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支教札记 > 第118章 一定行的

第118章 一定行的

小说:支教札记作者:巾睛字数:4010更新时间 : 2021-02-09 08:48:00
  终于,10个字读完了,虽然念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似乎错的比对的还要多,却激发起了大家感叹的掌声。

  掌声中,崔大娘瞠目结舌,好半天才回过了神儿。

  悻悻的看着女儿:“事情一做完,你就和朱老师在一起咕噜咕噜,鬼鬼祟祟的,原来,是在读字哩?”“哎,崔俊花大娘同志,”燕子可不客气了:“我们在一起是在做大好事儿,功德无量,可不是什么鬼鬼祟祟的哦。”“可是,”因为师生们有言在先,校工大娘也不便翻脸,自食其果。

  “然而,一个丫头哩。”

  陶校长立即愤慨的拍拍桌子:“俊花哩,乡里乡亲的,俺可不许你这样埋汰女孩。你是不是女的哩?你娘是不是女的哩?你姥姥是不是女的哩?”乡亲挟校长挟衣食父母之威,崔大娘不敢继续咕噜了,就坐着喘气儿。

  燕子可不愿意马上给她松绑。

  “要张花来帮厨,可是你自己提出来,经我们,大家商量同意后才来的。”校工大娘直肠子,头一扭:“俺上当了哩,早知道,”“你像张花这般大,就在县城做生意,”陶校长不紧不慢,问到:“对哩?”校工大娘骄傲的昂昂头:“那没说哩。“”还在乡里承包过旅行社,对哩?”

  校工大娘的眼睛,移在了额头上。

  ”那没说哩!“”做生意,讲诚信,要毁约,得给违约金哩!”啪!呀!陶校长打在了大娘的七寸,校工大娘不吭声了。“谢谢哩!张花姑娘。”陶校长伸过了右手:“有了你的带头,半山寨的失学小姑娘们就会紧紧跟上,谢谢哩。”

  张花却不敢握校长的手。

  在她眼里,那只骨结粗大的右手,不仅是一校之长的手,而且更是男人的手。张花姑娘长到了第13的一年,脑子里记忆最深的,除了带小弟弟,就是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因此,她非但不握手,而且还把自己的双手,死死背在自己身后,眼睛紧紧的盯着饭桌。

  张花不握手,陶校长也不生气,自然的收回,顺势又搔搔自己的脑袋瓜。

  “好,俺也知道你今晚忙完后,为什么不和你娘离开哩?”

  “俺张花说了,要留下来参加捉蚊(作文)小组活动哩。”校工大娘骄傲的看看大家,解释到:“每进四,五月天,蚊子都是最咬人的时候……”师生们都没笑,而是留神的听着。显易而见,可怜又好强的崔大娘,把下午女儿喜孜孜告之的“作文小组”听成了“捉蚊小组”

  不但给女儿鼓励鼓气,而且还留了下来,以便活动完后伴陪女儿回家。

  苏丹虽然没笑,却十分震惊:一个从没读过小学一年级的小姑娘,却能在老师的辅导下,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顽强信心,在大半个月的短时间里,居然能认识了10个字?而且还志愿参加了作文小组的活动,虽然还那么生涩那么结巴那么胆怯,更可能连作文是什么都不明白。

  然而,命运己对她张开了温暖的双手。

  叮当!校门栓上的铜铃,连续响了起来。苏丹起身,大刘却扔下一句:“苏老师,你休息休息,我去开门。”跑了出去。硕大沉重的校门开了,五个小身影一一跨进,横成一长排,朝教学楼走去。于是,苏丹何老师陶校长也跟在了后面。

  大刘小刘则继续和崔大娘坐在一块儿聊着,而且聊得十分投机。

  作文小组的活动场地,设在平时上课的3.1班教室。

  大家一进去,同学们都高兴得跳起来:黑板上,彩色粉笔勾出了“半山寨小学校作文小组第二次活动”15个双线条通排仿宋体大字,横跨一整块大黑板,那无可比拟的气势,砰的一下就显示了出来。在仿宋体大字的左下角,白粉笔画出半山寨小学的教学楼缩影。

  右上角,是白粉笔勾画的六只小蝴蝶线条剪影。

  意寓初次志愿报名参加小组活动的六个同学,在作文的天地里扑腾翱翔。离黑板最近的前排,摆着七个卡通小笔记本,彩色硬面上,各种机器人在空中飞翔,厚约30页的内页切口,整齐,硬朗,雪白,与硬面的光泽交相辉映,在落日的余辉中闪闪发光。

  七本笔记本之间,放着三只卡通碟子,分别装着瓜子花生和水果糖。

  大家正高兴着呢,门口一响,“来,同学们,喝水哩。”校工大娘母女俩,笑嘻嘻的拎着一个大茶壶进来了,大茶壶放下,叮当直响,原来大茶壶一圈儿焊着10个小铁勾,上面挂着10只小铁碗,取下接茶可喝,喝完重新挂上即可,方便又实用。放学后回家吃了饭的同学们,都好奇地围着大茶壶观看,然后纷纷取下小铁碗倒茶水喝着。

  喝完,燕子老师开口了:“同学们,请按着笔记本下自己的名字坐好,我们作文小组的第二次活动,马上开始了。”同学们就一齐跑到前排,在笔记本下寻找到自己名字,端端正正的坐下。六个同学坐下后,最左面还剩下一个笔记本。和娘一起抬来并放下大茶壶后的张花,有些手足无措的站在一边儿看着。

  这时,燕子招呼她:“张花同学,入座。”

  大家都听得清楚,一起扭头看着她。面对众多的眼睛,张花越发显得胆怯,仿佛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哪儿了。陶校长就从座位上出来,走到张花身边拉着她胳膊,走到了还剩下的那个卡通笔记本前。燕子含笑到:“张花同学,请拿起笔记本,念出桌上的名字,好吗?”

  在大家鼓励的眼光下,张花有些怯怯儿的伸出双手,拿起了卡通笔记本。

  然后俯下身体,认真仔细的看着桌上的名字,脸蛋儿涨得通红,稍会儿,吃力的念到:“窗,窗,窗,”啪——啪!何老师拍响了手掌,啪啪啪!激励的掌声响了起来,由慢到快,越来越快,最后宛若音乐如水,响彻云天。

  掌声中,苏丹看到崔大娘举着双手紧紧捂着自己嘴巴。

  担心又骄傲的看着女儿,看着同学和老师们,眼角竟慢慢溢出一滴亮晶晶的泪花……“张,花!”张花终于大声的读了出来,然后,笔记本颤抖着遮掩着自己脸庞,失声痛哭。掌声与哭声齐飞,心声共长天一色,组合成了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一颗冰冻的灵魂,苏醒了。

  一种压抑的渴望,爆发了。

  一粒明天的希望,发芽了!

  咽喉生涩,苏丹也感到自己眼角湿湿的,她惊异闺蜜有着如此巨大的热情和能量。自己还以为自己这个红领巾监督岗,每天最辛苦,最干实事儿和过得最有意义,没想到,一向大咧咧似乎不太靠谱的燕子,一出手,便轰轰烈烈,惊天动地。

  身后,骤然感到俩股陌生气息袭人。

  苏丹扭头,大刘小刘齐齐入位,端坐在自己身后的空座上,静静的看着。终于,燕子上前,轻轻扶着张花肩膀,让她在座位上坐下,并帮她轻轻擦掉晶亮的眼泪,往讲台上一站,摊开了自己手里的备课本。

  “同学们,我们的小组活动,坚持第一次活动的宗旨,老师和同学坐在一起,也不要像平时在课堂上那样昂首挺脸,我们大家都可以提问题,回答问题,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也不要不好意思。你们说,好不好呀?”

  “好哩!”同学们大声回答,还欢乐的跺着脚跟。

  燕子就下了讲台。就在燕子讲完话后,大刘小刘闪电般从后面来到了前排,四只有力的大手拉拉顺顺移的,前二排的课桌和座椅,便摆成了一个大圆圈。燕子正好走来坐下,其他同学包括张花就以燕子老师为中心,随随便便坐成了个大圆圈儿……

  如此高效率的运作配合,让苏丹看得目瞪口呆,佩服不止。

  如此,何老师陶校长苏丹和大刘小刘,就成了大圆圈外的直接观众。面对面的看着,听着和观赏着,燕子老师主持的作文小组活动……燕子犹如在家里和亲人拉家常一样,挨个儿的轻刮着六个男女同学的鼻子。

  “上次我讲了,什么是作文?以及作文对我们小学生有什么作用?要求”同学们回家后好好想想,并不能因此影响正常的上课。最后一条,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值得表扬。可回答问题呢,却都不理想,因此,按照我们上次的约定,回答问题对比错多的,刮轻点哦!错比对多的,刮重点哦!”

  挨了刮鼻子后的同学们,都愉快的笑起来,一面笑,一面动着脑筋。

  这时,燕子故意露了个明显错误:“顾名思义,作文,就是把我们亲眼看到的,经历过的和想象希望着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进行收藏,仅此而己。”话音未落,周都都和一小护花就同时举起了双手。燕子脸色白白,“慌乱”的问:“怎么,老师说错啦?”

  两只小手依然高举着。

  二个小男生脸上都露出极度的兴奋。想想吧,平时在课堂上,讲台上的老师是多么的神圣不可侵犯啊,自己不但要坐得规范标准,而且不能分心开小差,稍稍偷空说点话,还要被老师教鞭指指,或者被扔过来的半截粉笔头,准确地砸在自己额头上。

  那痛,当然算不了什么,可同学们的哄笑声,却是一种比疼痛更厉害的耻辱哩。

  现在呢,哼哼,老师说错啦,按照上次规定的活动规矩,无论谁错了,都得乖乖儿的伸出自己鼻子,让大家刮一下。啊哈哈,刮老师的鼻子?不就等于捋了山大王老虎的毛哩?那味道那感觉,一定爽极了,酷毙了哩!

  “哎呀,看来,老师当真说错啦!”

  燕子“害怕”地瞪起了眼睛,然后,“胆怯又无奈”的举起右手指头,准备点名发言。就在这一刻,小护花的脚尖将周都都的右脚跟一踢,周都都的右手,收了回去。这个可憎的小动作,当着这么多双眼睛毫不隐蔽。

  苏丹看见,芳芳笑嘻嘻的脸色,立即阴沉下来,睃了小护花一眼。

  可就在这时,燕子点了他的名:“石头同学,你说吧。”根本没看到芳芳眼色的小护花就站了起来,用兴奋得发颤的声音,纠正着燕子老师的“错误”:“老师,作文书上说,你也这样说,作文写出来是让大家看的,不是光拿来收藏的哩。”“啊!”

  燕子轻轻尖叫一声,捂捂自己嘴巴。

  “糟糕!是老师说错了,没表达清楚,唉。”放下双手,撅起嘴巴,向前伸出鼻梁:“不论是谁,说错了就得受罚。你刮吧。”小护花就当真伸出了右手指,弯成勾状,朝老师鼻梁上刮去。刮毕,燕子“痛苦”地捂着自己鼻梁,哼哼叽叽的。

  “血的教训!以后看书备科要注意了哦,不然,还要被同学们刮鼻梁哦。这太难受哦!”

  而刮了老师鼻梁的小护花,顿时成了同学们眼里的英雄,趾高气扬的东看看,西望望好一歇,然后,眨巴着眼睛认真听老师介绍和讲课,大约,真还担心自己不用功出了错,被燕子老师又当众刮回来……圆圈外,大家看得一直发出轻轻的欢笑。

  捂着嘴巴,前俯后仰,乐不可支。

  苏丹凑近班主任,压着自己的喷笑说:“没想到燕子,原来是个上得镜头的好演员。这一套轻松活泼诱发性的启蒙教育法,不用手机录下来,简直太可惜了。”一面掏出手机,何老师笑:“放心,有人录的,还是多想想,如何把你自己的文学观和个例,转化成同学们都能听懂接受的小学生语言吧。”

  眼角瞟到陶校长和大刘小刘,都举着手机一动不动的,苏丹由衷地点点头。

  “是的,我也在考虑这事儿呢,曲高和寡,阳春白雪不是好事儿。燕子还让我准备准备,在下次活动中担点儿纲。”“你,一定行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