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半百故事 > 第四章上进的高中

第四章上进的高中

小说:半百故事作者:斌山来客字数:2175更新时间 : 2021-03-14 11:38:12
  1983年夏,忐忑的我终于接到去15里外的高中体检的通知。这所高中1946年建校,还是有点历史的。据说学校的梁校长曾是一位地下共产党员。妈妈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提上两把面条就送我去学校。走了10来里路,爬完一个又长又陡的山坡,远远的看见一条公路。妈妈说:“下完坡,沿着这条公路走,不要走岔路,就可以走到校门口了。”“嗯,到了学校,要是找到哥哥就对了。”我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出这么远的门,心理很是没底。我提着面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妈妈。妈妈坐在山口,远远的望着直到我消失在她的视线里。后来我才知道,妈妈又累又饿疲倦的回到家时已是5点左右。

  每到一个岔路口,我都停下来问问路人,害怕自己走错了。下午4点左右,终于到了学校,找到了两周回家一次住校读书的哥哥。这晚哥哥用室友的煤油炉煮的面条真的是好香好香。

  第二天,体检加面试。梁校长亲自接见了我。“你这么小,读高中能行吗?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跟你差不多,每天还没有下课,乒乓球拍就搓的‘嚓嚓’响,半只脚都伸出教室了。”“这个娃儿不会,他还是很听话的。”我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回答道。

  1983年8月31日我拿着久违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与背着两人两周的大米的哥哥一起来到学校报到。学校门口的墙上张贴着入学新生的名单。我找了好半天,终于在成绩排名190位倒数第11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全年级200个学生,有初中同学10余人。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届三年制学生。寝室是教室改的,好大一间,上下铺,住好几十人。“再也不用打地铺了。”只是厕所较远,晚上胆小的都不敢去,为此寝室前面的水沟功能也增加了一项。开水是收费的。采取井水是我们的必修课。

  学校有一个大操场,操场旁边有一大片各班负责种收的土地。每天早上6:30,14个班级(含文理科补习班各一个)准时到操场列队,然后跟着老师的哨声,踏着“左、右、左”的节拍,喊着“1、2、1”的口号,围着操场跑的虎虎生风。每次跑步结束,总有学生沿着操场寻找自己跑掉的不太合脚的鞋子。这个操场也是爱好武术的同学的乐土,每天晚自习前,看他们拉开架势,一个鲤鱼打挺,打上一套拳术,舞动几下大刀,觉得很是好玩。这个操场更是体育特长生掷铁饼、掷铅球、掷标枪、跳远、打篮球的舞台。

  学校按照英语成绩高低分为1--4班,托英语的福,我分到了1年级3班。进校不久,学校进行了入学考试,再次分班,我跃升到了2班。

  很快半期考试结束了,回到家里,享受着两周回一次家的美味。爸爸看我心情不错,说这次肯定考的不错吧,我笑而不答。

  成绩出来了,总成绩全班倒数20多名。“余兵,35分。站起来我看看。”教历史的梁校长念道。我满脸通红的站了起来。面试时梁校长的话语瞬间又回响在我耳边。



  周六下午,又是回家拿粮食的日子。我跑到哥哥教室,吞吞吐吐的说:“哥,我不回去了。”哥觉得奇怪,盘问了好半天,终于弄明白了原由。哥哥安慰说,没什么,下次考好就行了。回到家里,我哭得很是伤心。看着父母这么辛苦,再看看自己考的那点可以轻松吞下去的分数,再联想到入校期间,晚上上完自习,不睡觉,几个同学围在一块下象棋还被教导主任抓住,棋撒一地,还差一个马没有找到的场景,心中更加惭愧。爸爸倒是没有我想像中那么生气,妈妈在一边不停的安慰鼓励我说“娃儿,你只要努力,你一定得行。”妈妈始终是那样的充满信心。

  一年级很快就结束了,学校分文理科。除2班为文科班外,其它班全部为理科班。我进入了1班,相当于现在的优生班,全班排名倒数10名左右。我堂叔的老挑是我读2班时的语文老师。闲谈中他说,这个娃儿读书怕是不得行。的确,一学年了,我都没有到他那里去背过一次语文课文。语文考试成绩总是在60分左右。

  身高不高,体力不行,长得又不帅,家境一般。用现在的标准评判,高富帅、富二代都不是。最多算一个官(曾经的生产队长)二代。读不出书,恐怕回农村生存都困难,更别说娶媳妇。“加倍努力吧!我的小斌斌。”这是我内心的呼喊。这一年我改名为余斌。

  高三,十年寒窗就此一搏,最后冲刺绝不懈怠。我和复读高三的哥哥每月回家一次。家里带来的泡菜第一周就吃完了,开水泡饭,很难下咽。每天寝室前面的槽子里都会装满白花花的米饭。有的同学晚上就去学校的菜地摸点南瓜、丝瓜,一个靠在寝室门口,一个躲在寝室的隐蔽角落,用煤油炉水煮,尽管只加了点盐,几个聚在一起吃的却也津津有味。然后回到教室学到十一、二点。在临近高考预选的一天,一个同学晕眩从上铺的床上直接摔了下来。预选考试古文译白话文的答题中,一学生精神失常的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岂有古文不能译哉?”。临近高考前,我的一个好友压力太大,晚上常常梦呓、哭泣、惊醒。

  当然,这个时期,也有同学青春萌动。一天,我的那位穿中山装,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的好友学霸悄悄跟我说,兄弟,我收到一个女生的约会纸条,见面地点就在学校图书馆后面的小树林,怎么办好呢?我说,这个我也不知道。学霸说,这个关键时间去了,拒绝会影响对方的高考,不去又很伤对方的心。不愧是学霸,考虑问题总比我全面、细致。

  我仍然保持着那种放松的学习态度,每晚总是10点准时下自习回寝室。然后在床上回顾一天的主要内容,以备明天查漏补缺。

  1986年7月7、8、9日,我和哥哥等47名(理科生)通过预选获得高考通行证的同学参加了高考。高考,鲤鱼跳龙门,是我们这一代农村孩子当时唯一的出路。6日我坐上人生的第一次客车,第一次来到县城。高考统一食宿,伙食还行。住宿六人一间,没有风扇。晚上几乎都是眯着眼,一会儿将头伸出蚊帐,希望得到一丝凉风;一会又因被蚊子咬的不行将头缩进蚊帐;一会侧着身子让湿透的背透透气;一会躺着准备痛击耳边“嗡嗡”吼叫的蚊子。到了9日下午的英语考试,我居然中途发呆近半个小时,不知道答题。实在太困了,人都快虚脱了。考完回到家里,除了吃饭时间,睡了整整两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