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二章 春游

第二章 春游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268更新时间 : 2021-02-01 10:26:00
距离那夜大雪已经许久了,有无数人已经记不清楚那天夜里发生了什么,只晓得,那天夜里,秦淮河畔的某条街道,某个地方,放了一夜的烟花。

  ……

  ……

  三月初。

  江南回暖之时,草长莺飞。

  无数的消息从四面八方朝金陵涌去。

  先是江陵荆门,瘟疫蔓延一州之地,亡者十数万户,百里之地,不见人烟,恶狗嗅着空气中弥漫的腐烂味道,紧紧地盯着树杈之上,正在梳理羽毛的黑色乌鸦。

  一月初,南唐方面就封锁了任何一条前往江陵的路线,不管官道也好,小路也罢,都有官兵把守,往来者都一律劝回,胡搅蛮缠者多做了刀下亡魂。

  也因此,瘟疫并未给南唐带来太大损失,只是有几个临近的村庄遭了秧,绝了户。

  江陵荆门作为新宋入蜀的通道,因为瘟疫的缘故,新宋大军不得通行,后蜀边陲之地受流落贵族挑拨,纷纷起义,高举打退侵略者的旗号,一时间竟也夺回三州之地,和驻守蜀都的新宋将领汪文斌形成了对峙局面。

  江陵瘟疫难以控制的同时,西南小国闵国,皇帝垂危,王氏兄弟内斗的厉害,短短三个月,竟然演变成了兵甲相向,一时间波及建州边防之地。

  驻守建州的南唐二皇子李从固,上书谏言,道,闵出兵侵我边民,我军再三退让,然闵进我国土半里。

  一言即出,朝中群情激奋,南唐方面当即下令,命二皇子李从固带兵十五万,巩固边防,遇抵抗者,格杀勿论。

  二月初,李从固带兵进入闵国疆土,进深百里,直逼闽国国都,长乐。

  …………

  阳春三月,最是一年好光景,河堤长绿,燕子低悬,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金陵要比长安更好些,或许是地理位置更靠南边的缘故,金陵的三月也要比长安的三月更暖和,更有生机一些。

  趁着天气暖和,李从嘉一家告别那个十七巷的小院,雇了几架马车,出城游玩踏青去。

  邀了谢绣娘,带着李从岱一家,在城外河堤旁,铺了席子,众人有坐在席子上,有半躺着的,有正坐着的,还有胡乱跑着的,都在享受着这短短的春日。

  西北,东南的乱局,并没有影响到这几人游玩的心情,也并未影响到其他公子小姐们的游玩心情,毕竟,那些地方,那些事情,距离金陵太远,也距离他们很远。

  李从嘉的病早就好了,早在二月初时就好了,可碍于老皇帝的那道圣旨,没能出城去瞧金陵雪景,有些遗憾,但赶上金陵春景,倒也没辜负这般年月。

  在那间小小的院子里憋了一个冬日,众人都说着趁着今日出来游玩,定要玩个尽兴,可刚出来一个时辰,便都围坐在席子上,晒着太阳,是一点也不想动,唯一活泼的就是李念那个顽童了,上下跑着,追着雀儿。

  今日邀了谢绣娘,在金陵为数不多的朋友,绣娘是个大家闺秀,可到底还是和王谢在一起久了,沾染上了好玩的心性,前几日得了邀请,今日一见面便搂着李双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说要放风筝,打马球,下河捉鱼……

  可到底一样也没做成,现在只后仰着身子,闭着眼睛,懒懒地晒着太阳。

  “王谢呢?”李双双开口问道,王谢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妻奴,今日出来游玩,李双双不相信,王谢不跟来,更何况,王谢也是一个天生好玩的人。

  绣娘伸了懒腰,打了哈欠,眼睛到底还是没睁开,懒洋洋地答道:“去运粮食了,说是要做皇商!”

  “往建州运?”李从岱一个建州参将,敏锐地洞悉绣娘话里的意思,猜道。

  “似乎是的,临走前跟我说了好几回建州这个名字!”

  李从岱锁着的眉这才缓缓舒展,他只是不曾想,自己刚刚离营,建州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动荡,恨不得现在就马上回去,杀敌建功。

  “大哥放宽心吧!你的建州,在王谢粮草的支持下,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李从嘉拍了拍李从岱的肩膀。

  相处了这么些日,他大概也能猜到李从岱心里想要的是什么,只是迫于妻子,李念,他才迫不得已的回来。

  建州动荡,李从岱一个建州参将,必定是十分关心前线战局的。

  “何时走的?”李从嘉随口开口问道。

  “大概是正月中旬吧!”

  “这么早?看来这小子想当皇商想疯了!”苏大儒也在边上打趣。

  今日的苏大儒没将自己闷在屋子里,整理那些典籍,而是给自己放了一天的假,出来透透气,说起苏大儒,那就不得说熊二了,自打李从嘉把熊二借给苏大儒使唤时,苏大儒简直乐的嘴都合不拢。

  熊二这个在外人看来憨傻的汉子,在苏大儒那里简直成了宝贝,在今年正月十五的时候,还特别举办了一场拜师宴,邀了门下许多学生前来观礼,着实叫金陵一些学子们狠狠地摔了一个跟头,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大儒苏先生为什么会收一个傻子做门生?

  这件事,李从嘉也想不明白,到现在都想不明白,更想不明白的还有熊二,平日里和先生呆在一起,看看书,识识字什么的,怎么到外边,别人都指指点点的。

  不过做苏大儒的门生一点也不轻松,熊二这几个月来,体重足足掉了十几斤,但饭量是一点也没少,难道是读书太辛苦了?

  “王谢,可是想当天下首富的男人,皇商义不容辞!”李双双接话,她在意的是,王谢趁早当上皇商,再更有钱些,这样的话,每月送来的东西就更好更贵了呢!

  “算了,不说他了,我们去放风筝吧!”绣娘一个激灵,站了起来,好像有什么在激励着她,拉着李双双,就往远处的草甸子上跑去。

  方九儿和李念也跟着去了,毕竟她们几个,可是这一群人当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人,不像倚在席子上的几个臭男人,动都不想动,只知道晒太阳。

  放风筝的一伙人儿走后,席子上便只剩下阳气极重的几个男子了,几人笑了笑,开始谈论起了一些别的话题来。

  “宗室那边怎么说?”

  “李念可以,九儿不行!”

  “呵,不用猜就知道,那群老家伙,一个个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李从嘉轻呵了一声,有些不爽。

  要说这些日,最令几人关心的事情就是,宗室那边关于李念和方九儿的身份问题,三个月来,就二人的身份问题,李从岱和姜氏不知道往宗室那边跑了多少趟,软的不行,硬着来,可那些李姓宗室耆老们,个个硬着脖子,说李氏已经出了姜氏这么一个贱籍女子,绝对不允许再出一个。

  当日,李从岱气的,将宗室大门踹了一个洞,被姜氏拉住,才没动手打那些顽固的小老头们。

  “哎……人家可不是没事找事,这是常理,你们李氏皇族还要自己脸面的话,那方九儿根本可能入主燕王府……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家李双双也不能!”苏大儒在一旁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李从嘉耸了耸肩,无所谓的样子,说道:“我家李双双根本就不屑,我俩都说好了,死后就埋在十七巷院子里那颗梅花树下!”

  “呦呵,你们倒是省事了!”苏大儒一笑,抚了抚短须,笑呵呵地又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没经历过事儿,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你们现在说的这些话有多么的幼稚……人活着,不是自己在活,还有旁人再看,你们能管住别人的嘴?还埋在梅花树下?简直笑死人了!”

  “那你说,这事这么办?”

  宗室那边,态度强硬,就算自己心里过意得去,但方九儿那边的,她一个弱女子,除了李从岱和李念,就什么都没有了,死后,连埋在哪里自己都不能决定,就算不想这么远,就眼前的,她一个生过孩子的人,到头来连个名分都没有,她表面上虽然不说什么,但心里总不是个滋味,日子久了之后,夫妻之间难免生出什么间隙。

  苏大儒眼角的褶子堆起,手抚短须,思虑一番之后,开口说道:“无能为力!”

  李从嘉,李从岱一怔,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看这老头的模样,明明想了那么久,末了就来这么一句,无能为力来糊弄人。

  “或是将他们都给杀了!”苏大儒一言惊出,吓得在场的人一个冷战,平日里只会耍耍嘴皮子的苏大儒什么时候,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了。

  “你们这么瞧着我做甚?这难道不是一个办法吗?死人的嘴才是最牢靠的!”苏大儒肯定着,为自己的足智多谋感到十分满意。

  可余下众人皆是掩面叹息,杀人固然容易,可问题是要杀多少的问题,宗室那么多人,难道全部杀光吗?就算宗室不言,天下还有那么多人,你能保证他们不胡乱议论吗?

  “说的容易,那我想问,先生死后想埋在哪里呢?”

  苏大儒一摊袖,探过头来,笑嘻嘻地回答道:“你家隔壁院子里的那颗老槐树下!”

  “咦,不对,我记得先生不是曾经说过,死后定会魂归故里,落土长安的嘛?”一旁的苏堪插话,完全不顾苏大儒吃人的眼神。

  苏大儒是长安人,这点是无疑的,自唐乱时,才流落金陵。死后回归故里,是无数人的梦想,苏大儒也不例外,更何况,苏大儒在外有名声,就算死后葬在长安,那新宋也是趋之若鹜,大操大办,先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身后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