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明万胜崇祯帝 > 第三章 各安其位!

第三章 各安其位!

小说:大明万胜崇祯帝作者:八九先生字数:5376更新时间 : 2021-04-12 01:18:00
朱由检看向边上的铁匠询问这铳管的下一步,这铳管已经被他敲得两端终于粘合到了一起断口都已经被他砸平。

        “陛下,这铳管还是交由这些匠人吧?”王承恩说,皇帝却不以为然,将那支铳管半成品交给那个铁匠,说是一会儿过来取,便大步的朝外走去,王承恩和吴淳夫二人对视一眼,连忙跟了上去。

        看着皇帝整理红袍,吴淳夫与王承恩都跪倒在朱由检的后边,行了跪礼,朱由检挥挥袖子让二人起来。

        朱由检开门见山,瞅着吴淳夫问道:“工部的匠人共有多少?册上记名的匠人共六千七百人,为何朕一眼望过去,还不足三五百人?”

        吴淳夫额头上汗珠直掉,不敢迟疑,却是拿出一番说辞:“启禀陛下,二位先帝之陵寝规制仓促,臣工部也于帝陵上差有一千三百余匠人,除此之外,京中勋贵之阁堂修造,也要调拨匠人七八百人,边镇所用之兵甲自嘉靖以来,半数都已自修自造,匠人的调拨,多数也非民间匠籍,而是用了在京工部的人,臣这工部,自万历朝至今,再也未有千人过。”

        崇祯帝一愣,随即眉头紧锁,皱巴巴的眉下,目光冰寒,大明朝之所以亡国,后人多数归根于晋商浙商之吸大明脊髓,边镇的拥兵自重,可是如今他终于明白了,除了这些个缘由,还有大明匠人的悲哀!

        大明帝国已经传承了二百多年,曾有无数技艺精湛,思想活络的匠人,如今都成了什么?竟然成了游走大明四处流浪的奴隶了?

        他浑身都在发颤,六千多在册的匠人,真正在京都的,不过是十分之一,甚至还没有!

        这些勋贵不止是在误国!他们是在吃国!将整个大明朝,要彻彻底底的撕成碎片然后吞下去!

        王承恩还是头一回见到朱由检这样生气过,不断的粗喘,不由得伏拜在地上,不断大呼:“皇爷息怒……”

        吴淳夫也未能料到,皇帝居然被气成这样,也是连忙跪倒在地上,战战兢兢,等候发落,心里暗自叫苦,只能希望皇帝看在魏忠贤的份上,能饶他这次。

        “王大伴!给朕查,去调两队东厂番子,让锦衣卫的李若链助你,调派人手,给朕把那些还在京的兵部匠人,给朕带回来!”

        王承恩连忙懂事的起身就要走,又被朱由检叫住了。

        “恐怕那些勋贵还要阻拦你,去记一中旨,把人差回来。”

        王承恩应声,匆匆忙忙的出去了,刚刚离开朱由检的视线,他才用力的粗喘口气,回头瞄了一眼,然后急匆匆赶往东厂调人。

        吴淳夫额头密密麻麻的一层累汗,头也不敢抬头瞧一眼皇帝,虽说是魏忠贤手底下最得力的文臣,可那也是借了魏忠贤九千岁的势,叫他直面皇权,面对怒气冲冲的少年天子,他还真怕皇帝让那些个高大威武的大汉将军将自己拿下,兴师问罪。

        “外廷工匠乃国家大事,所造用器更是紧要所在,从今往后,工部再无调匠人入边镇之旧例,若勋贵来讨要匠人,被朕听说你吴淳夫同意批文且调用,朕便摘了你的脑袋!”

        吴淳夫一个激灵,连忙喊道:“臣知罪!今后定不负圣恩,定不再犯。”

        这个时候,只要皇帝没有下旨真要拿他,他也算是捡了条命。

        朱由检没有继续责备他,而是合上那本工部名册,丢到吴淳夫的眼前,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今后工部增设二科,火铳、大炮乃是将来我大明朝的重中之重,不可懈怠,可如今之工部不过六千匠人,还十之八九不在北京了,已是远远不够用。这样吧,从民间遍寻匠人,充实工部,先从京畿周围抽取匠人入京,暂编五万人吧,待甲兵堪用后,全心赶制火铳、大炮。”

        “匠人劳苦功高,不得怠慢,从今往后,每月的匠人例钱追加三两银子,朕观一眼,尽是皮包骨头的铁匠,这是卖力气的地方,再每月调拨粮米,若是下次朕再来,见到这些匠人还是这副模样,朕也要重罚你。”

        吴淳夫听着皇帝的吩咐,也只有暗自叫苦,这皇帝是真不把银子当银子啊,五万匠人虽多,但民间搜罗,光是北京城内都能拉出二三万来,只是心疼这银子,一个月便追加了三两,五万人一个月便是多加了十五万两银子,还让他给匠人们调拨粮米,这大明朝灾年不断,粮食什么价了诶老祖宗,真是好心肠的活菩萨。

        但是皇帝就在眼前,他只有应下。

        “等魏大伴抄了东林党,银子少不了你工部的。”

        听到这话,吴淳夫先是一愣,随即心中大喜,这工部一向油水不多,如今皇帝这么说,自己总算能贪些银子了!

        “可若是叫朕知道你吴淳夫贪污银子,朕非但要你的命,还有依太祖旧例,剥皮实草!”

        这可把吴淳夫骇然失色,抬起头才发现皇帝低着头看着自己,目光冰寒,吴淳夫又是跪在地上磕头上表报效朝廷的忠心。

        朱由检见他被吓得不轻,左右又提醒了两句,随即就走了,带着自己打制的火铳,铳管是自己造的,其余的部件皆是原先就有,如今配上。

        他回到宫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这支卷了两层铳管的火铳做了许多布置,命几个黄门挪来了内廷匠人的工具,一些铁锤镊子,更搞来了给铁器加热用的烧炉,王承恩不在,倒是让朱由检想起了另一个在大明忠心耿耿的太监,方正化!

        传说中东方不败的原型,边上明末宦官的方正化,武功高强不说,还对崇祯帝十分忠心,曾以阉人之躯杀死数十个李自成的顺兵,最后力竭,被乱刀砍死。

        这可是个猛人呢!可是朱由检见到真人,不禁发现,人不可貌相,这方正化不但非常瘦,脸皮薄,还非常的净白,根本不像是那种能够以一当十的猛将,也没有忠臣的样子,可这位,确是实实在在的忠臣。

        “这朝中勋贵,浙党在朝中文官的底细你可知晓?”皇帝一边在铳管上刻字,一边说话。

        边上的方正化看着皇帝回禀道:“禀皇爷,这朝中的勋贵,皆是先朝留下的治爵,几先老臣也都是可大用的勋贵,至于文官,奴婢一阉人,不敢妄论前朝。”

        这方正化进退有度,朱由检觉得很不错,虽然后世的人只知道他的武功忠心,却不再知道,这人也有一颗玲珑心。

        朱由检停下手上的匠活,沉思片刻,最后从边上的桌格中抽出一卷诏书来,递过去说道:“朕于内所信者不过你与王大伴二人,今日朕便重开西厂,由你方化正提督西厂,人手你自己筹措,可从李若链那抽调锦衣卫先搭起架子来。”

        方化正一惊,随即连忙跪拜在地上,叩谢皇恩浩荡!

        “西厂的权力太大了,朕非对你不放心,而是原先的布置确实草率,今后之西厂,职务主为西洋诸国及朝鲜倭国的谍报,倭国之事,最是紧要,为当务之急,将来朕若要商与倭国,西厂为之首要。”

        朱由检继续说:“浙商势力不小,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尤其是南京,天下势衰,朕于北京以镇危局,南京的权力还是太大了,需要掣肘,你选个最中用的内官,以西厂名义,替朕将南京之权慢慢的收回来。”

        方化正没想到皇帝居然对此刻天下形势看得这般清楚,一时间有些错愕,一一应下。

        ……

        东厂

        魏忠贤有些乏力,这段时日他忙的不可开交,厂内的缇骑番子与李若链的锦衣卫一同下江南,查抄东林罪证,这在天启朝还是自己的主意,如今换了信王当了皇帝,东林党还没高兴,就被信王抛弃,并且让魏忠贤搜刮东林。

        东林被打压,魏忠贤心中自然是大喜过望,东林党与阉党在朝中为了江南的商税、矿税,无数的刀光剑影在暗地里发生,许多阉党宦官被东林的所谓侠客诛杀,可终究是他赢了,税银收上来充裕国库,发放边军军饷,不至于让后金建奴做大。

        可是这才多久,不过足月,缇骑与锦衣卫在江南奉旨抄查的东林党,就查抄出了七百多万两的银子,还有无数贪墨的田地宅院,这些东西可暂时折不了现银!

        魏忠贤心中明白,就算是他九千岁叫手底下人手段干净点,不可贪墨,底下的番子可难以约束,多半要贪墨些许,这七百万两,原初或许有八九百万两也说不准。

        就算东林党势力再庞大,也不敢造反,毕竟魏阉未死,阉党手把持着兵部,最多是地方上的士绅让农民阻拦,可来者是北京的锦衣卫缇骑,还有就是东厂番子,这些人都手段毒辣,轻易揪出幕后主使,平息了民乱。

        “报!”

        堂外又有来报,来者是下江南的缇骑,被值守的许显纯拦下,将其奉上的奏本接下,挥手,那缇骑就遵命牵着马离去了。

        许显纯回身,却见到魏忠贤缓缓起身,连忙卑躬屈膝的走上前去搀扶着说:“老祖宗,是江南急报。”

        魏忠贤点点头:“嗯,念来咱家听。”

        “是,老祖宗。”许显纯翻开那奏本,开口念来其中内容:“江南多青妓,赋格甚重,查明许多江南东林党之重员参与其中,崔应元携缇骑,已查封妓院、酒楼七十余处,其背后东林党魁首钱谦益俱被查出,封银一千三百万两、金百万两有余,田亩无数,钱庄产业十余……”

        “嘭!”

        许显纯一惊,却是魏忠贤狠狠地一掌排在一边的木桌上,看着自己,许显纯连忙跪倒在地上大呼:“祖宗息怒!”

        “这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魏忠贤怒气冲冲,自己做了这么久的内臣,所有银钱也不过那几十万两,这些江南士绅才查了那些东林党人,便已经有了两千多万两!

        魏忠贤将许显纯的奏本抓在手中,口气不好的对着许显纯说道:“调浙兵三千,保护好这些藏银,你带锦衣卫亲自下江南,务必将银子给咱家安生送入京来,此事可赏可罚,你自己留心,这批赃款的由头可都在这些个奏本里。”

        许显纯连忙叩首道:“许显纯不敢请功,请老祖宗放心,这就调拨人手,随我一道下江南。”

        “兵部的谕令,你亲自去调……”魏忠贤说着深深吸了口气,随后一大帮东厂的番子随他一道,去唤来马车。

        乾清宫此刻,皇帝正把玩一把火铳,周围几个內监小心侍奉着,这火铳却是奇怪,并不用上火,边上两员高大威武的京将人在内宫,便是说话都不敢大声,只有听皇帝在那吩咐。

        “黄得功与周遇吉上前听旨!”一个小黄门上前尖着嗓子喊道。

        黄得功与周遇吉两个人连忙上前,跪倒在地上,皇帝也将火铳搁置在一方铁盒内,只听见皇帝说道:“这铳用燧石生火,是利器,为朕亲自铸造打磨,召回曹化淳后,将诏令与此铳一同送往东江镇,除此外,调粮食一百六十万石,携以精肉菜蔬,由官船一同带去东江镇,此事为重,不得耽搁。”

        那小黄门听完,规矩的奉旨去刻写中旨下诏,皇帝摆摆手又叫他回来:“朕闻东江苦寒,将士在外,毛帅虽忠心大明,手下将士却衣不蔽体,朕日夜思念,除粮食外,将工部如今赶制的甲胄兵械,凑整带去,再拨内帤五十万两,将士在外,五千则无士气一同带去。”

        这次那小黄门再走,皇帝没有再召回。

        东江镇苦寒,毛文龙驻守在那,没想到皇帝还这么在意边陲将帅,黄得功与周遇吉二人都心中默念,还算是感动。

        却见到皇帝大步走来,连忙将脑袋垂下,二人念叨:“末将周遇吉,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末将黄得功,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到二人面前,却是连忙将二人扶着臂膀托起,黄得功心中惊讶,自己与周遇吉皆是虎背熊腰,许大的身量,皇帝瞧着不过十六七,竟然将自己与周遇吉二人一同搀扶起来。

        朱由检瞧着二人的生面,一副大喜过望的模样,开口道:“二位皆效死报国的将才,怎可贸然下跪?”

        两人连忙表示忠心:“愿为大明,为吾皇效死!”

        朱由检点点头,随后说:“大明二百余年之社稷,祖宗二百余年之土地,大行皇帝交于朕,朕劳心劳力,也不能化身,京营疲弱,不可重托,朕意已决,周遇吉提督京营,朕许你清除勋贵子弟之权,择有用者犒赏,黄得功提督龙骧四卫,赐尚方宝剑,拨……”

        王承恩刚刚进宫,要见皇帝,却见到皇帝正在说话,面色随之大变,连忙冲入殿中,不顾规矩的跪倒在皇帝边上说道:“皇爷,内帤的银子可禁不住这样花啊!”

        朱由检面色一沉,不过也想到了昨日刚刚报来的内帤存银,也是叹了口气,当着黄得功二人的面,双手扶起王承恩,叹息道:“朕又何尝不知库中存银不过百万两,然国事已难为,非……”

        就在这时,外头突然进了个小內监慌慌张张地进来:“陛下,是魏公公有要事进宫面圣。”

        “魏忠贤?才过了不到两个月,这么快?”朱由检疑惑,不过还是让人进来。

        魏忠贤身上还穿着东厂厂督官衣,依着宫中规矩,低着首走进乾清宫内,却是见到皇帝边上的两个京营将军,黄得功和周遇吉虽然对大明忠心耿耿,可见到这位人称九千岁的老太监,也是半躬身行礼。

        “老奴魏忠贤,叩见皇爷。”

        朱由检摆摆手,让他起来,问道:“才过去多久,让你查抄江南东林党与晋商,大伴如今进宫,可是有消息回京了?”

        魏忠贤弓着腰道:“江南东林聚集地方士绅,纠集卫所、农民百姓暴动,但厂卫不负圣恩,查抄江南东林党人七百三十二人,共抄没现银二千万两,黄金百万,其他金珠宝玉不知多少,厂卫已查封在犯的宅院、田亩、产业,听候皇爷吩咐。”

        魏忠贤想象中的皇帝震怒并没有发生,只是听见皇帝略微沉闷的应声:“大伴派去的厂卫有大功,朕记着了,擢升崔应元为登州水师提督,他这人所说精明能干,但水师一事需谨慎,多由老将教诲,不可盲目。”

        大明水师虽然在永乐一朝达到顶峰,无论是规模还是战力,无疑是世界第一的海军,可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大明主要的战略重心放回了北方大陆,如今朱由检作为后来人,自然要大力支持海军,至少要在殖民时代,为大明争夺一番。

        魏忠贤听着崇祯帝的旨意,却是躬身说道:“老奴禀皇爷,水师一事,还需内阁大臣们商议,这事情非同小可,水师战船吃银无数,动辄几百万两银子,还是得请诸位大人们与皇爷商讨之后票拟,再下拨……”

        “这是大明的天下,朕还是大明的皇帝!”

        声音震耳欲聋,魏忠贤惊的连忙缩首,抬眼却见到皇帝睁着眼睛盯着自己,他不敢再劝,连忙跪倒在地上高声诉苦道:“老奴也是为了皇爷,为了大明着想,皇爷息怒,惹得皇爷动怒,老奴万死难辞其咎。”

        朱由检闭上眼,随后说道:“水师一事不得耽搁,令崔应元交接江南事务,速去登州接管水师,今后大明水师,皆要以千料大船为基,从江南脏银中先拨八百万两银子,由他带去。”

        魏忠贤不敢再劝,连忙答应下来,边上的王承恩心痛不已,这些钱足够打造几支堪战的军队,可是皇爷没有答应,而是一意孤行的砸在那见不着看不着的水师上面。

        动辄边上八百万两银子,并且听皇帝的意思,这笔钱还只是先让崔提督先用着,将来定然还有银子要砸,黄得功和周遇吉也只有在心中编排一下,不敢当着皇帝面说什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