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万胜崇祯帝 > 第十三章 奉皇命!屠!

第十三章 奉皇命!屠!

小说:大明万胜崇祯帝作者:八九先生字数:5604更新时间 : 2021-05-31 19:38:00
相较于辽东局势大定,朝鲜半岛的战局可算是风起云涌,最大的变数便是朝鲜自己的军队。

        毛文龙抵挡阿敏大军的同时,还要留住那些被建奴吓破胆子的朝鲜兵,让他们驻守地方屯堡,坚壁清野。

        留给阿敏的空间,并不足以与明军周旋,周遇吉的十一万京营先至,崇祯元年七月一日,周遇吉部遭遇后金,两者大战于黄州,金兵胜明军前锋,阿敏阵斩明将姜任,折明军七千余,明军尸首漫山遍野,散落在地上的日月旗又难以细数。

        周遇吉追击阿敏,阿敏不退,列阵与明军纠缠,战局,厮杀至夜晚,明军阵亡过万,金兵折损过半,汉军旗先溃,随后蒙八旗不敌,阿敏大败,绕北逃亡,被包抄而来卢象升追上,又大败。

        等第二日启辰,阿敏身边还有的兵马不过三千,随即向明军请降,周遇吉大喜,令人押送真奴回京,自己留在朝鲜等待皇帝旨意。

        整个辽东的局势,不过半年光景,转变太快,后金于大明、朝鲜的兵力被大明一扫而空,而明军此刻甚至兵锋直抵满洲境内,待八月时,大将黄得功破泰宁,斩后金兵两千六百余,奉皇命,泰宁屠,共计九千三百一十七人。

        八月二十三日,崇祯皇帝病重,口吐鲜血,夜不能寐,人心惶惶之际,皇帝令黄得功挂帅印,封为安武侯,曹变蛟为安台伯,继续进兵。又调令孙传庭北上,朱由检自己带着亲兵回宁远疗养。

        八月三十日,明军大将黄得功大破扈伦,斩扈伦部女真兵七千,奉皇令而屠城,扈伦部除不足八岁、高不过马背的娃娃、年轻女人外,尽斩灭其部种。

        光屠城便用去大军两日的功夫,被摘的脑袋共计四万六千二百零五颗,被俘妇孺共一万三千人。

        扈伦的子城中叠起来几座人头筑了京观。

        九月五日,抚顺城被破,曹变蛟阵斩汉军旗守军三千,本欲奉皇帝命,屠城,被苦行僧人规劝,言此举有损皇帝阴德,皇帝大病久久不愈,恐怕是杀伐太多所致,曹变蛟信了他们的言论,令麾下部将,收兵戈,不屠已经投降的抚顺女真,继续进攻,消息传回至宁远,朱由检看了奏折好半天,回执中不带责怪,只是传令黄得功,沿途卫地皆屠,地方僧侣尽数驱逐寺院,捉回大明。

        ……

        明军四下屠戮女真的消息传至盛京,皇太极急火攻心,呕血难止,清醒时让代善代政,封摄政王。

        代善的面色不好看,闭眼养神,下面是一众满洲大将,代善长子岳托坐在右侧,左侧坐的是莽古尔泰,其次是阿巴泰、济尔哈朗,大堂上的汉臣范文程沉默不语,他明显感受到了这些满人心中的惊怒、愁怨。

        这场败仗,愣是把老奴酋和皇太极两代人的积攒,一下子耗了个干净,又折损了阿济格、阿敏等元勋大将,而皇太极也由此患上了心悸之症,可谓天崩地陷的大难。

        这些日子,代善控制着盛京,准备屯兵固守盛京城,不仅强征十三岁往上的男丁披甲操练,还劫掠北方的野人女真,掳走青壮、粮食。

        一开始这样的政策引的许多女真部族惊怒,但是到了明军入满洲,扬言说:额前无发女真者,无分男女老幼,皆斩之。这些女真百姓自发的逃入尚有重兵镇守的盛京城,参军屯堡。

        这样的施政,让代善只用了一个月的时日,便收入可战之兵七万多,后金国再次拥兵十余万,其中的老卒约五万,新丁七万左右。

        代善睁眼,看了一眼这些满将,见他们人人思索着,没有往日的傲气,叹口气道:“还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都给本贝勒把耳朵竖好了!”

        代善在后金的地位,其实比皇太极还大,他是努尔哈赤的次子,论武功,他是古英巴图鲁,长而英勇,汗位原本该是他的,只不过没有和皇太极争,所以的结果,这些满将连忙收回思绪,岳托也看向自己的阿玛,听候差遣。

        代善点点头,自己的威望尚在,他看向边上的范文程,说道:“范先生,今天底下论智谋者,恐无人能出先生左右,如今,我后金国少兵少粮,失土地科尔沁、朝鲜,如今我后金,该怎么办,还请先生赐教。”

        范文程连忙扫袖跪地,脸朝下道:“奴才何德何能,能受摄政王如此礼待。”

        代善冷哼一声,吩咐道:“怎么?还不快给先生赐座?”

        几个满兵连忙去寻来一只大椅,给范文程摆好。

        “奴才谢摄政王!”范文程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一屁股坐下。

        “如今的大势,恐非人力可定,奴才觉得,若是明军北往,我金国则势微,与之战则必败,与向北迁移国本部众则威武尽失,粮草无济,饿死冻死者无数,奴才虽为汉人,却是满臣,唯有献计言和。”

        说是言和,其实是乞和。

        代善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范文程的意思,是战是和,如今全看明朝皇帝的意思,一旦与明朝言和,除了俯首称臣外,恐怕还要许多条件。

        “先生恐怕不知道吧?蒙古的林丹汗对明国俯首称臣了,不仅是俯首称臣,还签了一册的约文,条条框框甚多,其中不堪者又数不胜数。”说话的,是岳托,他没有参与这次的寇边战事,明军打败皇太极的消息传回盛京时,把他吓了一跳,结果,居然是这样一场彻头彻尾的大败。

        范文程摇摇头,没有看他,而是看着代善,抿着嘴笑说:“这奴才确实不知,不过恐怕摄政王还不知道,平了阿敏贝勒的明军大将周遇吉,已经过了清河吧?”

        代善着实吃了一惊,看向左右问道:“清河?”

        满将们纷纷摇头,都表示不知。

        范文程叹了口气道:“自晋商被灭,明军行动,我后金一无所知,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看了看代善,又低下头去道:“如今之计,一要退敌,二为求和,战不可败,和议不可迟疑。”

        代善听后,最终决定,先任长子岳托为统领,领盛京精兵四万南下抵挡周遇吉,又令莽古尔泰率兵三万,奔袭黄得功。

        和议之事,代善还是直言要皇太极的首肯。

        盛京城如今人满为患,到处都有满洲兵维持秩序,一些粥棚内,一些女真百姓对别的部族人施暴事常发生,只能用兵卒驱逐。

        代善统计过盛京的粮草,共有不到七十万石的各种储粮,其中又混有陈放五六年的陈米,谷物稀少,致使盛京内的许多粮库需用黄金、银锭等实物购换,代善吩咐手底下,首先供给城中少壮的真奴兵卒,其次是蒙古,再是汉人,这样才勉强靠着吃粥度过。

        天下大旱,北方苦寒,土地结成一片片的犁地,寒冷驱逐着女真的铁马。

        别说建奴受不住这样的气候饥寒,明军也出现诸多问题,这地方离宁锦防线太远了,大片大片的野山中明军的牛车运输也出了问题,牛马冻死了不少,人裹着厚厚的棉布,也不能受风,黄得功部居然出现兵卒冻死者十几人。

        远征盛京,天气已经不站在明军一头了,朱由检清醒过来,于宁远令黄得功南撤百里,与后部的曹变蛟合兵,抵御酷寒。

        自从曹变蛟放过女真数城后,朱由检还真是病情好转,不但咳嗽日渐式微,还能够吃些滋补的高汤,太医们惊奇,只道是太祖洪武皇帝保佑,天子平安。

        朱由检病时仍旧顾及政务,他开始着手的第一件事,便是应对大明此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他于宁远安排了工部、兵部许多官员,开始核实丈量辽东的田亩土地,造册的土地被收录地方和北京,朱由检病情稳定后,又亲自领着文武,在孙承宗的陪同下,分治地方的田亩。

        一些错杂的土地留在普通百姓手中的,不过十之七八,皇帝震怒,大开杀戒,令锦衣卫大肆搜查,凡有贪墨军户土地者,上至宁锦千户,下至商贾巨富,捕入地牢,造册等待皇帝亲自阅后定罪。

      搜查线索,都是锦衣卫的本差,根本用不了多少人,但平定地方,就差了些意思。

        辽东数地爆发民乱,居然还是靠着朱由检未曾谋面的辽东小将军吴三桂平定的,朱由检本来很是厌恶辽东一系的将军,就是因为吴三桂、祖大寿几个,除了万历年间的李如松、李如梅等名将,几乎都是对皇权有畏惧却拿着俸禄不干事,不过现在满清势力就要尽除,朱由检还是提吴三桂为游击,其父吴襄封长乐伯,爵位不世袭。

        虽然不是世袭的爵位,却也叫诸多辽东将领们眼馋,封爵位的将军,明朝的这年头可太少了,一是因为明军对建奴,少有大胜,没了战功,这封赏也自然是大打折扣。二么,就是后来皇帝都不爱亲征,难以见识武将英勇,致使明军将领的士气低落,日益见长。

        就是李如松那样的当世名将,也就是死后封下宁远伯,如今吴襄靠着他儿子,得到一个伯爵位,难免惹眼。

        “什么你的,这大明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朕的!不服者,尽可杀!”

        看了辽东军户所有的账册,饶是朱由检心中有数,也不由得惊怒,这整个宁锦一线的卫所土地,已被地方千户百户及大商走货者霸占一空,百姓所有的,不过人均半亩一地!

        这不是个例,朱由检随着阅览文册愈发的吃惊,真要全部清抄,恐怕整个大明没有一个地方会有不同,辽东已经算是可以看的了,皇帝坐北,靠着皇权硬生生的压制了地方,可是山西、陕西,或者说整个中原,普通百姓所有的土地,基本已经让地方大户抢占一空!

        这是病!大明的最大隐患,朱由检不是没有这样的心思,想要大刀阔斧的收回那些江南士族及西南土司手中的土地,可如今想要对这些根深蒂固的势力动手,没有十几万军队辅助,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过朱由检也已经打算好了,等北伐完成,他就要举兵南下,一是收回大明安南地区,驱赶土民不臣,重新规划南洋,以及对朝贡体系调整。

        我大明威名远播,四海臣服,你们来朝贡的,我大明肯定要保护,可是这保护费总得交吧?明爹天下无敌,还不速速下跪跪爹?

        其次是面对西洋,朱由检打算硬刚屯驻吕宋等地方的欧洲人,虽说比起海上军事力量,此刻还没收下郑芝龙的大明可能与霸占海洋的西班牙略有差距,可那是总体上的,如果只是在亚洲,恐怕半个登州水师都能揍得整个亚洲海军分不清东南西北,毕竟朱由检砸了近两千万两在登州水师的身上,光是五千料的宝船就造了二十艘,其余大船也都在大明江南地方船坞里赶造。

        虽然后世的美利坚和华夏不对付,可是人家大体上的霸权确是实实在在惠及整个国家的,朱由检大力发展海洋,其实也与此有关。

        洪承畴有了朱由检内帤调拨的银子,从流民饥民中,挑选出青壮共三万六千余,又合京畿山东诸卫兵七千人,提军户中的壮士陈杰嗣、李岸衫为将,奉皇命,出潼关,西进中原平定民乱!

        大红长旗威武雄壮,一列列整肃的明军从潼关出,穿戴甲胄的四千余重骑,除了背后的长铳外,腰上都别着由兵仗局赶制燧发短铳,这种火器一次可以吐出两发弹丸,由皇帝亲自制造手铳后仿制,新式的火药下,三十步内可破甲,二十步破三甲,就是准度由于没有膛线,依旧是不准,可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骑兵火力上的需要,比起三眼铳,这些短铳轻便,填装弹丸速度上也因为是燧发铳的缘故,同是老手,缩短近三分之二的时间,火药包的设计,还能提升填装速度。

        这批四千多支短铳原本是要装备黄得功的军队,因为辽东战事很顺利,皇帝想要趁陕西乱局还没做大,所以让洪承畴尽快出兵,这批火器也就便宜了他。

        明军越是往西,洪承畴就越是胆战心惊,他是有本事的人,越是朝西进军,越是被地方上的民情所震撼到了,饿殍遍野!

        干旱的大地上已经难见人烟,一些枯死的老树上,连树皮都被饥民拔下来熬成粥水糊糊,皇帝下旨拨下的地方施粥衙门都早已荒芜,乱糟糟的,显然是被饥民冲毁,卫所糜烂,根本没有能力抵挡,不少人也化身饥民,四处作乱。

        吃死人肉,面黄浮肿者更是成千上万,陕西、河南、山西三省最重,十室九空乃至从一县到另一县,所能寻到的活人,不过千人。

        洪承畴给皇帝的奏折中,用上:中原大难,人不果腹,三省之民,余者恐不足七十万!

        他这数字显然有夸大的成分在,毕竟李自成数次被明朝打灭,次次都是几十万流寇,最后打下北京,中原的流寇超过六七十万之众,几十年过去,打灭不下百万,还有这么多,后世估算大明人口超过两亿,并非没有可能,甚至犹过之,不过饿死的人,恐怕远超七十万是真!朱由检心中有数,崇祯朝的小冰河期自崇祯元年起最烈,至崇祯朝亡,李自成称帝,陕西地界的灾民才终于耗个干干净净,等满清入关,打败李自成,李自成回陕西,却发现陕西的人力已经被自己折腾完了,再也没了东山再起的本钱。

        陕西的天灾怎么样,朱由检并不担忧,甚至他无能为力,这是天灾,并非人祸,但也不是无计可施。

        古代的陕西,那可是土地肥沃,人杰地灵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土地荒芜,地力不足的情况?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人多,用地频繁无度,把地利吃了个干净。

        朱由检一想到这个,就感觉到头疼,可惜他分身乏术,否则亲自去陕西迁民,只要皇帝在,服从几千年皇权的陕西百姓,恐怕也只能认命,皇帝拨银两,迁一户乃至一人给多少银子,再送给些粮食,就是这样砸个千万两,也要把整个陕西人家搬个干净,大不了允诺,二三十年后,陕西人可以归籍,这样恐怕连反对的百姓都没有,粮食银子都给了,本来会饿死,现在可以活着,管他是去富裕的江南还是地广人稀的辽东,只要皇帝答应到那儿给土地耕种,有口吃的不就完了?

        “咳咳……嗯,咳咳。”

        朱由检咳嗽两声,服侍皇帝的两个小太监连忙上前,给皇帝披挂衣裳,朱由检看着两人,这些阉宦,终究都是苦命人,受了宫刑的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小人,终日胆战心惊的在宫里头,无论是哪样的人物,他们的命运都掌握在皇家手里,要杀要剐,不过一句话罢了,就算是魏忠贤那样,权力巅峰,也不过崇祯皇帝初登基不久,就轻易剪除了整个树大根深的阉党。

        “去外头走走吧。”

        朱由检说着,人已经朝外头走去,宁远没有太大的皇家殿宇,占百姓不到百分之四的资源,明朝皇帝基本上也没什么钱来造些避暑山庄什么的,皇帝的开销实在是少,最大的开销就是皇帝的陵墓和随葬,当然的,除了打三大征的万历帝,他的开销都用来打仗了。

        万历三大征后的明朝之后,明朝其实根本没钱打仗,打朝鲜战争的时候,居然还是万历帝内帤拨下的银子,可以说,那完完全全是一场大明皇帝对日本的战争,而不是大明的战争,这里从出兵的军队数量就能看出来,至于用兵是大明辽东系的李如松,则大概是出于万历帝对李如松的喜爱,要给李如松将来平步青云做个战绩铺垫,而李如松也心知万历帝对他的钟爱,十分拼命,碧蹄馆盲目的在并未视察敌情的情况下,只有三千本家兵,还只带少许人马支援前部。

        至于后世,说什么大明皇帝舍不得出钱打仗,李自成破北京城,搜出皇帝内库银子有三千万两的,怕不是脑子有坑,失了智?有三千万两库银,还用穿着破烂衣裳上朝?人家开局就能对付根深蒂固的阉党,也失了智?

        朱由检撇撇嘴,一想到这些他又咳嗽了几声,看了看身后,十几个大汉将军一声不吭的站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几个随身小太监低着头。

        朱由检叹口气,身为皇帝,真是一点自由都没有,他不敢撤了这些人,明朝弑君的人太多了,那些个大商富贵,他凝目看向边上的池水,这些狗东西,他迟早要杀个干干净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