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十七章 燕王府要姓姜

第十七章 燕王府要姓姜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184更新时间 : 2021-02-14 11:23:00
如果说,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情值得陈逸之关注的,那便是关于苏无用的了。

  早年间,有传闻,说是这二人同是翰林院编撰,抬头不见低头见,二人年轻时候,脾气都不太好,都倔,处事久了,难免发生些什么矛盾,二人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日日争吵,成了仇人。

  到后来,陈逸之靠着妻子家里的关系,步步高升,想要提拔一下自己的老冤家,可苏无用却骂道:你个小娘养的,竟然靠着这种手段高升,我苏某不屑与你这泼皮为伍!

  再后来,苏无用凭借着恢复长安典籍,三年六个月的长安长街讲学,一跃成为大儒,压了陈逸之一头,于是这二人就更不怎么来往了。

  居高位已经十余年之久,陈逸之早已经厌倦,日日无事,便喝喝茶,混混日子,果真如苏无用说的那般,大官都是不做事的。

  无趣的生活总得找些事情来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做,于是,陈逸之把准头重新瞄上了当年的老冤家苏无用。

  只是这些年一直没有什么机会罢了,直到舞弊事发,原想着嘲笑苏无用一番,国子监祭酒,竟然被人算计了?

  但到头来,嘲笑的话一字也没说,还亲力亲为地:为他摆脱身上舞弊之嫌疑。

  舞弊事罢,那老头似乎变了,变得不像个大儒,市侩了一些,一日街上偶遇,老头竟然指着自己的鼻子骂道:你一个个有胳膊有腿的,还需乘轿子吗?

  自己当即便下轿,和那老头比试了一番,从菜市场东街一直走到户部衙署,又从户部衙署一直到了安德门。

  谁也不服谁,两个老家伙就这么靠双脚走着,那几天,将金陵转了个遍,一时间竟也有意思的很,比做官有意思多了。

  只是这几个月来,那姓苏的老头似乎不见了,听说收了一个憨傻儿做关门弟子,闭门造册了,一时间无人相伴,甚是无趣。

  今日偶然从李从嘉口中的得知苏无用说了一袭话,便来了兴趣,想要反驳几句。

  陈逸之说自己可不是什么酒囊饭袋,但片刻之后,这位老大人咂了咂嘴巴,面露为难,这些年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自己了。

  每日到衙署喝喝茶,到了饭点,溜得比谁都快,时不时还要下馆子去胡吃海喝一顿,不是酒囊饭袋是什么?

  “殿下,大人,该进去了!”一旁的小内官吴起提醒道。

  …………

  二人进得殿内,引起内阁中书的几位老大人抬头看去,心里却都在奇怪:这两个人什么时候在一起了?

  许久不见的李景遂白了许多头发,正坐在首位之上,仔细地瞧着手里的奏折,时不时的还要拿朱笔在上边写些什么东西。

  良久,才抬头看着殿内已经站着的二人,当看到李从嘉时,李景遂微微有些吃惊,挠头问道:“你怎么来了?”

  “臣来禀报八皇子”

  “我怎么”

  二人一起说话,都说了半截,互相看了一眼后,停下了嘴,二人都以为李景遂是在问自己呢。

  “尚书大人先请吧?”李从嘉欠身摊手道。

  陈逸之自然也不需做作,拱手淡然道:“臣来禀报八皇子成人加冠一事,诸项事宜已经安排妥当,殿下与诸位大人辰时,便可移步承天殿观礼!”

  “尚书大人辛苦了!”李景遂不咸不淡地回应了一句。

  在李景遂眼里看来,今日的八皇子冠礼是件很小的事情,至少如今对闵的战事更值得李景遂关心些,按例,陈逸之来报,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但方才李景遂的那一句:你怎么来了?

  很显然是对李从嘉说的,因为至少在我们这位燕王殿下的认识中,李从嘉可是很少参加这等无聊的事情的,更何况八皇子与李从嘉并没有什么交集,所以才问了一句。

  “吴王殿下今日到此,有何贵干?”李景遂放下手中朱笔,将其搁置在笔架上,问道。

  “来参加八皇子冠礼,凑凑热闹,怎的?我不能来吗?”

  李从嘉这句话将李景遂噎的不知该接什么为好,按例,李从嘉即为八皇子的皇兄,哥哥来参加弟弟的加冠一事,情理之中,更何况,今日朝中仅有的两个公主都破例进宫了,只为参加这位皇室最小的弟弟的冠礼。

  来参加冠礼,倒是个不错的由头,李景遂也不想点破今日李从嘉进宫的真实目的,便随意摆了摆手,吩咐道:“既是来参加冠礼的,你为何到此处?是有什么事情吗?”

  “燕王妃昨日来我家中,托我一事,要说与燕王听!”李从嘉一本正经地说道。

  姜姨娘昨日晚些的时候,确实到过十七巷,谈论中得知,李从嘉会进宫,便托李从嘉给李景遂带句话,至于什么话,旁人不得而知了。

  突然,李景遂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咳嗽了两声,起身下阶,快走几步来到李从嘉面前,拉着李从嘉便入了偏殿。

  在场的几位老大人纷纷相视一笑,看来这燕王殿下惧内,这么些年过去了,依旧未曾改变。

  ……

  入了偏殿,李景遂的面色才正常一些,长叹了几声后,抬头看着这殿顶,有些忧愁难办。

  “姨娘要我对你说:他李景遂若是再不回家瞧瞧,这燕王府以后便姓姜了!”

  燕王府姓姜?

  这要是传出去,非得是天底下第一笑话不成,可若姜菀青真的这么做了,好像也并无道理?毕竟燕王惧内的名号可是在各地都有传闻。

  失了魂一样,李景遂听完这话,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现在得空想想,自己似乎也好久没回家了,大概有那么十来天?

  李景遂不是很敢肯定,但没有疑问的是,自己确实是许久没有踏足燕王府了,这些日忙碌起来,吃住都在宫里,哪还有多余的时间耗费在回府路上?耗费在和家里的那只母老虎过日子上?

  李景遂也不想这样的,可是没有办法,手上的事情实在太多,实在是脱不开身来,吃住在宫里是最节约时间的选择了,可就这,自己还是每日睡得晚,起的早,得空才能吃些东西填饱肚子,当然,去暖阁和老皇帝聊天除外。

  “本王该怎么办?”有些自言自语,李景遂瘫在椅子上,目光一直不曾离开殿顶,虽然殿顶没有什么好看的。

  李从嘉撇撇嘴巴,找了张椅子也坐了下来,淡淡地说道:“我觉得燕王府姓姜挺好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看热闹不嫌事大,说的就是如今的李从嘉了。

  “哦,对了,本王府里的事情先不论,你到底进宫干嘛来了?”李景遂坐直身子,看着李从嘉认真地问道,他可不会认为李从嘉真是为了凑热闹来了。

  “我听闻,冠礼之后,太极殿要商议要事,听说是选派一位在京皇子出使吴越,本王排行老六,有义务参加这事!”李从嘉唇角微翘,坦然说道。

  在李景遂面前,李从嘉也不需藏着掖着,毕竟这事和自己有些关系。

  “看来你真的去过安国公府?”

  “城里那么多双眼睛,燕王殿下大可不必如此的,说说吧,内阁那几个老家伙更中意谁出使吴越?”李从嘉笑道。

  李景遂面目忽的凝重起来,看来李从嘉真如自己那皇兄说的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也势必要参加冠礼之后的商议了。

  其实,出使吴越之事,朝廷根本没有下旨到十七巷知会李从嘉,李从嘉知道这事,也是通过安国公府知道的,所以今日进宫,为了完成约定,并且事后,拿到自己想要的。

  其实早些日子,李景遂和李璟讨论过此事,只是那时候唯一没有猜出的就是,安国公府到底允了什么条件给李从嘉?从而让李从嘉放弃杀母之仇,去助力齐王。

  “齐王!”李景遂吐了两个字。

  李从嘉知晓后,摇晃了一下脑袋,然后没再说什么,起身就离开了偏殿。

  ……

  承天殿,一切事宜早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时辰到,礼炮放,冠礼开始了。

  承天殿殿前搭筑的高台之上,安放着一两耳铜鼎,李从嘉路过之时,还问了一直跟着的吴起,问道:“这鼎是如何放上去的!”

  吴起现如今已经没有刚相处时候的惊慌了,因为吴起已经适应了这位吴王殿下问的各种问题。

  从冷华苑到太极殿的路程中,李从嘉就问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宫里的年轻嫔妃这么多?老皇帝的身子受得了吗?

  这种问题哪是他一个小小内官敢回答的,立马便给跪了下了,吓得战战兢兢的。

  再比如:那位七公主,老皇帝为什么不让她再嫁,正如花似貌的年纪,会不会耐不住寂寞,养几个面首玩玩?

  这等大逆不道,得罪人的话,吴起都不知道这位吴王殿下为什么要说过自己听?难道是要害自己?

  不过转念一想,今天也是二人第一次见面,自己在宫中品阶低,更没有得罪什么人,吴王殿下没有什么理由要害自己啊?

  “你说这鼎会不会偷工减料了?”李从嘉又问道。

  吴起这才回了回神,附身,有些为难地答道:“听说这鼎是使用器具才放上去的,那器具样子古怪,有十丈之长,但三人便可操作,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千斤重的铜鼎放置高台之上了!”

  吴起其实这也是听旁人说的,他也没亲眼见过,器具是今年才由工部发明出来的,一造出来,便急急忙忙运进了宫,用到了搬运沉重物件方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