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鸿鹄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鸿鹄

小说: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作者:将月去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2-10 15:33:44
顾筱想想也是,  帽子都差不多,不像衣服什么,很容易拿错。

        正好陈氏屋里还有一小包没用的碎布头,  因为太碎就没带到县城去,  顾筱挑了三块绿色的,锁了边,给缝到了沈羲和的帽子上。

        三片翠绿的竹叶,  一看就知道是沈羲和的帽子了。

        顾筱觉得这法子挺好,  所以给周氏帽子上缝了个粉色桃心。

        陈氏跟着学,反正家里人的帽子上都缝了点东西。

        别人都缝了,  顾筱自己的反而不用缝了,  而且她记着放的地方,不会拿错。

        沈羲和便把帽子挨着顾筱的放一块儿。

        只是这些小心思,  他不说,顾筱也猜不到。

        顾筱在盘算日子。

        收秋忙是忙,  可时间过得快,  收了红薯还得收小米,豆子。

        总共还剩三亩地,  周氏想快些忙完,  毕竟县城还有生意要做,沈羲和农忙假还不是三天整,  只有两天半。

        顾筱舒舒服服泡着艾草水,她道:“你明儿就得回县城吧。”

        沈羲和道:“不用,我早起去书院。”

        “那多忙多赶多累啊。”顾筱道:“兴许明天就忙完了,晚上咱们就能回去。”

        粮食要晒,  但是看粮食用不着那么多人,  沈老爷子沈大郎就够了。

        这么想,  也就今天再和沈羲和睡一晚上。

        顾筱冲着沈羲和笑了笑。

        沈羲和把衣服草帽给放好,“你什么时候回去我就什么回去,不然我就后天早上走。”

        “你等我干什么,”顾筱泡完艾草水就上床了,沈羲和也坐到床边。

        家里的油灯用的时间太长了,灯光微暗,沈羲和想,顾筱不懂,他却懂,他宁愿大早起来踩着露水去书院,就是为了和顾筱多待一会儿。

        沈羲和道:“我一个人回去也没意思,好了,快睡吧。”

        顾筱往里挪挪,“太早了,我们说会儿话。”

        “那我教你念诗?”沈羲和想印了那么多本诗,顾筱兴许喜欢诗词。

        顾筱噎了一下,答应沈羲和读书识字是为了以后别人万一问起她怎么认字,可以借口说是沈羲和教的。

        可不是为了大晚上在这儿谈什么风花雪月。

        “咱们说点更有意思的……”顾筱翻了个身,“你有没有想过考中之后做什么?”

        书中的沈羲和金榜题名后就入朝为官,从翰林院编修做起,青云直上。

        沈羲和嗯了一声,“我想做一个小官,造福一方百姓。”

        父母亲人俱在,喜欢的人还在身边,这样就很好了。

        顾筱脑子里突然出现这么一个画面,日后沈羲和官拜丞相,说——我最开始只想做一个小官,我没有鸿鹄之志,我……

        顾筱问:“就做一个小官?”

        沈羲和翻身面对着顾筱,“小小,万事开头难,小官也不好做,要对百姓负责。做好了小官,才能做好别的官,哪儿有一步登天。”

        顾筱点了点头,夜里沈羲和的眼睛却是亮晶晶的,“那我想赚钱,想让娘过上好日子。”

        有了钱,那才自在,想做什么东西她就就什么东西,可以教铃铛,收好多徒弟。

        沈羲和拍拍顾筱的手,“我会用功读书,让你和娘过上好日子。”

        他是男子,受父母恩惠,兄长嫂子照料,自当顶天立地。

        顾筱相信沈羲和,她闭上眼睛,都说读书是条登天的青云之路,可是寒窗之苦又有谁知道,“你好好读书就是了,家里又不用你操心。”

        不用操心,可是想操心,沈羲和没有挪开手,他等顾筱睡熟,反而把手握的更紧了点。

        ————

        次日

        沈家一早就起来,梳洗吃饭,扛着农具去地里,中午饭都是李氏背着三丫来送的,这样干活,终于在太阳落山之间把粮食都收到家了。

        周氏看着一院子的粮食,常年板着的脸上终于露出点笑容来,“今年收的还不少哩。”

        陈氏直起腰,去把帆布找出来,就怕晚上下雨盖粮食来不及。

        “你们先回去,我和你爹留在家看粮食,大郎也留着。”周氏到底是惦记生意,一天就是二百多文。

        她得留在家里,地里还有麦穗要捡,那些秸秆秧子也得弄回来。

        陈氏道:“娘,让大娃跟我回去就成,二娃二丫都这么大了,留家里帮你干活。”

        沈二郎要摆摊,大丫得跟着,李氏照顾奶娃,又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回去。

        至于顾筱,陈氏私心想让她轻巧点,而且沈羲和晚上回来,顾筱还得帮忙做饭呢。

        御芳斋那里也耽误不得。

        周氏点了点头,“那二娃和二丫跟我们一块儿回去,你们把红薯背点回去。”

        一年忙到头,还得上税,剩下的才是留着自家吃的。

        沈家今年种了两亩地的红薯,一共收了三百四十斤,两亩地的豆子,收了二百一十斤。

        四亩地的麦子,收了六百二十斤,三亩地的小米,收了七百七十多斤。

        粗算一亩地也就产了一百多斤,可沈老爷子已经心满意足了,他坐在门前抽着旱烟,眼睛半眯,看着天边的大雁。“你们早点回去,别贪黑。”

        留出交税的,剩下的全让沈二郎和大娃推到县城去了。

        几天不住,家里就落了一层灰,陈氏顾不得收拾,心急火燎地出去买肉了。

        李氏把小闺女给大丫看,自己把厨房收拾干净。

        回来歇不着,明儿卖卷饼,不能干卖饼,晚上就得把肉给卤好了。

        肉摊都快收摊了,陈氏就买了三斤多五花肉回来,“还好赶上了,不然明儿连卖的都没有。”

        在老家待了三天,都是李氏炖肉片,顾筱有点馋好吃的了,“大嫂,肉摊还有肉不?”

        “五花肉就这么些了,还有点排骨下水大骨头,好像还有两块羊肉。”

        排骨不是肋排,骨头多肉少,没人乐意要,大骨头肉就更少了,平时都是当搭头的。

        顾筱听完,回屋拿了钱就出门了。

        天快黑了,肉摊老板还在忙活,卖的越多拿回去的就少。

        顾筱扫了一眼,是没什么东西了,“还剩什么呀?”

        “还有两斤排骨,两个猪脚,一副肝,一斤羊肉……”

        顾筱道:“我全要了。”

        肉摊老板把肉给装好,“这几根骨头带回去熬汤喝,不要钱,一共四十文。”

        顾筱数了铜板递过去,买完肉,她直接回家,李氏正在烧晚饭,顾筱摆摆手,“二嫂,我来呗。”

        李氏直起腰,“咋又买肉了?”

        “都干了好几天的活了,相公晚上还得读书呢,补一补。”顾筱把肉给泡上,“二嫂你去蒸米饭,我炖排骨。”

        排骨是猪脊骨,骨头多肉少,排骨和猪蹄剁成小块,焯水之后放卤汤里,慢慢卤。

        顾筱往灶膛里多添了几根柴,然后去院子里拿了几个大红薯。

        红薯没晒过,就微微甜而已,沈家种的红薯都是红瓤的,顾筱削了皮,然后切成小块,等骨头炖的差不多了才把红薯块放进去。

        “红薯炖着吃,”李氏光闻见肉香了,“炖着吃好吃呀?”

        顾筱知道红薯片涮着吃挺好吃的,炖着吃应该也不错。

        “二嫂,等熟了你就知道了。”

        忙活一下午,大家都饥肠辘辘,李氏去端米饭,顾筱揭开锅盖,把骨头盛到一个大盆里。

        卤汤是棕褐色的,因为里面放了猪蹄,所以汤汁浓稠,炖的时间长,骨头上的肉将将连着,轻轻一碰就能掉。

        猪蹄炖的久,缩了不少,皮肉软弹弹的,而里头大块大块的红薯,边角已经炖化了,夹开来看,里面是金黄色的瓤。

        一人一碗米饭,顾筱先舀了勺汤,然后又夹了红薯,戳碎跟米饭拌一块儿。

        最后才夹了排骨和猪蹄,米饭香,肉也香。

        沈羲和看顾筱怎么吃,他就怎么吃,一勺汤,一块红薯,然后再吃骨头。

        两斤排骨,足够八个人吃,况且还有猪蹄红薯。

        李氏觉得是好吃,红薯又香又甜,都是做肉,她就只会炖,肉片子吃着腻。

        她得跟顾筱学,总不能在家里揽着做饭的轻巧活计,用着肉,做的还不好吃。

        沈大娃可不管红薯啥的,当即夹了一块排骨,骨头都入了味,他直接用手拿着啃。

        这一盆菜委实不少,最后却连汤都没剩下,锅里的米饭连着锅巴都给吃干净了。

        沈大娃真是庆幸他是老大,干活比二娃强,不然留老家捡麦穗的就是他了。

        吃饱了饭,还得干活,陈氏在剁馅儿卤肉,大娃帮着烧火……

        顾筱烧了水,准备擦一擦。

        沈羲和看着,把活揽了下来,“我来烧水吧。”

        他以为顾筱要泡艾草水,所以才这么说。

        可顾筱是要洗澡的,“不用,你读书去,我喊大丫过来。”

        沈羲和不差一会儿半会儿,“我来吧,大丫累了一天,回屋休息吧。”

        顾筱深吸一口气,“我想洗澡,你……帮不了忙。”

        灶膛里火花迸裂,沈羲和的脸被火光映得通红,他别过头咳了一声,“水缸里水不够,我去打水。”

        说完,沈羲和拎着墙角的扁担木桶,去井边打水了。

        打了水,沈羲和弯腰把烧好的热水舀出来,“你去,我再烧一锅,水不够你就叫大丫。”

        顾筱点了点头,在家里洗澡不方便,只能洗洗头发,再把身上擦擦。

        而沈羲和一直在厨房守着烧水,大丫过来他就把热水舀出去,然后再加几瓢凉水。

        顾筱是女孩子,和他不一样,他在书院住着的时候,用凉水洗都行,可顾筱得用热水。

        顾筱洗了小半个时辰,沈羲和就在厨房烧了小半个时辰的水。

        水咕嘟咕嘟地冒泡,他就往里面加一瓢凉水,把开水压下去。

        水声柴火声搅在一起,终于,大丫过来了,“小叔,小婶洗完了,不用烧水了。”

        沈羲和点点头,“嗯,辛苦你了,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晚上吃的不少,所以沈羲和也没吃夜宵,他看了一会儿书,站起来推门出去,一旁屋子还亮着灯。

        沈羲和抿了抿唇又回去看书,没看一会儿又推门出去,顾筱屋里灯还亮着呢。

        沈羲和敲敲门,“小小。”

        顾筱带回来不少麦梗,她得把麦梗泡上,然后再漂白染色,“嗯?”

        沈羲和道:“不早了,你早点睡。”

        顾筱:“我一会儿就睡了,你也早点睡。”

        “头发记得擦干,晚上把窗子关上。”沈羲和还是想吃夜宵的,吃不吃无所谓,就是喝白水都行。“那我回屋了。”

        顾筱把麦梗往里面按了按,她静静听着外面的脚步声。

        没有声音。

        顾筱走到门前,把门打开,沈羲和站在门口,真的还没走。

        沈羲和吓了一跳。

        他往后退了一步,“小小,我……”

        顾筱问:“你是不是饿了?”

        饿了却不好意思说,所以在门口站着。

        沈羲和晚上吃了不少,却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夜深人静,沈家厨房还亮着,顾筱烧了热水,给沈羲和下了一碗面。

        一斤羊肉切成薄片,热水一烫就卷起来了,面做好,顾筱坐在沈羲和对面陪他吃饭。

        沈羲和一口口吃着,他问顾筱:“你要不要吃?”

        顾筱摇摇头,“你吃吧,我真不饿。”

        不过顾筱还挺想吃火锅的,麻酱腐乳花生碎,香的很,这么吃羊肉,可不好吃。

        明儿可以问问哪儿有卖芝麻的,等天冷了吃顿火锅,多好。

        沈羲和吃几口就看顾筱一眼,顾筱不吃饭,自然能感觉到沈羲和的目光,“你吃你的,看我做什么?”

        沈羲和:“我一直看你吗?”

        顾筱点点头,可不是嘛,吃几口就看她一眼。

        “我不知道。”沈羲和又看了顾筱一眼,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看顾筱。

        沈羲和说完之后心安理得地喝汤,顾筱觉得心跳突然就快了,她左看看,右看看,咳了一声道:“你吃吧,我回去了。”

        沈羲和:“好。”

        ————

        秋收结束,一切都回到正轨。

        陈氏早上蒸包子,大娃挑着去卖,沈二郎带着女儿去巷口卖卷饼。

        顾筱挑麦梗,编帽子,再画麦梗画。

        帽子小巧精致,上面缝了淡蓝色的纱花。两朵纱花的花蕊是珍珠,看着分外精致好看。

        顾筱就做了一顶帽子,麦梗帽子估计卖不多钱,所以她专心做起了麦梗画。

        白色绢布为底,上面的麦梗是用丝线缝上的,顾筱一做就是半天,等下午先去铁匠铺取了刀,然后去了书坊。

        铃铛好几天没见过师傅,兴致勃勃地把这几天做的羊毛毡给顾筱看。

        铃铛先学一样,她只做猫,几天时间就长进了不少。

        小猫憨态可掬,翘着尾巴舔爪子,大眼睛,粉爪子,毛茸茸的。

        顾筱道:“很好。”

        铃铛捂住脸,师父夸她了,她挺直腰板,“师父,我会好好学的。”

        顾筱摸摸铃铛的脑袋,“你好好学就行,拜师礼不是还没给你吗,我送你一套刻刀。”

        “刻刀,”铃铛嘴张大,“师父要送我刻刀吗?”

        铃铛看过顾筱做的东西,就是普通的扇子,上头的木刻也好看,这种本事师父要交给她。

        顾筱点点头,“咱们手艺人,都得学木雕,学木雕苦也累,还会弄伤手,你愿意学吗?”

        铃铛自然是一百个愿意,“师父我会用心学!”

        一套刻刀一共十二把,顾筱给铃铛讲了讲学木雕的事,然后就在铃铛身边画花样。

        她答应陈氏要帮沈大郎在家具上刻花纹,那得先把花纹画出来。

        沈大郎做的大件有床,柜子,桌椅。

        床就是普通的双人床,柜子有衣柜,碗柜,炕柜。桌子有圆桌方桌,沈大郎也会往上面刻些花纹,就是简单些。

        顾筱画了几种,只画还不够,得让沈大郎学木雕。

        比起铃铛,沈大郎做了十几年木活,经验更多,学的也更快。

        在老家收拾好粮食,周氏他们就回来了,沈大郎说学就好好学,并没有因为顾筱是女子就低看她。

        沈大郎认真听,认真学,一双大手费力地在那儿刻精细花纹,“你瞅行不?”

        顾筱拍了拍图纸,“有点粗,大哥,刻的越精细,卖的价钱就越高。对了,大哥,你做过屏风没?”

        沈大郎老实地摇摇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