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之蜀汉复起 > 第十五章 刘永回到秭归

第十五章 刘永回到秭归

小说:三国之蜀汉复起作者:天上的小青蛙字数:2215更新时间 : 2020-10-05 06:38:20
  虽然清楚曹丕做出了一个不是最优解的选择,但是司马懿并不打算出头来点破这一切,他和曹丕可以说是亦是君臣亦是师友。

  相交莫逆,这更让司马懿舍不得破坏这段关系了。

  冒着触怒君王的风险直言进谏不是司马懿所信奉的明哲保身之道,永远跟着领导走,领导指哪儿我走哪儿,打死不会唱反调。

  “陛下,建安末武皇帝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如今大魏禅代受命,开弘皇基,大赦天下,同享斯庆。文武群司封爵增位各有差,赐男子爵一级,为父后及孝悌力田人二级。孙权虽隔绝江淮,不服久矣,然则今权仰风景从,归化正统,臣窃以为宜崇其爵位,以明示天下我大魏厚遇远来归服之意。”殿上,大鸿胪韩暨出班奏曰。

  大鸿胪,九卿之一。

  秦称典客,前汉景帝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始改大鸿胪,秩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掌少数民族君长、诸侯王、列侯的迎送、接待、安排朝会、封授、袭爵及夺爵削土之典礼;诸侯王死,则奉诏护理丧事,宣读诔策谥号;百官朝会,掌赞襄引导;兼管京师之郡国邸舍及郡国上计吏之接待。

  前翻东吴使者赵咨遣送于禁浩周和东里衮来朝,负责迎接接待的便是大鸿胪下辖的官员。

  “自朕即尊位以来,郡国县邑,多所改易,更受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玺绶。今孙权称藩,臣于朕,当封权为吴王,领荆州牧事,以大将军持节督交州,加九锡。”

  曹丕脸色潮红,语气激扬感受到了上位者发号施令的快意,一个个代表诸侯王权力地位身份的策命从他的嘴里冒出,他感觉到了权力给予人的无比的快。

  风景正好,心情上佳,总免点不了有人煞风景,刘晔又冒了出来:

  “陛下臣仍窃以为不妥,对于陛下的决定臣感到万分的忧虑。孙权者,故汉骠骑将军、南昌侯耳,官卑爵微,所以孙权能四下封赏的最高职位不过杂号将军,并且他只是县侯就胆敢分封臣下为列侯,此僭越也,难以服众。若陛下封其为吴王,夫王爵去天子之位不过一阶而已,孙权正可携此之封名正言顺,建国家、立社稷、置百官,封赏群臣,降恩惠与百姓,正式建立吴国。如此,江南士庶之心归附孙权矣!”

  曹操有些头疼,刘晔渊谋远略,确实非常人所及,但你再聪明也不能在朕面前处处唱反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浩周、东里衮曾经身处东吴,识得孙权,朕且问你二人,孙权称臣可信乎?”没办法,曹丕只好把浩周、东里衮拉出来当挡箭牌。

  “陛下,臣同安远将军在南方时孙权相待有礼,衣食优渥,臣等陛下之犬马也,对臣等尚且如此,何况陛下九五之尊。臣认为孙权应该是真心实意的归顺大魏,愿陛下勿复再疑。”浩周大肆替孙权担保,言之凿凿。

  “浩孔异汝之见解何其浅薄!孙权之不臣也久矣,此时称臣不过时势所逼耳。一旦孙权不再面临大魏和西蜀夹击的危险,必会再度反叛。”东里衮持反对意见,和浩周针锋相对。

  浩周、东里衮都曾在东吴待过,亲身接触过孙权的作风处事,见这二人观点相左,曹丕也是有点不耐烦了直言道:“我大魏地括九州,带甲百万,十分天下而有其九,强横无匹。孙权极有可能是诚心归顺,就算做最坏的打算,孙权只是外托臣服,内怀异心,那朕正好是先礼后兵、师出有名,天下将难权之理亏,而非曲朕也。”

  “太常何在?”不再拖拉,曹丕直接下命令。

  同为九卿之一的太常、高平侯邢贞赶紧出列:“臣在。”

  “以卿为使者,会同浩周、赵咨前往东吴册封孙权为吴王,不得有误!”

  “诺,臣遵命。”邢贞身为太常,秩中二千石,位列九卿之首,官居清要,职务繁重,多由列侯充任。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礼仪,管理皇帝陵墓、寝庙所在县邑,每月巡视诸陵,兼管文化教育,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补吏亦由其主持。

  由他前往江南册封孙权,这表示了大魏和陛下的诚意与重视。

  …………

  夜色将近,在宵禁到来关闭城门的前一刻刘永返回了秭归城。

  城内太守府中刘永的下榻之处,徐胜来报告:说买了牛二十头,费十万钱;耕马、车马十匹,费钱十万;铁器十万斤,费钱八万;以及装载运送物资的马车九辆,费钱两万三千四百;共计费钱三十万三千四百。

  “好,你办的不错,赏!”刘永仔细地查看了徐胜购买物资所交易的文书契劵全都无误后,方才点头称好。

  其实他倒也不是不信任徐胜,正是因为他觉得徐胜这个奴婢还不错,为了徐胜,也为了他自己。

  他要严格监督徐胜,不让徐胜贪鄙欺瞒、擅权为乱,从而有一天他无奈的感叹“芳生兰门,不得不锄”,亲口下令处死徐胜。

  返回秭归的次日清晨刘永起了一个大早,去面见了廖化。

  对廖化道明来意:“旭日初升寡人便来叨扰廖府君实在不好意思,确实有一事相求。”

  “殿下但讲无妨。”

  “可能廖府君也知晓了,寡人再阳安聚购买了一百顷土地,寡人关于提高粮食产量和增肥地力有一些想法,打算在阳安聚去试验一番,所以想从郡府搬到阳安聚去居住,还希望廖府君能准允和成全。”

  “古语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刘永没想到,廖化反手又是一个拒绝,“殿下,万万不可。陛下把殿下留在秭归就相当于把殿下托付给臣,如同周昌保护庇佑赵隐王如意。

  “昔吕太后贼害赵隐王如意,赵王太傅周昌痛恨有负于高皇帝重托。殿下安身居住于城外乡野,万一有盗贼屑小惊扰到了殿下,臣何颜再面对陛下,虽万死莫辞。”

  眼见这个廖化大帽子一顶一顶的压人,刘永竟然都有些被说动了,这个廖化可真是难缠呀。

  “廖府君此言差矣,寡人乃天子之子,被封为王,将开国家、建社稷。为鲁国始封之君。若只知道吃喝玩乐、高高在上,不能体察民情,和善百姓,无益于国家,无异于万姓。过去孝宣皇帝微时,游侠三辅,遍观风俗,知民生疾苦,方成一代明君!小子永当效法孝宣皇帝,向东平宪王看齐,成为一代贤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