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知乐解言 > 第七章 默许

第七章 默许

小说:知乐解言作者:nobo言沁字数:2715更新时间 : 2021-04-06 02:06:23
  圣上一日为下旨赐婚,这桩亲事充其量就只是两家人的默许而已,会不会有变数都未可知。可即便仅仅只是默许,也没能阻挡住那些见风使舵的人们赶来凑热闹的脚步。

  接下来的半月,原本安安静静的太保府,变得异常的热闹,来登门拜见的人一茬接一茬。如今的乐家这般炙手可热,来讨好巴结的人岂会放过这机会,这年头拜高踩低可不就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人门早就习以为常。

  皇贵妃娘娘的赏赐也是络绎不绝,半月时间,乐言光见这位来传赏的朱内官就见了6次。次次来,这位内官大人都笑开了花,明着以为他是替自己主子娘娘高兴,暗地里谁不知来送赏是个肥差,一次至少能得乐家百来两的银钱赏赐,每次吃食回礼,母亲还会特意为这位朱内官单独准备一小份,吃的花的样样都有份,如此美差,给谁,谁不愿意接。

  同年5月初八,皇上正式下旨,册封德皇贵妃娘娘为皇后,继位中宫。册封礼于8日后举行,同日被册封的还有一位贵妃,两位昭仪。

  变成香饽饽的不光是这位继后,还有乐言。中宫确立,乐言一跃就从皇贵妃娘娘的准儿媳变成了皇后娘娘的准儿媳,说不准以后还会成为太子妃,一朝之间,早已今非昔比。

  现如今这个样子,乐言早已心如明镜,可她还依旧对外面的一切充耳不闻,佯装全然不知,每日依旧还是照常吃吃喝喝闲散度日。乐言知道,如果可以,万不能让外人摸透自己的脾气秉性,日后被吃定了,不论做什么都只会是最被动的那个。虽做不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但也要尽力为之。

  “小姐,近日怎的老是见您闷闷不乐的,不是站在窗前发呆就是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发呆,也不似往常爱说话了。”小丫鬟翠竹从仓库找来了麻面的竹席竹垫,为她一一铺好,乐言怕热,每到初夏,便早早着人铺了竹席,大仓库也开始为她留冰备用。

  “没什么,说了你也不懂。对了,让你差人去看看黛眉的近况,你可有去?”

  “瞧奴婢这笨脑子,一忙就忘了给小姐回话。我着咱院里小厮去问过了,黛眉姐姐的母亲病情已见好转,都能自己起身下床吃饭了,我按您的吩咐,带了府里最有经验的老嬷嬷,给了那老嬷嬷足够的赏赐,让她明日接替黛眉姐姐好生照顾老人家,黛眉姐姐知道后,喜的拉着我的手哭了半晌,直念您好呢!”

  “那就好,明日黛眉回来了,你们几个小的也就松泛不少了,省的你们屋里屋外的两边忙。”刚坐下喝了两口茶,翠萍进来禀报说老爷夫人带着好几个丫鬟婆子和一堆大大小小的锦盒来了,这会子都进了院子了。乐言赶忙放下手里的茶杯,出去迎了父亲母亲进来:“天儿都黑了,您二老怎的还过来,有什么事儿喊我过去不就成了,回头磕了碰了,我那几位哥哥嫂嫂还不吃了我。”她笑着打趣着乐父乐母。

  “瞧瞧,我十月怀胎生的你那些哥哥们各个俊朗,嫂嫂们也都貌美,怎生让你说成了洪水猛兽,还能吃人不成。”乐母拉着女儿坐下后,对着后面的一众丫鬟婆子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去院门口守着,没叫你们不用进来伺候。”

  行了礼,丫鬟婆子们陆陆续续的退了出去,偌大的屋子就剩下他们三人和桌边排列整齐的锦盒。

  “母亲,何事这么严肃,把他们都打发了出去。”乐言心知肚明,父亲母亲定是要提她的婚姻大事,只是面上仍装的什么都不知,等着乐父乐母张嘴。

  “原先大局未定,事情还未明了,我与你父亲商议后决定先不告诉你,免得日后有什么变故,让你失望。现如今,中宫已定,昨日皇贵妃娘娘,哦不,现如今要叫皇后娘娘了,特意召你父亲和我进宫,将她嫁入宫中时她母亲送与她的传家宝-金镶玉翡翠雕花簪子赏给了你,虽还未奏请圣上正式赐婚,但……与娘娘的亲事已然算是定下了。”母亲说着话还在小心翼翼的观察的乐言的变化。

  “那,不知道父亲母亲与皇后娘娘瞩意将女儿嫁与哪位皇子?”说了半天也没告诉她,到底要嫁哪个?皇后娘娘共育有4子,大的20,小的才13,总不能让她嫁给那最小的吧!她自己还没长大呢,就要跑去宫里替咱们皇后娘娘看孩子,岂不是滑稽……

  “自然是最大的那个二皇子,只不过二皇子现今还跟着太后娘娘在五台山修行,要春节才能回来。如果不是这样,只怕你早已嫁过去了。”

  “二老何必这么闷闷不乐,与皇上结亲家,那是别人家求都求不来的好姻缘,不是该笑吗?至少女儿以后会有个好前程,于哥哥们也能有个助益,别担心我,凡事看开些,女儿的日子不会难过的。”要嫁去那人事复杂的皇贵虽有些不满,但乐言实在于心不忍,看着在一旁默默拭泪的母亲,她终是压抑了内心的憋闷,开口宽慰了父母。

  “这些都是皇后娘娘的专门赐予你的,待日后嫁入皇宫,要原封不动的都带去。所以你要收拾妥帖,小库房的钥匙万不可交给他人。”母亲指了指身后那堆大小不一的锦盒。

  “母亲放心吧,一会儿我就亲自收拾了,放到小库房去。至于钥匙,一直都只在我这,连黛眉的手都没经过,女儿心里有数,您且放心。”乐言不禁莞尔,说是赏赐,天恩浩荡,里外里,怎么赏的还要怎么带回去,丢不得卖不得,跟那豆腐落了灰一样,是拍不得也打不得,还不如赏赐我两担米,还能有口饭吃:“只是有一件事,还需父亲多多叮嘱家里人才好。”

  “哦?何事……”

  “既然只是默许,并未正式下旨,那便不算是真正的定亲,就万不可四处宣扬,如果日后真的有个万一,婚事未成,受连累最多的还是我们乐家,到时候闲言碎语一出,我可就真的是想嫁都未必嫁的出去了。”这些日子乐言一直最担心的便是这件事,若像那小孩子一般傻乎乎的藏不住事儿,大张旗鼓的将这门亲事宣扬了出去,只图得一时的风光。顺利嫁了也罢,一旦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嫁成,那她乃至整个乐家岂不是成了这京畿的一大笑柄,任人议论编排了,难不成到那个时候,还能把所有人都拽过来,挨个解释一遍自己闺女为何没有嫁成那二皇子,就算说了,谁有会信。

  “为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一早就嘱咐了你几位叔叔伯伯和你那几个哥哥,在你没正式出嫁前,谁都不允许将这门亲事宣扬出去,否则别怪我翻脸无情。”现今的乐家,是乐言的父亲掌家,所以大家自然听乐父的话更多一些。

  乐母抱着她又簌簌的哭了起来,嘴里一直念叨着舍不得,老父亲从进了屋子也是一脸愁容,话都没有多说几句。看着妻子在旁落泪,他也只是默默的叹了叹气。其实乐言心里都明白,重点不是要嫁谁,而是她要嫁了,要离开了,这满屋子的沉闷都源于不舍。

  古代这样的婚姻虽然比比皆是,可对于她这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来说,还是无法接受的。连对方是人是鬼都不知道,更别提他是高的矮的圆的扁的胖的瘦的,所有所有的一切她都不得而知,嫁过去哪怕是个满脸麻子的抠脚大汉,也别无选择,就只能硬着头皮陪他过完一生,每每想到这里,她都莫名的烦躁。

  所以自那日后,乐言的心情就一直没好过,整个人蔫蔫的。每日她除了吃和睡,就只剩下发呆,她总觉得,她有好多事情要想,好多事情要去筹谋,为了父母,为了兄长,为了家族,也为了她自己能有条命好好的活下去。毕竟那是皇宫,一个连自己的生死都不由她自己说了算的地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