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宰辅大人是细作 > 第45章 破心防共商大计,顾大胆再议迁村

第45章 破心防共商大计,顾大胆再议迁村

小说:宰辅大人是细作作者:何必猜想字数:4047更新时间 : 2021-07-04 19:41:33
  “不知殿下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啊?”

  刺史府正厅,冯睿同薛沛林站在厅前。

  听到冯睿的话,元哲未答,面无表情地喝了口茶。

  周围的温度似是降到冰点,冯睿后背渗出的汗,发出刺骨的凉。

  “薛大人,到荼州多久了?”

  薛沛林鞠躬道:“回殿下,半月有余。”

  “可有治水法子了?”

  “回殿下,臣等,还在研究。”

  “眼下裴启桓受伤,恐耽误治水,本王已上奏陛下,来荼州助二位大人一臂之力。”

  冯睿见状,忙插过话道:“殿下能来荼州坐镇,是荼州百姓之福。”

  “是么?”元哲斜眼看向冯睿:“本王在你荼州地界遇刺,可是要向冯大人讨个说法的。”

  “这——”冯睿直接跪了下来,额上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是下官失职,望殿下恕罪!”

  “罢了。眼下还是以治水为主,冯大人。”

  “臣,臣在!”

  “莫要存旁的心思,治水一事,若耽搁了,你知道后果。”

  “臣,臣明白!定全力配合殿下和二位大人,尽早完成治水大计!”

  薛沛林在旁听着,痛快地喘了口气。

  想来赵德勋这一路,也会平安了。

  驱散众人后,冯睿和薛沛林纷纷落座,开始汇报半月来荼州的调查情况。

  “裴启桓,”元哲顿了顿,开口道:“表现如何?”

  薛沛林并未掩饰对顾七的赞许和夸奖,喋喋不休道:“真不愧是后生可畏!裴大人来荼州之后,一直在跟臣探讨治水问题。臣一把年纪,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幸而有裴大人,他亲自走访各个郡县,发现了很多问题。”

  元哲有些欣慰。

  对裴启桓的戒心,已经从挡剑的那一瞬间,瓦解得一干二净。

  再听到薛沛林的夸奖,对裴启桓,更是多了几分敬佩和怜惜。

  冯睿眼中突然放光:“听薛大人这么说,下官忽然想到。裴大人来荼州之时,也是受了伤,难不成,和刺杀哲王殿下的贼人,是一伙的?”

  “他受过伤?”元哲一惊!

  “殿下放心。”薛沛林解释道:“裴大人并非遭刺杀,而是觅野物的时候,被野猪撞了。”

  “你说什么?”元哲额上青筋暴起,整个人变得焦躁不安:“这是怎么回事!”

  说完大手一拍,茶盏震落在地。

  薛沛林与冯睿纷纷跪地俯首!

  “殿下息怒,臣等来荼州的路上,粮食被劫走,无奈只好去林间寻些吃食,遇见野猪实属意外...”

  “意外?赵德勋连个野猪都对付不了?”

  “这,殿下,说来话长。”薛沛林不敢再多说什么,生怕元哲降罪到赵德勋身上。

  元哲起身,直奔东厢房去。

  薛沛林与冯睿忙起身跟随。

  到了门口,晏楚荣正从房中出来。

  “裴大人刚刚休息。”

  薛沛林上前道:“既如此,殿下,还是晚些探望吧。”

  元哲强忍冲动:“嗯。晏大夫,借一步说话。”

  薛沛林和冯睿站在门口,看着晏楚荣跟随元哲走到几丈之遥。

  “晏大夫,本王听说,裴启桓来荼州之前受了伤?”

  晏楚荣看着元哲,点了点头:“不错。被野猪袭击,胸口有些瘀血凝结,本来好的差不多了。”

  “是本王大意了。”元哲面露愧疚。

  此次相遇,元哲似有不同。

  晏楚荣细打量着,本以为此次前来之人会是戎狄。

  怎么也想不到,元哲竟亲自前来,再看他现下的模样,不似先前那般堤防。

  “殿下,若无别的事,草民先行告退,还得去抓药。”

  元哲回过神来,浅笑一声:“有劳晏大夫。”

  直至黄昏

  晏楚荣端着药碗,远远看见元哲站在顾七房门外。

  “殿下?”

  元哲上前迎了一步,直接拿起药碗。

  “殿下,小心烫!”

  话音刚落,见药碗被元哲稳稳拿捏。

  “晏大夫,照顾裴大人辛苦了。本王把这药拿进去,你且去歇息吧。”

  “这——”晏楚荣犹豫片刻,最终没有反驳:“既如此,有劳殿下了。”

  门吱呀打开,顾七从床上坐起。

  “殿下?您怎么来了?”

  元哲笑着凑过来:“喂你喝药。”

  说罢,一手托住药碗,一手拿汤匙舀起黑乎乎的汤药,轻吹了两下,送到顾七嘴边。

  顾七皱了皱眉,浓浓的药味让她反胃。

  手上传来的痛意更深了些,顾七却迟迟不肯张口喝药。元哲咬了咬牙,轻声道:“乖。”

  这一声,吓得顾七汗毛直立!

  本该是宠溺的语气,为何他说出来,像是威胁...

  顾七快速张口喝了药,抬手道:“臣,臣自己来吧...”

  “不必。”

  一勺一勺地喂,苦涩的味道更深。

  但碍着元哲在场,只好强忍不适,眼泪开始打转。

  “给。”

  元哲伸手,递过来一方蜜糖。

  顾七忙抓起来塞到嘴里,那糖化得极快,甜滋滋的。

  “多谢殿下。”

  元哲起身将药碗放在桌上,背着顾七,咧嘴笑了起来。

  睡了大半天,顾七的精神好了许多。

  她望着元哲的背影,开口问道:

  “殿下,您怎会来荼州?”

  元哲一顿。

  “本王也不知道...”

  “啊?您说什么?”

  “我说,”元哲倒了盏茶,音量稍稍抬高:“不是你唤我来的么?”

  顾七尴尬地笑了笑:“臣不是那个意思,本以为,来的会是戎将军。”

  “哦?”本打算将茶盏递给顾七,听到顾七的话,元哲脸上闪过一丝不快。

  他放下茶盏,转身盯着顾七:“看来你和戎狄,挺合得来啊。”

  “殿下若派人来,当然是臣熟识的。除了戎将军,想不到其他人。”

  “你就没想过,本王会亲自前来护你?”

  顾七抬起头,迎上元哲的目光。

  “殿下说笑了。”顾七别过头,看了看床头的治水论。

  “殿下,关于荼州治水一事,臣有些疑问。”

  元哲走近坐到床边:“你问。”

  顾七拿起治水论,打开扉页:“这,可是前任祁水郡郡守,顾远大人的笔迹?”

  “裴启桓,你总是能给本王惊喜。不错,这治水论,是顾远将治水札记,梳理誊抄而得。分上下两册,上册给了友人,下册,给了本王。”

  “友人?殿下可知,这友人是?”

  元哲摇了摇头:“本王也不得而知。”

  顾七更加迷惑。

  元哲定不会知道,这治水论的上册,此时就在自己手上。

  罢了,此事且慢慢调查。

  元哲见顾七出神,像是思索着什么,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还知道些什么?”

  顾七回过神来,冲元哲笑道:“殿下想我知道什么,又不想我知道什么呢?”

  “呵,”元哲抿了抿唇:“说说你的计划吧。”

  二人心照不宣,直接切到下一个话题。

  “自来了荼州后,我和薛大人便一直勘察这荼州地貌,也跟各个郡守碰了面。这其中,不乏能干之人,而荼州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

  “所以,你们觉得,是有人从中作梗?”

  顾七看着元哲,点了点头:“有能力阻挠的,除了荼州刺史,再无旁人了。但眼下我们的一举一动,皆被冯睿关注,赵兄弟才决定去禀报陛下,和殿下您。”

  见元哲不语,顾七继续道:“臣今日看了看顾大人留下的治水论,这上面的一些办法,跟薛大人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眼下,荼州百姓正在挨饿,必须要开粮仓,但冯睿的意思是,要等陛下圣旨。”

  “本王明白了。”

  不知为何,元哲的眼睛微微发红。

  此前在赵煜府中商讨郑太妃一事,他也是这般惆怅和伤感。

  难道是为荼州百姓?

  顾七鼻子发酸,想起杨义一家的窘况,又想起周护散粮,不由得淌下两行热泪。

  她起身抱住元哲,轻拍着元哲的背。

  淡淡的药香扑鼻而来,元哲瞳孔一震!

  他抬手,箍住顾七的腰,眼角滑落一滴泪。

  “对不起...”

  “什么?”顾七松开手。

  元哲转过身,擦了擦泪痕:“无事。你休息吧。”

  翌日清晨

  荼州各郡守身穿官服,恭恭敬敬站在刺史府门前。

  见元哲出来,纷纷行礼:“拜见哲王殿下。”

  “起来吧。”元哲背着手,看着眼前几个人:“唤几位前来,为的是荼州治水。这两天,本王与薛大人将沿着郢江一路察看,几位若有对策,不妨边走边说。”

  “那个...”

  周护和李景浩对视一眼,二人欲言又止。

  “何事?”

  周护鼓了鼓勇气,上前一步问道:“敢问哲王殿下,裴大人为何没有一起?”

  元哲扫了周护一眼:“你是哪个郡的?”

  “回殿下,臣乃祁水郡郡守,周护。”

  “嗯。”

  元哲疑心又起,随后懊恼的摇了摇头。

  “裴大人此前受了伤,需要养几天。”

  “啊?这——”

  “走吧。”元哲径直上了车,余下众人不敢多言,纷纷上车。

  三驾车马直奔郢江而去。

  自元哲到荼州后,冯睿便形影不离地跟着。

  之后的几天,凡是顾七去过的地方,元哲已悉数踏遍。

  加上薛沛林和各郡郡守,荼州的情况已经摸透。

  李景浩将各郡守绘制的地形图呈给元哲。

  顾七凑上前细细看着,这些图,与裴启桓所绘的地形图,稍稍逊色了些。

  元哲看着图,淡淡说了句:“接下来,就是商讨一个两全之策了。”

  屋内静得可以听到紧张的呼吸声。

  顾七手中有治水论,却不敢完全遵循。

  毕竟,前车之鉴。

  “薛大人,您意下如何?”

  听到元哲点名,薛沛林一脸惆怅:“眼下,还是要解决当务之急,申请赈灾粮,广开粮仓。治水需要一步步来,且先解决郢江、郢山两个郡的问题。”

  “下官同意薛大人的意见,这算得上两全了。”

  元哲斜眼看向冯睿,对他贸然插话有些不满。

  “各郡守,可有对策?”

  李景浩看向顾七,似是在征求意见。

  顾七微微一笑,冲他点了点头。

  李景浩抿了抿嘴,缓缓开口:“呈禀哲王殿下,臣有些想法。”

  “说。”

  “薛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大开粮仓赈灾,不是长久之计。郢江、郢山两个郡若解决了,向下的水流会更急,恐连山郡和镜湖郡...”

  这直接说到了袁修和胡宇杰的心坎里。

  二人忙不迭地点头。

  “裴启桓,说说你的想法。”

  顾七心里一颤,终是躲不过。

  “治水非朝夕可成,臣赞同薛大人的看法。”

  元哲皱了皱眉,稍显吃惊。

  见元哲盯着自己,顾七紧张得咽了咽口水。

  “不过,李郡守所言也不无道理。若想两全,最好的办法便是——”

  “是什么?”李景浩有些迫不及待。

  一旁始终沉默的周护,淡淡吐出两个字:“迁村。”

  顾七不置可否,只是微微一笑。

  “迁村之事过于繁琐,登记造册、重分田地,都是问题。”

  薛沛林始终不赞成迁村,哪怕百姓眼前已无活路。

  顾七有些失望。

  “可还有别的建议?”

  元哲一开口,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

  “呈禀哲王殿下。”周护起身,正对着元哲深鞠一躬。

  冯睿忙道:“这是祁水郡郡守,周护。”

  “本王知道。”

  元哲直盯着周护:“说。”

  周护直起身:“荼州连年受水患困扰,百姓民不聊生。治水的确需要时间,可百姓已等不起了。臣细细盘算过,若迁村,将百姓归拢到一处,对后面治水也颇有助力。至于薛大人所言的登记造册,臣认为大可不必,只需在郢江、郢山、连山三个郡,寻三处空地,安置后面三个郡的百姓即可,依旧由各郡守管理。待后面三个郡修渠通水后,各郡再原路退回便是。”

  各郡守并未提出异议,薛沛林见元哲并未否决,也不好再多番阻挠。

  冯睿在一旁黑着脸,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臣觉得不无道理。”顾七走到周护旁边,大着胆子道:“荼州虽说不大,百姓却也少得可怜。空旷的地方不少。大不了,安排一部分百姓住进刺史府嘛!臣相信,刺史大人绝不会坐视不管。”

  冯睿咬了咬后槽牙,皮笑肉不笑地看着顾七:“那是自然。”

  “既如此,便依裴大人所言,迁村。各郡守回去告知百姓,不日便动身。”

  “谨遵殿下之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