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百物屠 > 第八章 学堂第一日

第八章 学堂第一日

小说:百物屠作者:陈风徐字数:4536更新时间 : 2021-02-24 09:45:44
  罗明在天青影的第一堂课,随着阵阵东风,以及飞掠的檐鸟不急不慢地传到了明政殿内。王皇后正在龙书案旁研墨伺候御笔,大责太监便走了进来上前秉事。这个点儿,不过才下了早朝。

  皇帝一边听着一边批着奏折,待大责太监禀报完毕,方停笔道:“孩子们,十几岁的年纪,拌嘴而已。”

  大责太监遂道:“官家可要训斥那罗沉?”

  这句话问完,皇帝抬了抬眼,看着他,摇了摇头,“罢了,罗保朝新掌敕事监,朕如若此时对他的儿子申饬太多,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大责太监低头说是,但是并未离去,皇帝于是道:“看来罗保朝这个庶出的小儿子倒算天资出众,他今日既然解了《国章》,传朕的旨意,让他做个名正言顺的太子伴读,再告诉沈可人,让他盯着点儿。”

  “奴领旨。”大责太监这才领命下去。

  王皇后在一旁细听端倪,手上的功夫也渐渐停了下来,她细眉轻扬,好似入风柳、随水纱,说不出的灵逸。“官家太抬举罗保朝了。”



  “怎么,你以为朕是抬举他?”皇帝复接着批折子。

  王皇后略活动了活动十指,微微笑道:“太子的伴读,官家一直未定,臣妾知道,官家是担心如果选了不称职的人,那就是耽误太子的前路,这个人,要是个忠才双全之人。”

  “一个小地方来的庶出的孩子,谈什么忠才双全?”皇帝笔下未停,伸手又拿了一本。

  “我大魏青年才俊层出不穷,一代比一代杰出,当然不缺有才华的人,但是罗家的小儿子自幼不在东都,不沾染东都的这些汤汤水水,而今不过十岁,可以培养,官家看重的他的干净。”王皇后说完,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点了点头,“嗯,是能培养。”

  “您最近过于偏倚高罗二人。”王皇后轻轻地说出这句话,眼神一直看着皇帝的手。

  此言一出,皇帝的手方顿了顿,他侧过脸,带着笑意问道:“皇后觉得朕过分了?”

  王皇后眉目带情,摇着头道:“官家做什么都不过分,唯独不能把臣子的地位抬得太高。”

  皇帝只是挺了挺身子,松了松脖颈,“你呀,还是在想,让薛家的小子来当伴读,是不是?”

  “薛家世代簪书,文治世家,臣妾也是为了太子着想,自然想找个最好的。”王皇后言语中满是为母深情。

  皇帝看着她,并没有说话,而是放下手里的笔,拉过了她的手来握住,语重心长道:“不是朕不想给太子最好的,敬一七岁就册为太子,是年开天青影,招揽大臣子孙陪读,朕的江山,百年之后,那都是他的,伴读,虽然看似平常,可其实非常重要,你看沈可人,那是朕当年的伴读,朕做了皇帝之后,赐他做了太傅,既要培养下一代皇帝,还要在朝堂上为朕奔波操劳,我朝不设宰相,太傅一位,便如同宰相了,薛家是好,可是已然位高权重,薛赫乃是文嗣院的大博士,统领我大魏一切科举之事,皇后不是不知道科举的重要吧,如若朕再启用他的后人为太子伴读,这以后,招贤纳士,广揽能臣的事情,可都要交到薛家手里了。”

  皇帝所说,王皇后心里清楚得很,可是她是真的看好了薛家的门风。

  终了,她只能称道:“官家以国家为重,臣妾妄言了。”

  “哎,不是妄言,”皇帝连忙摆手,“你是皇后,监察朕的一言一行,是你的本分。”

  王皇后颔首不言。

  皇帝提起笔来,刚要下笔,遂指了指砚台,“研墨。”

  圣旨直接送到了罗府,紧跟着罗保朝进门就到了,罗保朝得知此事后,面上渐渐不悦,他心里清楚,此时皇帝的这道旨意,是为了让他好好做事。回到房内,说与玉怀璧此事,玉怀璧倒没那么担忧。

  “之前皇后一直属意薛家,不过官家一直没松口,此间倒好,竟然选了明明,好事。”玉怀璧正穿着一身紧背扎腰衣,这是刚在演武堂练完功。

  罗保朝凝眉思量,缓缓摇头,道:“错了,你终究是没看明白。”

  玉怀璧闻言并未不满,笑道:“官家心里,是要拿捏着你,可皇后就不一样了,别的事儿我不知道,我与那王玉真十年交情,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心里烂明白,明明能不能做得了伴读,不是一道圣旨就能决定的。”

  “还算聪明。”罗保朝看着她,长舒了一口气。

  “这下可好,东都之内,都得盯着咱家看了。”玉怀璧动了动肩膀,遂转身要去换衣服。

  罗保朝接着道:“今日沉儿又在天青影里惹事儿了。”

  “他不惹事才是奇怪。”玉怀璧早就习惯了自己的儿子招惹是非。

  “这次他和时不敏起了争执,是为了罗明,一向不多说话的太子,此番也不得不从中调和。”罗保朝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儿子惹事,而是太子开口。

  玉怀璧刚松开发带,听到此处,手里顿了一下,问道:“太子?”

  “是啊,太子向来寡言寡语,什么都不显露,此番竟然为了两个臣子的儿子开口,官家和皇后若是知道了,免不得又起疑心。”罗保朝知道,官员若是亲附东宫,那可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玉怀璧低下眼眉,轻轻将发带放在梳妆台上,打开了一方桐木妆奁,从屉子里拿出来一把檀香篦,若有所思道:“无所谓,小孩子们说话,谁会当真。”

  巳时一到,天青影便是下了学,此时堂内坐着的,正是赶回来典课的沈可人,蔡书臣在屋外记录课业。沈可人正这指点文章,外头便走进来大责太监。大责太监的品阶不比太傅低,此番突至,无人告禀,沈可人便知是有要事。

  “不知您来是否有圣意传达?”沈可人忙放下书本,走上前去恭候。

  大责太监只是点了点头,沈可人便退到了一旁,静候圣旨。

  “官家口谕。”大责太监来至正当中,悠悠开口。这四个字一出口,满屋子的人一皆起身跪下,罗明眼观其变,紧跟着跪下,而后连带着屋子外面的人也都跪下。

  “自即日起,敕事监大监罗保朝之子罗明,赐为太子伴读,惟望汝朝乾夕惕,佐治东宫,一应学务,须尽心过问,钦哉。”大责太监宣读完毕,方面露笑容,对着沈可人道:“官家的意思,太傅大人悉心教导太子,以后,罗明便由太傅大人负责,如若出了差池,太傅大人也要问罪。”

  沈可人不敢怠慢,遂称:“臣遵旨,臣必定尽心竭力,教导太子。”

  大责太监躬身示敬,又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请您一会儿下了学,到长门宫问课。”

  魏敬一心里一惊,静定应道:“本宫知道了。”

  “那奴就先行告退了,太傅大人接着典课吧。”大责太监遂转身出了门。

  沈可人等人这才起身,江平满心疑惑,怎么让这个才来的罗明当了太子伴读,时不敏更是疑惑,难不成这罗明真的是有后台?可他爹也就只是个敕事监大监而已啊。

  不及他们理清思绪,沈可人便朗声宣布道:“今日便到这里,你们回去好好复课,明日还是要查功课的,一会儿,罗明留下,好了,都走吧。”

  众人齐声称道:“学生告退。”

  魏敬一唤了一个小内监进来给他收拾书本一类,自己先起身向沈可人行礼告退出了门。罗沉的书箱则交由高屹代为收装,他走到前面来,对罗明说:“我和高家哥哥出门等你。”

  罗明心里尚且发慌,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声问道:“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罗沉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事儿,只是道:“太傅可能就是跟你叮嘱几句话,不会有事儿的,你把你的书装一装,我先给你拿出去。”

  罗明应声开始收拾起书箱来。

  不一时,堂内便走空了,罗明还坐在原处,沈可人坐在前头,与他算是对坐。

  “可知留你是做什么?”沈可人不急不慢地问道。

  罗明摇了摇头。

  沈可人转变了话题,又问道:“你可知,太子伴读这个地位代表什么?”

  罗明还是摇了摇头。

  沈可人便笑了,眼里光逾,平静道:“我当年也是太子伴读。”

  魏敬一赶到长门宫,王皇后正在品茶,宫娥进来通传,王皇后遂道:“让他在门外跪着,不准进殿。”

  宫娥方领命出去,原话告诉了魏敬一。

  魏敬一心知犯错,也老老实实地跪着,不一会儿,便听到里头传来问话的声音,“你今日都学了什么书?”

  他略略低头,应答道:“回母后,儿臣今日新学《少叔言》第三篇,已经……”

  还不及他说完,王皇后便打断了他,命令道:“背。”

  魏敬一一怔,抬头看了看正殿之内,这才缓过神儿来,眼睛盯着门槛,从头背来。也不知背了多少遍,估摸着快到午时,王皇后才走了出来。

  “《少叔言》是赵汉大家李少叔的言行编纂,我朝科考以此为必读,可知是为何?”王皇后站在门内,看着自己的儿子。

  魏敬一此时口干舌燥,只觉得舌头都不是自己的,但还是坚忍着答道:“李少叔是赵汉忠臣,晁天阙提议削藩之后,六王入京都逼宫,是李少叔在御马道前以身阻拦,惨为荆州王马蹄踏死,因此流传为佳话,我朝学习《少叔言》,是教导我等年轻子弟,忠心护国。”

  王皇后微微一笑,仰面看着高悬的日头,旋即又低下头来看着他,“李少叔身死之时,已有六十七岁高龄,是赵汉三朝元辅,做过四个太子的老师,而他最初,仅为汉迎帝在封地时期的伴读。”

  闻听此言,魏敬一浑身一震。

  王皇后不禁啧言,思索道:“这是先帝定下的,学习三言三论,大小六氏,还有三章,你觉得合不合理?”

  “先帝所定,福泽后世儿孙。”魏敬一立时拜倒。

  “说的倒好听,本宫今日罚你跪在外面,你可知错?”王皇后话锋一转,问到了根上。

  魏敬一连忙答道:“儿臣知错,儿臣不该参与时不敏与罗沉之间的争吵。”

  “大错特错!”王皇后声音忽然提高了不少,显得十分震怒。

  “母后!”魏敬一的额头紧贴冰凉的地面,不敢动弹。

  王皇后匀了匀气息,遂复笑容,淡淡道:“啊,你还是过于谨小慎微了,来,起来。”一边说,她一边伸手去搀魏敬一起身。魏敬一有些迟疑,但还是就着自己母亲的手站了起来。

  王皇后看着他有些踉跄,遂侧目示意宫娥,那宫娥便躬身退下,取了一把软椅来,王皇后遂道:“先坐,跪了这么久,累了吧,来人,取芳灸来给太子敷上,让几个手软的给太子揉一揉膝盖。”

  不一会儿,两个宫娥便跪在了一旁,一边敷着芳灸,一边为魏敬一按摩。

  “你的错,不在参与他们二人的争吵,而在于你参与的时机不对,小侯爷说话不顾皇家的颜面,你的确应该维护,罗沉反驳,乱了尊卑纲纪,你也应该训斥,而不是等到让罗沉去揭小侯爷的话,也不是让江平去驳斥罗沉的言辞,你错在,没有审时度势,没有及时止损,时不敏说第一句话的时候,你就该拿出自己的身份来,压住他,你是太子,你怕什么?”王皇后不怒自威,带了一丝愠气,还有一丝嘲讽。

  魏敬一支支吾吾,半天也答不上一个字来。

  王皇后接着道:“你是担心,伯岳侯?”

  “伯岳侯功高震主,不好惹。”

  “哼,功高震主?”王皇后眼底隐隐透露出冰冷的恨意来,“倘若,今天这件事,你父皇要责罚一个人,你觉得会是谁?”

  魏敬一细细思考了好一阵,才缓缓开口道:“是罗沉。”

  王皇后轻蔑一笑,“罗保朝得你父皇信任,掌管敕事监,此时训斥罗沉,看似是打了这上任新官的脸,可实际是打了你父皇的脸,所以罗沉训斥不得,时不敏,更不可能,到头来这件事,你父皇只会斥责你,而他要说的话,本宫都说完了。”

  说完最后一句,魏敬一原本黯淡的眼神才亮了起来。

  “儿臣谢母后。”

  “本宫平时对你很严厉,是因为希望你能做个好太子,将来做一个好皇帝,你身边的人,必须可靠可信可用,今次,你父皇为你安排了罗明作伴读,是个让人眼红的事儿,但也见不得是什么好事儿,罢了,你与他要时时保持界线,除了学习,别的不要多说,否则,你自己想想。”王皇后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魏敬一一眼。

  魏敬一自然明白,他随即道:“儿臣谨遵教诲。”

  “太傅最近可对你用心?”王皇后没来由地问了这么一句话,倒把魏敬一问的一头雾水。

  他略略一笑,方道:“太傅对儿臣很用心,事事照顾,母后为何这么问?”

  王皇后摇了摇头,“没事,就是最近朝政太多,怕他分心,再疏忽了你。”

  魏敬一不好作答,正在寻回话,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心内焦急,就在此时,外头宫娥忽然通传道:“皇后娘娘,公主回来了。”

  王皇后有两个孩子,嫡长子魏敬一,以及三公主魏丽琅,二人相差四岁,性格也是天差地别。一个沉稳,一个灵动,一个心机深沉,一个洒脱天真。

  王皇后方顺了话道:“你妹妹回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