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万胜崇祯帝 > 第六章 建奴寇边!

第六章 建奴寇边!

小说:大明万胜崇祯帝作者:八九先生字数:5225更新时间 : 2021-04-17 22:07:00
这是大明帝国的军舰?这分明是一座座小山!

        汤若望有些发呆,一眼望去,海面上停靠着五六十艘大船,尤其大的共有六艘,但并未完工,有上千匠工正在铺设一层一层重叠的铁板钢条和移动火炮,光是这一艘宝船,就要铺上四千八百斤的火炮一百二十支,两千七百斤佛朗机铳二百八十只。

        这是一艘恐怖的军舰,汤若望这样瞧,很难看清这船的全貌,不过怎么看,这船都要比三艘西班牙盖伦船加在一起还要大。

        汤若望边跟着前边的大明官员走着,边瞧那艘巨舰,然后在随身的抄本上挥着,写下:明帝国的登州海军中的巨舰,高大的如同一座小山,身躯庞大而狭长,有密密麻麻的窗口,载满了火炮,他们正在为这艘巨舰附上钢铁,让它庞大的身躯更加坚固!

        就在这位外国传教士还在为惊叹明帝国海军的威严时,崔应元却是皱着眉头,一脸的懊恼。

        原来是西厂的番子将他打造的舰队,详细的写在了奏本递给了皇帝,其实其中多是褒义,可是皇帝在看过画出的舰队舰船形貌和威力后,不但没有褒奖,还传了旨意,要他将所有的宝船前段改成棱角,还特意让太监带了个模型过来。

        其实船体结构改动,对于这些大明造船技艺最精湛的匠人们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崔应元根本不会怎么样懊恼,真正让他觉得很难办的,是皇帝在旨意里明确的告诉他,他搬上船的那些个火炮,都太短小了!

        这可是四千八百斤的重炮了!光是这一艘宝船身上的火炮,算到一块都花去了六七十万两的银子,这些个火炮,除了一百七十门二千七百斤火炮是他收拢工匠打造的之外,其余的可都是从南洋买的!

        四千两一门的四千八百斤佛朗机铳,崔应元想想就心痛,可是这次事情就不一样了,皇帝干脆利落的给他运了一门火炮过来!

        可是这门炮,这形状……怎么就是瞧着那么不一样呢?这铳也太大了,这炮管长度,这内壁还有烟火气,显然皇帝送来之前已经试着开炮过了。

        “天使,这铳?”

        “叫炮!”这小黄门提醒道:“圣上在去岁便已经赐了新名号了,都督莫要忘了。”

        崔应元尴尬的笑了笑,还是拱了拱手:“这么大支铳,恐怕要不少气力打造吧?”

        小黄门露出笑容来,说道:“这炮是圣上与匠人们一同造的,用了四日才造出来的,虽然是五千斤的炮,可是威力比之西番的炮,威力还大。”

        四日?

        崔应元一愣,他这的匠人用了六七日的功夫,一个匠事房才给他造一门两千七百斤的,还说自己是这天底下恐怕造炮最快的匠人了,用了祖上的好法子,没想到京中的匠人这么厉害。

        “圣上说了,这一艘宝船上也用不着太多这样的大炮,八门就足够了,还吩咐了,要船舱里边儿多余出地方来藏些火药炮弹,人可以少带些,火炮的弹药不可少了。”

        崔应元一愣,难道皇帝想让自己带水师出去打仗了?不由得问那小黄门天使道:“莫不是陛下要打仗了?”

        小黄门也是魏忠贤的人,并不隐瞒的说:“北京如今驻扎兵马三十万未动,不过如今圣上手中粮食无数,许显纯又在晋商那里给圣上抄了七八千万两银子,圣上安耐不住,已经想要出兵北伐建奴了。”

        “这么快?”崔应元吃惊道,这才过去多久,从信王登基称帝,到如今,不过是短短半年时间,皇帝就已经收拾了江南、晋商、北京城,并且抽调了各地的边镇军队三十万,看样子,皇帝可不止是想要讨伐建奴那么简单了……

        小黄门知道的事也就这些,根本不敢停留,将一同带来的匠人留下,随后匆匆忙忙的走了,如今西厂的探子早被散到了四方,小黄门不敢拿崔应元的银子,只是吃了顿席便离去了。

        崔应元突然觉得肩上多了无形的压力,这是皇帝给他,不知道为什么,陛下总是将事情笼络到一起,不但很忙,连着大明朝的所有大臣都开始日夜忙碌了。

        朱由检此刻没有空理会摆在桌前的大片奏本,而是正在检阅自己的大汉将军营,这支大汉将军营,全部都是大汉将军,他们身上披挂的还是红衣冷面甲,可是他们胸口真正保护力极强的,还是朱由检让人水力锻造出来成批次的棱角半身板甲,这成套的甲胄,将膝盖之上的地方都铺上了铁铠,朱由检还是不肯放松任何能够保护自己这支天子亲军的地方,内里还要贴上一片打磨抛光的护心镜!

        这支军队一共不过一千八百人,可是朱由检知道,这样厚重的防护,别说是建州女真的骑射,就是换做火器时代无往不利排枪队,也是毫无压力能够碾压的,这就是重骑兵是威力!

        朱由检可是花了一百万两银子打造的这支铁骑,光是这些大汉将军们的一人三马,就折掉了四五十万两银子,还有燧发铳,铁质的长枪,身上的板甲,这些都是银子!

        欧洲此时的板甲,朱由检并没有采用,只是人人上半身都被铁甲保护了,这一千八百人,在朱由检心目中,至少可敌两三千的建奴白甲兵。

        不过最让朱由检得意的,还是他在这个时代,将真正实用的开花弹设计了出来,这一枚炮弹被他改成空心,内里填充了铜块铁块以及大量的铁砂。

        试射时,巨大的炮身猛然一颤,火焰之后,远处的半个山丘,都被这枚刚刚开发出来的开花弹所削去了一层。

        “这炮的壁厚还是太薄了些,炮管也短。”朱由检说道,他考虑到,如果要攻城,炮肯定是越大越好,而后世所用的实心弹,传说可以一炮轰碎碉堡,可那也是在火炮口径以及多种因素条件下的情况,朱由检费尽心机,配合现在的匠人造出开花弹,也是为了对付欧洲人此刻的舰队。

        对于南洋的支配权,朱由检势在必得,大明如今已经对于吕宋、安南的控制越来越低了,这种事情刻不容缓,朱由检不单单是要控制这些个小国,也是要对西方在东方的军事力量强行压制。

        他将这些四千八百斤的炮调拨京营,一共十八门四千八百斤炮,七十门两千七百斤炮,二百四十门千斤炮,统一出了一个两千人的炮营。

        非但每门炮都安置了骡子,皇帝还安置了炮架,提高这些炮的运输能力。

        这一拖,就拖到了崇祯元年七月,朱由检已经在这个时空呆了快一年了,三十万大军此刻操练的也算恢复了不少战力,皇帝下达了最后通牒,命令兵部最后一次会议,要算出战事的人员调度、兵营粮草。

        杨嗣昌已经三日没有合眼了,在早年李如松用过的辽东画图上勾勒出许多线条,最后呈报皇帝。

        除了在京畿的三十万边镇大军之外,另有黄得功率领龙骧四卫共两万五千人,周遇吉所部京营十一万人,卢象升所部天雄军一万三千人,李成梁第三子李如桢所部家丁一千一百人家丁随驾征伐。

        林林总总算下来,总共出兵四十五万人,按着皇帝的意思,就是此战乃是国运之战,杨嗣昌压力巨大,和兵部众多官员合议讨论了数次,最后拿定了主意,写了奏本亲自呈给皇帝。

        朱由检翻看奏本的动作,是愈发熟练了,杨嗣昌便看着皇帝翻页,便取出自己的那份李如松辽东经略图样,说道:“臣与兵部官员们合计了数日,陛下可以周遇吉所部京营十一万,黄得功部龙骧四卫两万五千人马,过宁远,度清河,曲折绕行山岭,再直扑建州。”

        “卢象升之湖南天雄军、孙传庭所部,共五万大军,令行禁止,为视察全局,定我明军心腹。”

        “其余九边、地方之军,以辽东督师孙承宗坐镇,任辽东先锋总兵祖大寿部为先锋,共大军二十七万势大力沉,引建奴来战!”

        奏本上还有军队的行军路线图,画的不错,可是朱由检并没打算按照这一套来。

        “朕听闻,努尔哈赤叛我大明,萨尔浒大战,我大明杨镐分兵四路,结果被建奴逐一击破,努尔哈赤曾言道: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努尔哈赤随李成梁征战沙场多年,朕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一力破万法,分兵,乃是知己知彼,方可使用,辽东是他们女真野人的地盘,大明军队若是贸然分兵,必成各自为战之局,朕以为。”

        杨嗣昌皱眉,兵部呕心沥血的方案被皇帝看出破绽,还指点了他一番,而他还不能找出皇帝口语中的不是来。

        贸然分兵,必成各自为战!

        朱由检站起身,将舆图收起,说道:“论兵法,大明继承汉唐底蕴,论人脉,我军四十万,旌旗遮天蔽日,大将云集,此战必胜,本兵不必多虑。”

        杨嗣昌怎么能不忧,这可是帝王亲征,就算兵马众多,可是土木堡时,英宗带了也有二十万,还不是被瓦剌败了?

        只希望,天命还在大明吧!杨嗣昌心中念叨。

        咚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传来,杨嗣昌下意识的看过去,原来是王承恩。

        王承恩面色苍白,踩着碎步子走进乾清宫,朱由检问他道:“大伴?出了何事?急匆匆的也不通禀?”

        王承恩跪倒在地上,手中握着一支长纸,口中念道:“启禀皇爷,西厂上呈的辽东情报,八百里加急送至京师。”

        “哦?”朱由检眉头一挑,挥挥手让他起身,王承恩小跑着将长纸条递给皇帝。

        上头写的东西不多,但是朱由检还是看后,冷笑一声说道:“奴酋皇太极,已知我大明局面大变,起马步军十三万寇边,分兵三路,一路皇太极、豪格、代善亲率正黄、镶黄旗、正蓝旗兵六万,已至宁锦,二路是多尔衮、阿济格正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所领共四万,向西而去不知所踪,又一路是阿敏所领镶蓝旗,合汉军蒙人共三万上下,曲折前进,向东行进。”

        杨嗣昌边听边在心中盘算,听完后道:“奴酋分兵寇边,必是由晋商逃入后,得知我宣大二府兵力削弱,这才令奴酋大军向西运动。看似东边有奴酋亲自所领的六万建奴精锐,以及阿敏多率的三万蓝旗与汉蒙军,是其目的却在于西边的这四万人。”

        朱由检点点头,这杨嗣昌虽然说后来也由于党争,间接害死了卢象升,可是其主要问题,还是当时的明朝内部,实在是问题太多,皇帝内帤都被几千万的辽事拖完了,朱由检想不通,为什么万历之后的皇帝,一个个都不敢与建奴交手了,唯唯诺诺,仿佛患上了宋人惧辽的通病。

        宁可砸上数千万去守,也不愿用几百万银子造强军,北伐。

        朱由检不会坐以待毙,他是深知此时此刻,明清之间尚有差距,不单是质量差距,而是等级上的差距,其一,皇太极此刻能调度的兵马,最多不过十五万,兵力有限,每次寇关,皇太极必全力以赴,所以才会被毛文龙的存在搞头焦头烂额。

        其二,明军孔有德还未投降建奴,皇太极此刻手中的火器,最多也不过是几个重镇中的火器罢了,火炮老旧不说,口径还小,多数只是千斤的小炮。

        其三,终究是辽东边远之地的小族,治下不过几十万至百万,生产力低下,勉强供养十几万军队,再加上崇祯元年开始的小冰河巅峰期,这段时间,地里不长庄稼,连陕西、山东都不长粮食了,辽东那种野人待的地方,在没有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下,待在关外只能饿死。

        朱由检站起身,左右思量,宣府大同,都号称是九边重镇,兵力绝不下十几万,自己抽调一半精锐,余下的,也该有七八万人,可是精锐程度就不知道了。

        “本兵,这道御令越过内阁,即刻发下去,遣北上未达京师的石柱白杆兵,即秦良玉部,前往宣府固守,再令曹文诏部,速援大同府,皆只固守,不可追击残敌,此帝令,违令者斩!”

        杨嗣昌知道事态紧急,遵旨后连忙匆匆离去,朱由检不可能真的斩这秦良玉乃至曹文诏,大明能征善战者,这二人,一个女子而且老朽,为国忠心无二,一个被人称之为万人敌,是大明这时候的李如松,怎么可能杀,可是朱由检担忧曹文诏的脾气,容易上头,他之所以死,也是因为轻兵突袭失败,遇到数万人重围,最后身死,这是警示他。

        “此战关乎国运,大明是中兴,还是亡国,就此一战吧。”

        皇帝起身站在窗边,天气阴冷,但是乾清宫外依旧站满了兢兢业业的大汉将军,月光被乌云遮住了,光线昏暗。

        王承恩咽了口唾沫,恐怕这话也只有眼前这人敢说了,大明朝亡国还是中兴,皆系于一个人的决策!

        ……

        这里黄龙旗依旧,无数的帐篷隐没在夜色之下,皇太极此刻心情复杂,桌案上的奏本一本接着一本,后金国,断粮了!

        后金的几个汉人镇子爆发了骚乱,一些汉人纠集在一起,最后杀死了几个牛录,越闹越大,在最北方造反了。

        这次是后金国全力以赴,调遣兵马十三万人,号称二十万,皇太极自己带着主力六万兵马,其余的兵马,都由阿敏、多尔衮带领,携带国内少许火炮,驻兵在宁锦一线外。

        锦州、宁远的明军还是畏手畏脚,并不敢同后金的铁骑抗衡,只敢缩首在城上,一炮不发的守城。

        好在皇太极的目的并非是攻打宁锦一线,那些高大坚固的城墙,非重炮不可攻,而且祖大寿虽然愚蠢,却在守城上,确是并不含糊。

        “带来的粮食,仅仅只够大军百日可用,国内已经诸地暴乱,守军平乱的兵力拙荆见肘,你们看看吧。”皇太极看向大帐内的满将,汉臣范文程是他最得力的谋士,他第一眼就看了过去。

        范文程也皱着眉头,这段时间他的心乱的一塌糊涂,后金在明国的暗子可远不止一个晋商,除了晋商覆灭一事后,皇太极才重视到大明国内的改变。

        无论是晋商还是东林党,这可都是后金国在大明国内捣乱的好帮手,而如今,两大帮手被大明皇帝揪出,摆到明面上摁死,这对范文程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咳咳,范先生。”

        范文程心里咯噔一下,连忙看向皇太极,说道:“奴才在。”

        “此事已经这般,军粮不足,此事,你怎么看?”

        范文程心道:我又不是神仙,怕还能给你变出粮食来?

        可是不回答不行,周围大帐内的满将都看了过来,几个人面色凶狠,戾气十足,范文程不敢多想。

        “奴才觉得,我后金国此番南下,虽是仓促之举,却也无可奈何,晋商覆灭,今后供养大军的粮食恐怕是我后金国之最大的问题,若要维系,一可迫朝鲜国,命其捐粮,二为蒙古诸部,蒙古一向与我后金国多冤仇,劫掠蒙古,一可扫荡林丹汗的残余,二可劫蒙古人与粮马,以资国用。”

        皇太极点头,如今之计,也唯有这样了,晋商一绝,边境的管控被皇帝的亲军把持着,再也没有一粒粮米能送到寒苦的辽东,等这次寇边之后,恐怕就要用范文程的法子,压迫朝鲜捐粮,横扫蒙古抢粮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