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小说: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作者:梦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10-29 12:48:19
接下来通常会有盘问质询环节,  由一辩回答对方的问题,终于开始了正面交锋,但在这一阶段,  从战术安排的角度来说,通常会围绕定义、标准一类不直接涉及辩题核心观点的争议进行拉锯战。

        譬如在表演赛上,  周碧苇一直和反方纠缠的破题思路,就属于本该由一辩在比赛的开始占领的战场。

        虽然这个环节确实有了针锋相对的火药味,但听在观众的耳朵里,  只觉得双方来来回回揪着一两个词不肯让步,对于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辩题,却压根没有真正展开讨论。

        就好比说观众来听一场关于“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的比赛,  想要听的肯定是双方辩手探讨金钱对于人性的影响、金钱和罪恶的关系、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之类的话题。

        结果到了比赛现场,  却发现辩手们一直围绕着着“‘万’字指的是不是一切”这一个小点,  反反复复、夹缠不清。

        从比赛的角度来说,一个“万”字可以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点,  双方辩手卯足了劲互不相让,  是自然的,也是符合队伍利益的。但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  只觉得是钻牛角尖地咬文嚼字罢了,坐在台下听了半天,既没听懂“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也没听懂金钱和万恶是什么关系。

        即使一辩肩负着为队伍持方铺垫基础、划定战场的重要作用,  但从比赛的观赏性而言,  却毫无疑问地是最不受观众期待、也最常遭到忽视的辩手。

        二辩、三辩和四辩的精彩表现,往往都是站在优秀的一辩肩膀上完成,然而观众们的喜爱和喝彩只会送给一辩的队友们,一辩自己得到的,  只有礼貌性的零星鼓掌。

        打辩论虽然不是为了出风头,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忍受明珠蒙尘、不受赏识的失落?久而久之,能力强的辩手自然对于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辩位避之不及,纷纷转向其他辩位。

        与此同时,尽管想要成为优秀的一辩很难,想要成为一个及格的一辩却又非常简单。

        优秀的辩手不愿意打一辩,许多队伍只好勉强让水平一般、甚至实力不足的辩手顶上去。为了迁就一辩的水平,在安排战术的时,一辩的任务就是读好一辩稿,然后在接受盘问的时候只说正确的废话,顶多在自由辩论环节安排几次无关紧要的发言,剩余的时间里,只要安静地当一个填充一辩辩位的花瓶即可——如果这个花瓶能赏心悦目一些,当然更好。

        不求为队伍做贡献,只要能把一辩稿写好读顺,剩余环节里不搞破坏,就算是及格了。像这样被用来凑数的及格型一辩,也就是汪竞辉口中所说的“工具人一辩”。

        对于很多资质普通的辩手而言,工具人一辩的出现让他们有了投机取巧的捷径,不再需要痛苦地磨砺自己的思辨能力、反应速度和表达水平,只要肯花一点笨功夫,在比赛前充分准备好的稿子和问答,只靠死记硬背,一样可以完成比赛。

        平心而论,汪竞辉并不是这种辩手,在他当初引起林麓深注意的新生赛上,他不仅打了二辩的辩位,而且表现不错,在盘问环节也应对自如。林麓深看中了他的潜力,本以为他会逐渐成长为更加成熟的二辩,却没有想到,他身上的潜力不仅仅是辩论的天赋,还有组织活动、交际沟通、主持唱歌等等各式各样的天赋。

        简单来说,校队对于汪竞辉而言,只是众多社团活动和业余爱好的其中之一而已。

        尽管他还是会时不时地参加比赛,但能够分给辩论赛的时间实在有限,没有办法充分地参与讨论,不得已从二辩转为一辩,只在比赛前一晚参加一次讨论,听其他三位队友向他灌输本场比赛的观点和立论,晚上熬夜写好一辩稿,第二天直接上场读稿。

        这样潦草敷衍的备赛方式让校队众人又恨又爱。

        恨自然不必解释,爱则是因为由于队员人数着实有限,再加上大家都有学业或者就业的压力,偶尔会发生连四名辩手都凑不足的情况,为了避免因此直接弃赛,有几次只好请汪竞辉来救场,多亏他讲义气,靠着这位工具人一辩,才让队伍成功打上了比赛。

        不过,汪竞辉对于肖琪的评价,显然是指她在面试过程中表现普通。

        “至于这个何安……”汪竞辉啧了一声,“如果他对辩论实在有兴趣,可以让他帮着查查资料、改改稿子。”

        其他面试官没有说话,默认了他的结论,但曾骁却开口说道:“我觉得他的稿子写得不错,虽然发挥得不太好,但是其实我们平时比赛也不要求一辩必须脱稿,如果他拿着稿子念,应该会好很多。”

        “确实,文字功底是挺好的,”魏亮也表示了赞同,“刚才第三个环节之前的准备时间,他稍微上网看了两眼,然后就一直埋头写,我后来听他读出来,临时在几分钟里写成这样,还是不容易的。”

        “是吗……”

        汪竞辉撇了撇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他匆忙看了一眼,立刻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那行吧,我的感想就是这么多了,先走了,改天再细说啊。”

        说着,就起身准备离开。

        “别改天啊!”丁宁珺急忙伸手拦住他,“明天下午要搞迎新,说好了所有人都要到场,新老队员都互相认识一下,也顺便安排一下这个学期的比赛——你不会不来吧?”

        汪竞辉停住脚步,语气迟疑:“明天下午三点是吧?t台风暴主持人的选拔明天下午两点开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

        话没说完,他发现丁宁珺开始撸袖子,似乎不把话说明白就不准备放他走了,立刻改口:“三点之前肯定搞定!我待会就跟文艺部部长说一声,把我排在第一个面试,明天肯定准时来!”

        没等丁宁珺再开口,他已经头也不回地朝门口冲了出去。

        “你明天要是敢迟到……”丁宁珺冲着他的背影喊起来,威胁到一半却突然卡壳了,支吾了一会,才勉强说完,“……你给我等着!”

        不过,被威胁的对象早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

        其他队友不清楚曾骁为什么要为何安说话,但负责管理校队邮箱的丁宁珺却知道,何安的申请表没有通过校园网公布的方式邮件发送,而是由曾骁转交的。

        丁宁珺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曾骁,见他的脸上仍有些气馁,想了想,说道:“虽然何安今天的表现确实不太理想,但我觉得没关系,只要基本的条件和素养摆在那里,其他的都可以通过比赛慢慢训练,我们不也是从什么也不懂的小白,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吗?”

        “对了,涵涵子你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跟外校打比赛,那次好像是打月季大学吧?”丁宁珺说着,笑了起来,“自由辩论的时候我们两个人说的话完全是反的,把对面都说懵了,直接问我们要不要先内部辩论一下。”

        刘紫涵也想起当时的窘况,笑得乐不可支:“对啊,当时真的太丢脸了,恨不得当场找个地洞钻进去。那天晚上我直接在朋友圈宣布从此退出辩论圈,然后睡完一觉,第二天早上又把那条朋友圈删掉了。”

        “所以说,以后能不能上场打比赛、能打到什么水准,最重要的还是看谁能沉下心来,不断钻研、学习、练习、提高。现在一场面试里的表现虽然有高低,但说实话,差距并不到望尘莫及的地步。”

        “对,顶多就是望其项背。”张兆婷开玩笑地接话。

        曾骁的脸色缓和了下来,丁宁珺知道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便不再多说,自然地把话题引回了面试情况。

        大家对照着自己的笔记,依次对候选人进行点评,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丁宇珺只是顺嘴一说,却说到了点子上。

        来参加面试的十九个人,虽然表现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都在平均水准线的上下浮动,最差的,通过训练未必不能成为合格的辩手,而最好的,也并没有展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实力。

        “拿第一个陈词环节来讲,所有人都支持男性陪产假。除了这个叫钟诚的男生,一开口就说要推行陪产假制度,显然是没有查资料,其他人至少都知道,现在国内大部分省市都规定了陪产假,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应该增加天数、强制休假之类的观点。”

        “不过,”刘紫涵啧了一声,“他们说的观点都大同小异,没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切入点或者角度。”

        “我觉得这个倒还好,主要问题还是光说陪产假制度的有利之处,”张兆婷说,“只有两三个人提了负面影响,但也没有展开讨论或者反驳,就只是一带而过。”

        作者有话要说:  绝对没有说金钱辩不好的意思!更没有说辩手不好的意思!这是我超级喜欢的一场比赛,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只是因为太经典了所以举个例子而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