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渺渺青云 > 章一 白鹿镇

章一 白鹿镇

小说:渺渺青云作者:青云听雨字数:2471更新时间 : 2020-01-18 21:35:43
  白鹿镇坐落在柳河的一旁,沿着河岸星罗密布,柳河自白鹿镇的娘子渡蜿蜒而下,汇入孔雀江之中。这条行商繁忙,水流平缓的大河,让白鹿镇在青螺国享有盛名。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那个渡口,娘子渡!白鹿镇并不盛产白鹿,也没有白鹿仙人,这里千余户人,半数是柳姓,另一半则是因柳河来往的商贾人士流连至此。而镇上的女子,或因一方水土,个个生的水灵,大多都外嫁远方。娘子渡之于白鹿镇,不仅仅是因为行商渡口,更有送嫁和回娘家的白鹿镇女儿们。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逢过了腊八,白鹿镇的年味比寻常地方要浓厚些。这要得益于往来四海定居的人士,带来的不同的风俗,在此如同柳水一般,汇聚交融。在白鹿镇东南方有一户柳姓宅子,放眼看去应该算是镇子上的大户人家了。院子里一位绿袍少女,站在阁楼上呵着气,搓着双手,看着窗外的那株枯柳树,怔怔发呆,那株枯柳树倒是极为高大,占了小镇的半数之地。

  “小姐,老爷的信寄来了,这次没有走水路,用的是信鸢。“这种机关术,加以傀儡符箓之术造的木鸢,速度极快,有价无市,一般都是朝廷官用。信鸢上刻有,青螺国印,如有私自拦截,将被缉私追捕。

  “比往年早了好多呢?”绿袍少女闻声看向柳树下的婆婆。

  “是呢,小姐,而且今年的岁银比去年多了一倍有余。”

  “是吗?“少女一脸兴奋的看着婆婆。面对这份洋溢在脸上的惊喜,婆婆叹了声气。少女,在乎的哪里是银子多少,只是那封从朝都来的信。而那封写信的人,已经十年里没再踏上那座渡口了,但是这一切仿佛少女都不在意,这一点跟隔壁那个小孤儿一样,没心没肺。婆婆看着她长大,早就习惯了她的性子,站在树下将那封信扔了上去。单手稳稳接住信的少女,甜甜一笑遍转身进了书房。老妪自是下去张罗过年的事,少女那甜甜的一笑,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就高兴了。

  关上门,打开窗,坐正了身子,少女才慢慢拆开火漆,打开那封从远方朝都远道而来的信件。

  “白鹿镇由来,并非有什么仙家机缘,也无福地洞天。原来也不叫白鹿,而是白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首诗词也恰好照应了,白鹿镇柳河沿岸的风光。至于为什么叫白鹿了,不过是人间客,青云仙,白鹿镇往来不息从未出现过仙家修士。前人借白鹿寄寓后人能,白鹿沧海,青牛洞天

  ......。

  少女仔细看看完信件,满心欢喜,虽然已经很多年没见爹爹了,但是每次她提在常人看来,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那份从京都来的书信都一一为她解读。这些在小镇上求而不得知的奇闻异事,填补了少女的闲散时光。她伸手从书桌上,取出一枚印章小心翼翼的在信件上,按上柳依依三个红色小篆字体。

  白鹿镇有四条街道,贯穿了整个镇子,分别是孔雀街,翰林街,福禄街,岁余街。翰林街因白鹿镇出过老翰林而得名,文人官宦大多住在此地。而福禄,岁余住的都是寻常百姓,贱籍流民。福禄双全,岁岁有余都是寻常人家的期许。而孔雀街,大多都是老白鹿镇的大户人家落户,柳依依那座宅子就在其中。因方向坐落于白鹿镇东南,和那倾泻而下,奔流入海的孔雀江相向,故而名为孔雀。更多闲谈说,当年那只向东海而去的孔雀,曾在白鹿镇栖于柳树之上。当然这也无从考证,毕竟那只孔雀东南而去,最终成了一方妖王。

  相比于柳家忙忙碌碌准备过年的隔壁,却是另一番景象,宅子是个大宅子,虽然没有柳家大,但是在孔雀街也算是个中等户了。不过,除了有座宅子,其它的当真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这户人家姓杨,早年和柳家哪位老爷是至交,在妻子因病过世后,和柳家老爷一起出门闯荡。留下独女和柳家姑娘柳依依,一同在镇子里的私塾读书。几年后,柳依依的爹爹独自一人回到了白鹿镇,并花钱买下了隔壁至交的宅子。当时那个小女孩年纪虽小,但是死活不交地契。直到那位她爹爹的至交说了句:“你父亲临终前最担心的是你,房契放我那里,等你长大了来拿,钱我帮你付了余下几年的读书钱。”她才将信将疑交出那份仅剩的房契。

  毕竟,这位身材高大的中年汉子,和爹爹亲自一起踏上的娘子渡口。那天阳光明媚,杨柳依依,她爹爹上船的时候还回头和她招手。而回来的时候,她和隔壁的柳依依在渡口翘首以盼,她等来的是一场空。那位中年人,从头到尾都没和她说过关于爹爹的任何事,只是告诉她,她爹死了,回不来了。

  从那以后,柳家哪位苟姓婆婆每月会送来十文铜钱,不曾多过一分一毫,她也照收不误。一方面来说,只要是柳家那位中年汉子的,那都是应该的,另一方面来说,这十文钱够她填饱半个月的肚子了。虽然她住在孔雀街,但是除了这座宅子,她与岁余,福禄街那些流浪儿,贱民一样没什么区别。读过几年书,并不能让年纪尚小的她,解决生存的问题。春来秋去,她的每一天都在与饿肚子打交道,无论是打柴,挖冰窟窿钓鱼,只要能挣钱填饱肚子她都去。即使是这样,少女也经常挨饿,有几次实在是饿的不行了,去山上采了点野蘑菇回来煮着吃了,结果上吐下泻差点没给吃死。自那以后,她再也不敢乱吃蘑菇了,瞅着卖的人样子,自己照着采,咋就不一样了?但是春笋在她断顿的时候,还是会去柳河的竹林挖点,即便是每次吃完比那吃蘑菇遭的罪只多不少,但是没饿死就不错了。

  夜色拉下天幕,柳河的船家最先挂起大红灯笼,沿河的白鹿镇再相继亮起灯火,从翰林街,孔雀街,到那福禄岁余,万家灯火与那天上的星空闪耀交相辉映,天上人间,星火辉煌。

  柳依依趴在窗台,房间里的碳火苟婆婆早就帮她升起来了,少女觉得有些热了,稍稍打开窗。将小脑袋枕在胳膊上,看着隔壁家闪烁着微微光芒,她叫柳依依,她叫杨青青。杨柳依依,从小她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并没有无话不说,也不是亲密无间,只是顺路。直到后来爹爹和杨叔叔一起离开小镇,她会和她经常去娘子渡口看日落,看日出。她有时候也会想,杨青青自小就一个人住在那个宅子里,她会不会害怕,但是她从没问过。至于自己嘛,她倒是想去隔壁住上几天,体验体验,只不过杨青青不欢迎罢了。

  后来在一个落日拉长桅杆的下午,他爹爹摆着余晖和帆影踏上渡口,杨青青再也没和她一起看日落看日出。爹爹也没和她提起隔壁杨叔叔,只是嘱咐她,每月十文钱,不许多,也不许少。

  她眼看着杨青青一天天为了填饱肚子,不被饿死。跟着岁余,福禄那群衣衫褴褛,大大小小的孩子,从柳河的一头到另一头,从窗口这头到那一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