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降帝 > 第一百五十四章 除夕这一日(三)

第一百五十四章 除夕这一日(三)

小说:降帝作者:十青腊肉字数:3324更新时间 : 2021-01-31 10:55:00
李从岱,燕王府唯一的嫡长子,众人只晓得,李从岱十五岁时在燕王府大闹了一通后,便不见了踪影,燕王府对外宣称,世子殿下在外磨砺,不日便还。

  这一走便是七八年的光景,有人说,世子殿下死在了外面,也有人说,世子殿下在外经商,还有人说,世子殿下与燕王不和,这辈子都不会回那个高门府第了。

  燕王父子两个不和,在外早有传闻,燕王虽然在民间风评极好,但对待世子殿下极其严苛,以至于世子殿下离家出走。

  失踪七八年的李从岱,在庚子年腊月除夕日,出现在了李从嘉的院子里,他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来了李从嘉这里,可见,燕王父子两个不和的传闻并不只是传闻罢了。

  李念的一声祖母彻底击碎了燕王妃姜氏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她大哭起来,多年思念儿子的情绪,在这一刻毫无保留地展露在众人面前。

  李从岱跪着,跪在不远处,他知道,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他自己的阿娘,不管怎么说,和父亲不和还是连累了自己的阿娘。

  哭泣并没有持续许久,姜氏是一个坚强的人,这一点和她姐姐一样,李从嘉看在眼里,心里极不是滋味。

  小的时候在宫中,姜扬灵是李从嘉见过最坚强的人,明明不受宠,受尽欺负,可她从未向旁人低过头,依旧每日开心地活着,唯一的一次,是李从嘉七岁的时候,姜扬灵哭了,她在弥留之际,流下了泪水,倒在了李从嘉的身旁,甚至来不及交代几句。

  和姜扬灵一样,姜菀青也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但相比她姐姐,她还是觉得自己是脆弱的,因为,今日哭了。

  走到李从岱面前,这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满是心疼,但心底里的那份倔强,并没有让这份心疼马上展现出来。

  “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李从岱黑紫的皮肤颤了颤,磕了个头,说道:“儿不孝!让母亲担忧了!”

  对于这个常年浸淫在军营中的汉子来说,这份团聚之情,不能让他挤出一滴眼泪来,即使他自己都觉得十分对不起自己的阿娘。

  “好了好了,今日大哥回来,该高兴,高兴!”李从嘉上前拍了拍李从岱的肩头,试图做着一个和事佬的角色。

  “是该高兴!不过在此之前,他需得跪上一夜,去回想这些年的过错,对家人的过错!”姜氏绝情,拉着李从嘉离开,让李从岱一个人跪在硬邦邦的土地上。

  李从岱没起来,甚至看上去有些释然,在这个院子里,他显得格格不入,有些孤寂,落寞,也有些悲情。

  酉时下了雪,姜氏依旧没有发话让李从岱起来的意思,只是拉着方九儿的手,围坐在棚子底下,吃着热茶,说着一些闲话。

  李从嘉在切菜,时不时瞅瞅不远处的李从岱,又时不时瞄一眼姨娘姜氏的神色。

  李双双在跟前也做着一些细活,瞧着少爷心不在焉,便问道:“姨娘为何要大哥跪着?”

  李从嘉砸了一下嘴巴,晃了晃脑袋,小声回答道:“听说,大哥走的这几年,一封信也没给家里寄过,姨娘为这事生气着呢?”

  ”哦!”李双双舒展眉头,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说道:“那是该跪着,是死是活,总得给家里寄个信不是?白白让人担心,姨娘这几年肯定都急死了!”

  “是啊,姨娘也不容易,夹在这父子两个中间,左右为难,担忧了这许多年!”李从嘉感叹道。

  “这算不算因爱生恨啊!”

  李从嘉听罢,动了动嘴巴,说道:“你这个小脑袋瓜,到底是怎么想的,因爱生恨能用在这种场合吗?这顶多叫做思念成疾!”

  “这就是因爱生恨,姨娘因为太爱自己的这个儿子了,又怨恨大哥这么多年没有音信,今日得见,便不似往常亲人团聚那般……今日叫大哥跪着反省,情理之中!”李双双少有的反驳李从嘉的观点,以前,不管李从嘉说什么,李双双总是应着的,可这回不一样,竟公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起先,李从嘉还有些不适应,不过细想李双双方才的那一番话,觉得也有七八分的道理,便没计较怎么,继续切着自己的菜。

  李双双偷瞄着李从嘉的反应,见他接受,暗自开心了一会,咬了咬嘴唇,试着问道:“少爷,我以后这样,你会不会就不理我了?”

  李从嘉长出了一口气,挑挑眉,安慰道:“我又不是李景遂,那个一言不合,就对自己儿子大打出手,无时无刻都在规划自己儿子以后路的掌控者……再说,过日子不就是这样吗?我又不能让你事事依我,有些不同意见很正常!”

  “哦!”

  “是不是觉得少爷我说的十分有道理,来,亲一个!”

  “还有人呢!”

  …………

  一言不合就要亲人家,更何况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虽然没有人注意到两个人在灶前的亲昵的动作,但真要亲下去,李从嘉真是要有个浪荡的名头了。

  夜幕降临,院子里掌了灯,李从岱依旧跪着,身上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雪。

  姜氏没有松口的意思,依旧开心地笑着,拉着方九儿说话,又左右瞧着这个突如其来的孙儿,李念。

  姜氏喜欢娃娃,好玩的娃娃,很显然,李念就属于这一类好玩娃娃中的一个,虎头虎脑,大大的眼睛,看什么都觉得好奇,他小小年纪也知道面前的这个妇人,就是自己爹爹的娘,故而姜氏逗他时,他也逢和这,嘻嘻笑个不停。

  娃娃们,有好吃的,可能连爹娘都不认了,李念这几年一直待在建州那种两国交界的地方,物资贫乏,好玩的好吃的都没有有,如今手里拿着的橙子,他是见也没见过。

  冬日里,时鲜的水果,也只有橙子了,更何况还是赣州有名的橙子,王谢一早托人送过来,想来这批橙子到达金陵不超过两三日。

  除夕宴已经准备地差不多了,就在院子里的棚子底下凑合着吃了,毕竟今日人有些多。

  都是些热乎乎的菜,冬日里吃起来格外暖和,末了到最后,李从嘉把他的火锅也端了上来,涮着肉吃。

  今日除夕,万家灯火通明,城中各处不时有烟火窜上天空,李从嘉也早有准备,老早就买了一大堆烟火,叫熊大去外边的街道上点了。

  几人就仰头坐在院子里,看着一束束烟火升起,最后在天空绽放明亮的花火来。

  烟火放到一半的时候,宫里赏了菜过来,是一道名叫“团圆佳成”的丸子酥肉,很是精致,不过众人记得,李从嘉一口也没尝,只是抬了眼,赏了那内官一些碎银子,叫他回宫复命。

  能在除夕夜叫宫里赐菜的人家,皆王侯勋贵人家,旁人感激圣恩还来不及呢,断不会像李从嘉这般,十分嫌弃的样子。

  皇帝与李从嘉有间隙,其实众人晓得,当初孤苦无依的一个娃娃,被派去长安为质,若是有一句皇帝怜惜的话,这个娃娃也会感激一辈子,可惜,李从嘉没有。

  回来的时候,又在宫里跪了一夜,李从嘉彻底对皇帝失望,失望至极,这辈子,想要从李从嘉口中再听见一句亲近的话,都难。

  李从嘉出了门,坐在巷子口,看着熊大将一束一束的烟花放着,莫名地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来。

  ……

  ……

  每年除夕宴,有名分的皇子们都能来参加,可是小小的李从嘉不这么想,他不想去参加什么除夕宴,每年除了能吃些好的,得了皇后娘娘的压岁钱,其他的就没什么好值得期待的。

  阿娘不在身边,整个晚上,李从嘉一个人坐在席上,孤独地吃着碟子里的饭菜,子时过后,他才能被内官送回去,送回到阿娘那个小小的院子里。

  阿娘没有名分,除夕不能上席,只能一个人待在院子里,等着李从嘉回来,二人再一起煮碗面吃。

  李从嘉席上留了肚子,他要留给阿娘准备的好吃的,他最喜欢吃的就是阿娘煮的面,比什么山珍海味都要好吃。

  六岁那年照常,还是一碗面,加了蛋,李从嘉吃的很满足,母子两个坐在门口的阶上,一边吃着面一边抬头看着远处的烟火。

  宫里的烟火规模比城中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大,就在宫城东门门口放着,为了昭示皇恩,为了昭显国家威严。

  那一日,李从嘉吃完面,嚷嚷着要到近处去看烟火,因为阿娘这里距离太远了,烟火看的不是很清楚,声音也不是很大。

  起先阿娘推脱,说烟火哪里都能看,在这里看也是一样的,但小小的李从嘉眼里充满了光,阿娘心软了,便锁了院门,带着李从嘉,在宫里绕来绕去,终于到了近一些的地方。

  像做贼似的,李从嘉现在回想起来,阿娘那个时候带的路,几乎一路上都没碰到什么人,到了近处也是,那是一处高高的宫墙,也没什么人把守,阿娘带着李从嘉爬上宫墙,趴在墙头,指着不远处的烟火看着。

  放烟火的地方,人很多,百姓更多,李从嘉叫嚷着,要到更近些的地方去看。

  那个时候,李从嘉不懂阿娘的神色,但总之,阿娘还是带着李从嘉出了宫,到了近处,混进了百姓人群中,看着一束束烟火冲天而去,而后炸裂开来,百姓群中一阵欢呼。

  那夜尽兴,小李从嘉看的很开心,那夜,阿娘从未有过的啰嗦,催促着快些回去。

  最后,天快亮时,宫门口,站着嬉笑无比的李从嘉和一脸乞求的姜扬灵。

  罚!

  罚了什么,那个时候,李从嘉不懂,到了后来,才知道,阿娘被打了板子,罚抄佛经五百遍,连带着禁足六个月。

  而这些只换来了李从嘉一夜,看烟火的尽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