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二十八章 二皇子和钱元瓘

第二十八章 二皇子和钱元瓘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141更新时间 : 2021-02-25 11:18:00
“我要见他!”王谢再一次坚定地说道,这一次声音较之前更加洪亮,目标性也更明确,被军卒压下的手臂也重新抬了起来。

  王谢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非要掺和到这件事情当中,就像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和李从嘉做朋友一样,可能只是因为一时兴起所致。

  那军卒尴尬地舔了舔嘴唇,叉着腰,依旧很为难的样子,他时不时地也扭头看看陈屈原,想知道自己的将军到底什么意思。

  半晌之后,陈屈原身子都没有转过去,只是高举手臂,招了招手,军卒看见后,才让出了一条路,领着王谢去见陈屈原,本来张雨晴是想跟着一起去,但一想着陈屈原下手极狠,心里有些畏惧,刚抬起的脚就又重新放下了。

  走到近处,是一处墙根子地段,不远处,便是建州府的一方城门,靠东的城门,去闵国境内,都需要从这里出城。

  一个遮阳的顶棚,一张桌子,几张长条凳子,几坛老酒,就是陈屈原日常所在了,陈屈原拿出一个空瓷碗,倒了半碗酒,放到鼻尖,嗅了嗅,然后一脸陶醉地模样,一饮而尽。

  王谢拉开长条凳子,坐了下来,他看着陈屈原饮了半碗酒,就这么直挺挺地看着。

  良久,王谢才率先开口,说道:“金陵有家酒楼,我开的,有时间,请将军到金陵酒家吃酒!”

  陈屈原这才抬眼瞧了王谢一眼,和王谢见过几面,只是今日才是第一次,面对面,开口对话。

  去金陵有名的酒楼,金陵酒家吃酒,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金陵酒家的酒,天下无双,皇亲国戚都赏脸去,自己一个小小的城门校尉,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好,应你的情!”陈屈原咧嘴一笑,不过这双眯眯眼一眯起来,让人猜不透这笑容的含义,总觉得有点笑面虎的含义藏在里面。

  “可放人出城?”王谢又问道。

  陈屈原抠了抠耳朵,伸了个懒腰,摇了摇头:“按例,盘查未结束,不能放人!”

  “前线战事吃急!”

  陈屈原默然偏头,瞅了王谢一眼,又笑道:“看在你请我吃酒的份上,实话跟你说吧,不是我不放人,是我上头有人压着,不许我将这批粮草放出城!”

  陈屈原实在懒得跟这个小娃娃再计较,上头的意图说给他听,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不了,这样,他们这群人才不会日日闹着要出城,自己也不需要烦恼了,整日里喝着最心爱的酒便好了。

  王谢从陈屈原口中得了一句实话,现如今这种状况,王谢只能相信陈屈原的话,因为别无他法。

  “这是叛国,前方数十万大军没有粮草支援,他们只能坐以待毙,这场国战,最终会输!”王谢急道,他还想做最后一次尝试。

  听到叛国二字,陈屈原的眼眸里闪过了不一样的光,碗里的酒突然也不香了,整个眸子清亮了起来,他猛地站起身来,抓住王谢的衣领,将他提了起来,吼道:“我是兵,南唐的兵,我不会叛我的国,我只会听令行事!这是我的原则!”

  “你听谁的令?”王谢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子,被陈屈原提着衣领,依旧要反驳:“是他陈国公的令,还是南唐金陵朝廷的令?”

  陈屈原是陈国公的家臣,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若是当年没有陈国公的出手相助,怕是陈屈原会死在刽子手的刀下,因为他杀了人,以命抵命,这是他该做的。

  可陈屈原还是兵,是南唐的兵,他的原则,听令行事,他是一个合格的兵。

  …………

  武夷山大营。

  二皇子李从固的驻地。

  南唐五万兵力现已经在武夷山脚下驻扎一月有余,这一个多月内,五万大军一直在武夷山脚下,未能前进一步。

  二皇子李从固现如今脱了厚重的甲胄,只带了几个亲随,在军营附近的一条溪流中,下河赤脚捉着鱼,这一个月来,是李从固最开心的时光,连他手底下的亲随都看的出来,自家王爷这一个月的笑容比前几十年加起来的都多。

  “封禄,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开心吗?”李从固只穿了一件单衫,四十出头的年纪,现如今像个小孩子一样,手里捉了一条鱼,高高地举起,问着身边的亲随。

  封禄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土生土长的建州人,打小就跟在了李从固身边,做个亲随,封禄还在弯腰摸着河里的鱼,一上午了,他还一条鱼都没摸着,倒是叫螃蟹的钳子夹了几下,疼的直呲牙咧嘴。

  封禄抬起头,看着自家王爷的笑容,摇了摇头,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现如今大军被困武夷山前,一动不动,王爷还能笑得出来?

  李从固将抓住的肥鱼小心翼翼地放进鱼篓子,叉腰说道:“因为在这里,终于不用看姓陈的脸色了!”

  是的,对于李从固来说,陈兵建州,就是朝廷对于东南大族陈国公的压制,李从固在建州掌兵马,和当地的陈国公形成对峙局面,这些年来,明枪暗箭,不知道较量了多少回,好几次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也因为这,李从固身边的亲随才有封禄这么年轻的,因为年长一些的,都被陈国公以各种手段害死了,李从固身边的只剩下年轻的了。

  “那我们更应该,马上出兵武夷,直捣长乐,等我们灭了闽国,那陈国公就不敢再嚣张了!”封禄挠头说道,在他的见识里,只有自身力量强大了,才能使自己不受旁人欺负。

  李从固听罢,摇了摇头,淡然道:“哎,不需要这么急,我自由我的计划,天机未到!”

  说话间,便有一全身甲胄的亲随骑马自大营方向赶来,告知了李从固一些事情,李从固听罢,立马大手一挥,吩咐道:“给后方建州传信,就说我先锋军入武夷山三十里,遭遇闵军埋伏,已去兵力六成,要建州方面增援!”

  那穿甲胄的亲随得令,赶忙回营飞鸽传书了,毕竟这可是重大事情。

  余下的亲随和李从固还是没有要动的意思,如今天还尚早,能摸不少大鱼呢!

  “王爷,为何这样?”封禄年纪轻轻,也是不怕得罪自家王爷,开口问道。

  在他一个亲随眼里看来,王爷这般做,那就是谎报军情,要吃官司的!会杀头的。

  李从固只是笑了笑,指挥着众人继续摸鱼,解释道:“这些年,本王在建州经营,手底下能掌握兵力不足十万,而陈国公一族手里却掌数十万的兵力,我们难以与之对抗,而这次出征,那只老狐狸又叫我为先锋,他却在后方保留实力,我不这样做,怎能削弱老狐狸的实力?”

  “可军中自有他们的探子,恐难瞒过!”

  “不急,明日我们便率众进山,躲起来,任何人都不得出山,违者,当奸细一刀杀了,看谁还敢报信!”李从固摆摆手,自由办法应对。

  这时候,封禄突然明白了这一个月来,王爷为何叫广积粮,隔三差五地就去打猎,摸鱼,存储起来,原来是为了进山做准备。

  李从固倒是不担心在这河里摸鱼的数十位亲随透露消息,因为陈国公的手还伸不到这里来,这数十位亲随皆着李从固亲手挑选的,从小养到大,他们皆是父母双亡,早与外界亲戚断绝了关系,吃住一应都在李从固的府上,吃喝不愁,倒有点无欲无求的样子了。

  ……

  五月初的时候,南唐出使吴越的使团已经行至吴越境内,吴越是水乡之国,多水道,所以使团弃了笨重的马车,换乘了一座大船。

  大船还是楚王李从善第一次乘坐,在金陵,李从善也坐过船,只是那时候,多是停靠在秦淮河上,姑娘的花船居多,像这样载人载物的大船,李从善是没有坐过的。

  这船较那些姑娘的花船,不知道大了多少倍,只气派实用,却没姑娘的花船精致,有格调。

  李从善今日穿了一身便服,站在船头,感受着江上迎面吹过来的风,有些许腥味,不是很好闻,远处不时有大鱼越过水面,出来换气,李从善将双臂搭在船舷上,微微翘起嘴角看着。

  “殿下好兴致,怎样,我吴越境内风景尚佳,有时间,我可以带着殿下好好转转!”

  耳边传来聒噪的话语,李从善收起了笑容,一脸严肃地看着从船舱里走出来的翩翩公子,翩翩公子到了近处,瞧着四周的景,也不知是归国心切的缘故,还是别的,哈哈大笑几声后,才倚着栏杆,说道:“殿下还没娶妻吧!正好,我吴越地多美人,殿下此行,若是看上了哪家姑娘,尽管与我说,我会满足殿下的!”

  李从善实在不敢相信,站在自己身边同自己说话的,还是那个在金陵,得女子钦慕,高中探花郎的金陵才子,钱元瓘。

  钱元瓘也在这条船上,他是在这条船上,他应该在这条船上。

  作为吴越质子,钱元瓘在南唐金陵生活了七八年,借着这次机会,吴越才把这位吴越太子要了回去,也怪不得钱元瓘会如此高兴,一路上脸上不见愁容。

  背着手,赋诗一首,钱元瓘心情极佳,这是数十年来,最高兴的一段时日了,不为别的,因为终于踏额故土,自己马上就可以做回吴越太子,再也不去装模作样的去当什么金陵才子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