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八十一章 护崽子

第八十一章 护崽子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090更新时间 : 2021-07-16 20:08:00
“韩熙载近些时日可有动静?”

  “安静得很!”

  李从嘉眨眼,笑了笑,抬头望了望碧头顶蓝无洗的天空,有时候,他真的不喜现在的生活,就比如说话还要偷偷摸摸的,靠猜测去揣度每个人的意图。

  齐王事毕,韩熙载应该知道燕王在借刀砍杀他的羽翼,冯氏兄弟就是例子。

  内阁新晋的两位老大人,都和韩熙载不对付,这位内阁首辅的话语权变弱了很多,靠一个查文徽搬回局面,很显然不太可能。

  韩熙载安静,他在积蓄力量,现在京中看来,陈国公陈秉烛应该是他拉拢的第一个对象,两个暂时失意的狐狸,联合在一起,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陈秉烛身后是楚王,韩熙载应该知道,今后韩家不能再凌驾于姓李的头上,韩家必须要找一位投效的对象。

  楚王李从善和太子李从睿?

  韩熙载大概率会选择前者,扶持一个已经废了一回的东宫登临皇位,就算是韩熙载,他也要掂量清楚。

  对了,二皇子呢?

  李从嘉突然觉得自己漏掉了什么,忙问道:“二皇子有何动向?”

  “未曾,今日才进宫!”吴起疑惑,二皇子这些日一直住在宫城外的皇家驿站,宫外的事,为何要问自己?而且李从嘉不可能不清楚,二皇子这些日没有进宫。

  有疑惑,可吴起还是没回头,自小谨慎的性子还是让他装成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在前继续领着路。

  韩熙载也有可能选择二皇子。

  李从嘉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如今东南的局势,陈秉烛已无力回天,皇帝犯不着再把李从固派出去牵制,往后,李从固可能都在金陵生活,相比较之下,皇帝可能更喜欢老二一些。

  对于自己的这位二哥,李从嘉前所未有的恐慌,恐慌的是,他完全不了解李从固,不了解那位一直掌兵在外的皇子,智谋,胸襟,手段……哪哪都不了解。

  那是不可控的因素,李从嘉讨厌有什么事情在自己的控制之外,或者说是未知,未知感会让人晚上睡不着觉。

  ……

  ……

  “正阳宫到了,殿下!”

  李从嘉还在想事情,听闻吴起提醒,他才缓了缓神,揉了揉有些混沌的脑袋。

  抬头望着高高的牌匾和身前高高的门槛,李从嘉一时有些心安,相比较那些未知的事情,李从嘉还是喜欢按部就班地处理已经决定好的事情。

  就比如,今日提前进宫几个时辰,就是为了来正阳宫一趟,看望一下那个小时候待自己很好的大娘娘。

  没出那件事之间,李从嘉想自己一直是恨皇后的,因为是她害死了自己的阿娘,可当从安国公府里知道自己的阿娘很大概率死于意外的时候,李从嘉释然了。

  虽然阿娘的死至今仍有疑点,可当年的一些人已经不在了,知道真相的人少之又少,阿娘又是一位不值得人在乎和记住的人,没有人在意她到底怎么死的。

  这件事若是再查下去,李从嘉觉得自己会崩溃,所以,李从嘉逼迫自己接受阿娘死于意外这种说法,虽然李双双不同意,要自己小心点,小心这是安国公府的阴谋。

  可小丫头懂什么,李从嘉不信,安国公府会利用阿娘这件事一直利用自己。

  再说,安国公府已经倒台,再和一位皇子纠缠不清,实属不明之举。

  “门口连个宫人都没有吗?”李从嘉未踏进正阳宫,发出自己的疑问。

  “齐王事后,正阳宫少有人来了,皇后娘娘虽没被波及,但宫人们也都不愿意来这里伺候了!”吴起解释道,宫中的事情,这位小内官倒是比李从嘉更清楚些。

  不免一阵唏嘘,李从嘉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拄杖抬脚踏进了正阳宫。

  正阳宫很大,毕竟是皇后的居所,只是这宫中不见人影,多少少了些人味,连地板都没宫人过来擦,看起来旧了些。

  径直来到后院,一个小庭院里,在这里,李从嘉终于见到了想见之人和一个始料未及的人物。

  吴起守在院落门口,李从嘉一个人提着两袋吃食走了进去。

  手杖拄地,发出轻微的响声来,庭院里的二人注意到有人进来,不约而同地回头望了望。

  一张异常平静的脸,一张十分吃惊的脸。

  皇后和安国朝生的很像,特别是那一双眼睛,简直一模一样,只是安国朝经历的事情多了,也老了些,眼睛里藏着一些别的东西,而皇后的眼里,没有那么多杂质。

  从始至终,都没有人说话,李从嘉也没有,他就那么走了过去,在安国朝身边找了位置坐了下来。

  午后暖暖的阳光正好洒了下来,一张不大的石桌,上面有一个篮子,里面放着一些针线,李从嘉把带来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搁在旁边。

  几人围着石桌,各自坐着一个石凳。

  “不说点什么吗?二位就这般看着我?”李从嘉第一个说了话。

  皇后眼眶是红的,想是刚哭过一场,穿着一件黛青色的衣裳,整张脸看上去很是憔悴。

  “嘉儿……哦,不,吴王殿下,你来做什么?”皇后匆忙之间改了口,一开始她想叫嘉儿,因为小时候就是这么叫的,可一想着人家现在可能不愿意听,所以改口叫了吴王。

  “来送些吃的,姜黄糕!”李从嘉打开袋子,取出早些时候在铺子里买的姜黄糕。

  “姜黄糕?你怎么知道……”皇后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姜黄糕,这是金陵独有的点心,尤以宫外小作坊做出来的,味道最是纯正。

  李从嘉呵呵一笑,肩膀耸了耸,将姜黄糕外边包裹的油纸撕开,露出里面淡黄色的方块状点心来。

  皇后没顾及什么,老大一个人了,还像个未出阁的姑娘一样,伸手捏着一块姜黄糕就往嘴里送。

  安国朝一直在旁边,期间一句话也没说,脸色异常平静不起波澜,只是皇后拿起姜黄糕的时候,他皱了皱眉,可还是没说什么。

  李从嘉觉察到这一点,立马开口说:“大娘娘不怕我下毒吗?”

  皇后一愣,手中一颤,差点把姜黄糕掉在桌子上,可是过了片刻,她还是毫无疑问地把点心放进了嘴里,好生咀嚼了一会,一脸满足。

  “看来,大娘娘还真是不怕我下毒啊!”李从嘉笑了,自嘲似的叹了一句。

  “殿下真会开玩笑……”安国朝开口说了话,也拿起一块糕放进了嘴里。

  李从嘉见状,撅了撅嘴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倒是打开另一包装着果脯肉干的纸袋,往嘴里塞了几粒葡萄干,又说:“国公爷不问问,我来干什么吗?”

  “忍不住的时候,你就会说,何必我来问。”安国朝淡然道,连眼皮也懒得抬,然后又吩咐着身边的皇后:“你回屋吧,我和吴王有几句话要说。”

  皇后不敢忤逆,走前,又捏了一块姜黄糕,才恋恋不舍地起身。

  对父亲的话,她一向遵从。

  皇后走后,场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起来,李从嘉也不想这样,可在大佬安国朝的面前,他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威压,压的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安国朝已经很老了,头发胡子全白了,甚至连眉毛也白了,可他坐在那里,你都不敢完全相信他真的老了,他像是一座大山,只要在那里,人就会感觉到压力,这是一种来自于气势上的威压。

  “齐王一事,你参与吗?”安国朝问的很正经,确切地来说,他很认真。

  李从嘉知道,这位年迈的老狮子在寻仇人。

  李从嘉摇了摇头,齐王一事,李从嘉确实没有参与,当时李从嘉还被齐王叛军押进宫中,做了待宰的羔羊,那时候,李从嘉还在感叹,自己手里有兵多好,就不用担心有人拔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了。

  “我若寻燕王报仇,你会阻止吗?”安国朝看向李从嘉,再次问道。

  感受到来自安国朝的眼神,李从嘉心里咯噔一声,不敢直视,他清了清嗓子,硬着头皮说:“齐王一事,罪不在燕王,国公何必揪着过去的事不放?”

  “不在吗?”安国朝一笑,渗人的很,又说道:“齐王自己造反也就算了,我这便回乡下度日。可有些人下套,引诱齐王入圈,造了反,你说,我该不该找这人讨回些道理来?”

  当日齐王造反,燕王确实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先是放出假消息,说前方战事不利,自去前线督战,还名义上带走了西山三营。

  自此,金陵防卫空虚,齐王只要掌握了禁军,就相当于握住了命脉,于是,齐王入了燕王的套,造反了。

  “可终归到底,若齐王没有造反的意图,不管燕王李景遂如何引诱,齐王都不会有事,但事实是,齐王本有意占据皇位,这怪不得燕王!”李从嘉解释。

  安国朝还是一笑:“这我当然知道,可我又不能找你爹,所以,只能找那喜欢冒头的小子!”

  后人论起来,齐王造反,皇帝李璟也是催化剂,但安国朝这一席话,着实把人吓得不轻,连皇帝也不称呼了,直接以“你爹”称呼,看来,安国朝也是个记仇的人,也是一个护崽子的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