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在年代文里暴富 > 第55章 第055章

第55章 第055章

小说:在年代文里暴富作者:舒书书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5-19 10:23:21
叶安国去粮站适应了几天,  差不多也就把工作理顺了。

        吴大山的狂言没有付诸行动,一家人在向阳大队夹着尾巴低着头过起了贫农生活,叶安国和何月香小两口的日子也算平顺了下来,  同时也体面了起来。

        叶安国去粮站上班后,何月香没有再一个人去上工。

        她白天在家收拾家里家外,做做家务喂喂鸡,  照看一下自留地里的庄稼。

        或者再出门割点喂鸡的野草,没事还会拉着小推车到郊野,力所能及地一小车一小车地往家里拉泥,  打算多攒土坯,  盖完猪圈,再把堂屋盖起来。

        她和叶安国结婚,  就盖了两间小边屋凑合来的,  堂屋还是得盖。

        眼下她们两个人还没什么不方便,  等到以后生了孩子,孩子再长大,  两间小边屋就不够了。

        过日子嘛,就是一点一点地苦一点一点地攒。

        攒起了房子攒家当,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不上工之后,时间就会自由一点。

        在叶安国白天去上班后,何月香也抽空回了趟娘家,  倒没什么事,就是回去看看。

        此番再一回去,  她们队的人看她的眼神和脸色全变了。

        之前不知多少人在背后议论,说她嫁个穷小子,  婚后日子艰难的时候不知怎么后悔怎么哭呢。

        可谁能料到,  这丫头还真是命好。

        也就结婚一个多月,  她嫁这穷小子就发达了,直接往公社粮站上班去了。

        何月香的家人亲戚全都意外得不行。

        婚前何父何母也觉得何月香嫁过去就是吃苦受穷的命,眼下则是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只握着何月香的手嘱咐:“好好过,好好过。”

        何月香也算是扬眉吐气,笑着问何母:“我说我眼光不会错,现在您信了?”

        现在这还有什么不信的呢,何母连连点头,“信信信。”

        当父母的,不就怕儿女过不好么?

        当初看不好和叶家的这门亲事,还不是怕何月香婚后日子难过,现在叶安国出息了,他们二老也就把心放肚子里了。

        天气正经热起来,苏瓷的初中顺利结束一学期。

        平时上学的时候抽不出多少时间来,现在放假了,她自然抓紧一切时间出去挣钱,县里找不到生意做,就往其他公社跑。

        她是习惯了独立,任何事都不想靠别人。

        就算苏华荣说了会给她生活费,但她也不想靠叶老二养着,靠人养着就得听人家的话,做人没底气。

        夏天天很热,每天傍晚她拖着步子回到家,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汗。

        在外面跑几天跑累了,她又会给自己放一天假,随便在附近的几个村子周边逛一逛,捡点别人眼里没用的垃圾。

        她喜欢到处捡垃圾的事情,在村子里已经成了笑谈。

        传言过分的,有说她没事就捡垃圾回来,已经把她家屋里屋外都淹满了。

        说起来不过都笑:“漂漂亮亮一个小姑娘,就喜欢捡破烂。”

        又说:“大约是从前经历导致的,一看到锅碗瓢盆就想往家里捡,生怕没碗吃饭。”

        乱七八糟的话也会传到苏瓷的耳朵里。

        苏瓷没那多余的心思在意,自己该干嘛干嘛,入耳不入心。

        放假在家,和吴巧艳家住在隔壁,难免就会低头不见抬头见。

        吴巧艳那股子劲儿劲儿的状态不知道究竟怎么来的,这些日子是越发盛了。

        但她不敢惹苏瓷,苏瓷也就懒得管她。

        见着面双方都黑着脸,但吴巧艳要是碰到苏瓷在外捡垃圾,会不屑地笑一下。

        有时候苏瓷会碰到吴巧艳在外面和严正兵玩。

        看两人那模样状态,她确确实实就是在和严正兵谈恋爱,实在也是叫苏瓷咋舌不解。

        每次看到吴巧艳和严正兵在一起,苏瓷就下意识脑补出一出,成年大龄女性诱拐青少年的猥琐大戏。实在就是想不通,她怎么对十六七八岁的小男生下得去手的?

        难道是……和未来有关?

        这个想法一蹦出来,苏瓷豁然开朗。

        她想这就合理起来了,肯定是严正兵未来可期,所以吴巧艳现在就开始抱大腿了。她觉得自己抱上了大腿,未来稳妥了,所以后来又飘起来了。

        不过苏瓷对抢人家的大腿没兴趣,想通了也不多关心。

        与其抱别人的大腿过好日子,还不如自己成为大腿,谁有钱也不可能比自己有钱更可靠。

        按照苏瓷对吴巧艳的了解来说,吴巧艳的能力眼界都极其有限,上辈子应该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人。她没有走出去过,目光最大范围所及,大概也就是丰谷县。

        她重生回来,没换脑子也没换眼界,想到抱大腿确实符合她的性格。

        但凡有思想目光又长远的,从回来那一刻就该好好学习,而不是搞这些有的没的。

        苏瓷实在是不大能瞧得上她。

        一个重生一回还不爱学习的人,活两世眼里还只有向阳大队这点世界的人,过分没出息了点。

        她这样的人,别说重生一世,就是三世五世,一样会困在这个小村庄里出不去。

        因为她心里就只有这点地方这点事,思维固化在那里,走不远。

        和吴巧艳思维类似的人,还有她的三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比起她们,苏瓷更喜欢李秋玲和原主一些,因为她们知道争取机会往前走,对未来还怀揣希望。

        因为天气很热,村子里只有早上和晚上有热闹。

        早上赶早出门干活,大人小孩一路嚷嚷,晚上聚到打谷场上纳凉,大人摇着芭蕉扇,小孩子拿大扫帚扑蜻蜓,或者躺在草席上看星星。

        而小村庄的岁月静好之象,挡不住时代巨轮的滚动。

        尤其是这一个年头,大事一件接一件地发生。

        七月六号的时候,大队里传出消息——朱d元帅去世。

        同月月底的二十八号,唐山又发生了令人闻之惊骇的78级大地震,死伤无数。

        到这时,许多人都开始觉得不安。

        甚至于像苏华荣这些妇道人家,也觉得今年这年头非常不好。

        苏瓷在外跑完大半天的生意回到家,就听到苏华荣和蒋云霞在聊这些国家大事。

        她一边舀水烧水准备洗澡,一边就听着她俩在院子里说话。

        苏华荣语气担心说:“你说今年这年头是不是不好?元月份的时候,周总理去世,我当时就觉得这年不好。这才过了半年,又发生了这两件大事,真让人不安哪。”

        说起元月份周总理去世,全国上下没有人不知道。

        大队广播里说了这个事情,随后就有人下来分发黑袖章,全民起立默哀悼念周总理。

        对于这些事,苏瓷说不上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她早都知道。

        唐山大地震不是七六年最后一桩大事件,下半年还有更大的事情要发生,她也都知道。

        蒋云霞这些人不知道,只觉得心里惶惶不安。

        她接苏华荣的话说:“是不好呀,你说咱们这里不会地震什么的吧?”

        苏华荣叹口气,“地震洪水大旱灾,随便来哪一样,都受不起,可也不得不受。老天爷要是不让人活啊,那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受着罢了。”

        蒋云霞也叹几口气,然后说:“要受一起受,该死一起死,也不是咱们哪一个。”

        苏华荣这便也说:“所以过一日算一日,担心也没用。”

        “不担心,天塌下来,还有那高个子顶着呢。”

        “是啊,咱们这些没用的,什么也管不了。”

        ……

        苏瓷听着她俩聊天,洗完澡从屋里出来,正好叶安军拎个箱子回来了。

        天气热成这样,他现在也不穿军装出去出风头了。

        他走到院子里放下手里的箱子,跟苏华荣说:“今儿个出师了,老谢送了我一套工具,明天我就去大队部找赵书记,让他把向阳小学旁边那块地划给我,我盖房子开理发店。”

        苏瓷站在堂屋门外用干毛巾擦头发。

        苏华荣抬头看叶安军一眼,“要不要你大哥请假带你去?”

        叶安军笑一下,“我又不是小孩子,要他带干什么?”

        他自己觉得自己不是小孩子,可在苏华荣眼里,多大都是个孩子。

        蒋云霞倒是觉得他长大了,没等苏华荣说话,笑着道:“安国和安军都长大了,苏大姐你福气好的咧,安国在粮站上班,安军再开个理发店,你和老二就享福了。”

        苏华荣脸上不自禁地挂着笑,嘴上却说:“哪里就享福了,苏瓷才十四,安家那才六岁,刚上小学一年级,早着呢。没个十年十五年的,巴不到头哦。”

        蒋云霞语气轻松,“苏瓷自己有本事,安家你有什么可愁的?他这么多哥哥姐姐,随便伸把手就能把他给带大了,不用你和老二费什么心。”

        说完她又看向叶安军,笑着说:“安军你也能讨媳妇了,没有自己看上哪家姑娘吗?”

        叶安军暂时没这方面的心思,只说:“我不急,我等理发店开起来再说。”

        蒋云霞笑笑,“你不急,你爸你妈急啊,都想赶紧抱孙子呢。”

        叶安军无所谓道:“那还不简单啊,叫大哥大嫂赶紧生一个就是了。”

        说到叶安国和何月香,蒋云霞又看向苏华荣问:“月香那肚子,还没动静呢?”

        苏华荣摇摇头,“结婚也就才两个多月,这种事看运气,不是说怀就怀的。”

        听苏华荣这么说,蒋云霞也就没再说何月香,只还看向叶安军,继续和他聊了聊理发店的事情。其实她们女同志剪头不多,大多是男同志去剃头刮胡子,她也就是闲话问问。

        苏瓷站在那边擦头发听他们说话,自己一句话没插。

        等她们说完话,蒋云霞回家做饭去了,她才出声叫叶安军:“二哥,帮我泼一下洗澡水。”

        叶安军二话没有,进屋帮她把洗澡桶抬出来。

        洗澡水泼进阴沟里,他把洗澡桶放起来的时候对苏瓷说:“要不,四妹你明天跟我去大队部?”

        苏瓷意外地微愣一下,反应过来笑了说:“好啊。”

        他要是想让她陪着,那她就跟过去玩玩,好久没见赵书记了,就当去看看他了。

        和叶安军说好后,苏瓷第二天就没出去。

        上午在家擦了擦那些她捡来的宝贝,下午太阳斜西后,就跟叶安军去了大队部。

        刚好赵世满就在大队部没出去。

        苏瓷跟着叶安军找到办公室,他忙笑着叫进去。

        进去刚打了招呼,赵世满就笑着问苏瓷:“好久不见你这个丫头了,初中上得怎么样啊?”

        苏瓷笑笑道:“挺好的,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名呢。”

        赵世满哈哈笑出来,十分开心。

        虽说这年代不太关注成绩,都是在人的思想上下功夫,但苏瓷是他们大队出钱送去读书的,听到她学习成绩这么好,还是觉得有面子。

        赵世满高兴,和苏瓷就多聊了几句。

        聊了半天看到旁边的叶安军,这才后知后觉,看着叶安军说:“你看我这一高兴,话就有点多,你们今天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叶安军倒是不着急,但看赵世满主动问他了,他也就直接了当说了:“赵书记,确实是有点事情,我在谢庄大队的理发店学徒两年,现在出师了,就想在我们大队开一间理发店。”

        听叶安军说出了正经事,赵世满也就认真起来了。

        他看着叶安军,没再笑嘻嘻,想一会问:“你想开在哪里?”

        叶安军不绕弯子,直接道:“我想的是在向阳小学旁边。”

        赵世满又想了一会,“我们大队一直没有理发店,确实是个问题。但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你这样,你等我两天,我们这边召集起来开个会,先商量一下。”

        叶安军不多废话,点头道:“成。”

        说完了想起来什么,忙又说:“还有,房子我可以自己盖,剃头的成套工具我也有,但镜子和转椅,置办起来有点困难,所以赵书记您看看大队这边能不能……”

        赵世满当然知道他的意思。

        他微微笑了道:“那你说我开会干什么?划块空地给你肯定是不难,但这东西的采办,肯定没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得开个会。”

        叶安军听懂了,忙也笑了道:“那就先谢谢赵书记了。”

        赵世满很是平淡,“为人民服务,你要是能解决了我们大队人剃头的问题,我得感谢你。”

        总之这事算是一拍即合。

        向阳大队没有剃头师傅,叶安军正好顶了这个缺,赵世满也为村民多做了一件事。

        从大队部出来,迎一脸西落的阳光,叶安军高兴得颠颠儿的。

        他也没立即回家去,带苏瓷去到对面向阳小学旁边,指着那块空地说:“瞧见没有,我老早就瞅准这块地了,明天我就开始攒土坯,准备盖房子。”

        苏瓷看着眼前这块地,划下来大概也就是宅基地的大小。

        看着看着她就不自觉地笑了,心里想着,别看二哥精神小伙似的,误打误撞的挺有远见。

        这块地他拿下来开理发店,理发店他可以一直开下去。

        等到改革开放以后分地,这块宅基地基本就可以算是他的了,他结婚的时候再分一块,到时候那就有两块宅基地,一个建住宅,一个建小商铺。

        虽说村子里的商铺不值钱,但自己慢慢发展做点小生意,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以后农业发展起来了,就可以兼顾卖点磷化肥,农药、稻种、麦种、猪饲料什么的。

        叶安军兴高采烈地说完话,却没得到苏瓷的回应。

        他转头看向苏瓷,只见她盯着面前这块地高深莫测地笑呢。

        叶安军看她笑得出神,伸手在她眼前晃一下,问她:“笑什么呢?”

        苏瓷回神,脸上的笑意却没收,看着他说:“二哥加油!拿住这块地!”

        叶安军被她突然的激情整精神了。

        他也笑起来,捏一下拳头说:“必须拿住!”

        结果他刚一必须完,视线里忽出现个穿格子布褂的姑娘。

        姑娘留着一头齐耳短发,就站在不远的地方看着他。

        苏瓷看出叶安军表情不对,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就看到了不远处那个姑娘。

        这姑娘长得眉眼俏丽,长相不是文静挂的,看着就有点火热泼辣。

        苏瓷收回目光,微茫然地看向叶安军:“认识?”

        叶安军一副十分平淡无波的样子,简单说:“谢庄大队的,来我们店里剪过两回头。”

        结果那姑娘自己走过来了。

        叶安军看着她简单打了个招呼,“你怎么跑我们大队来了?”

        谢美娥不答反问:“你今天怎么没去理发店?”

        叶安军微微得意起来道:“我出师了啊,以后都不去了,你以后剪头发直接找老谢,他手艺比我好,老师傅了。”

        谢美娥今天去过理发店,当然知道他出师回来了。

        就是知道他回来了,今天才找来的呢。

        其实她想问的是,怎么走了都不跟她说一声。

        但她没问出来,只看着叶安军说:“他年纪大了,剪头太土了,我不喜欢。”

        叶安军一本正经地聊理发,“你要是不嫌麻烦,等我把店开起来,你来找我也行。”

        说着指了指面前的地,“就这一块,以后就是我的理发店。”

        谢美娥看一眼地皮。

        目光一扫,忽又看向叶安军旁边的苏瓷。

        她莫名一脸敌意,盯了苏瓷片刻,又看向叶安军问:“这是谁啊?”

        叶安军抬手搭上苏瓷的肩,把她往自己这边一揽,“我妹妹啊,怎么我们长得不像吗?”

        听到是妹妹,谢美娥眼里的敌意瞬间散没了。

        她忽又笑起来,冲叶安军翻一个白眼,“一点都不像,你妹妹可比你好看太多了。”

        叶安军倒是承认这个的。

        他还异常得意呢,对谢美娥说:“那是当然,十里八乡的,就没有再比我四妹妹长得更好看的姑娘了。”

        听到这话,谢美娥脸色又是一阴。

        她这脸上的表情变换,真的可以用“阴晴不定”来形容了。

        不过也就一瞬,她的脸色就又放晴了。

        她没再理叶安军,而是看向苏瓷说:“你好,我是谢庄大队的,我叫谢美娥。”

        苏瓷嘴角抿着深深的笑意,端一副乖巧模样,“姐姐好。”

        谢美娥果然喜欢她这样,又继续笑着说:“我家是五队的,没事可以来找我玩。”

        苏瓷点点头,“懂事”道:“好的,我让二哥带我去。”

        听到这话,谢美娥嘴角的笑意瞬间深了很多,脸庞还微微红了一下。

        然后她也没再多留,和苏瓷又多聊了几句,便回家去了。

        苏瓷和叶安军看完了地,也转身回家去。

        苏瓷走在叶安军旁边,转头看着他问:“你和这位姐姐,认识多久了啊?”

        叶安军默默掰了一下手指头,“大概一个月,怎么了?”

        苏瓷点点头,又问:“你不喜欢她吗?”

        听到这话,叶安军脸色瞬间一肃。

        他抬手就照着苏瓷的后脑勺拍了一巴掌,说她:“你才多大,就琢磨这些事?”

        苏瓷:“……”

        片刻后她抬手摸了下后脑勺——你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琢磨这些事,是不是傻?

        叶安军想要的这块地,没过几天赵世满就给他批下来了。

        赵世满不止给他划了地,答应给他置办镜子和转椅,还给他安排了两个小伙儿,帮他盖房子。

        叶安军高兴得无可不可,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他眼下心里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赶紧把理发店整起来,他好开店营业。

        而叶安军自己不急自己的婚事,苏华荣却还放在心上的。

        她也倒不是有多急,毕竟手里眼下没有钱,但因为叶安国有了工作,叶安军自己也要开理发店了,所以她没有以前那么自卑,也就找了媒婆帮忙慢慢物色着,看有没有合适的。

        苏瓷看叶安军自己没有想搞对象的意思,也就没多管这个事。

        当然她也不喜欢管这个事,毕竟她也不懂感情,于是谢美娥这个人,她也没跟家里多说。

        而叶安军找对象这个事,一如苏华荣预料的一样不顺利。

        自从她把这事拜托给媒婆后,媒婆就没有来跟她说过有哪家姑娘合适的。

        苏华荣倒也不很急,想着等着就是了。

        结果这么等了一阵子,没等到有合适叶安军的姑娘,反而听说,叶安明说好对象要订婚了。

        蒋云霞得了消息就立马来告诉了苏华荣知道。

        她对苏华荣说:“找的别的大队的,还是大队书记的闺女,听说各方面都没得挑。”

        苏华荣不怎么感兴趣,也不关心,只当听了场闲话。

        而蒋云霞一直对叶安明不满意,带着情绪继续说:“你说小三子他急什么?他要工作有工作,要家庭有家庭,等安军先结完婚他再结,就这么难么?安军到底是他二哥呢。”

        乡下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家里兄弟姐妹,结婚必须按岁数来。

        一般父母都不会答应小的比大的先结婚,因为小的一结,会给大的找对象增加难度。

        苏华荣松口气说:“这不是没在咱们家么?也是老大和刘兰花做主的。”

        蒋云霞冷笑一声,“没在归没在,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生的么?安国安军就是他大哥二哥,就算现在也是。管他谁做主,他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就是他自己没良心。”

        苏华荣抿抿气,“我也没养他,我也不指望他有良心,无所谓了。我要是这样计较啊,一天天地自己跟自己怄气,那我就活活气死了。管不了别人,管好自己罢了。”

        蒋云霞叫她说笑了。

        笑一下道:“你这样心宽也好。”

        两人正说着话呢,忽听到外头传来突突突的拖拉机声。

        听着有人在外头闹嚷,两人便忙起身出去看热闹,只见叶老大开着大队的拖拉机,正拉着一台崭新的缝纫机,路过各家门口,往他自己家去呢。

        看到缝纫机,蒋云霞目露羡慕,嘴上说:“哎哟呵,大手笔。”

        苏华荣想了想,小声道:“怕是女方家里要的。”

        蒋云霞认同地点点头,“一定是。”

        他家上半年刚买了自行车,哪就这么富裕又能随随便便买台缝纫机,八成就是为了让叶安明结婚,咬着牙买的。

        瞧女方家这要求,别的也不可能少要。

        蒋云霞又压着声音说:“家里有自行车还不够,还要缝纫机?女方家这胃口够大的呀,彩礼不知道要他家多少。这一房媳妇娶上来,老大家的家底都得被掏空,估计还得欠外债呢,这姑娘瞧着可不是省油的灯啊。”

        苏华荣笑笑,“你没听老太太在外面放的话嘛,安明要是娶媳妇,首要一点温良恭顺,会伺候公婆和奶奶。他家娶的一定是最好的好媳妇,说要比咱家月香好千倍百倍。”

        蒋云霞把声音压得越发低,眉梢嘴角也挂着笑意,接苏华荣的话说:“人家大队书记家的闺女,嫁过来伺候她们?我跟你打个赌,就这个媳妇,够老大家几口子喝一壶的,以后有戏看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