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支教札记 > 第125章 越来越大

第125章 越来越大

小说:支教札记作者:巾睛字数:4013更新时间 : 2021-02-16 08:48:00
  一个小姑娘问:“为什么要升国旗哩?”

  苏丹想想,张花一口答上:“表示中国强大哩。”“那,为什么国旗是鲜红的哩?”另一个小姑娘也问:“怎么不是白色,蓝色和绿色哩?”盼弟答:“俺听俺姑姑讲过,鲜红色,代表那些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烈士们,因为血,就是红的哩。你们说,对不对?”小姑娘们就一起点头。

  可是,“注意啦,同学儿都注意听我的口哨声,嘘!跑步,跑!前面的同学跑慢点,后面的同学加快脚步,队列整齐,脚步一致。”一声响亮的哨声划破长空,小姑娘们一起望去,又一起发出了惊讶的尖叫和叫好。

  但见操场中间,小同学们两人一排的跑了起来。

  快跑到25米处时,整个队列都加快了速度。一条不长却很壮观的队伍,就在操场上像一条快乐的游龙,跟着龙头花样百出的上下翻腾。惹得小姑娘们都尖叫起来。苏丹楞楞,还没开口,小姑娘们却和相识的小学生,相互招呼起来。一时,你招呼我,我呼叫你的,热热闹闹,欢欢喜喜。

  苏丹急忙示意张花,把她们都引进了食堂。

  好客的崔大娘,早烧好了茶水,小姑娘们一人一杯,一溜儿坐在长条椅上,七嘴八舌的和张花聊了起来。苏丹在一边儿不动声色,也不出声的看着她们。小姑娘们才没有张花那么多顾异,虽然对苏丹表示出了应有的尊敬,可是个个都像在家里一样,扭着张花和崔大娘,聊呀谈呀说呀,食堂就像飞来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相信隔着老远也可以听见。

  当小姑娘们听崔大娘讲,张花现在己能认识10个生字,还能写自己的名字时,都不相信,七嘴八舌的要求张花当场表演。张花也拉开架势,拿出了写着自己大名的笔记本,一一递给小伙伴们观看……

  可问题来了,小伙伴们都不识字,更写不起字,又怎么能让她们知道正错呢?

  大约,正在叽叽喳喳边看边抚摸着笔记本的小姑娘们,自己也意识到这个简单的道理?一起转向坐在条木桌对面的苏老师。苏丹这才微微一笑:“没关系,不会就学。张花大半个月之前与和你们一样,可看看,现在进步多大啊!你们也一样行。”

  “可是,苏老师哩,”

  艳艳皱起了眉头:“谁肯教俺们哩?”另一个稚气的小姑娘加上一句:“再说,我们家里的钱,都是给弟弟娶媳妇准备的哩,爹娘也不许。”“苏老师,俺们可没有一个像张花娘一样好的娘哩,”叩叩叩!重重的叩门声突然响起,背朝食堂大门坐着的苏丹,听到了一声愤怒的呵斥:“谁让你们进来哩?”

  苏丹回头,教务主任愤怒的大睁着眼睛,严厉的扫视着五个小姑娘和母女俩。

  当然,也扫视着苏丹。苏丹只好转过身,艰难的陪着笑脸:“穷主任,这事儿陶校长知道。我本想找你,可你不在。”毕竟,面对曾经帮过自己的苏丹,教务主任不好再声色俱厉。

  但用高度不满的语气说了。

  “俺平时都在老师办公室,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她们这么一进来叽叽喳喳的,还有不分心哩?苏老师你也知道,现在不管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们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不努力,而是极度缺乏体育课的认真培训,最终形成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口才更是滔滔不绝,可是身体素质太差,差到许多学生连基本的学习生活也胜任不了哩,这样下去,中国不是完蛋了哩?”

  教务主任大约说累了,停停,余怒未消的转身。

  小姑娘们和崔大娘母女早吓得不行,噤若寒蝉地呆坐或呆站着,大气不敢出一下。“艳艳,顺顺,你,你,”穷主任对小姑娘们一一点名,然后腾腾腾地走到盼弟面前,狠狠地瞪着自己侄女:“还有个你哩,说,谁让你们进来的哩?”

  扫一眼崔大娘和张花,语气变得温和了些,挥挥手。

  “不关你们的事儿,厨房里忙去哩。对哩张花,陶校长吩咐了,你帮厨帮得好,老师们都夸奖你哩。因此,学校准备从五月份起半聘用你,工资是你娘的一半,有意见没哩?”喜从天降,张花高兴都还来不及,哪还有意见?

  “谢谢穷主任!谢谢陶校长哩!”

  小姑娘紧紧抓着自己衣角,高兴得差点儿哭起来。本不过是借口让女儿来帮帮厨,揩揩学校油水(免费吃三顿)的崔大娘,没想到,女儿居然也有了工资?这可是大大出乎她意料之外。崔大娘与穷主任订定的用工协议,规定得细致又周到。

  然而,不管各项条条款款多么细密难懂,它却难不到崔大娘。

  崔大娘一目十行看到,眼光落在最主要的福利待遇上:月工资1100元,奖金100元,随学校工作上下班和休息,工作范围:负责全校师生一日三餐伙食,全校的清洁卫生,护卫和云云。这份在别人看来很苛刻得很地主也很剥削的用工合同,在半山寨村民崔大娘眼里,可谓是轻松加愉快,金贵得很。

  崔大娘催着穷主任在合同上签字。

  还偷偷塞给教务主任,两斤三月才打下的新茶呢。须知,这两斤三月新茶,要拿到山下县城市场上,可以卖到200元人民币。当然罗,等它真正被装进精美的礼品盒,摆上琳琅满目的玻璃柜台销售时,价格就翻了10—15倍。

  没想到,崔大娘当下就被脸色气得发紫的教务主任,连训带骂克了一顿。

  “你干哩?孬子——形容人不正常。现世——形容人差而无自知之明。北瓜——南瓜,有时指人脑子像屎一样地。俺是人民教师,你是和人民教师一起工作,你以为是干哩?吹吹拍拍,送礼腐蚀,少给俺来这一套哩。算哩,算我和陶校长看错了人,这校工,不要也罢。”

  拂袖而去,眼看好事落空,可怜的崔大娘急眼了。

  她竟然一把拉住教务主任,扑通就跪下,抹起了眼睛:“对不起,穷主任,俺寻思着现在做事办事儿,必须要送礼的,哪有白给帮忙了哩?”话说,崔大娘在村里也算是一个名人了,不止她家境殷实,本人精明能干,为人热情,最肯帮忙,更有于她那张任谁也不放在心上的刀子嘴。

  那张嘴巴,当年在县乡可是出了名的铁嘴,经过流年岁月的煎炼,如今更是厉害,

  好事,经她嚷嚷好上加好。坏事,经她嚷嚷坏上加坏,你说,谁敢不把她放在心上?陶校长和穷主任在商量人选时,正是考虑到她这一出类拔萃特点的。因此,穷主任虽然喝退了崔大娘,却也顾及她那张铁嘴,见她扑通跪下,稍停停,便返身拉起了她。

  穷主任把她重新按坐在椅子上,再把新茶退给她。

  语重深长的说:“俊花哩,现在风气变哩,风气好转了哩。再说,社会上那一套,怎么能用到学校里来哩?俺们半山寨村和半山寨小学,生养和教育的是俺们自己的子女。如果连俺们和老师都学起了社会上那一套,俺们的子女,不就全完蛋了哩……”

  一番话,惊天地。



  说得自小就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神的崔大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认识:现在这个社会,只有老师还信得过!现在,女儿也可以拿到自己一半的工资哩,至于其他福利,没说哩,和俺也一样,如此,俺们老崔家,上下九个人,就有一个半人吃公家粮,仅次于老村长家,只怕嫉妒得芳芳爸吐血哩!

  如果崔大娘仅仅是这样幸福地想,这样舒服地高兴。

  然后,拉着女儿进厨房忙忙碌碌去,也就罢了。可她天生是个有恩必报的仗义人,早看到在教务主任的呵斥下,一边儿的苏老师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进退皆难,就动了恻隐之心。再说了,崔大娘自己也很清楚,尽管是苏老师开的门,可这五个小姑娘,却是女儿叫来的,不能让苏老师为此挨批评,背黑锅哩。

  于是,在女儿噙着泪花感谢后,崔大娘勇敢地站了出来。

  “穷主任,您也别生气了,俺就给您坦白了,那校门,是俺拉开的哩,不关苏老师的事。”事实上,五个没读书的小姑娘背着小弟弟进校来,是一件大事情。同时身兼保卫的陶校长事后,就在第一时间告之了教务主任。

  若只论指挥层级,校长决定了事情,教务主任执行就是,不必事事都得详实告之。

  可学校目前就这二个校领导和老师,二人的关系,又因是离异夫妻而越加暧昧生趣。不止陶校长自己多次写报告强烈要求,仅从县乡二级教委角度,就多次为此进行专题研究。终因为半山寨小学的极端特殊性,最终认为,保持现状最好。

  这是因为,进行组织上的强行调配,当然行。

  可山下新来的新校长或新教务主任,因家不在半山寨,各方面总是不便。进而影响到一系列的工作,最终,受影响的必定是半山寨小学的学生们。弄不好,目前这少得可怜的二十五个小学生,还可能因各种原因流失。

  要知道,硕果仅存的这二十五个小学生,可是乡县二级教委手里心中真正的宝贝疙瘩。

  个中原因,不便细述。当然,最重要的是,从目前县乡教委掌握的相关情况来看,陶校长穷主任,是二个真正的人民教师,不但任劳任怨,廉洁奉公,而且主动积极,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二人是离异夫妻,同德不同心。

  可从管理的角度看,这正好相互擎肘,防止沆瀣一气,把学校变成夫妻店或什么什么的。所以,这对身和家都在半山寨村的离异夫妻,值得信任和重用。至于工作任务太重呢,县乡二级教委也曾以组织命令和高薪高福利加什么什么的,在县乡二级中小学老师中调配,或者对外招聘。

  结果都如大家事先所预料的那样,全都无疾而终。

  最终,还是得由二校领导各自一一兼任起来。当然,也不是白兼任,原课程主科老师所享受的全部工资福利,都得一一分加在现兼校领导头上。尔后,再依据各种推想假设,比如,人的精力体力有限,你兼那么多的主课程,不可能像原课程班主任那样尽职尽责吧?

  当然罗当然,主观客观上你还愿意尽力的,可毕竟身体不充许呀,对不?

  于是乎,减掉原课程班主任的全部工资福利,折算成人民币总额的三分之一。老实说,这样的算法,二校领导倒是求之不得,既便你不加薪,俺们还是得工作哩!双双毕业于地委师范学院,在学院志愿申请宣誓入党的曾经的模范夫妻,立场坚定,责任心强,专业纯熟,正直勇敢,一路摔打着过来至今,本色依然,连连当之无愧。

  被评为县乡二级教育系统模范的校长和教务主任。

  组织上的关怀爱护及给予的荣誉,二校领导看在眼里,感动在心。组织上的良苦用心,现实的无情,二校领导也是看在眼里,感叹在心。在越来越强烈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悲壮慷慨中,二人也下定了就在半山寨小学熬一辈子。

  纵然是百般艰苦自己,万般委屈自己。

  也决不能放弃在县乡二级教委眼里,不,事实上也是全省的一杆边远山区模范小学校的鲜红旗帜。因此,二校领导基本上都能做到相忍为上,互相理解和团结一致。可是,毕竟是活生生的人!毕竟曾经是夫妻!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没了夫妻名份,可那流淌在彼此骨子里的夫妻情,却不会轻易消失。

  这不,随着半山寨小学的名气越来越大。

  支教老师和各路媒体的陆续到来,身为女人的教务主任,就越来越明显地感到自己,有了说不出的愤慨和醋酸。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