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六十六章 算来一梦浮生

第六十六章 算来一梦浮生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922更新时间 : 2021-01-04 11:16:00
日暮时分,谢绣娘扶着醉醺醺的王谢回了家,也不远,中间只隔了几间铺子,再瞧着门口有两颗招财树的门户,便是王谢两家的府邸,两家都住在金陵寸金寸土的地段。

  晚间,李从嘉的院子里掌了灯,姜氏怕李双双一个人忙不过来,便也留宿在了院子里,打发身边的侍女先行回府,告知王爷一声。

  煮了稀粥,几人随意喝了一些,又拿着饼在啃着,姜氏虽为王妃,可也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拿了半张饼,坐在席子上,专心地啃着。

  李双双又在熬药,晚上还需再给李从嘉喂上一回,一说到喂药,姜氏就来了兴趣,打趣笑道:“双儿,打算怎么给你家少爷喂药啊?”

  李双双鼓着腮帮子,知道姨娘姜氏在开玩笑,歪头说道“自然是用寻常的方法,王爷有时生病,姨娘这样喂过吗?”

  “自然……没有!”姜氏顿了顿,说道。

  “那姨娘羡慕双儿吗?”李双双咧嘴笑着,甩着头上辫子,有些不怀好意地问着。

  “你这妮子,真是不害臊!”姜氏指着李双双,撇撇嘴,真是不曾想到李双双竟然拿这事来挪揶自己。

  “姨娘,你和王爷是怎么认识的呀?你再给我说说呗?”李双双对燕王和姜氏相识相恋的经过十分感兴趣,又问着。

  “先前不都已经说过吗?就那么点儿事,有什么好说的!”对于姜氏来说,他和李景遂的故事就是那么普通,没有传言中的那般惊天动地,也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不记得了,我想再听一遍!”

  这实在不算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借口,可在姨娘面前,这借口更像是撒娇,是一种可怜兮兮的乞求。

  “好,让先我喝口水!”姜氏端起身侧的瓷碗,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抚了抚胸脯,顺了口气,说道:“我与他初见时,李景遂还是金陵最有名的纨绔子弟,我与姐姐在背后不知说了多少他的坏话,姐姐善琵琶,又唱的一首好曲,李景遂时常来听,给了许多赏钱。第二次见面,他私底下就对我姐姐说,要娶我回家,姐姐听了,拿棍子把他打了出去,骂他是一个浪荡子。李景遂挨了一顿打,反而来的更勤了,每日嚷嚷着要娶我回家,姐姐不答应,我自然也不答应,只当他是一个浪荡子在耍无赖,最后,姐姐嫁给了李景遂的哥哥,而我也嫁给了李景遂,再然后,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姨娘可是把最精彩的地方给省去了呢?”李双双熬药插嘴道。

  “哪里有什么精彩的!”姜氏摆摆手,对于过往,没有谁比她这个当事人更清楚的了,过去经历总是值得记忆的,也值得怀念的,可要用言语说出口来,无论怎么描述,那味道总是少了许多。

  “我可是听说,燕王殿下当时为了求取姨娘,可是用了数十里红妆,整个秦淮河畔都挂满了红绸,金陵城为此震动,御史台的谏官们纷纷上书参燕王铺张浪费,竟然自降位次去求取一个画舫姑娘,实在有辱皇家门楣,燕王知道了,一个人去了御史台,将那些谏官们一一打掉了门牙,并叫嚣着,本王的女人,只有本王能说,你们不能!”

  十里红妆,百姓奔走相告,金陵震动,燕王打了谏官,并放言姜菀青是他燕王的女人,这一生,也只娶这么一位。桩桩大事都在那一日发生,多少女子为此死了心,又有许多女子要去看看姜菀青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竟能让燕王为此倾覆。

  那场盛大的娶亲规模,直到现在都没能有人能够超越,一是没有谁能有燕王那般强横,竟敢公然殴打谏官,这二来便是没有燕王那般只中意一人,这个世上,男子大都左拥右抱,一个尊贵的王爷,一生只娶一个女子为妻,这份勇气,不是谁都有的。

  姜氏拿饼,眸中有光,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大概是想起了那日出嫁时的样子,全天下最幸福的女子,姜菀青。

  李双双在一旁看着,看着姨娘傻笑着,也没打扰,只是相比自己在长安的婚成,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李双双并无心中不悦,只是有些羡慕,得此一人,终其一生。

        姜菀青有李景遂,而她李双双也有李从嘉,所以并无不悦,反而心中喜悦,因为有一个人在身边。

  熊大熊二排排坐,看着这两个女子一样傻笑着,他们坐在门槛上,撑着脑袋,看着两个像傻子一样的人,他们不是很懂,也不想去懂,女子的幸福,和男子的还是不一样。

  直到屋中的张小山又闹着,发着酒疯,姜氏和李双双才回过神来,相互看了一眼,一笑而过。

  姜氏起身,前去照顾张小山,而李双双继续熬着药,时不时掀开药罐子的盖子看看。

  …………

  江南贡院,晚些时候又锁了院,待那些学子全部出去后,贡院又重新上了锁,不叫任何人出去,收缴了卷子,几位主考官只有两日两夜的时间,评完整整三千多份考生的卷子。

  礼部尚书陈逸之,侍郎王久执,国子监祭酒苏无用,国子监执礼修恺文,在野大儒林道高,这次评卷子的只有这五人,要想在两天时间内评完三千份卷子,每人得分六百多份,更何况,这还少了一人,大儒苏老先生一直未曾现身,贡院这几日与外边消息又不相通,苏老先因何事没来,他们也不知晓。所以说这次评卷子也只有四人,而且四人也不单单只看分给自己的卷子,每人擅长领域不同,就像礼部尚书郭逸之擅长诗词,他主要负责评比三千多份诗词,执礼修恺文擅长文章,其他的各有所长,每人都要把全部卷子看一遍。

  三千多份卷子被整整齐齐码在一间屋子内,几人进去后,简直头大,可又不得不开始马上评卷,这毕竟是关乎学子们苦读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命运选择,他们可不能马虎过去。

  每个人找了张桌子,开始了评卷,除了吃饭,睡觉,如厕,这两日便只在这么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度过了。

  夜里,点了蜡烛,几位老大人不久便开始打起了哈欠,可又不得不提起精神审批卷子,因为这次时间紧的缘故,就没有采取往年的誊卷制,如今,几位老大人拿在手里的,便都是考生们这几日一笔一画写上去的,几位大人又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眼睛又不太好,但凭遇见一些字迹潦草,龙飞凤舞的字体来,他们不得不凑上前去瞧,心里早已经将这类卷子打入末流,这类卷子大多是过不了关的。

  还有一些卷子,写的磨磨唧唧的,一看就是为了凑够字数,也不成,长篇堆砌大道理,将自己写的跟个圣人一样,同样入不了眼。

  四书五经,文章,诗词,尤以诗词最为难评,它不像四书五经,文章之类的,有个什么固定的模板。学子们写诗词也是全凭自己喜好,有什么写什么,看了上百首诗词,老大人陈逸之还真的没找出一篇好的来,最好的那一首只是被评了个二等甲类,一等的好词作,他至今都没找出来。

  给自己续了杯清茶,解解渴,也润了润嗓子,继续看着下一篇,一篇一篇地看着,老大人陈逸之直摇头叹息,心里想着,这一届的学子们皆是不擅长诗词呀,一个“愁”字就那么难写吗?

  直到子时过后,一旁的国子监执礼修恺文拿过来一篇他认为好的佳作,让老大人好好瞧一瞧。

  “哦,执礼不是擅长文章吗?怎么也有闲工夫看起诗词来了?”陈逸之打趣着,还是接过了修恺文推荐的那一张卷子。

  “这可不是我推荐的,是大儒林道高先生推荐的,一来先生想给个一等乙类,这二来侍郎说这人写的潦草,给了三等丁类,二人一时争执不下,就让我拿给尚书大人瞧一瞧。”

  原是有争执的一篇,本来争执也很常见,毕竟在场的几位都是各自领域顶尖的,谁也不服谁,可这诗词,他们争执不下,自然要拿给擅长词作的陈逸之来看,最后再作品评。

  陈逸之拿了卷子,第一眼,也觉得这字写的确实潦草,似是哪位学子醉酒后所作,字字龙飞凤舞,颇有一股豪洒气势。

  可这又不是什么酒宴比试,这等字迹在几位大人眼中,还是稍稍有些拉低好评的。

  这为首的一列,便是词牌名,是“乌夜啼”,陈逸之对这词牌也有些研究,本为唐教坊曲,后来才用来作词牌,又名“圣无忧”“锦堂春”等,这些其实都不打紧,再往下看,正题是“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陈逸之眯眼想了想,想了想昨夜的天气,似乎真的下了一场小雨,还刮了一阵风,可又不太敢确认,便问着其他人。:“昨夜下雨了吗?”

  “下了,很小,半个时辰便停了!”修恺文确定着。

  陈逸之得了肯定答案,又往下继续看着,不得不说,这字体确实不怎么样,使劲看,才能认清,这卷子上到底写了个什么字。

  这上篇是: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应情应景,陈逸之这样想着,昨夜大概是这名学子下雨的时候还没睡着,号房狭小的空间里,坐着不成,起来也不成,雨在下,和着风,凄风苦雨,不远处的烛火闪烁,可真谓是困苦不堪,也坐立不安。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陈逸之继续读着,当即拍案而起,口中大喊一声“好,好啊,好一个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陈逸之的惊呼,拍案声响将众人的瞌睡一扫而光,众人纷纷抬头瞧着,有些反常的礼部尚书陈逸之,不就是一首词作吗,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

  先前给了此篇一等的大儒林道高起身说话:“逸之,你也觉得这篇词作好吧!那一句可真谓是神来之笔,全篇并无一个愁字,可却是真真切切地将自己内心的愁跃然纸上,夜来风雨无端,秋声飒飒,已令人愁绝;何况烛残漏滴之时,伤感更甚。“起坐不能平”一句,写出辗转无眠之苦来。下片回忆旧事,不堪回首。人世茫茫,人生若梦,无乐可寻,无路可行,作词者辗转起坐不平。虽知浮生若梦,而无彻底觉悟。但论其词句,固能写牢愁之极致也。”

  林道高的一番话给了这一首很高的评价,将本次诗词“愁”意完全表达了出来,按理说给了一等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总有人反对。

  这时,先前给这首三等末类的侍郎王久执站了出来,拱手说道:“此篇虽然将一个愁字道出了极致,可下官依旧觉得,此篇字迹潦草不堪,作词者亦心性狂傲,对待会试且如此狂傲,然入世之后呢?”

  “无妨无妨,词作只是词作罢了,怎么也牵扯到了作词者的心性上面来了,只要将愁字写的好,那就是佳篇,此篇理应列为一等首位。”陈逸之笑呵呵地应着,拿着自己朱笔,给了此篇一等甲类的名次,到此,这首《乌夜啼》才稍稍告一段落。

  众人摇摇头,又去忙自己的了,主意不同时,便也时时争吵,有时僵持不下,只好暂且搁下,省出些时间来。

  几位大人一直忙到清晨,处理了一部分卷子,实在熬不住了,才去房间了小憩一会儿,吃盏茶,休息一会儿,再接着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