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严丝合缝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严丝合缝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372更新时间 : 2021-08-13 21:50:00
慢慢静下心来,李从嘉渐渐缓和。

  临安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自己一句承诺?

  这话,鬼才相信!

  李从嘉看向远处哭哭啼啼的临安,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这个疯女人,真是太疯狂了!

  她想要的绝不单单是自己一句承诺。

  ……

  ……

  今儿,燕王李景遂高兴无比。

  凑了一顿热闹,后宫打架事件,而且还办成了一件忧烦一月有余的大事:大赦!

  任你安国朝再捏住不放,没想到自己后院失火了吧?

  安凉瑶果然好对付,话说,模样长得也不错,就是病容了一些。

  从太极殿出来,李景遂直奔暖阁,准备将此事禀报陛下。

  未入暖阁,林华便小声说:“殿下,楚王在陪陛下说话。”

  这是不叫自己进去的意思?

  李景遂挠挠眉头,可也没理林华,还是一脚踏进暖阁。

  上得二层楼,李景遂果然看见了楚王李从善。

  现如今,他正陪陛下观看一副山水画,二人指指点点,想来心情都不错。

  “景遂啊,快过来看,找着了吴道子的真迹!”

  “见过皇叔!”李从善微微作揖。

  李景遂拍拍李从善的肩:“好小伙子,这吴道子的真迹都能弄过来,本事不小!”

  吴道子乃前世大作,曾一日画尽嘉陵江三百里风光,被冠以画圣名头,玄宗甚至还亲自下旨:无诏不得画!

  “皇叔过誉,这画作乃是我在吴越西府时,偶然所得,捡便宜捡回来的。”

  李从善经历了西府之事,此刻不再是个少年,身上多了些英气,真是书中写的那般:明眸皓齿,唇红齿白!

  当真是一个翩翩美男子!

  画作一事暂且搁下,只当是个玩物罢了。

  “陛下,臣弟今日办了一件大事,值得讨回赏。”

  李景遂说这话时,好像小时候待在李璟足下一样,眉飞色舞,洋洋得意。

  “哦?”李璟捏着颌下短须,疑惑一声,倒是想听听李景遂办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值得他这般?

  旁边,李从善也有些好奇。

  “不行,陛下得先给个赏钱,我再说。”

  “行行行,银子没有,这茶是贡品,值些钱,你拿去吧!”李璟亲自给李景遂倒了一杯茶。

  李景遂笑嘻嘻地起身,双手捧住,然后一饮而尽。

  “说说吧?若是这件事不值得这顿赏,你便把肚子里的茶水给朕吐出来。”李璟故意嗔怪道。

  如今,一旁的李从善愈发好奇了,到底是什么事,值得两个大人物来来回回地说道。

  放下茶杯,李景遂用袖子胡乱地擦了擦嘴,说:“周党这事,臣弟已经摆平,安国朝拿捏大赦不松口,今日臣弟在正阳宫,引诱皇后娘娘同意大大赦,方才臣弟去了太极殿拟旨,这事算是完美解决了。”

  “当真?”李璟失态地从榻上下来,光脚站在地上。

  “千真万确。”李景遂重重地点了点头。

  周党一事是这个冬日里,这李氏掌权兄弟两个最在乎的事情了。

  其实周党族人犯事不久,李景遂便想起了大赦,若大赦放周党族人平安归家,那周党大半官员定会感恩戴德,回来上朝,这罢朝一事也就完美解决了。

  与安家皇后通气的时候,皇后却说:大赦一事事关重大,本宫不同意。

  皇后终于硬气了一回,这让李景遂感到意外,同时,他立马就想到这是安国朝示意皇后这么做。

  安国朝想要拿捏大赦为安家换取利益。

  “景遂,你且仔细说说,在正阳宫到底发生了什么?”李璟好奇,好奇安家人怎么松了嘴。

  之后的一段时间,李景遂声情并茂地演绎了当时在正阳宫发生的一切。

  这事说起来凑巧的很,二愣子李从嘉也不知怎么和皇后的关系缓和了,促成大赦,当居首功。

  “妙,妙,妙呀!”李璟握拳,一连三个妙,最后还是在李从善的搀扶下才重新落座。

  “景遂啊,这事看起来简单,实则颇为凶险呀,安国朝苦心经营了这么久,没想到后院却失了火。嘉儿他虽说无意,可以帮了咱们天大的忙。”

  “对了,嘉儿他人呢?”

  李景遂摸摸脸颊,随口说道:“应还在正阳宫皇后那里。”

  “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当初他娘……”李璟微微有些担忧。

  李景遂摆摆手,十分不在意,“我瞧,两人的矛盾化了大半,出不了什么事情。”

  李从嘉对皇后的敌意,从他敌视安国公府就看的出来,他要报仇。

  去年今日,李从嘉做了一件大事,直搞得那场寿宴鸡飞狗跳。

  可二人这么快和解,李氏兄弟是没有想到的。

  之后的谈话,这二人都有意避开李从嘉和皇后的关系,一些话,二人能听能说,可现在场上还有楚王,他可听不得。

  再饮一杯茶。

  二人都从大赦的惊喜渐渐缓了下来。

  反而是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表情的李从善,一脸无奈,他理解不了两位当权者的心思和心情。

  恰此时,有太极殿的执事内官前来送急报。

  李景遂打开急报,略瞟了几眼,神情开始不对劲起来。

  “怎的,出了什么事?”李璟关心道。

  李景遂没有说,反而是将急报递给了皇帝,皇帝看罢后,又转送给了一旁的楚王。

  李从善接过急报,不知何种表情,只是奇怪:“京中前些日子多有传闻,说闽国马贼乃是寻常流寇,不足为虑,怎的成了气候?”

  急报是从闽国境内传来的,说的是闽国一伙身份不明的马贼,数万众,装备精良,已经攻占了数个县城。

  闽国,吴越相继战败,境内多流寇也属正常,这些流寇大部分都是战败的两国士兵,要不然就是当地的土匪,因不满南唐灭国,于是联合起来反抗。

  “近日京中多传来急报,全部是关于这闽国马贼一事,我怀疑这伙马贼身后有一股势力支持他们。”

  李景遂如今是朝堂一把手,对马贼一事了解较二人更清楚。

  “皇叔为何这样说?”李从善不解,将战报叠好放在矮几上问道。

  李景遂皱眉,缓缓道来:“这伙儿马贼出现的时间就在这短短几个月间,若只是寻常流寇聚集,应躲进深山老林中才对,可这伙马贼一路上叫喊叫杀,一连攻占数个县城。他们马匹精良,甲胄齐全,随队的还有军医,在武夷山一带势力颇大。

  这般精良的队伍,没有后续源源不断地供给,怕是也蹦跶不了几个月,但纵观这几月他们队伍的规模,还在一步步地扩大,所以,我料定这伙马贼背后有一股势力。”

  二人听完,面色不一。

  老皇帝搓捻手指,眉头微微皱起,到底也没有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倒是李从善对此事颇感兴趣,想要问些什么,但忽然脸色煞白,一时愣在了原地。

  闽国,马贼,武夷山,装备精良……

  谁能给他们提供装备,还有马匹?

  吴越方面?

  自然不可能。

  那就是距离闽国武夷山最近的势力了,建州陈国公!

  李从善正因为想到了这,所以脸色才变得煞白。

  李景遂看出李从善的状况,忽而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当然,这只是皇叔我的猜测!”

  李从善看着李景遂嘴角的笑容,一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正阳宫,正暖和。

  临安的戏份极好,安凉瑶到底还是个不经世事的老姑娘,三言两语就被临安拽着走。

  李从岱悠悠地醒转过来,问他什么,他只是捂着脑袋,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李从嘉把石园里的事告诉他,李从岱表现出一副大祸临头的模样。

  当即跪了下来:“皇后娘娘,臣冤枉啊,臣定是被小人害了……”

  皇后从一开始就相信李从岱和临安被人算计,所以并不责怪李从岱。

  ……

  晚宴照常,今年皇后寿宴规模确实小。

  来往的不过是几人罢了,安家这边的人就更加少,只安国朝和皇后两人。

  安国朝怎么也想不到,皇后会忤逆自己的意思,将大赦随随便便地就说出了口,所以,一整个晚上,这位老将军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皇帝今日破天荒地在正阳宫待了两个时辰,等宴席散了的时候才回去。

  正阳宫外,李从嘉最后一个走,二人寒暄了许久,皇后叫李从嘉几日后过年时,把李双双带进宫瞧瞧。

  李从嘉应了。

  跟随内官出宫,在宫门口,李从嘉老远瞧见临安公主府的车架还没离去,便不顾守门禁军的注视,一头钻进了车厢里。

  车厢,香气四溢。

  李从嘉有些不适应,挥了挥手,咳了两声,说道:“这什么味道?一股子腥味!”

  车外驾车的画赋一个激灵,额头淌汗。

  临安扯了扯衣领,敲了敲,叫画赋驾车去梧桐街。

  车随即起步,车厢里,李从嘉饶有兴趣地抱胸盯着衣衫不整的临安,戏谑道:“你平日里就是这样?不分时间和地点?”

  车厢里的情况瞒不过李从嘉的眼睛,同时他很好奇临安怎的忍不住,在车厢里还要……

  临安抬手揉了揉太阳穴,丝毫不在意:“人生在世,当及时行乐!”

  “这是第几个?”

  “第八个!”

  “厉害!身子吃的消吗?”

  “六哥尝尝不就知道了!”

  “身份之别!”

  “六哥还在乎这些?”

  李从嘉笑笑不说话。

  临安揉了好大一会儿,重新将眼睛睁开,喝了水囊里的水,漱了漱口。

  “今日事,只为了要我一个承诺?”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六哥的这个承诺我相信用处很大!”

  “用嘴不健康……”李从嘉突然蹦出来一句不相干的。

  “舒服不就得了~”临安轻笑一声,看李从嘉的眼神中带了一丝魅惑。

  果然男人都是一个样,没有一个不色的。

  “话说六哥还没娶妻吧?为何不娶?”临安好奇。

  李从嘉挺直身子,闭目养神,缓缓说:“心中有即可!”

  “圣人?”

  “那倒是高看我了,能不能叫驾车的快点,你六哥我还赶着回去和暖房丫头深入浅出呢。”

  临安一脸嫌弃:“我觉得严丝合缝更好的些!”

  “嗯,确实!”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