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凡尘寄 > 第四卷 乱尘 ● 第八章 梁皇之忧

第四卷 乱尘 ● 第八章 梁皇之忧

小说:凡尘寄作者:盛雨煮茶字数:2246更新时间 : 2021-01-15 16:45:20
  平南王府。

  此刻已是晚膳时间,餐桌之上唯独缺了大少奶奶。

  罗夫人眉头微蹙道:“秀枝,你再去催催。”

  小丫头转身而去,不多时,大少奶奶带着一双红肿的双眼,到得餐厅。

  罗夫人不悦道:“你身为长房夫人,行事却如此不识大体,这次莫说你等办了错事,便是看在鸿睿挽救了咱罗家一场大难的份上,你便也不该摆这等脸色给我们众人瞧呀。”

  鸿睿忙到:“母亲大人,咱一家老小经历了那场风波后,总算安顿下来了,因此番之事,大哥二哥复又返回中州,与二老分离,终归心中不舍,难免感怀颇多,母亲大人切勿责怪。”

  大少奶奶闻言,眼泪不禁簌簌而下。

  罗夫人轻叹一声,起身步至大少奶奶身前,握住大少奶奶的手,柔声道:“莲霞,你入我罗家也已八年,你我婆媳二人朝夕相处,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此番之事,虽说皆非你我所愿,可京都之中,凶险异常,难免过了今次的暗箭又遭他日的暗算。你们安心回中州,鸿睿定会替你们将一切张罗好。”

  罗父轻咳一声,道:“到了中州,切记不可横行乡里,安心收收佃租过日子吧,不可行商,不可与官员有纠葛,可记住了?”

  大少爷、二少爷闻言,忙起身拱手道:“父亲大人的教诲,儿记下了。”



  若逦与冰心起身,拉大少奶奶入座。若逦轻声道:“大嫂,回中州后,有何难处尽管来信告诉小妹,都是一家人,鸿睿定会尽力相帮的。”

  二少奶奶貌似平静,内心却是隐隐有些不舍。

  二少奶奶轻叹一声道:“怪只怪我家夫君不识大体啊,一无功名,二无官身,人家凭什么送于你天大的好处?还得亏了鸿睿见机早哟,否则真若出了事,把三弟的仕途给毁了,我和你二哥怕是百死难赎其罪。”

  说罢,抹了把眼泪,继续道:“可话要说回来,听闻三弟替我们两家安排的极是周到,耗费也是颇巨,二嫂这边谢过三弟了。”

  言罢,起身施礼。

  鸿睿忙起身道:“二嫂,这可使不得。都是一家人,想当初鸿睿闯祸坠河,大哥二哥沿着浔河找了许久,又受小弟所累,险些遇险。”

  鸿睿躬身施礼道:“大哥、二哥,此番回中州,小弟已然着手张罗了两处大宅,良田各二百亩,有佃户百余户,吃穿用度终归是不愁的。”

  大哥二哥闻言,也是心中一喜,忙起身道:“三弟费心了!”

  鸿睿继续道:“只是,有三点需得提醒两位哥哥,其一,善待佃农,切莫欺压;其二,不可从商,以免覆辙重蹈;其三,勤俭持家,不可沾赌。”

  两位嫂子闻言忙点头,大嫂道:“三弟说的极是,经历了这许多事,能有一个安稳富足的日子,对我们而言已然是极为满足的了。”

  ......

  世事如行舟,不进则退。而对于时光而言,世人却是毫无退路可言。

  便如此时的大梁,此刻的梁皇。

  登基之诏早已发出,可赶来京城朝见的各州主要官员却是并未全至。原洹国五十二州,至今也仅仅陆续来了一十八州。

  不待皇上下旨问责,未朝见之州府守备的奏折已然陆续送至皇上书案。缘由几乎无二,皆为:各州饥荒四起,时有暴民造反,身逢此危局之际,不敢奉旨离州。

  局面对于梁皇而言,极为尴尬。

  粮荒是急需解决的大事。可身为梁皇,首先考虑的还是他身下的那张位子。

  不解决粮荒,他大梁的江山不稳。

  解决了粮荒,那帮心怀叵测之人万一吃饱了有力气造反,又该如何是好?

  可就在梁皇左右为难之际,礼部尚书钟蜀葵来报。

  “启禀皇上,派往齐国呈递国书的使者昨日返信,言:齐皇不日将派使团出使我大梁,粮荒之事,齐皇并未一口回绝,尚可商议。”

  梁皇闻言大喜,忙到:“齐国使团的一路安全定需谨慎,一应礼仪皆按最高规格布置,切不可怠慢。”

  “是,下官已吩咐下去。此番沿途接应,是否可由镇北军一路护送?”

  “唉,也只能是镇北军了,朕眼下也只有镇北军可堪大用了。”

  ......

  三月廿六,大齐使团两千人,携国礼及粮草,共计五百余车,由虎踞关入梁,与大梁镇北军会合后,一路北上,过蓟州、雍州、卞州。

  这日,大队人马正自在卞州歇息。

  虽是早春时节,可晚风依旧颇为清冷。此时,黑夜之中闪过一道身影,一人一马出卞州城,直往城外驻扎的镇北军大营而去。

  今晚的镇北军大营虽已是深夜,却依旧灯火通明。

  值守的兵士见一人一马到得近前,只是一瞥,便已放行。

  而此刻,镇北军中军帐之中,正有两人盘膝而坐,却正是孟三娘与镇北军大将丁不易。

  丁不易轻声问道:“小姐,那卞州守备是否可靠?”

  孟三娘道:“那郭长义乃先父挚友,为人忠义,定然可靠。”

  丁不易轻叹一声道:“人心难测啊,想那穆清远也是侯爷挚友,可那首招祸的反诗还不是他偷偷告密的?”

  孟三娘眉头微蹙道:“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便足以令人疯狂,今晚便听听郭长义如何开价吧。”

  ......

  大帐之中,烛火摇曳,三道人影正自商议着什么,声音极低,微不可闻。

  半个时辰后,郭长义满面春风而出,翻身上马,往卞州而去。

  而就在当晚,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

  卞州城,招待大齐使团下榻的别苑突然被大梁兵士包围了。大齐使团两千人尽皆被屠,而所携之金银与那五百余车粮草尽入大梁叛军手中。

  同样,也就在那晚,卞州太守全家尽被屠于太守府中。

  翌日清晨,卞州守备郭长义与镇北军大将丁不易共同宣告天下:穆清远煽动造反,窃得皇位,其人狼子野心,品行卑劣,昔年的镇北候之死便是其密告朝廷,诬陷栽赃所致。此人为皇,难以服众,更难平天下悠悠众口。而今,正值粮荒之年,民不聊生,当有明主统领我大洹遗民走出困局......

  宣告一出,各州呼应,一时起,各州纷纷派出使节,于卞州共商大事。

  仅仅三日,拨乱反正的义军便已初步成型。

  其口号便是:伐无道,诛国贼,救万民,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短短七日,各州义军齐聚卞州,五十万大军蓄势待发。

  而此刻,躲在京师之中的梁皇穆清远已然惶惶不可终日。所谓病急乱投医便是如此般情形之下的产物。

  穆清远派使臣出访大齐,邀大齐派兵助其平叛,并许以虎踞关外一十二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