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富贵清流,雅俗人间 > 第十二章 三友长安的迷糊劲

第十二章 三友长安的迷糊劲

小说:富贵清流,雅俗人间作者:儒奕字数:3298更新时间 : 2021-05-14 00:15:10
  话说浩瀚老爷今春因为政绩卓著,这边被皇上亲手提拔为正二品左都御史,都察院在政体中是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左都御史乃是都察院最高官衔之一,加之又深得皇帝信重,浩瀚老爷时年刚至不惑,官场根基已然稳如泰山。

  浩瀚升迁的旨意下来事一定,阖府欢喜,但是又丝毫不敢高调,陈夫人一再约束,浩瀚老爷又再三自省,所以这么大的喜事,也只是家里几口人小小聚宴一下,老二老三那头知会一声,都明白。

  为了夫妻间小小庆祝一下,增添点气氛,陈夫人特意好好装扮一番,头戴赤金累丝攒珠点翠六蝶展翅牡丹钗,身着妃色织金缂丝褂,外罩天青色盘金苏绣蝶舞牡丹褙子,下配妃色织金百蝶裙,看起来明丽典雅,高贵大方,这一整套头面衣饰原早就定做好了,本想等着一个隆重而不过于热闹的场合穿,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岳家英国公府上也是最早就得知消息,知道浩瀚夫妻俩越是春风得意时就越是极度低调,也就不会怎么打扰了。雅俗外祖母袁夫人得知儿子之前给了雅俗送了一块玉质绝佳的羊脂玉籽料做玉锁,想着外孙女生日快到了,便由儿子陪着给雅俗送来生日礼物,也当顺便恭贺一下女婿仕途高升。袁夫人特意亲自送来一块羊脂白玉九龙璧,玉质犹在儿子送的那块之上,只是块头更大,年头更为久远,雕工更显浑然天成,玉壁上系着金紫色的丝绳,上下编两个如玉壁一般大小的双环四合如意结,底下垂两根细长的流苏,编制手法极为精细巧妙,这块玉本是袁夫人的陪嫁旧藏,跟了袁夫人数十年时间,即便如此陈夫人也不知道娘有这样的东西。九龙璧盛放在戗金紫檀盒子里头,里面垫着锦缎,当国公爷浩瀚打开盒盖看时,一时也是惊住了,浩瀚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对珠宝珍藏颇具眼力,知道岳母出手实在太重,都不知如何回说好,站在一旁的雅俗的舅舅就嗔怪到,娘这简直是和自己在打擂台,还非得把自己比下去才行,袁夫人听着笑说:“那是自然,我定得让外孙女觉得外婆要比舅舅亲。”一时满堂皆欢,雅俗也跟着咯咯笑起来。

  雅俗生日就快到了,当日袁夫人来就说过,孩子太小,千万不要如何大肆办,免得小孩子福泽担不起,于是浩瀚便更加低调,但又实在疼爱女儿,即便不图什么排场,至少也要准备的有一份特别的意义在这里。

  浩瀚老爷因为刚升迁不久,公务较忙,两个大儿子也各有公事,妻子儿媳也要打点家里,于是就托付在家塾里的三儿子常友,叫他想个新奇的点子,为妹妹准备一场有主意的生辰,但是一定不能铺张,和平常过日子差不多,就特别一点,叫妹妹开心一下就行。说这事的时候,和三友一起读书,俩人天天形影不离的常安肯定也知道了,热心肠的常安自告奋勇的要一起帮忙出主意,浩瀚老爷想想觉得是好事,立马许诺俩孩子可以在账房支五十两银子,让他们好好看看,有啥需要的随便花,再跟先生告个半天假,但是晚上一定不能耽误学业,俩兄弟欣然允诺。

  五十两银子浩瀚本就不打算全给女儿办生日,也是让两个天天苦读的半大孩子可以出门乐一下,有什么想吃的需要的,自己也可以买,省的天天读书都不见见日头给憋坏了。三友在账房拿到了钱,和常安一起急忙跑去三叔家找三婶子,三友作证,常安说明来意,看着二人师出有名,还有大伯父支持,三婶子也不好寡手,给了常安五两银子。俩兄弟钱一到手,乐的都忘乎所以,从小到大谁都不缺钱,再多的钱也见过花过,但是这样可以自己拿主意的出门随便花,还是机会很少的,因为家里钱花的必须有名目说头,买古董字画,珍宝玉器这些可以保存且还能升值的当然行,买吃的用的当然也行,但家里都要问一声,未免不自在,还不如不花。纯粹出门随便浪的,若是买了不该买的,父母未免不高兴,今天是大家长亲自支持的,还有半天假,兄弟俩喜从天降,高兴出门。

  三友常安两个小爷潇洒的叫仆从备马,兄弟俩鲜衣怒马也不带随从,就这样结伴上街去了。管家看到了原本想阻止的,但后来转念一想,两位小爷自幼习武,一身的硬功夫,真要遇着歹人,吃亏的还不一定是谁呢,于是最后也就依了两位小爷,没叫人跟着。

  两位锦衣玉带的翩翩少年在街上骑着马闲溜达,快乐极了,因为家里吩咐过不可在街上骑马疾驰,免得伤了行人,所以二人马骑的比走路也快不到哪里去,这家店门口看看,那家店门口望望,不知买什么好,俩人出门也多是为了自己散心,于是就转到街市上的小摊边去了,把马系在树边,托旁边茶馆的人照看一下,就去逛街了。

  后来在一个小店铺里花了七两银子买了个鎏金珐琅小鼓,鼓边还围了一圈小铃铛,珐琅图案繁复,工艺细致,十分的精美,几乎可以说是小店铺的镇店之宝了。又花一两八钱银子在一个大摊贩那里买了一个大贝壳雕刻出来的小船,大贝壳花色十分特别,阳光下反射出七彩斑斓的色彩,船里装饰的小贝壳也形态各异,兄弟俩看着都十分激动,再就是买了一个布偶小老虎,捏俩糖人,来一串冰糖葫芦,看着点心花样好也包了一小包,还买了一个小花篮,也就没啥了,后面一路上俩兄弟吃吃喝喝,兜里的银子不停的露眼,早被人给盯上了。

  逛街常安经验足,因为一路上都花三友的钱,常安乐的出主意,带三友去吃了一家有名的店里的炒猪大肠,俩人就着茶吃光一大盘,那可是一整副猪肠炒出来的,随后又到小饭馆里来两碗八宝粥,跑去一个波斯人的摊子那边吃了不少羊肉串,因为臭豆腐太臭,爹娘平日就没给买过,今天俩人看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敢吃,倒是浪费了卖臭豆腐的大叔大婶的半天热情,最后头还熏的晕晕的,后来又学着路上的一些行人买了两把折扇边走边扇着,扇着扇着三友被人狠狠地撞了一把,看那人年纪挺大的,俩个读书的斯文大孩子还上前扶着问人家有没有事,那人连说没事就跑了,俩兄弟于是接着逛,看见有卖麻花的又想买,麻花人家称好后,三友正准备付钱,突然发现钱袋丢了,俩人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被扒手给撞了,好在常安身上还有钱,赶紧付了账,俩兄弟拧起东西就往回跑,非得把扒手给找到不可。

  因为被撞的时候连人家脸都没看清,就大致记得穿什么衣服,兄弟俩在街上转到天黑都没找着人,怕家里着急,只好先回去,到了系马的地方,因为天晚了,茶馆早就打烊了,人去楼空,好在马没丢。三友原本打算回家实话实说,但是常安不答应,怕让自己爹娘知道了又扣自己零花钱,要是丢了自己的钱还好,偏偏是丢了三友的钱,这要算起来自己怕是会有一大堆错,常安的娘秦氏就喜欢找理由扣儿子零花钱,好让儿子知道生活的不易,三友后来想想也觉得说不出口,几十两银子是不多,可那毕竟是给妹妹过生日的钱,这丢了可怎么好说,还是先圆过去,回头拿月银补上就是了,兄弟俩找扒手找的太久,头一晕都犯了迷糊,俩人一路商议着说谎的对策,说着说着就到了国公府。

  因为常安好晚还没回去,浩荡三老爷都急得找大哥家里来了,两位老爷兄弟坐在前院离门最近的小会客厅里等着,正要催家丁出去找,家丁却跑来回话说,两位小爷兄弟回来了,俩兄弟灰头土脑的回到大老爷家,走到前院里离入门最近的也通常最先拐进去的小会客厅,一进去看见各自的爹都在,齐齐抽了一口凉气。

  老爷们见儿子回来了,倒是松了口气,也就不想计较今天功课荒废的事了,只是想关心孩子们这么晚才回来吃晚饭了没有,没有就赶紧吃点。三友和常安脑子里转的飞快,想着怎么交代钱的事,于是三友赶紧殷勤的把买给妹妹的东西先交给一旁的管家,老爷们正要问晚上吃了没,常安怕三友掉链子,毕竟两人在路上还没商议出结果,于是抢先开口说:“今天的钱都花光了。”

  老爷们乍一听还以为买给雅俗的东西叫他俩贴钱了,大老爷赶紧叫管家清点,少了多少,好赶紧给孩子们把亏空补上,这下惨了,能当管家的对市面上东西的价格都清楚的八九不离十,这一点发觉没花几个钱,老爷们一懵,于是就问:“你们忙到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还准备了其它的什么?”

  完了,其它的,其它的就被扒手给扒了钱袋子,但是这可怎么说,常安恨死自己了,不说搞不好还能躲过今晚,三友觉得自己和常安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因为钱是在自己身上丢的,突然莫名的心虚,嘴一顺,也不知心里怎么想的,意外冒出一句,说:“爹,三叔,你们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常安被惊到了,不知三友掌握了什么。

  俩老爷一听这么新鲜的话,还以为孩子们有多大能耐,不知是准备了什么惊喜。

  未知三友常安能否顺利过关,且看下章分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