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五十八章 状元人选

第五十八章 状元人选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4686更新时间 : 2020-12-27 11:50:00
到后来,只是李从嘉一个人在屋子里说,说着一些最近金陵发生的大事,说着一些令自己感到担忧的事情,起先,外边的李景达还有回应,渐渐的,李景达的声音越来越小,只“嗯,好,嗯行……”这般应着,到最后,干脆没了声响。

  叫来李双双,才知道李景达躺在外边的椅子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李从嘉叫李双双拿了毯子给他盖上,想是累了这三日,这会儿也熬不住了。

  后来李双双又陪着李从嘉说了会儿话,李双双虽是万事依着李从嘉,可也说出了对李景达的担心,这么早就将计划全盘托出给一个外人,万一李景达有什么坏心思,那自家的人岂不是都很危险。

        但李从嘉倒是无所谓,他相信自己选人的眼光,也选择相信李景达是一个靠得住的人,叫李双双以后也将李景达看做是自家人,虽李景达是大宗正,可这么多年,他也是一个人过来的,五十多岁,头发便白了一半,可见心中苦闷。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李从嘉选择相信李景达,只是这个原因他谁也没告诉,那就是李景达和自己阿娘的关系使然。

  九月十七日,李景达和李从嘉说了话,李景达睡着了,一日过去。

  九月十八日,一大早,外边的铺子里便挤满了要吃早饭的人,中午也是,晚上更甚,叫李双双忙活着过了一日。

  九月十九日,九月二十日,情况依旧如此,每日李双双忙的不可开交。

  九月二十一日,梧桐街十六巷临街的铺子也开张了,是卖蜜饯的,李双双送去了贺礼。

  九月二十二日,梧桐街接连又新开了几间铺子,李双双照例前去送礼。

  直到九月二十五日,梧桐街的铺子全部售罄,做什么生意的都有,一时间好不热闹。

  九月二十六日,梧桐街常年未卖完的宅子一日之间全被被人买了,这条街上多了许多人,平安县衙又赶忙细细盘问,才将房契,文书一一给了,并告知,无事不要去打扰吴王一家。

  九月二十七日,有名门大家前来为吴王殿下提亲,没等着李双双出手,铺子里与老头们闲谈的苏老先生便赶走了他们。

  九月二十八日,原翰林院编撰吴有道辞去编撰一职,应李景达邀请,正式到刑部上职,属刑部官员。

  九月二十九日,李景达又来十七巷,找了李从嘉说话,走时,笑得合不拢嘴。

  九月三十日,夜半三更时刻,金陵巡城司衙门在安国公府后门街巷中,抓住了连夜出逃的安锦州。

  当晚,燕王下令,严查原刑部尚书安道海,安道海供认不讳,被削去刑部官职,囚禁在家,至此只留一个爵位,当日夜里,安锦州被判斩刑,巡城司衙门亲自动的手。

  十月初一日,全城奔走相告,安国公府门口被扔满了臭鸡蛋,此案到次圆满,换囚事发,刑部也被李景达彻查到底,一应官员十七人,全被判处徙刑,发配虔州。

  …………

  十月初二,晴了许久的天终于飘了雨,这一日,金陵下了暴雨,梧桐街也暂归平静下来,李双双关了铺子,今日不做生意。

  李从嘉已经能下床走路了,但离痊愈还早得很,一大早,便起了身,穿了几件厚厚的衣裳,倚在屋子门口,看着外边的雨,连院子里的棚子,李双双都是不许他去的,理由是雨大风急,怕着了凉,惹上风寒。

  已经来了整整一个半月了,做了许多的事情,将皇后娘家安国公府拉下了马,虽是安锦州被判了斩刑,安道海被削了职,但李从嘉却从来没有认为安国公府就这么衰落下去,一个官职,一个子弟,对于偌大的国公府来说,还是小了些。

  可也够了,昔日金陵最耀眼的存在,被他一个闲散王爷拉下马来,世人说起来都奇怪,都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起先安锦州只是为了义气,来梧桐街拌了几句嘴,挥舞了棍棒,误刺了吴王,到后来,李景达重现金陵朝局,受了燕王旨意,重塑皇家威严。这回安国公府才算是碰上了硬钉子,若是安国公府聪明些,便会放任安锦州自生自灭,可是,安道海明面上装病,暗地里却是换囚,本应该早就死的透透的安锦州,却被金陵巡城司衙门撞了个正着。

  东窗事发,安国公府在刑部的势力被一网打尽,李景达正式入主刑部,成为燕王手下的得力干将,下一步人们都在想,是不是户部也要发生什么大事,毕竟昌平侯府也和安国公府一样,在金陵是只手遮天的存在,要想言正名顺地收回户部,这昌平侯府也应该发生点不一样的事情来。

  可是并没有,最近,朝廷都在忙十月初十在江南贡院,加开恩科的事情,各地学子近些日子也纷纷聚集金陵城,客栈早已经订不到房间了。

  这次江南贡院会试仍和往年一样,由礼部主持,有举人功名在身以及国子监的监生都可应考,合格者为“贡士”,再三日便是殿试,本来由皇帝亲自主持,可如今李璟闹了这么一出,这殿试便由燕王主持了。

  状元,为殿试一甲第一名,是世家大族择婿的最佳人选,往年,宫城外,总是停满马车,只待状元出宫,便强塞着进自家的马车,回去给府上大人掌掌眼,若是合适,当日便把婚事说定,若是抢不到状元,榜眼,探花也是极抢手的货色,就好像那些青楼里的当红姑娘,几十个人抢着要呢。

  要说这科举也是贫寒学子,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江南贡院的会试也是最严格的存在,即使有人想要将自己子弟强塞进去,没有点真才实学,那礼部可是不答应的。

  往年,状元也都是些富有才学的子弟,只是被绑在了大族的马车上,久而久之就变得和那些官宦一样了,人最禁不起诱惑,银钱,权利,美人,只要是个人,总有自己喜欢的东西。状元也一样,刚开始还像个状元模样,但只要出了金殿,进了哪家大人的府邸,出来时,身上就再也找不出半点十年寒窗苦读的模样了。

  可即便这样,仍有人挣破头皮地往里挤,谁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好一些呢!

  今日的雨很大,天漏了个窟窿似地在下,院子里铺着青砖,打得噼里啪啦地直响,连老先生院子里的那颗老槐树也被雨打断了枝干,掉了许多在李从嘉的院子里头,惹得李双双一阵子埋怨,还说等个天晴的时候,要将老先生的院子的里的那颗槐树给砍了,劈成柴火,当着老先生的面扔进灶里。

  说归说,李从嘉只是笑了笑,他还真的不相信李双双会那么做,都是些刀子嘴豆腐心,只是这颗老槐树也过于茂盛了一些,也是该修理修理,要不然太阳都会挡着,等到盛夏的时候,蝉也在树上,粘也粘不干净,叫个没玩,那才叫恼人呢!

  正瞧着雨,苏堪便来了,撑着伞,手里拿着一包从十六巷铺子里买来的蜜饯,李从嘉吃过那家蜜饯,很好吃,花样也多,像是从乌衣巷出来的分铺,叫什么谢记蜜饯。

  苏堪给站在屋子门口的李从嘉打了招呼,便脱了鞋,坐在了棚子里,看着熊大和熊二下棋。

  李双双倒是在灶前忙着,忙着蒸馒头,这几日铺子里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她要早些做准备,正好这一日雨大,就蒸个几锅馒头,等着明日卖。

  瞧着苏堪进来,李双双抢过了他手中的那包蜜饯,吧唧吧唧全部倒进了自己嘴里,叫苏堪专心看棋,不要想一些其他没用的事情来。

  公然抢东西,这在外边,可是要吃几日牢饭的,可这也是在李双双的地盘,抢苏堪一包蜜饯,实在不算什么。

  苏堪只嘟囔了两句,知道自己争不过李双双,便给她了,本来买一包蜜饯,也是分给众人当个零嘴吃的。

  站累了,李从嘉便搬了凳子,蜷着袖子,坐在了门口,拢了拢身上的衣服,着实也有些凉,时不时抬头看看天,看看那颗老槐树,再看看李双双蒸馒头的样子,属实无聊,连打了几个哈欠,可一想着自己刚起,心中便说着,不能再睡了,不能再睡了……

  “苏堪,今日你怎么得空来了,留老先生一个人在家吗?”李从嘉闲着烦闷无聊,找着苏堪说几句闲话。

  “嘉少爷,先生一大早就被礼部的人接了过去,回来都要等到午后了,我这闲着无聊,便来看看你们在做什么?”苏堪边看棋,边应着。

        他倒是对李从嘉这个吴王熟悉得很,知道李从嘉也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也不似外人一般,称之为殿下,吴王之类的称呼,而是叫着嘉少爷。

  “礼部?他们找先生做什么?”李从嘉有些不解,老先生现在依旧是国子监的祭酒,虽然先前连番下了好几道致仕请辞,朝廷都没答应,可老先生已经不去国子监上职了,这祭酒的名头也是名存实亡,若是有事,也应该是国子监找老先生有事,为什么偏偏是礼部?

  “嘉少爷还不知道吗?过几日江南贡院有会试,朝廷叫先生一起去礼部,大概帮着出卷子,评卷子之类的!”

  会试李从嘉知道,还是李景达对他说的,可不曾透露过要老先生去帮着出卷子,但转念一想,会试考的又是一些四书五经之类的,老先生是这方面的大儒,帮着出出卷子,也是再好不过了。

  “会试那几日,老先生也要去贡院吗?”

  “嗯,是的,朝廷亲自要先生去的,说是和礼部的几位大人一起,前些日子,还有宫中内官来宣旨!”

  “燕王属意的?”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大概是燕王吧!”苏堪想着,这种事情,他一个小厮也不能胡乱猜测,但跟着老先生这么久了,也能对朝廷动向知道一二,现如今,既是燕王掌权,这也大概是燕王属意的。

  “哎,对了,嘉少爷不去试试试吗?我听说好几位王爵子弟,都要去参加这次会试,嘉少爷去了,说不一定还能高中了状元之类的呢?”苏堪笑着。

  依照他看,李从嘉也是读过书的,又是一个王爷,若是参加了,那些评卷子的大人瞧了,虽不至于给了状元,但一甲还是要给的呀。

  “王爵子弟能参加吗?”李从嘉倒是不懂南唐这套科举制度的,在长安,这会试也只有先前通过省试的举人,和京城中的国子监监生能参加的,一个只有王爵名头的子弟是不能参加的。

  “能,公府,侯府,伯府之类的都能参加,但往常他们都不会自取其辱,一是家中子弟多是纨绔,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二来便是糊名制,他们大多是不上榜的,去了也是丢人!”

  “我家少爷那可是正儿八经,通过长安省试的举人,可是有功名在身的,才不屑于凭借着王爵,才有资格去挣个状元什么的!”李双双附和着。

  长安的日子,她最是清楚了,她清楚地记得,少爷在长安通过了省试,得了举人,只是那一年柔嘉捣乱,要不然会试,殿试,少爷也是要去凑凑热闹的。

  “那嘉少爷可真是博学多才,我听说长安科举不比南唐容易,想不到嘉少爷还有举人功名傍身呢!”苏堪惊奇,只是不曾想到,李从嘉一个王爷,竟会在长安参加科举,而且还是一个举人。

  李从嘉笑了笑,当年在长安,闲着无事,便去玩了玩,没想着,竟然通过了,只是现在想想,当年写的文章,只长篇堆砌大道理就行了,反正脱不开四书五经的范畴,只要文笔好一些,字写得好一些,再有一些道理,就可以通过了。

  “这次应该有状元热门人选吧?”李从嘉也是关心着这次状元的人选,不只是他,就连赌坊里的赌徒现在也是关注,都想自己压的人中了状元,好大赢一把。

  “嗯,让我想想……”苏堪挠挠头,回想着金陵有名的才子们,再结合这几日在外边听说的,伸着指头,一个个掰扯着:“最热门的是江州府的刘锦城,自小家境贫寒,听说是江州府的解元。其次便是金陵的王谢,再有便是吴越质子钱元瓘,闽国的那位,就是被嘉少爷扔进河里的,也可,其他的,倒是半斤八两!”

  “闽国二皇子也是人选?”李从嘉有些惊讶,当日看着那闽国二皇子,当是一个纨绔子弟呢!

  “是,人家正儿八经地受教国子监。”

  苏堪应着,跟随先生去国子监时,还见过那闽国二皇子呢,看上去是个读书人。

  “王谢何许人也?”

  “乌衣巷的少公子,半个乌衣巷都是他家的,金陵巨贾,家财万贯,反正有钱得很!”

  “那岂不是也和那些纨绔子弟一样?”

  “这不一样,王谢是奇才,王家虽是商贾,但他们希望族中出来一位做官的,便尽心培养了这一位,王谢少年奇才,和江州府的刘锦城一样,王谢可是金陵的解元,这一次,王家就等着王谢,连中三元,好让他们王家的名声水涨船高,不再叫外人说他们是商贾之家。”

  也是,自古王朝重农抑商,商人虽富有,可说到底还要排到农后面,这要是商人家出了状元,那位置就不一样了,连带着这个家族都要往上拔一拔。

  “那吴越质子呢?”

  “那质子可是吴越的太子,要说,吴越也真是舍得,竟然将太子送到金陵为质,这位太子,博学多识,好风雅,会作诗,生的也十分俊朗,有几位大人家的千金已经芳心暗许了,所以,他也排得上号来。”

  “哦!”李从嘉应了一声。

  “说了这么多,嘉少爷不去试试嘛!嘉少爷若是去,我苏堪第一个给嘉少爷助威,这状元定是跑不掉的。”

  “再说吧!”李从嘉嘿嘿一笑,摆了摆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