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十三章 想当年,我意气风发之时

第十三章 想当年,我意气风发之时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216更新时间 : 2021-02-10 12:03:00
“那依景遂看,老六会答应安国公府所请吗?”李璟喝了一口鲜鱼汤,又问道,表面不露什么。

  “皇兄的的这位排行老六的儿子,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若安国公府开的报酬不足够诱惑,咱们的这位逍遥王爷可是不会答应的!”李景遂打趣道。

  李璟听罢,并未生气,毕竟这话是从李景遂嘴里说出来的,将手中盛着鱼汤的碗放下,李璟掩面,想了一会后,又问道:“朕思前想后,觉得安国公府拿不出老六心动的东西,可暗侍卫报,老六离开时,手里提了三条赤尾,模样平常,没来由地轻松……想来他是应了!”

  “啊……”李景遂怪叫一声,坐直了身子,说出了一句与此事相关度并不大的一句话来:“他竟提了三条赤尾?他难道不知道赤尾乃名贵之鱼,脱水极易死亡吗?”

  李璟看着李景遂这般模样,叹了口气,也终于想明白了李景遂为何这般模样,倒是忘了,自己这胞弟还有养鱼,垂钓的爱好,瞧着旁人粗鲁对待赤尾,爱鱼之人,反应自然大了些。

  捶胸顿足,李景遂恨不得马上赶到李从嘉院子里,去瞧瞧那三条赤尾还活着不?若是活着,必然小心带回来,好生养着,若是死了,也一定会将李从嘉这暴殄天物之人,骂的狗血淋头。

  不过正事还是要做了,愤愤地长出一口气口,李景遂又恢复到了平常模样,甚至脱鞋上榻,盘起了自己的双腿,“老六这人,是个重情之人,想来是他因母亲的缘故,才应了安国公府所请!”

  李璟听罢,一直紧缩的眉头瞬间一扬,整个身子也为之一顿,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你是说,安国公府手里捏有当年那件事情的真相?”

  “倒不是真相,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当年就没查出什么来,更何况十几年之后的现在呢?大概是留有当年的一些线索,人证之类的!”说完,李景遂便重新扒拉起了碗里的米饭,毕竟一会结束用膳之后,还要去太极殿看一宿的奏折呢,不吃饱可不行。

  “没结果的,他查不出什么的……陈氏当年很谨慎,不会留下什么把柄握在别人手里的,更不会留下什么把柄在皇后手里!”李璟肯定道。

  当年发生的一桩命案,李璟没太多关注,毕竟死的只是一个比宫女位次高一点点的人罢了,若不是旁人提醒,李璟根本想不起来死的那个人还留了子嗣,也正是因为这个子嗣,李璟才叫暗侍卫去查的。

  皇后宫中死了一人,死的很蹊跷,没有人证,什么线索也没留下,这是当年暗侍卫最终得出的结果,那死的人也不是什么重要嫔妃,于是,就对外宣称是病死的,草草的拉到城外就给埋了。

  当天晚上,暗侍卫几次想要说话,但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李璟察觉到不对劲,就问了,暗侍卫跪下说:有人瞧见了陈妃在此之前,入了正阳宫偏殿中,按照惯例,今日,陈妃应该在正殿陪着皇后说话才对。

  到这,李璟就明白了,也只自己明白罢了,他叫暗侍卫保守秘密,按照病死的由头就行了,死的只不过是个不重要的人罢了。

  陈妃,是陈国公的独生女,那个时候,李璟刚上位,东南几州还很不稳定,李璟需要陈国公稳住东南局势,于是,应该贵为一宫之妃的陈氏,李璟并不想追究。

  李璟虽然只吐露了陈氏两个字,但吃饭的李景遂却敏锐觉察到了什么,只是他什么也没说,默默低头吃着饭。

  ……

  ……

  晚些时候,初来乍到的齐王妃阿娣第一次在这个院子里用膳,不过,现在叫吃饭更贴切些,因为上桌的人实在是有些多。

  李从嘉,梳着单马尾的李双双,早些见过的方九儿和她的儿子李念,以及一身甲胄的李从岱,从隔壁院子闻见味赶来的苏大儒,和一个看起来有些憨傻的大个子,最后,众人快吃好的时候,一个小厮模样打扮地年轻人也走了进来。

  桌上,带上自己足有九人,棚子底下那小桌子自然是不够了,又从前院库房里搬出一张桌子,外加几张矮凳,才堪堪坐得下。

  阿娣从未与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吃过饭的,未出嫁时,和爹爹二人,嫁入王府时,也是二人,最多的时候,是到安国公府赴宴的时候,但那时,也不过五六人罢了,哪像现在,自己只能坐在一个桌角处,对着一盘青菜发着呆。

  “聪明人,可不能不吃饭呀?要不然你家王爷见了,还以为我克扣你伙食,虐待你呢?”李从嘉挨着阿娣坐着,瞧见她不动筷,打趣道。

  “聪明人?王爷?这位姑娘到底是谁啊?”苏大儒不解,现如今,一手拽着一张饼,一手那筷夹着菜,正往嘴里送着。

  “是王妃娘娘,齐王府的!”小丫头李双双闲来插话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李双双不明白少爷为什么要叫齐王妃为聪明人?这么一个不太好听的称呼来。

  “齐王妃?”

  “嘶~”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只有苏大儒,这个见过大世面的人怪叫了一声齐王妃。

  阿娣被众人一时关注,说不出话来,有些尴尬,刚想要动筷的手,也马上缩了回去,像个受惊的小白兔一样,只剩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

  “你们做什么?平常见到本王,也不曾有过这个样子?不就一个王妃吗?难道我姨娘就不是王妃了?人家可是大名鼎鼎燕王妃!”

  “我娘在金陵不足为奇,只是这位传说中的齐王妃,轻易不露面,今日得见,甚是惊奇!”身穿甲胄,刚下职回家的李从岱叹道。

  阿娣其实猜得到说话的这位男子就是,近日金陵传的沸沸扬扬的燕王世子,只是不曾想,燕王世子竟然是这般模样,有些丑?脸上的疤长了些!吓人了些!

  “不要惊奇了,吃饭,吃饭!”李从嘉朝桌上压了压手,拿起一块热气腾腾地饼递给了身旁的阿娣,说道:“你再不吃,可就没有了,近些日子,李双双做饭不是多,就是少,老是把握不住量!”

  李双双听的这话,十分不满,可在外人面前,自家少爷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就使劲地掰扯着手里的饼,一块一块地撕下来丢进碗里,恶狠狠地盯着李从嘉。

  阿娣接过饼,看了李双双一眼,也不知这个丫头为何如此生气?只觉得这院子的人都好生奇怪,可又不知道说什么为好。

  “叔叔,我要吃那个?”李念指着李从嘉面前问一盘菜,说道,打破僵局。

  “好嘞,叔叔给你夹!”李从嘉起筷,夹了几块肉到李念的碗里。

  ……

  “听说陈圆圆去长安,是你爹的主意?因为你娘吃醋了?”苏大儒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的这个燕王世子,玩笑道。

  而李从岱面对这样的玩笑话,刚来的时候,特别不适应,但又不好发作,毕竟公然挪耶的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苏无用,旁人求着大儒说话,人家都懒得理呢,自己这也该感谢天地了。

  “哪里?我娘貌如天仙,岂是那陈圆圆能比得了的!”李从岱反驳道。

  “放屁,人家陈圆圆乃是这秦淮河畔第一美人,若不是你娘,人家能去长安吗?”

  “不是我说,老先生您都一大把年纪了,又不太出门,见过陈圆圆长什么样子吗?”

  “嘿,你个臭小子,看不起谁,早几年的时候,那陈圆圆可是亲自来拜访过老夫,只不过那时,老夫清高,没理罢了!”

  “这,我可以作证!”苏堪站起身来,为自家老先生作证。

  话说那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那个时候,陈圆圆刚有名声,还不似这几年,如日中天,那个时候,还是四大美人争霸的时候,陈圆圆充其量能排进第二梯队,一日,有一姑娘自称云清舫的,来梧桐街十七巷拜访苏大儒,还是苏堪去开的门,只是那个时候苏大儒过于清高了一些,不屑与这些画舫风尘女子为伴,只撇了一眼后,便叫苏堪撵走了日后千金难见一面的陈圆圆。

  “一群色鬼,吃饭就吃饭,谈什么陈圆圆啊!”李双双在一旁又是一阵埋怨。

  自从一日雪夜过后,李双双就变得如今这般模样,几人见怪不怪,继续讨论着陈圆圆。

  “我听说瞎子老许不是瞎的,是装的,陈圆圆说的?”李从嘉喝了口稀饭,插了一嘴。

  众人都看向李从嘉,摇摇头,尤以苏大儒摇头的幅度最大,末了,又一句想当年的事情:“想当年,老许还是恶疾缠身的时候,是我瞧着他可怜,给他银钱,带他看病,就在城中的南山堂药坊,南山医师说了,老许这瞎子,是有机会复明的,只不过他自己不愿意罢了!”

  “先生,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事?”

  苏大儒一个眼色,甚至还起身踹苏堪一脚,骂道:“那么早的事情,你才多大?你记得什么?你给我住嘴!”

  “还不叫旁人说实话了!”李从嘉在一旁附和着。

  “老夫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走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跟我在这犟什么啊!”

  “又是这一句,您老能不能换一句新鲜的…………”

  “要你个瘸子管!”

  “嘿,我这暴脾气!”

  “路都走不好,就少说些话!”苏大儒站起身来,气势纠纠地端起碗,到灶台前,又给自己盛了碗稀饭,回来继续骂着:“要不是我老了,这金陵还轮到你撒野?想当年,我意气风发之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