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白驹如玉 > 第四十五章 不拘一格

第四十五章 不拘一格

小说:白驹如玉作者:暖风生麦字数:2794更新时间 : 2021-01-05 12:36:00
  也就两三日的光景,远在陇州的陶氏一族,便收到了江陵来的消息。

  陶氏一族在几番商定后,迅速做出了选择。齐南伯贪赃军饷,私贩官茶至南疆的证据,从陇州军营直接八百里加急,越过浔阳,直达御前。

  “陇州急报,请将军速呈陛下。”一个身着军装的人,急匆匆下马,将军报递给了正在宿卫的禁军副统领韩挚。

  赵温琰看着桌上摊着的军报,面色凝重,在御书房一坐,就是一个晚,一旁的高垣见状,忍不住上前,沏了杯热茶,递到赵温琰面前,“陛下,更深露重,要不早些歇息吧。”

  “高垣,你跟了朕多久了。”赵温琰看着茶上冒出的余热,袅袅白烟,透着些清香。

  高垣一愣,不知皇帝为何这样问,“回陛下,陛下五岁时,奴才就在旁伺候了。”

  “五岁,竟然已经有十七年了。”

  高垣挑了挑眉,想起了十七年前,他刚到陛下身边,那时他还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而当时的太子殿下才刚满两周岁。

  照顾赵温琰起居的太监,被指控谋害太子,处了极刑,先皇更是一怒之下夺了特赐给二皇子的封号,直到陛下登基,其身份都还只是个无封号的普通皇子。

  见赵温琰准备起身,高垣赶紧上前扶起他,夜晚的风,总是带这些凉意,轻轻拂过,吹起赵温琰那一抹墨色的青丝,没有寻常人家公子的随性之感,帝王的冷峻倒是更甚了。

  “明日休沐,让户部侍郎入宫一趟。”赵温琰没由来地说了一句,高垣饶是疑惑了一下,也是反应迅速,立马回了声是。

  是夜,太后寝宫内,一个宫女来报,“娘娘,紫宸殿来报,皇上明日宣户部侍郎觐见。”

  “户部侍郎?”太后挑着灯的手突然停了一下。

  一旁的常公公立马解释道,“户部尚书被停职了,陛下下旨由左侍郎暂代尚书一职后,又新提拔了位侍郎上来。新侍郎是跟随已故的靖安将军朱明泽上过战场的,陇州陶氏的陶文恩。”

  “陶文恩?”太后对这个新侍郎并没有什么特别多的印象。

  “他的叔叔,是现任鸿胪寺卿陶丹,安王府的侧王妃,是他的堂姐。陶文恩本人是陛下在白马书院的同窗。”

  听到这里,太后的嘴角不由笑了笑了,“大理寺、刑部、禁军,现在又轮到户部,陛下还真是步步为营,着急把这朝堂上的人都大换血一番。如此重用白马书院的人,当年他们可都是追随.......”

  太后说罢,便叹了口气。

  常公公自是知道太后要说什么,便顺着意巧妙地绕开了,“据说,这陶文恩一直思慕谢氏的大小姐,这谢家跟那位的关系......”

  “这江陵谢氏,历经百年,却无一人在朝为官,就算门下弟子三千,终究都是外人。他若是最后真娶了那谢氏小姐,倒也不足为患。”

  常公公看着甘后一脸诡谲的笑着,不由有些头皮发麻,心里疑惑着,到底是谁娶谁?

  前两日太后才问了那云氏的事,这过两日远公公从浔阳回来,太后可是大发雷霆过了.....

  常公公也是无奈啊!好在太后这两日已经不再揪着云氏的事不放了,灭了最后一盏灯,由内侍扶着甘后休息去了。

  “陛下,新晋户部侍郎陶文恩求见。”门外值守的太监禀报道。



  “宣。”赵温琰早起已经在批阅昨夜未看完的军报,齐南伯的罪行还真是不少。

  “臣陶文恩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赵温琰对一旁的高垣使了个眼色,高垣会意点了点头,带着殿内的人出去了。

  “文恩,你看看吧,这都是陇州送来的军报。”赵温琰随手将一份军报递给陶文恩,陶文恩只是粗略看了几眼,就变了脸色。

  “陛下......这,齐南伯真该诛九族。”陶文恩言语激动,少年怒气,最看不惯这朝中的肮脏,意识到自己失言,赶紧拱手道,“臣失言了。”

  “无妨,他的罪,确实该诛一诛了。半年前朕登基时就想将你召回,只是当时你回绝了,此番你愿意回来,朕也很欣慰,这一来你在京中留段日子,也能和三省六部中人都熟悉熟悉,二来此次齐南伯之案牵扯甚广,朕希望由你来协助顾青容,帮朕把整个浔阳,从上之下,洗干净!”

  赵温琰平淡的语气里透着帝王不怒自威的霸气,“边关贪腐,已非一日之事,五年前若非后方贪腐,又怎么导致前线寸步难行,还招致那灭顶之灾。这些年你从西境递上来的折子,朕都看了,想来对付军政腐败,该怎么做,你心里比顾青容更清楚些。”

  “臣明白,顾少卿久居江陵,多少有些书生气,臣会在一旁帮衬着,该出手时,臣会代陛下铲除毒瘤,助陛下澄清宇内。”陶文恩语气坚定,下跪了下来,便是接下了这旨。

  “对了这些年你在西境培养了些心腹,他们可还能胜任?”

  “回陛下,臣此番回京带了他们的名册,他们的表现这半年臣也在军报中有所提及。”陶文恩说着从袖中取出准备好的名册,递上去给皇帝。

  赵温琰看着名单的一出,抬头看了眼站在一旁的陶文恩,“孙长策?”

  陶文恩点头道,“此人是颍川县主之子,有些智谋和胆识,三个月前经颍川郡守举荐,来到西境军中,一个月前西楚在边境的那次异动便是他最早发现并制止了的。”

  “怎么不见你在军报中提及?”

  “陛下恕罪,臣觉得他来军中时间尚短,本不该太委以重任,但念及他是个人才,便存了些私心报给陛下。”

  陶文恩说话一向坦诚,赵温琰点了点头,“等此事了解将他召回京中,朕亲自考考,若真是个人才,倒也不用守着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用人嘛,当不拘一格才是。”

  “是。”陶文恩听见最后那句破格提拔,眼中闪过一道光,欣慰地笑了笑。

  赵温琰放下手中的名册,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道,“朕把你私召回来,府邸就先不赐了,你是住你叔叔那,还是住你堂姐那?”

  “啊?”陶文恩被赵温琰没由来地一问给整蒙了。

  “朕的新任户部侍郎,陶侍郎,总不能整日流连在琴心舫那种秦楼楚馆吧,若是让御史台那帮家伙知道了,那弹劾奏章还不得雪花一样飘到朕的案桌前。”

  赵温琰抬头一笑,有些玩笑意味,这笑得陶文恩瘆得慌,连忙伏在地上。

  “臣知罪了,那日臣回到琴心舫时,禁军已经守在门外,臣想着有禁军在陛下当无恙,便私自追刺客去。”陶文恩不曾想皇帝竟然对自己的行踪了解的如此透彻,他明明白日都是在陶府呆着的,那日若非以为朱戚寒也在里边,他是不会贸然出现在那的。早知道他偷偷跑到浔阳去了,自己何须冒险出现在那。

  明泽兄临终前曾嘱托他,定要护他弟弟周全。

  想到朱戚寒那副桀骜不驯又胆大妄为的性子,他不免头疼,说来他也只是一个西境的副统领,在这达官显贵遍地都是江陵......

  如今江陵城内暗流涌动,只希望这朱家的小祖宗能安分点,自己尽力而为吧。

  “刺客追到了吗?”赵温琰已收起笑意,仍是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情。

  “臣无能,跟丢了。”陶文恩跪着也不抬头,此番回答倒是坦诚,毕竟他确实没追上,虽然,瞧着刺客逃跑的方向有些熟悉,但这和他此行回江陵的目的并无关系。

  “丢了就丢了吧,反正朕的禁军也没抓到,再说了又不是来杀朕的,说来这刺客也是蠢得很,行了你下去吧。”赵温琰摆摆手,便不再理会跪在下边的陶文恩。

  陶文恩行了礼,便急忙退下了。

  出了宫门,陶文恩犹豫了一下,往安王府去了。

  “陛下,宫门守卫来报,陶侍郎出了宫,往东边去了,想来是去安王府了。”高垣轻声说着。

  “嗯。”赵温琰应了一声,“甘简在浔阳查了七八日了吧?”

  “回陛下,甘公子离京已半月有余了。”

  “派人给他送个口信,西楚使团进京前,所有的事情必须尘埃落定,否则那西楚公主,就让他自己娶了吧。”

  高垣听着尴尬地笑了笑,回了声“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