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四章 从军和粮草运输

第四章 从军和粮草运输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228更新时间 : 2021-02-02 10:55:00
三月初三日,稍晚的一些时候,十七巷踏青的一行人回了家,姑娘们和小孩子玩的很高兴,她们一整天都在放风筝,或者在抓鱼。

  不似几个男子,个个忧心忡忡,充满了心事,一到家,门还没踏进去,宫里便来宣旨,指名点姓的就要熊大进宫觐见。

  李从嘉这个主家没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叫熊大快去快回。

  熊大跟着内官进宫之后,李从嘉便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屋子里,铺纸研墨,写了一封信,托连李双双都看的出来,是少爷亲近的人,周宗送了一封信出去。

  三日后,这封信,被摆在了长安太子赵长缨的案桌上。

  …………

  “熊大自请去建州……”

  初三日还未过子时,熊大回来了,一回来,他便跪在了李从嘉的身前,磕了一个响头。

  他知道他自己说这句话时,辜负了李从嘉把他从公主府要走时的用心,叫他不再在一群养马的汉子里,受排挤,遭人口舌,明面上没有人敢在他面前叫嚣,可背地里,他却只有熊二能说两句话,养马的日子里,他并不快活。

  李从嘉坐在藤椅上,初听熊二说出话时,又瞧他磕了一个头,便觉得奇怪,以前在长安质子府时,李从嘉从不叫旁人磕头的,就连跪下都很少,照他自己的话说,都是家人,哪有家人互相磕头的。

  “你怎的要去那里,家里哪里不好?”李从嘉边上的李双双抢着问道,看上去有些生气。

  “家里都好,一切都好,只是想去,去做些事情,做一些大事情!”

  熊大从未有过的镇静,也从未有过的一本正经,他像是在回答着一个极其普通的问题。

  李双双上前一步,冷沉着一张脸,心中窝着火,说话声音也不由自主地大了一些,吼道:“把你带回来,是让你做护卫,看家护院的,不是让你去做一些什么大事情的!”

  “所以,对不住!”

  “他们允你什么了?你只进宫一趟,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倒是要去问问。”说着,便要越过熊大,出门,进宫去。

  “我只是想去做一些大事情!”熊大强调道,抓住李双双的手腕,眼神真挚,有些渴求的意味在其中。

  恰逢,熊大闹出的动静让院子里的人都聚集了过来。

  李从岱,一个从建州刚回来的行伍之人,凑上前,笑着说道:“小姑娘,你不懂,去建州建功立业,杀敌立功,是无数人的梦想!”

  “那你怎么不去,却偏要躲在这里!”李双双瞪了李从岱一眼。

  李从岱知道李双双正在气头上,便没计较,耸了耸肩,退了几步,不再说话。

  “是的,去建州是我的梦想,我是一个兵,不管在哪里,我都是兵!”跪在地上的大个子看着李双双,再次认真地说道。

  “你不是,入府的那一刻你就不是了,你是我家护院的,我不许你去!”

  李双双哭了,很不争气地流了泪,不过她没去擦,倔强地让那些泪水爬满整个脸庞。

  她知道建州是什么地方,她也知道熊大去那个地方做什么,行军打仗,是无数人的梦想,没错,可那不应该是自己家人的梦想,努力了这么久,才安顿下来,她不想再让自己的家人重新陷入危险之中。

  熊大是壮,是聪明,是能打架,可那种地方,他一个人保护不了自己,他一个新宋人,更不可能被所有人接纳,战场上,他可能第一个就丢了性命。

  “决定了,便去吧!”许久未曾开口的李从嘉发了话,他坐在藤椅上,像极了一家之主,右手之上的那碗汤还在冒着热气。

  “谢少爷!”

  李从嘉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李双双也不行,她没问少爷为什么同意熊大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她能做的只是尽量为熊大离开做点什么。

  虽然很生气,但李双双还是红着眼睛,在屋子里,纳了一晚上的鞋底。

  初四破晓时分,就有人等在十七巷门口,李双双往熊大的马匹上系了两个大包裹,便头也不回地回院子了,一句话也没说。

  …………

  “你怎么不跟你去?”

  “为什么要去?”

  “梦想!”

  “为了家,为了少爷,走了,就没人保护少爷了,我不走……”

  “你比他聪明些!”

  “少爷也说过这样的话!”

  苏大儒不再开口,指了指熊二面前的书,示意他继续看着,熊二掰着手指,坐在院子的门槛上,看着熊大骑马消失在了街角。

  熊大的离去,在梧桐街十七巷的这几个院子里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因为平日里,熊大是平安县衙的衙差,整日里不着家的,多这么一个人,少这么一个人,都不打紧的。

  只是,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双双做饭都会做多,如果不是有人提醒,她几乎每次都会做多,然后,留着下一顿吃或者白白浪费掉。

  跟着熊大一起去建州的,还有平安县衙的几个衙差,这也是李双双之后才知道的消息,在李双双眼里,他们几个都是蠢到天边的猪,蠢到非要去送死。

  而李从岱就很精明,大战之前,或故意亦或者碰巧,回到了金陵这个安稳平安的都城,他脸上的刀疤不再增长,他的妻儿也不再担心,他凭借着他燕王世子的身份,在城门军又做上了参将。

  整个过程,最镇静的就是李从嘉的,从始至终,他都没有从藤椅上离开,他听着熊大诉说着自己的那个梦想,最后就让他去了。

  以后的日子里,李从嘉也极少讨论熊大,多的便是到隔壁院子里,教熊二识字念书,顺便帮帮老先生整理一下典籍什么的。

  …………

  时间回到正月十四,再一日便是正月十五上元节,历来,金陵的上元节十分热闹,不过王谢是赶不上了,因为他已经决定了,要去做一件大事情。

  白花花撒出的银子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这一日,朝廷营署有司衙门秘密遣人前来宣布召令,命王谢带领族人,筹措粮草。

  城外的土地被这连月来极低的温度,冻得梆硬,马车车辙碾过,也未见痕迹,一大早,金陵城外十里的李家驿便挤满了各家商队,能挤进李家驿仅有几间屋子里暖和的几人,无一不是南唐实力雄厚的几大商家,其中不乏皇商。

  除两人以外,王谢和张雨晴,王谢是金陵本地商家,在天子脚下,城中商铺,十之六七皆是足下产业,在金陵算是独一份的存在,张雨晴,虔州人士,这人生的白白胖胖,一瞧就是哪家的富贵公子。

  “张公子也来凑热闹?”

  王谢像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挤到张雨晴身边,用胳膊肘戳了戳身旁的这个小胖子,也不是他无礼,实在是这寒冬腊月,天气冷的很,他双手蜷在袖子里,懒得拿出来,只好用胳膊肘捅人。

  张雨晴脑袋顶着毡帽,双手也蜷在袖子里,哈着热气,瞧着熟人过来,笑呵呵地应道:“你不也来了?这杯羹,岂能让王公子独享?”

  王谢挑眉,笑道:“你怎的……榜眼都不做了,过来趟这淌浑水,你父没有拿着棍子赶你回去?”

  张雨晴,这个名字可能在一些人耳朵里有些陌生,但在金陵数月前的那场恩科之中,可是独一份的存在,这商贾之家出来的人士,竟一连中了殿试一甲第二,只堪堪地输了状元一些。

  张雨晴白胖的脸上,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多了些许红肿,依旧笑眯眯的,答道:“榜眼有什么好做的,你我也不用在这打哑谜了,你要的和我要的都是一样的,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合作一把?”

  王谢稍稍偏头,看了张雨晴一眼,压低了些声音:“看来你知道这次的一些“规矩”,怎的,一个人吃不下,想起我来了?”

  “明人不说暗话,这里的,除了你我,不是皇商,就是底蕴雄厚的世族大家,你我再斗,便宜了旁人!”

  张雨晴表现的十分殷切,身为虔州巨贾,又身为恩科榜眼,自然结交了一些官署衙门内的人物,他通过一些途径,打听到了此次李家驿的一些内部消息,他一个人吃不下,所以,急切想寻找一位合伙人,刚巧不巧,王谢便凑了上来,虽说与王谢没有深交,但他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驿站里,众人挤在屋子里暖和着,至巳时末,营署有司衙门的一位大官走了进来,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毕竟在场的多是皇商,平日里的生意皆由此人把握,他说的话,关系到一干人等的生计。

  “此次,需得往建州运粮草,数量颇大,一家难以完成,故召集诸位!”

  “大人,有事说一声,何须搞得如此神秘?”一位皇商有些不满,毕竟,他可是天未亮就赶到此处挨冻的,原想着这次有大生意上门,好大赚一笔,没想着就是粮草这等利润颇小运作,一时不平。

  那位身穿绛红色官袍的营署有司衙门大人,眼睛一瞟,脸色下沉,缓缓地从袖子中,掏出一卷文书,看样子并不想理会方才那名无礼黄商。

  “粮草,四百万石,棉服十五万套,还有一些其他的,这里不多赘述了,其中,最重要的是这粮草。”

  “李大人,建州路途遥远,路上所耗之资颇多,如果无利可给,恕我等恕难从命!”

  那姓李的营署有司衙门大人,冷笑了一声,说道:“尔等皆是自南唐起家,做了这皇商几十年,赚的早已是盆满钵满,怎的,这次只需你们运个粮草,辎重,便这般推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