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歇斯底里I > 第四十九章 圈养的狼

第四十九章 圈养的狼

小说:歇斯底里I作者:Nerves字数:2137更新时间 : 2019-10-25 22:37:48
  梁立辉瞧见茶桌上放着一盘鸡仔饼,微微愣住。

  梅萍笑道:“知道你喜欢吃,妈特意给你做的。”

  梁立辉点了点头,拿起一块,并不着急着吃。

  鸡仔饼是地方四大名饼之一,莲花坞的头牌。仅是外形,就让人一见钟情。

  娇小的身段,椭圆形略似古典美女的鹅蛋脸,又酷似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笔下正在俯首觅食的小鸡,在几乎清一色正圆形的饼饵群体中显出另类的美。

  梁立辉的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父母带着自己从国外回来“拜干亲”的那一天。

  “拜干亲”是一种习俗,在当地称为“认寄父、寄母”,俗称“拜过房爷、过房娘”。通常有以下几种目的:

  一是怕孩子娇贵,不好生养,或是以前生子夭折,怕自己命中无子,借“拜干亲”消灾免祸,保住孩子。

  二是孩子命相不好,克父克母,借“拜干亲”来转移命相,以求上下和睦,家道昌盛。

  为了让孩子好养,“拜干亲”一般都喜欢认儿女较多或贫寒的人家做义父、义母,因为儿女多的人家,孩子就像成群的小动物一样,容易长大。另外,贫寒的人家,小孩一般较多,又不娇贵,反而容易养活、长大。

  当然,梁立辉认干亲其实是为了增进梁家和冯家彼此之间的感情,除了两家世代交好外,他的母亲阮凝香和梅萍既是儿时的玩伴,也是同窗多年的老同学。

  梁立辉当初回国的时候只有5岁,但天资聪颖,已经懂得不少人情世故。并且他的脾气不小,行为举止颇有些怪异,常常画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带有锯齿的蚊子切割着肉、在虫蛹里有个小孩在爬行、小矮人被高大的房子围在中间……

  父母对他捉摸不透,暗自捏了把汗。

  出乎意料,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抗拒之意。因为他彻底沦陷在了鸡仔饼、榴莲酥等传统美食的诱惑下,在国外他可从来都没有吃过味道如此独特的东西。

  俗话说的话,小孩子跟宠物一样逃不过“真香定律”。

  于是他遵照大人的意思,恭敬地磕头、献茶和喊干爹干妈。

  而梅萍笑得合不拢嘴,赠给了他一把长命富贵锁……

  “别愣着,赶紧尝一下,看看妈的手艺有没有退步。”

  梁立辉瞬间回过神来,咬了一口,只听“咯咯”牙齿作响,浓香像一股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外脆内软,很有嚼头。

  再咬几口,恍若引爆了一个香料库,复合香气从馅里迸射四溅,浓得化不开,直至进入了深度咀嚼阶段,才逐渐分辨出蒜茸的辛香、南乳的鲜香、芝麻的油香、五花肉的甘香……还是那个熟悉的味。

  “是不是糖放少了?还是五花肉不够好吃?……”

  “人老了,手就僵硬得很。”

  “不是,很好吃。”梁立辉哽咽地说。

  “那就好,”梅萍笑道,“你的房间我已经收拾干净了,我现在去拿被褥给你。”

  “嗯。”

  时过境迁,那些熟悉的面孔如今都埋在了黄土里,每当雨季到来的时候,就格外的清冷。

  “风那时在吹的不是云,而是笼罩在心底的阴霾。”

  梁立辉曾在一篇作文里写道:“亲情真是一个难以言表的概念,也许因为我词穷,叫我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亲情真的有点为难……”

  “我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用自己富有色彩的生动语言,或真诚朴素的情感去描述亲情,但纵使我能写出很多的句子,很多的词藻,却也无法表达出我对这种情感的忐忑和热爱,我想,只有以我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描述对亲情的感受,这才是我最要做的。”

  可直到他长大成人后才明白,说不出口,不仅仅是难以启齿的羞耻心,也是一种遗憾和悲哀。

  他很后悔。

  早熟聪慧让他失去了同龄人该有的调皮和真诚,被上帝所赋予的玩性。

  虽然有了较为完整的三观,对道德伦理的认知和遵从,但高度克制的理性却成了“胜利的主宰者”,虚伪赢得了社会的生存空间,让你无法再轻易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感性隐藏在背面……

  太多的考究左右你,束缚你;太多的观念,暗示你,逼迫你;人仿佛被厚厚的封口胶缠住了嘴,无可奈何地妥协,必须缄默儿时诸多的话题。

  即使你的心底在呐喊,甚至咆哮,那种如同寒气钻入骨髓时折磨的痛苦。

  太多的父母都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乖巧和理性思考,甚至在社会上挣扎出头,却选择忽略自己儿时的痛苦。

  “揠苗助长”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更强地“道理”却压垮了他们心中的那根稻草。

  曾经的憎恶,变成了现在的感恩;现在的感恩,又变成孩子的憎恶。

  潜移默化,一个矛盾的死循环。

  嘴里、心里都在暗示这样地所做所为是为了孩子好,毕竟残酷的现状摆在面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用牢笼里圈养的一条狼来比喻现在的孩子最合适不过。

  父母千方百计地拔掉让他们头疼不已的“尖牙”,驯化他们的玩性或者说野性,变成一条任打任骂的雪橇犬。

  然而,当你真正激怒它的时候,它会毫不犹豫地扑咬上来……

  有时候毒蛇与人类互相警惕的做法,反而是最佳的生存方式。

  父母的掌控欲太强,无时无刻都想要塑造心中完美的“自我”。比如神童考上了名牌大学,低龄化选秀……

  现状却让人唏嘘不已,神童被学校劝退,成为反面教材。无法独立,生活一塌糊涂……

  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首先是家庭,分量最重。

  梁立辉研究过不少案例,印象深刻的是12岁少年弑母案。

  少年因为不满母亲的管教,隧将其杀害。之后他还坦然地拿着对方的手机跟学校的老师请假,陪着2岁的弟弟居住在家中。母亲有任何的电话和微信,他也都一一接听和回应,丝毫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直到有邻居发现报了警之后,他才在警方的质问下说出了这件事……出狱后将重返课堂,其他同学的父母担忧不已,一致反对,他叫嚣道:“我杀的又不是别人,杀的是我妈!学校凭什么不让我上学!”

  无论是这个男童嗜血的冷漠,还是他在杀害母亲后的冷静,都让梁立辉不寒而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