认识了吗?”

“主要是头发,一扎起来……”

“哦,原来是只认头发啊。”

“背影嘛。”林风忽然想到一句搪塞的话,“好巧啊。”

“巧吗?”

“与茫茫人海之中不早不晚正好相遇……”

“你这个套路说过多少次了?”

林风不好意思地笑笑。

“你常来这里吗?”风铃问。

“嗯。”

“大约多长时间来一次?”

“十来天吧,路过了就进来转一转。”

“我是一星期过来一次,你是十天过来一次,也就是说每七十天我们必定相遇一次;那么,每年我们必定相遇五次。”

“好像是,不过一天当中又分上下午,上下午又分好几个小时……”

“喂,你会不会说话?”

“我说的是实话啊。”

“笨蛋!——还是看这个吧。”风铃指着介绍西京大同大屏幕,突然又说:“你讲一讲西京大同。”

“后晋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予契丹,使三晋乃至中原失去天然屏障,处于少数民族的铁蹄威慑之下……”

“是铁骑。”风铃改正说。

“用铁蹄好像更悲惨一些。”

“真是狡辩。”

“金灭辽,蒙古灭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复固矣’。还有后来的李自成进北京,也是先攻下大同,后取宣府,经居庸关入关,直下北京。看,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为防备西夏及北宋,将云州升为西京大同府,从此西京‘非亲王不得主之’。金袭辽制,仍以大同为西京。元初仍用西京旧称,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8年),改西京为大同路,至此,大同称西京共计244年。”

“让你说呢,谁让你念了,谁不会念啊。”

“你说大同在辽代到底叫大同,还是叫云州?”林风问。

“这个……我还没想过。我给查一下。”

“让你说,又没让你查,谁不会查啊。”

“哼!反应挺快呀。会查也是一门学问。”风铃装作一副高傲的样子,“看,辽西京大同,原为唐云州。辽太宗时,后晋石敬瑭割云州与辽国,升为节度使州,成为辽国重要军事重镇。重熙十三年(1044年),升为西京,府名大同,为辽之陪都。”

“好像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当然是叫大同啦。”

“那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辽国人称西京大同府,宋朝仍然称其为云州呢。”

“这个?有可能,至少在辽宋打仗的时候是这样的。为什么要打仗呢?”

“国富却不强兵,必然会遭人嫉妒来抢嘛。为什么要起名大同呢?”

“大同嘛,我接着搜一下啊,”风铃嫣然一笑说。

“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章,通常简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你看,辽人也很有文化嘛。”

“其实,大同这个名字在隋唐时都有过,只不过不是在大同这个地方,但都在附近,唐末大同军驻云州。辽人只是借用唐朝的名称。”林风说。

“起名‘大同’可以反证出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也是来自草原游牧民族的粗犷豪迈与中原农耕文化的雅致浑厚风格相交融汇之地。”

“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能够使西京儒释道三教并存。”

“我很喜欢这个博物馆,尤其喜欢那一面面镜子,有几面镜子的清晰度不比现在的水银镜子差,还有随身携带的小镜子呢……”看到林风漠不关心的样子,又说,“算了,不和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

“我怎么就不懂?”

“你当然不懂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了出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