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一百章 齐王入宫

第一百章 齐王入宫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477更新时间 : 2021-01-25 11:27:00
其实不用深究为什么,是十一月二十三日要去摄山看红叶,或许是早就定好了这个日子,也或许是这一日正好有空闲时间,有深意?有何深意?王谢不想去猜,到时去瞧瞧不就清楚了,何必今日如此纠结这个问题呢?

  …………

  十一月初一,两人酩酊大醉,先是苏老先生,后来便是王谢,作为三个男子中唯一没有醉的人物,李从嘉倒还清醒,只是瞧上去脸颊有些醺醉,站不稳罢了。

  最后,也不知道几人是怎么回到梧桐街十七巷的,大概是江山驾车送回来了吧!

  …………

  金陵皇帝寝宫。

  今日齐王李从恪照常前来问安,顺便看看皇帝的身子好些了没有,自那场刑部大堂之内的惊吓过后,李璟便病了,宫中太医们也说不清楚皇帝的症状。

  总之像是得了一场心悸之怔,惊吓过度所致,怕是以后心里都会留下阴影,时不时就会想起一些害怕的事情来,严重的话,就会昏倒过去,再不济也要拿安神的药给压着。

  像往常一样走在路上,暖阁廊道之上,他遇见了御膳房前来送膳的小黄门,李从恪摆着齐王架子,随意问了几句后,便背着手,准备去见李璟了。

  既是今日传了膳,想必是父皇的病情好了一些,李从恪这样想着,这来来回回小半个月的奔波,请安,总是被内官林华挡在门外,说是皇帝需要静养,不得擅自打扰。

  李从恪没有办法,只好每日在暖阁殿外的石阶上跪上一个时辰,用来表表自己的孝心,这番举措自然传到金陵朝堂各位大人的耳朵里,起事者便打着齐王恭敬良顺,顺应天德的名号,上书至中书内阁,要求早立东宫储位,以安国本。

  齐王自然笑而不语,不就每日跪上一个时辰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往费尽心思,巴结朝臣,成效却是甚微,这下倒好,虽说只是装装样子,朝臣们这会儿,反倒是睁开眼睛说话了。

  若立东宫,齐王自当是首位,原太子已经被流徙西南,贬为庶人,皇位自然与他无缘了,二皇子常年戍边,手握重兵,可东南有陈国公一族在和稀泥,二皇子想要回来,没个一年半载的功夫,是脱不开身的,再有的就是齐王的两个弟弟,六皇子吴王和尚未封王的八皇子李从善。

  要说这两位,也都是金陵响当当的人物,吴王自长安回来,有功于南唐,可照这几个月看来,皇帝甚是不喜吴王,要不然也不会连个明旨都没有颁发,八皇子李从善虽说甚得皇帝喜爱,可总得来说,也是个纨绔子弟,整日里没个正形,也是难当东宫大任。

  于是,近日京中,齐王李从恪的呼声最高,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便是,十月二十三日,皇帝亲口对李景达说,要好好辅佐齐王,这句话透露的消息已经够了,连皇帝都属意齐王入主东宫,怕是没人再和齐王争了。

  聪明人,一个聪明的齐王自然能看得见金陵的风向,这不,摆摆孝子的模样,自有朝臣替他说话。

  正殿门口,林华躬着身子守着,苍老的面容上有着几分狡黠,这是齐王给出的评价,像往常一样,齐王上前问道:“父皇今日病情怎么样了?”

  “齐王今儿来的时候,想必是瞧见了御膳房的人了吧!怎的明知故问呢?”林华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即使是面对齐王,林华依旧没有应有的尊重。

  齐王暗自地咽了口气,心中却是将这个老太监早已经骂了百八十遍了,不过面上依旧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应道:“既是能传膳了,今日本王总能见着父皇了吧!”

  “自然!”林华抬眸应道,不过身子却是没让半分。

  齐王咂了咂嘴巴,不屑于与这个老太监纠缠,便想着绕过林华,径直进宫去见李璟,没想着,刚踏出半步,就被林华伸手拦住,听到:“陛下正在与大人们议事,请殿下稍待!”

  齐王听罢,不禁皱了皱眉,这怎么身子才好些,就与人议事?什么人呢?齐王一时想不出来,又问了一嘴:“哪位大人啊?”

  “恕老奴不便透露!”林华抿嘴应道,再然后,便恪尽职守地守着自己的门,即使是齐王,也不能在他眼皮子底下踏进殿内半步。

  齐王李从恪听到这般回答,自是有苦说不出,但瞧着面前这个令人有些恶心的老太监,李从恪是半句话也不想和他说了。心中自有打算,反正不管殿内是哪位大人,总得从这个正门出来,到时出来,一眼就能认出,何必急于一时呢!

  打定主意后,齐王便稍稍退了几步,来到阶下,静静地等着,时不时瞧两眼门口的林华,但总是面上不曾表露什么,但心里却是早就将这个老太监给千刀万剐了一遍,方才解恨。

 要说这林华,可真够可怜的,半截都快入土的人了,临了还要被未来东宫储君所记恨,

 虽说被齐王记恨,但林华却是不怕,与李璟是同一时代的人物,自然不会惧怕李璟的儿子,虽说只是李璟身边的一个宦官,齐王上位之后,一句话的事情,就可以新账旧账一起算。但过了半百年纪的林华,又身有残缺,如今活着,或许只是为了多伺候李璟几年,待李璟殡天,林华也不会多留一日,待那时,不等上位者齐王发话,林华会自己提前走的。

  林华最大的靠山便是李璟,如今李璟尚在,身为李璟的儿子,齐王现在奈何不了林华半分,林华既有能力这些日子将齐王挡在殿外,这份心境,这份胆魄,并不惧怕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齐王也没有傻到现在就跟林华撕破脸皮,若是真的有这一天,那也肯定是李璟不在之后了,在这之前,身为李璟宠臣的林华,甚至要比齐王更值得李璟信赖几分,别说齐王这个还没到手的东宫储位,林华若想,稍稍使点手段,吹吹耳旁风,怕是齐王这个亲王名号也要被夺取,落得原太子一样的下场。

  有人说,宦官专权,自古有据可循,为了防止宦官专权,各朝各代都会想尽办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可依旧有漏网之鱼,早年间也有言官上书,驳斥大内官林华权力太盛,这话还没传到林华耳朵时,李璟便将这些言官一一发配海上,终生不得踏上陆地。

  林华于李璟而言,似乎并不像一个仆人那么简单,在熟识的人眼中,二人更像是多年好友,只是碍于身份差别,不得不装装样子。

  自古帝王多薄情,皇帝李璟也逃不过这般的评价,虽是近些年温厚十分,但早年间手上沾的血太多,刻薄无情的记号依旧印在这位帝王身上,现在算算,从小陪着李璟长大的也只剩林华一人了。

  这时,就要有人反驳,说,那燕王算什么?

  燕王确实不算什么,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兄弟二人隔着将近二十年的光景,李璟孩童时分,燕王可没陪在身边,但林华在,林华一直在。

  那个一直守在李璟身边的人,也只有林华一人而已。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齐王瞧见殿中缓步走出来一人,或许是齐王身在阶下庇荫之处的缘故,那从殿里走出来的大臣并未瞧见齐王,只是出门时,稍稍向林华示意后,便蜷着手离开了暖阁。

  齐王瞧着这道身影,一直待他消失在了尽头,才回了回神,其实,齐王是认得此人的,主理舞弊一案之时,打交道最多的便是此人了,名叫吴有道的。

  他来做什么?

  舞弊一案不是早就结束定案了吗?

  难道是来送结案文书的?

  想不通,也搞不明白,李从恪干脆甩甩手,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便要进殿去请安了,这一次,殿门口的林华没有再拦,反而是跟在李从恪身后,二人一起去见李璟了。

  李璟此时正倚在塌上,喝着碗里的羹汤,面色瞧上去有些不好,十分没有精神的样子,瞧见二人来了,李璟稍稍倚了倚身子,拿手帕擦了擦嘴巴,朝李从恪招了招手:“恪儿,朕听闻这些日子,你每日跪在殿外请安,真是辛苦你了!”

  也不知道是真的感觉自己的这个儿子有些辛苦,心中有所慰藉,还是因为被李从恪的孝心所打动,李璟说这话时,表现出少有的慈祥。

  “儿臣不辛苦,只愿父皇早日康复……今日得见父皇,是儿臣之福,日日请安,是儿臣应当做的……”

  客套话还是要说一些的,尤其是在皇家,李璟明白,李从恪也明白,可二人都不能避免,总要装装样子,好让后世史书留下个父慈子孝的名声。

  “这次,差事办的不错,该赏……方才出去的吴有道说你勤德俭良,遇事冷静,是个做实事的人才,朕也这样以为……在京中的,朕的几位皇子,也只有你能靠的住了,你可要为他们树立个榜样,不能懈怠啊!”

  虽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李从恪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差事自然是办砸了,要不然李璟也不会亲自到刑部,还惹了一场大病来。

  可父皇却说差事办的好,这大概是指后续的善后工作了,这多是吴有道的功劳,看来,得找时间好好拜会一下这位刑部侍郎了。

  只是这最后一句,为在京的皇子树立个榜样,李从恪便大概晓得什么意思了,在京的无非是老六和老八,两个惹是生非的主,要教教他们吗?

  李从恪缓缓地摇了摇头,一时抿紧了嘴唇,不知该做什么决定,就这样,李从恪低眸沉思了许久,依旧没有回答李璟的话,虽是在想事情,但在李璟面前,这份沉思更显得李从恪有些深沉,让人看不透。

  假意咳了几声,李璟打破这种沉思,李从恪再怎么陷入深思也该醒过来了,只是拱了拱手,道:“父皇说的是,儿臣定不负父皇嘱托!”

  “嗯……这就好,这就好!”李璟也没什么好说的,干脆换了个话题:“这眼瞅着就快到你母后的生辰了,今年,你母后的生辰就由你操办吧!这桩事,你先拿来练练手,办好之后,自有重赏!”

  “臣遵旨!”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