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说: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作者:骊偃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5-01 21:33:32
出了小镇,越走,李蔓越觉得昨天被水车踏板拍肿的脚背肿涨得难受,光想脱了被撑得鼓鼓的圆口布鞋,赤脚而行。

        宋逾半天没有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人蹲坐在路边,正揉脚呢。

        四顾了下,宋逾走进林子拔了株重楼,在旁边的溪水里洗净枝叶、根须,拿石头舀碎,用个叶子托着走到李蔓身边,递给她道:“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敷上。”

        李蔓放下鞋袜,道了声谢,接过叶子往脚背上一盖,拽了根野麻,扯了茎杆上青色的麻皮,绑好,穿上鞋袜站起来道:“走吧。”

        宋逾耳尖微微一动,听到了远远传来的马铃声:“等等,有马车来了。”

        李蔓孤疑地听了听,只有午后的鸟飞虫鸣和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

        “是马帮。”宋逾话落,远处的上坡处,爬上来一辆辆马车。

        他们这儿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来回运输物资全靠马拉牛驮。

        公社的畜牧场养了成群的牛马,工作任务就是往各处调运物资。

        走得近了,为首的一位大汉就笑:“小蔓、宋知青,回寨子吗?要不要捎你们一程?”

        “大叔,”李蔓笑道,“顺路吗?”

        “顺路,”大汉一拉缰绳在两人身旁停下,拍拍身后的两个竹筐笑道,“给你们大队商店补点货。快上来。”

        李蔓在宋逾的搀扶下,先一步爬上了架子车,坐在了货物上,宋逾跟大汉坐在前面。

        大汉一扬手里的马鞭,马儿撒开四蹄,“得得得”跑动了起来。

        “宋知青!”大汉冲宋逾竖了竖大拇指。

        宋逾一愣。

        大汉放下手,笑道:“你在医院门口两条鞭子拦疯牛的事,都在公社传遍了。我们队长都想立马拍板招了你来,哈哈……真要来了,咱们就是同事了。”

        连畜牧场下面的马帮工人都这么说,宋逾这工作,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李蔓来了兴致,书中可没有这一段,不知是不是她的到来改变了剧情,还是书只是世界的一角,“大叔,你们畜牧场都有哪些工作啊?”

        “养牛放马、挤奶、割草、打扫、赶车……”

        说话间,马车停在了寨子商店门口,后面的马车也相继转了道,奔向了不同的村寨。

        宋逾帮大汉卸了货,又帮着从商店后面的小库房里搬了晒干的木耳、菌子、笋片等山货,过秤、装车,才带着李蔓回家。

        时间还早,喝了杯赵金凤煮的春茶,吃了块糯米糍粑,略坐了坐,宋逾拿着条锄和灌满茶水的竹筒上工去了。

        李蔓脱下鞋袜,解开麻皮,擦去脚面上糊的草药,接过赵金凤兑好水温的洗脚盆,洗了洗脚,一边拿红花油自己揉按脚面,一边跟赵金凤说杨玉莲离婚了。

        “离婚了!”赵金凤震惊道:“杨玉莲能同意?”

        “不离婚,季志国就要跟着下台了。她已经这样了,季志国再下台,一一谁来照顾?她总要为儿子多考虑点吧。”

        赵金凤瘪嘴:“当年可没见她为你考虑……”这边把孙女送来,转头就嫁了,好似孩子不是她生的,哪儿捡来似的,一点也不惦记、心疼。

        李蔓不欲多谈,转而说起了宋逾的工作,“老校长跟马帮的工人都这么说,我看招工通知很快就该下来了。”

        赵金凤瞬间忘了杨玉莲,兴致勃勃道:“有说是什么工作吗?”

        李蔓摇了摇头:“宋逾年轻有闯劲,又是高中毕业,待遇应该不会太差。”

        “我听人说,赶车的工资最高。”杨玉莲道,“像经常来咱寨子送货的小黄,一个月有七八十呢。”

        “大叔那是老把式了,”李蔓说着,趿上鞋,拨了洗脚水,顺手洗了袜子搭在平台的栏杆上,“刚过去的新人,可拿不到这么多。”

        赵金凤:“小学老师,临时工10块,转正了18,他能比这个还低?”

        “那不会,”李蔓笑道,“赶车是个技术活,山路难行,碰上阴雨天或是崎险地方,稍不注意连货带车就翻了。到了地方,他们还得帮着装卸搬运,拿一份工资干两份活,工资再没个老师高,谁干啊?”

        “这么说,还是当老师舒服。唉,早知道,还让你考什么外贸局的工作,直接进咱大队小学当老师多好,现在人家老师也招好了,你这边工作也没了……”

        “哎呀,阿奶你别担心了,李镇长不是说南猛坝粮食局招会计吗,到时我去试试,保证不在家吃闲饭。”

        “你个小坏蛋,阿奶什么时候说你在家吃闲饭了,阿奶是心疼……”

        “是、是,阿奶是心疼我近段时间遭的罪,嘻嘻,逗你呢。”李蔓亲腻地抱着她的胳膊晃了晃,跑开,洗了洗手,捏了个羊奶果丢进嘴里,重新找了双袜子穿好,下楼道,“阿奶,家里的松毛不多了,我去搂点回来。”

        “脚还没好呢,瞎跑什么,赶紧给我回来。”

        李蔓朝后摆了摆手:“我不走远,就去后面山脚。”

        骗鬼呢,山脚哪有松树,赵金凤不放心,忙抽去火塘里没有烧完的柴,掩了火,关上门,跟下了楼。

        家里烧的都是劈开的老树根,或是捡拾的干树枝,不烧松毛,搂来的松毛晒干后,主要是铺在牛马羊圈里沤粪,这样既好打扫,又可多得些粪上庄稼。

        连日的干旱,初春时节落的松毛还没有完全腐烂,层层叠叠地铺在树下,竹筢一搂就是一小堆。

        片刻工夫,祖孙俩就装满了各自的篾篓。

        李蔓力气小,压得没有那么实,就这赵金凤还是不放心,下山时一直走在她后面伸着胳膊帮忙托着。

        自生自长的小灌木林上盛开着一簇簇紫荆花、一片片杜鹃花,开得十分热闹,吸引了几只彩蝶于上面飞舞。

        李蔓看得眼热:“阿奶,回头咱移值几棵种在篱笆墙边吧。”

        “有那工夫,还不如种几棵南瓜呢。”

        “种南瓜,咱家的山羊来回打门口路过,该吃了。”

        赵金凤听得想笑:“种花就不吃了。”

        “那就种刺梅。”

        ……

        田里放好水,又用牛耙过了一遍,平了田,就开始栽秧了。

        栽秧的第一天,称为“开秧门”。现在不比以往,习俗简了,没有香案,也没有供桌、香炉什么的,只杀了头猪,做了秧旗,挑秧的担子上给绑了花朵和绿叶。

        李长河站在寨中的大青树下,讲了番激励的话,将栽秧锣和栽秧旗郑重地交给秧官李良工。

        李良工接了铜锣和彩旗,扯着嗓子高声祝愿道:“愿我双凤寨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稻谷满仓……”

        众人大声附和,拍手叫好,所有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大家叫着,笑着,附和着,祝愿着。

        “咣——”李良工一敲手里的铜锣,空间为之一静,众人刷的一下竖起了秧旗,旗上的雉鸡毛、彩带迎风飞扬。

        李良工一身盛装,腿向后一伸舞了个鹭鸶伸脚……

        段大林举起唢呐一声“布谷”,拉响了《布谷报春》的欢快乐音。

        一舞一吹,众人看得可乐,听得心头也好似盛开了朵朵春花,只觉欢喜。

        一曲方终,李良工“咣”一声,再次敲响了手里的铜锣,紧接着唱道:“开秧门了——开秧门了——”

        众人高喝:“走——”

        大家扛着秧旗在《大摆队伍》的唢呐和锣鼓声里,一起向田间进发。

        小孩儿们乐得跑来跑去,李蔓随赵金凤、段云、小金花等人,一起挑起了装扮一新的担子,裹夹在人群里,随大家往前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妇人们头上雪白缨穗的随风飘扬。

        片刻,队伍停下了,原来碰到隔壁寨子来抢秧旗的了。

        场面那个忙乱啊,你也跑,我也跑,你抢我的,我夺你的,绑头丢了,头饰歪了,衣服皱了,鞋子丢了,担子也不知跑哪去了,热热闹闹的,没有一个人哭,也没有一个人丧着脸,大家乐得嘻嘻哈哈,好不欢乐。

        他们赢了,对方要设宴款待他们了。抢来的旗子要送回去,不是走着送,要舞,还要站在桌子和凳子上舞,且不能碰到桌子上的碗筷。

        宋逾一个人抢了人家十个秧旗,对面起哄,要他一个一个送。

        这就要跳十遍舞了!

        眼看大家一个个都将秧旗送回去了,宋逾还站着不动,大家更乐了:“宋知青要不要表演一出,勇斗黄牛!”

        “哈哈……跳个舞罢了,还能比拦疯牛还难,快上吧!”

        “快上!”

        “快上!”

        大家拍手跺脚齐喊,对面喊也就罢了,到了最后,连双凤寨的男妇老幼也都跟着喊上了:“快上!”

        宋逾笑了笑,弯腰捡了根树枝,抱着秧旗飞身跳上桌子,手腕一抖,舞了起来。

        高喊的声音乱了,慢了、低了、没了,大家看傻了,一招一式,看着好厉害啊!

        “啪啪……”十根秧旗送完,雷鸣般的掌手响了起来了。

        不知何时到来的米政委,更是看得心情澎拜,激动地跟着鼓掌道:“这个兵苗子我要定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